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四十七章 洋教士的威脅 文 / 魯東道夫

    居然牽扯到了洋人!姚廣才登時感到腦袋有些大,趕緊把信塞給楊浩,看他怎麼處理,心裡頭也有些後悔,這要是姓周的背後真有洋鬼子支持,恐怕日後麻煩不小啊!

    雖然洋鬼子的觸角還沒有伸到日照來,大清國如今除了幾處租界外,統治還算穩固,洋人也沒有表露出佔據的意思,官府在處理華夷爭端的時候,也沒有格外偏向他們,可當官的還是知道,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楊浩卻不在乎,展開信,硬著頭皮連蒙帶猜的,把整篇沒有標點符號的繁體字給大略看完,注意到其中提到了楊家的出現,和幫著洋鬼子尋找的東西---金剛石!

    周全在幫著德國傳教士安治泰尋找被人帶走了的金剛石!裡頭明確提到了牛二的名字,周典史根據打探到的消息,特別是劉大富等本地**被收服的事情,判斷牛二極可能落到了楊家手中,其帶著的金剛石,也就有了下落。

    楊浩恍然把事情全都串聯了起來。

    那牛二,估計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到了那塊六十克拉的大鑽石---搶奪別人的可能性居多,當時肯定隱藏了下來,但依舊被傳教士給知道了。想要找他拿到,那廝已經帶著人來到日照搶劫,走風被殺。德國人不知道通過什麼關係找到了本地大佬周全,讓其幫忙搜尋,周全懷疑到楊家身上,於是打著一石二鳥的謀算,要借海匪之手完成任務。

    「嘿嘿!只可惜啊,你是沒有那個命去享受德國神棍的酬勞了!」

    楊浩冷笑一聲,安撫姚廣才:「這不就有了周全勾結洋人圖謀不軌的證據了麼?回頭我找人收拾一下,你可以正大光明的拿著它來對付各方面的詢問,保管萬無一失!」

    「那洋教士那邊兒怎麼辦?」姚廣才還是不放心啊,誰知道姓周的跟他們私底下達成了什麼協議!

    楊浩拍拍他肩膀:「放心啦!在大清朝戰敗之前,德國人沒那個膽子找麻煩的!再說他們做得事情也見不得光。就算真要找茬,不還有我嗎?」

    事到如今,姚巡檢要回頭也不可能了,只好一條道走到黑,咬咬牙,管他娘的,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只要姓楊的不甩手走人,老子該咋地還咋地!

    他卻不知道,楊浩有很重要的情況沒有告訴他,就是那位安治泰主教,可不是一般的傳教士!那是一位被評為「進取型傳教人才」的大牛!

    1880年,其孤身一人來到陽谷縣的坡裡莊,以僅有158名天主教徒的小地方為據點,迅速向周圍擴張,短短十來年,不但在沂州等地設立了教堂,到1893年,聖言會已在魯南教區建立教堂12處,有教士34人,教徒4000人。

    不僅如此,他還大力策動在孔子故里曲阜和孟子故里鄒城設立教堂,雖然引發多次衝突而矢志不改,絕不放棄!去年更是從清廷要到了三品頂戴,今年又準備弄到二品頂帶,到時候,就能與封疆大吏督撫平起平坐!

    這麼一位有雄才偉略的宗教急先鋒,其目的卻並非口頭上說得什麼傳播福音,引導東方愚昧的無信者進入明正途,其重要工作,卻是為德國人入侵山東做準備。

    他利用到處傳教的機會,勘探測量地理地形,繪製地圖,總結情報,偵察軍事設施。鼓動教徒與中國人搞摩擦,挑起爭端,好為德皇威廉二世要在遠東佔領一塊殖民地,而積極努力。

    被這麼一位有理想、有能力、有後台、有威望的主教給盯上,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楊浩可以斷定,估計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跟德國人對上,到時候,且有的折騰呢!

    這邊眼瞅著都要忙活完了,縣太爺呂丙元在其師爺和蔡渠、宋雲生的陪同下姍姍來遲。一看崩塌的院牆,空空如也的大院,異常突兀的隨風擺動的周全兩口子屍體,呂大人的臉登時刷白!

    他原以為楊浩撐天了也就是打上門來,吵吵鬧鬧,甚至大打出手,左不過弄傷幾個人,狠狠打壓一下周全的囂張氣焰。那時候,自己前來收尾,順勢把縣裡一把手的聲威宣揚出去,取得良好的社會影響,一舉數得。

    不過在看到了五十多具海匪和官差的屍體後,他就感覺到不對勁了。好嘛,一傢伙死那麼多人,這楊家到底得多大的殺傷力啊!

    巡檢姚廣才是什麼玩意,他太清楚不過,居然也被楊家給收拾了,反過頭來幫忙當打手,這裡頭有多大章,一時間怎麼都猜不透。不過那都是小事,關鍵楊家如此大的殺性,能跟周全好好的講道理麼?肯定不能啊!

    更要命的是,仵作在粗粗驗看屍體的時候,明確告訴他,海匪身上多半是槍傷和炸傷,說明是動了火器的。取出來的變形破碎子彈,則證明是縣裡根本就沒有的洋槍!

    眼皮底下冒出來這麼大的麻煩,接著楊浩那一連串的槍響,讓呂知縣心裡頭別提多糾結,他當時就想趕緊的過來平事兒,卻被蔡渠和宋雲生聯手給拖住,師爺莊先生也隱晦的提醒他:「到了這種地步,您去了也沒什麼用,反倒可能因為壓不住場子而顯出軟弱無能,威信不足來。不如等著塵埃落定,再出頭收拾殘局吧!」

    一直等到有人過來報信兒,呂知縣火燒火燎的趕過來,一眼看到這爛攤子,死的心都有了。

    周全,那不僅僅是一個跋扈的典史那麼簡單,其經營數十年,關係網早都通了天了,這事情傳出去,起碼沂州府和登州府就會有人下帖子問責。

    這還不算完,再怎麼滴,他也是一名正經的官員,加上那五十多的海匪和官差,足以形成一場不小的風暴,操作好了,他能混一個彈壓有方,剿匪有功,但這基本不可能。

    你說那海匪從哪裡來的,青島?這都是登州衛和安東衛的防禦區,竟然被海匪上了岸,你們那麼多官兵衛所汛營

    營都是吃乾飯的?活生生打臉吶,那些丘八不發飆才怪。

    不說,更不可能,十幾名官差的家人要安撫,就算他出錢出血,楊家拿點燒埋銀子,羊毛出在羊身上,那麼周全一個官員突然死了,怎麼解釋?畏罪自殺?**糊弄誰呢!

    全都是要命的麻煩吶!

    一瞅知縣大人那一臉便秘的樣兒,楊浩忍不住笑起來,把那封書信一抖嘍,道:「呂大人,方才在幫著收拾的時候,從周某的書房中發現一封信,可以證明他私通洋人,暗中幫其測繪地理城防,圖謀不軌,這要是上報朝廷,起碼是個滿門抄斬的罪吧?」

    「哦?果真如此?」呂知縣眼睛一亮,忙不迭的搶過去粗粗看了一遍,忍不住一拍巴掌,「妙極!有了此信,卻是都好說了!不過……。」

    他注意到了裡頭關於楊氏和金剛石的事情,楊浩兩眼微微一瞇,意味深長的看著他,旁邊莊師爺咳嗽一聲,接過話茬:「東翁,既然有了實證,就不必節外生枝了。不如讓在下代為潤色一番,然後與姚巡檢詳加鋪陳,把這事兒給辦穩妥了吧!」

    跟著低聲對楊浩道:「楊先生,在下不才,對於描摹筆跡稍有心得,可否代勞?請放寬心,其中閒話,必不會洩露出一字半句。」

    他剛才在後頭也把信裡內容看得清清楚楚,深知牽扯到了楊家的**,還是不要打聽的好,否則,保不齊人家心狠手辣,縣太爺照殺不誤。

    楊浩打個哈哈:「那就全都交給莊師爺和列為大人處置了!待我山上整治完了,開業之日,再邀請諸位前往做客,如何?」

    「求之不得,屆時一定前去捧場!」

    呂知縣也不擺架子,笑容滿面的與他拱手告辭。餘下的事情,自然不需要楊浩親自跟著,他手裡還扣押著上百號官差當人質呢,姚巡檢為了自己的安全,也得下死力氣把事情做圓滿了。至於分贓的事情,那都放在後面了,輕重緩急大家都拎得清。

    楊浩開著裝滿財貨的皮卡,轟隆隆的掉頭疾馳而去,自行車隊和馬車隊緊隨其後,浩浩蕩蕩的衝出縣城。在他們身後,已經差不多全都聽到消息的民眾擠滿了大街,六房攢點和三班衙役這些周全的老手下們,一個個臉色煞白,惶惶如喪家之犬,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

    不是傻子都能猜到,從今往後,日照縣的勢力格局將徹底打破,楊氏強勁崛起,威風八面;縣太爺掌握實權,可以發出聲音;姚巡檢改換門庭,報上了粗大腿;三方聯手搞一次全面大洗牌,把周全原有的勢力一舉掃清,換上他們的人,勢在必行。

    是繼續為已經死了的周典史盡忠,還是放棄尊嚴掉頭去舔其他人的卵子求生,這是個問題啊!要命的是,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絕對不多,三方面絕對會乾淨利索的,在其他人反應過來,做成鐵案,誰都翻不了盤!

    只不過,這都不需要楊浩過多操心了,他一路狂奔趕回山上,趕緊找自家人匯報最新情況,綢繆應對策略。

    ps:收藏不給力啊,同學們!咱更新那麼勤奮,怎麼也要好好支持一把才是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