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六十八章 嚴復入伙 文 / 魯東道夫

    光是這部分,足以吸引嚴復的注意力,但他沒有過多停留,繼續看其他的內容。

    二版的內容一樣豐富,開頭赫然是一部名為《大國崛起---解讀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的連載,開篇「西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的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之語,就讓嚴復感到一股磅礡浩蕩之氣,直灌胸臆!

    他迫不及待的把第一章「第一個殖民大國葡萄牙」的第一節「在與阿拉伯人的戰鬥中成長」四千來字看完,一看下邊「」的字眼,頓時急躁的叫起來:「這……這位唐晉先生,是哪裡的大才?為何此前從未聽說過?後面的字呢?在哪裡?!快快拿來!」

    楊浩一臉得逞的笑容,安撫他:「且稍安勿躁,先把全部看完再說。總之少不了給你的。」

    嚴復耐下性子往後看,發現內容之豐富,令他眼界大開!後面還有連載,是一部名為《大宋豪俠傳》的新奇武俠小說,只看開頭故事和其中采,就連他這樣的牛人都給吸引了去。這要是宣揚到市井之間,立時就要傳揚的街知巷聞,給各大說書的唱快板的奉為至寶。

    楊浩心說:「金大俠的《天龍八部》果然非同小可,有通殺整個華人世界的能耐。」

    其他的內容,有「跟我學英語」,有別開生面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有海外異聞,有生活小常識,有美賞析,有經濟評論,有工業快訊,有養生保健,衛生常識(赤腳醫生手冊)。另外還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價公示,以及產品廣告等等。

    琳琅滿目,豐富多彩。嚴復看完,掩卷長思許久,喟然長歎道:「編纂之人,用心良苦啊!以此報紙素質,旬日之間,就能廣開銷路,引來眾人關注。最難得是能以之啟發眾人,於迷茫中尋得諸多思路,打破這死水一潭,妙哉!」

    他如何看不出來,裡頭多半是白話的內容,偏又十分的精緻,明目張膽的向當今天下的頑固力量發起挑戰。保守的上層清流必然會大為不滿,但決心奮發有為的年輕一代,卻一定會蜂起而從之,把此報紙當作抒發其見解章的平台。

    這麼一份能夠吸引從上到下各個階層的刊物,影響力必然鋪天蓋地,主導者只需輕輕耍弄筆桿,就能引導無數人的力量。到時候,整個朝廷都要為其所震撼!

    嚴復早想過自己要辦一份報紙,卻一直沒有完整清晰的思路,也沒有足夠的內容,更沒有足夠的力量。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卻是一份立即就能拿來用的成熟版本,說不動心,那是假的。

    楊浩笑道:「今日之中國,想要奮起有為者不知凡幾,卻都無路可進言,無處發揮力量。我輩不揣冒昧,卻要先做那仗馬之鳴,開一先聲,探一探路。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世界早已不是所謂的天朝上國就是天下的時代了,再不振作起來,我們都要被歷史淘汰!」

    嚴復輕輕拍打報紙,感慨不已。他心裡也是這麼想的,看來,吾道不孤啊。

    認真的盯著楊浩問:「那麼,你來找我,是要拉我入伙嘍?」

    「不是入伙。」楊浩正色回答,「是邀請先生作為《國聞報》的總編,擔當起將此報紙做大做好,使其成為啟發國民、警醒同胞、宣傳近代國家民族之大義,帶來昌明開放之思想,真正引領我四萬萬炎黃子孫走出混沌,不要再一直**下去的先行者!」

    這份擔子夠重的!自信如嚴復也覺得不安,趕緊擺手:「我可當不起如此誇讚。再說,你已經有了如此完善的模式,要我發一些章還是可以的……。」

    楊浩呵呵笑起來:「這不過是我們多年積累起來的一些東西,生硬拚湊進去罷了。主要的內容,還要靠先生這等大才主持更新點評,更為專業。再者,也唯有先生的號召力,方能聚攏更多有志之士加入進來,一起努力,把它辦的更好。我們只要全力做好牽馬墜蹬的工作,保證諸位衣食無憂,安全安心。」

    嚴復能看出來,這份報紙秉持的風格,既不偏向保守,一味的崇古守舊;也不國度崇洋,在傳播中華明成就和經典的同時,平和翔實的描述世界格物學術的進程,讓讀者能自己做出清醒直觀的判斷,啟發思維。

    這要比一向以來摁著頭皮強壓硬灌的做法要好得多,也能讓消息閉塞的廣大國民,有辦法看清楚,列強的強大,並未憑空白來,他們也是從弱小一步步走到今天。中國的落後事出有因,卻絕非一切都不可救藥,認真辨析數千年來興衰變化,找出應該革新的,應該繼承的,應該發揚的,與西方學術相融合,才是振興之道!

    嚴格來講,嚴復是真正懂得了中庸之道,明白不能用非此即彼的做法武斷的去摧毀一切,動不動就打爛了重來,是絕對要不得的。頑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和激進的「全盤西化」,只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惡果,讓中國的復興,平白走許多冤枉路。

    只可惜,他生不逢時,處在此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節骨眼上,中國人千年前那種雍容大氣、從容自信的氣質早已蕩然無存。

    中華化,在北宋初期達到巔峰。釋放出無限的燦爛光輝後,隨著司馬光與王安石掀起的黨爭,將儒家為代表的化力量引入扭曲和閉塞,急轉直下。元代的大破滅,明代以朱子章句為藍本,科舉成了控制思想的工具。朱元璋自以為是的蠻橫劃定一切,讓士農工商四民平等永遠成為了歷史。

    讀書人都只是為了做官,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保護宗族。他們名義上效忠皇帝,實則首先抱團守住士人階層的利益,等而下之的是瘋狗一樣的內鬥,合起伙來踩住軍人,踐踏商民,瘋狂搜刮利益為自家所用,最終把一個漢家王朝活生生的搞垮!

    民心大喪,明分崩離析,他

    他們卻又恬不知恥的立即倒向蠻夷,歷經這二百五十年來的壓抑、閹割,節操是一點都沒見到,除了自己的名利,什麼國家民族,什麼大義立場,全都拋到腦後!

    這樣一個階層,一個群體,一個力量,整整千年的揉搓,把真正的華夏明那種自強不息、開拓進取、包容並蓄、昌明智慧的本色幾乎完全改變。被列強槍炮打懵了的清末士人,想當然的把他們學不到家的傳統化,當成了罪魁禍首,完全不加分辨的,把一切罪責都推到了祖宗和化身上,倒過頭來匍匐到西方機械明的腳下跪舔。

    說到底,他們還是沒有脫去舊時代士人的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短視狹隘,毫無節操、不加分辨的去否定一切,追捧根本就不成熟的偏頗化。結果,自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長達百年的顛沛創傷。

    但他們並沒有醒悟,到了新朝,仍舊不自覺的爬到廣大人民頭上洋洋得意的比手畫腳,挨了一頓收拾後,覺得萬分委屈,環境稍微放鬆一些,立馬舊態復萌。

    指望他們帶領中華明走出低谷,走向復興,簡直是做夢。

    沒有外來力量干涉的時空裡,嚴復的後半生是落寞而無奈的。但在今天,楊浩走到了他的面前,一切都將截然不同的改變!

    話說到這裡了,嚴復突然想起來,都沒有問明白楊浩的身份。兩個相差十幾歲的人一起大笑,楊浩仍舊報出海歸僑民的說法,並毫不隱瞞的告訴他,自己即將謀到美租界作為落腳點,將把報社和工廠等全部安放在裡面,讓清廷有心干涉,也沒法隨便進去抓人。

    嚴復略略一想,不由撫掌讚歎:「此地選的極好!可免除諸多後顧之憂。唯可慮者,美國人能答應麼?」

    楊浩信心十足:「他們一定會答應的。只要他們肯收錢,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嚴復已經決定同意出山做事了,認真的問他:「辦報紙很花錢的,尤其許多外派人員,緊要消息發電報,花費極多,收入卻很少。你的財力能否長期支撐?」

    楊浩揚眉道:「我家有幾條五千噸大船,每月往這邊送價值百萬兩的貨物,全天津的洋行加起來,也不過如此。嚴先生,我們的背後,是有一整個盼望中華振興的階層在支持,錢,永遠不是問題。」

    嚴復不言語了,這活活的一個大土豪啊!五千噸大船,一條怎麼也要百萬兩銀子吧?你家有幾條?不要說天津了,整個大清國如此豪富的能有幾家?

    幸甚幸甚啊,楊家不是山西老摳那樣,賺了錢就回家蓋房子,往地窖裡藏,而是拿出來做這等啟發民智,振興實業的大事。他既然碰上了,就決不能輕易放過。

    目的已經達到,楊浩不欲拖拉,留下一張銀票讓嚴復先在英租界置辦臨時辦公場所,註冊後擇機開業,並請他聯絡好友知交,組建班底。隨後告辭離開,回到一牆之隔的宅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