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一三一章 跟李鴻章 談判(一)3更! 文 / 魯東道夫

    下午五點鐘,熱鬧了大半天的北洋衙門才稍微冷清了些。

    李鴻章回到後堂,讓人服侍著脫掉官服,慢慢的躺到椅子上,輕聲歎道:「真是老啦,不中用了。就這麼點兒應酬,都支持不住。」

    「爹爹才不老呢!您的身子骨兒,比那些小年輕都強!」

    一名少婦從裡間出來,手裡捧著一碗熱騰騰的咖啡,輕輕放在茶几上。然後,站到李鴻章的背後,一下一下給他捶打肩頭。

    李鴻章閉上眼睛,頜下鬍鬚隨著節奏微微的晃動,慢悠悠的道:「還是菊藕懂事兒。哎,不像你那個大哥,一把歲數了,辦事還是沒頭沒腦,讓人操不完的心!」

    這少婦,就是嫁給了張佩綸的小女兒李菊藕,今年也不過才二十八歲。正是花信年華,臉上卻還帶著一絲俏皮。

    聽到李鴻章貶低大哥李經方,李菊藕手上力氣稍稍加重,怨道:「大哥脾氣急躁一些,卻精通洋務,可是把那小日本的消息摸得清清楚楚。哪裡像您說得那般不堪?」

    「小日本」一詞,卻是隨著《國聞報》的傳揚,與「小鬼子「、「東洋小鼻子」、「東洋蘿蔔頭」等言辭一起,迅速傳遍全國各地的。不管日本人怎麼抗議,也架不住中華上國老百姓骨子裡的優越感,市井街巷,早都掛到每個人的嘴邊。

    李鴻章呵呵笑起來,挺起了身子,端過咖啡細細的喝了一小口。嘖嘖歎道:「你說這苦不拉幾的東西。跟喝藥似的。那些洋人偏偏一天都離不了。嗯,莫非真的如報上所說,是什麼咖啡因上癮?我就沒覺出好兒來,還不如咱們的茶葉有滋味。」

    話雖如此,他仍舊一口一口,全部喝完。

    李菊藕馬上收拾了,回頭又給李鴻章捶背,貌似漫不經心的問:「聽說水師那邊兒打了大勝仗。打沉了小鬼子好幾條大艦?這一回,那些想著看爹爹熱鬧的人,該大失所望,晚飯也要吃不香了。」

    李鴻章慢悠悠晃了兩下,忽然歎道:「你巴巴兒的跑了來,是為了幼樵(張佩綸字)的事兒?呵呵,為自家夫君憂心前程,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大大方方說出來,莫非爹爹還能斥責你不成?」

    李菊藕臉皮微微一紅。悄默聲的認了。

    算起來,張佩綸丟官罷職快十年了。自從入了李鴻章幕府。又成了他的女婿,這些年來盡職盡責,出謀劃策,堪稱一名強有力的臂助。這次的高麗危機,張佩綸四面奔走,多方籌措,兢兢業業,可是出了不小的力氣。

    只不過,作為一名正統讀書人,又是清流一類,骨子裡的做官追求一直都不曾改變。別看在李鴻章面前行走好像挺光鮮,可沒有一官半職傍身,見了人終究抬不起頭來。

    這一次,北洋水師打了個大勝仗,李鴻章面臨的最大危機一下子翻盤。整日看著夫君借酒消愁,長吁短歎的李菊藕,登時起了為其趁機謀個官位的心思。

    不求能當幾品大員,好歹不是白身也可以讓其寬解胸懷,有個指望。

    李鴻章歎道:「算算日子,幼樵在野時間不短了。當年的事兒,該過去的也差不多過去。呵呵,又是菊藕親自開口,老夫豈能不賣你的面子?等明日上請功論賞的折子,爹爹自然要把他的功勞加進去。」

    這就是答應了!

    李菊藕喜不自勝,趕緊轉到身前跪下,彭的磕了個響頭:「多謝爹爹!」

    「唉唉唉,你這又何必。」李鴻急忙把她扶起來,「都是一家人,你能過得和和美美,爹爹心裡也舒坦,飯都能多吃兩碗。」

    「女兒今日親手為爹爹坐一桌好菜!」李菊藕喜滋滋的一陣風出去了。顯然是要給張佩綸報喜。

    李鴻章目送她的背影,幽幽一歎。

    把才22歲的小女兒嫁給四十歲還死了三任老婆的張佩綸,當初李鴻章可是頂著夫人的老大壓力。連續好幾年得給他不痛快。後來還是張佩綸把夫人趙氏哄的轉過彎來,才真正接納。

    不過這幾年,因為張佩綸仕途無亮,整日消沉,李菊藕也跟著難受。李鴻章雖然有心幫忙,奈何滿朝政敵都盯著他一舉一動,根本沒招。

    這一次,藉著水師大勝,他卻可以從容佈置一二。把有功人員裡面夾雜一個張佩綸,想要挑理卻也困難。要知道自古以來,都講究個臣居中謀劃,武將前方殺敵。論功行賞,卻一直是臣佔便宜。

    要說張佩綸有功,那絕對能洋洋灑灑拉出一長串的單子來。李鴻章就不信,以眼下的風頭火勢,還有誰敢跟他硬頂。

    不過他之所以高興不起來,根子還在這一場海戰贏得太蹊蹺,裡頭不可告人的細節太多了。一個是方伯謙掛白旗的事兒,他必須弄個清清楚楚,這要等「濟遠艦」上的人都從旅順回來。

    另一個,則是報紙上沒說,但從牙山那邊發來的電報裡,劉步蟾提到的楊氏貨船。雖然限於字數,時間緊迫,劉步蟾沒有細說。可再聯繫同樣抵達旅順的「揚威」號的報告,裡面可堪玩味的東西,就太多了。

    李鴻章隱約覺得,這件事兒恐怕還要再起波瀾,他必須徹底弄清楚了,再做最終的決定。

    這天的晚飯,李鴻章謝絕外客,就讓張佩綸和李菊藕陪著,翁婿父女其樂融融。

    但是,其他方面的相關人等,就不那麼自在了。

    英國領事歐格訥第一時間把《國聞報》上登載的驚人消息傳回國內,剛剛涮了李鴻章一把的他不得不自打耳光。不管出於什麼心思,他一而再的保證日本不會出兵開戰,現在卻弄出艦隊襲擊運兵船的事情,

    都證明他們判斷失誤。

    或者,他在故意誤導清國上下。

    若是被看做如此用意,那麼對於英國與清國之間的關係,將急轉直下。到時候清國轉頭去與俄國人勾勾搭搭,英國在遠東的佈局,將出現致命的疏漏。

    以歐格訥對李鴻章的瞭解,這種事發生的概率,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在上午得到清國增援順利登岸的消息,結合在高麗和日本的情報,歐格訥斷定日本失敗不會有錯。關鍵是被擊沉了兩艘主力艦,這將導致兩**事力量的極大失衡!

    之前英國已經決定向日本傾斜,現在恐怕要重新評估風險了。

    另一方面,俄國人也在緊張綢繆。之前李鴻章就表現出拉他們下場的意思,現在北洋水師打贏了,雖然是暫時的勝利,也足夠引起東亞政局的變動。俄國想要亂中取利,恐怕得想更好的辦法。

    而在旅順收拾好了傷口,正冥思苦想怎麼寫一篇花團錦簇的官樣章,把自己在戰鬥中的糟糕表現給糊弄過去的方伯謙,卻在看到《國聞報》之後,差點當場崩潰!

    「怎麼就能傳出去了呢?這下子渾身是嘴也說不清了。」

    他失魂落魄的模樣,落在原先還忐忑不安的其餘官兵眼中,那叫一個解恨!甦醒過來的答覆沈壽昌,和幾名二副、管輪無不拍手稱快。這下子,他們不必擔心上頭偏聽偏信,給方伯謙秋後算賬了。

    各方風雲變幻之中,轉眼到了7月18日上午。楊浩一身鮮亮夏裝,帶著幾名隨從,乘著第一輛本世界製造的蒸汽汽車,突突突的冒著黑煙,在滿大街看怪物一般的異樣眼神注視下來到北洋衙門。

    把門兒的衛兵差點嚇傻了!

    那個頭跟裝甲車有一比的蒸汽汽車儘管燒的是重油,大腿粗的煙囪裡冒出來的黑霧依然濃烈嗆人。咕咚咕咚的聲音好似老牛怒吼,足足兩噸重的車身壓得路面都陷下去。能閃瞎人眼的鍍鉻車頭和輪轂,活似一堆銀子在跑路!

    等看到聲名鵲起的霍元甲當先跳下,一身精悍之氣的震懾四周;兩名全副武裝的護衛手裡抱著不知名的槍械左右警戒;楊浩帶著輕鬆自在的笑容從上頭下來。衛兵不由自主的「咕嚕」吞了口唾沫。

    這位爺,認識,正是天津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頭一號假洋鬼子——楊浩,楊大老闆!

    一個敢把百十號德國洋人當狗一樣攆出去,獨霸一百多畝地的美租界。一次性起了幾十座樓,還有一條三四千噸的大貨船……。楊浩的名聲,早都傳揚的盡人皆知。

    他借了二百萬兩銀子給李鴻章打仗的事兒,也不知道給誰捅出去了。現如今,起碼在北洋上下,是個人都得賣一份面子過來。

    不是說李鴻章拿了他的錢就理虧,正相反,能把錢讓李中堂收下,那才是本事!

    這位爺肯定是惹不起的。值班的頭頭兒慇勤上前來問候來意。楊浩一抬手,給他當秘書的周建鎬上前一步,昂然道:「楊先生依約前來,面見李中堂!」

    說完,隨手一張日昇昌的銀票拍過去。

    班頭兒笑的那臉跟菊花似的,急忙把他一行請入門房內候著,名人撒腳如飛奔後堂去給中堂大人報信。

    二十分鐘後,楊浩終於在後堂見到了李鴻章本人,活得。

    兩個人一坐一站,距離足有三米,相互打量了足足一分鐘。李鴻章劈頭喝問:「你小子是不是覺得,現在有本錢來跟老夫談判了?!」(……)

    ps:ps:為訂閱本書卻被老婆發現的書友飛飛天使默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