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一八一章 功成身退?才怪!4更! 文 / 魯東道夫

    「守住了!」

    楊浩站在城牆上,張開雙臂,任憑大雨把自己澆頭,心中熱氣升騰,說不出的暢快!

    穿越以來,半年時光,苦心籌謀,終於在這一刻完成一次歷史的轉折。

    如果是之前的一系列國際紛爭中,清廷和李鴻章徹底暴露他們的無知與遲鈍,讓日軍有了全面發動戰爭的膽氣。那麼真刀真槍的戰鬥裡,成歡驛一戰,佔據絕對優勢的清軍不戰而潰,才是讓他們徹底放膽,將近乎同等數字兵力來四面包圍平壤,冒險一搏的動因所在。

    日本始終忌憚於清軍的武器裝備和兵員數量。但那一戰,讓他們知道,再好的武器掌握在一群懦夫手中,也發乎不出多麼大的效用。

    如果沒有楊浩插手,明明可以打贏的平壤一戰失利,葉志超率軍狂奔五百里潰退,導致清軍上下本來就不怎麼堅定的抵抗意志,徹底崩塌!

    在那之後,一場接一場的陸軍戰鬥中,混亂的指揮,拙劣的配合,毫無條理的後勤,一塌糊塗的政治交涉,最終導致了一個實力佔優的老大帝國,一敗塗地!

    現在,楊浩通過他和他一手帶出來的這群人,浴血奮戰,險死還生,終於把最危急的一次慘敗從中截斷。這或許不能帶來決定性的全面勝利,但至少,能夠讓混沌中的人們保存一點希望。

    當然更深一層的用意,他要讓天下民眾徹底看清楚,腐朽無能的清廷軍隊。和被動員起來的、思想開明的新興力量。究竟有多麼大的差別!

    他要用一次次的勝利。一個個冷冰冰的事實,當作巴掌,狠狠地抽打在那群頑固不化者的臉上!

    在不遠的旁邊,同樣矗立在城牆上的左寶貴,因為前胸中了一槍,鮮血染紅了御賜黃馬褂。

    但他沒有聽從親隨勸告下去躲避修養,僅僅讓人裹上一個金瘡藥包,連楊浩給的雨衣都不穿。就那麼剛硬的挺直身軀,怒目圓睜,狠狠盯著下方殺聲震天的戰場!

    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楊浩所屬部隊的強大堅韌。其武器精良火炮凶狠,區區數百人的力量,居然比幾千人打得都猛。倒是有一半的日軍,是被他們牽制、阻擊,更是靠他們一次次的奇兵突出,把行將被攻破的堡壘,重新奪回來。

    感謝的話他說不出。到了這般田地,彼此都在生死線上徘徊。他只是遺憾。這樣的軍隊竟不是大清國所有,而歸於個人。

    想到楊浩口口聲聲的中國人,卻絲毫沒有半點對大清的尊敬,左寶貴已經可以想見對於這個朝廷,他和那些海外的華人,是何等的失望。

    這等失望的力量被迫強大起來,擰成一股繩,以如此的武裝力量自立自保,那麼朝廷又該如何的看待?怕是招安不成,就要當亂臣賊子來剿殺了!甚至過了今日,大家再見,就可能是在戰場上。

    大雨之中,日軍倉皇後退的身影是那般瑟縮,與一開始的兇猛狂熱,簡直有天淵之別。

    僅僅一天時間,他們的彈藥就消耗了個差不多。一處處推到前面的炮陣地被迫擊炮精準的拔除,現在的他們,就像是一群沒牙的老虎,翻不起大陣仗了。

    如此,只要日軍再無援兵可派,那麼平壤城,的確是守住了!

    左寶貴輕輕咳嗽一聲,一抹嘴角的血漬,暢快的大笑兩聲,轉頭沖楊浩道:「楊先生,這場仗我們贏定了。即便無法追擊,日寇短時間也無再犯之能。你與你的護衛勞累甚多,不如就先退了吧。」

    楊浩瞬間看懂了老將軍眼神裡的意味,呵呵笑道:「打擊日寇乃我們自願,跟老將軍和諸位軍門並無關係。我們只要中國人不輸,日本人的陰謀不能得逞。除此之外,並無所求。」

    左寶貴光明磊落,不想昧了他的功勞,其他人怎麼想,那可真就不一定。

    楊浩既已興盡,當然不想繼續在這裡呆下去。他相信有左、馬這樣的將官在,縱然無法做得更好,但只要不望風而逃,以清軍的實力,足以讓日軍後續的行動進行不下去。

    而他和他的部隊,也已經完成練兵、阻敵的使命,可以功成身退,躲在幕後繼續韜光養晦,等待時機了。

    另外楊浩也知道,不用多久,李鴻章和清廷就能知道他這一群人的種種勾當。再繼續呆下去,指不定會有幾萬大軍忽然團團圍困,到時候渾身是腿只怕也跑不掉了。

    傍晚的大雨不曾停歇,楊浩向各連發電通報,一起向日軍發動最後的攻擊。

    羊角島,三連全體用充氣小艇過江,突然襲擊日軍包抄之第五師團本部。正在與衛汝貴所部辛苦鏖戰的野津貫道手下兩個大隊猝不及防,給打死打傷數百,狼狽逃竄。三連遂趁機通過戰場,轉向城西。

    國主蜆上,二連對後撤的朔寧支隊之第一大隊打出最後的炮彈,由自動火器壓陣,在傅殿魁所部一營人馬的配合下,逼迫敵軍敗退數里,成功換防。

    楊浩率領一連和營部力量,從七星門外戰退元山支隊第三大隊,從城外兜了個圈子,繞行北方。

    下午六點多鐘,所有人馬全部匯聚在義州門外。

    楊浩從左到右,目光看過每一排士兵的臉。包括躺在大車上的傷兵,也沒有忽略。

    他看到,這群平均年齡不過二十歲的青年,許多人臉上還帶著稚氣,連續半個月的戰鬥磨礪之下,卻讓他們的身上凝聚出一種屬於軍人的精神氣。

    哪怕現在都疲累不堪,渾身滾得跟泥猴一樣,裡外被汗水和雨水給濕透了。他們的脊背依然挺拔如標槍,眼神明亮如星芒,鬥志昂揚。生氣勃勃!

    />

    巡視一周。回到前面。楊浩朗聲說道:「你們一定會疑惑。為何經過一個月的辛苦勞累,浴血奮戰,在勝利即將到來的時候,為此付出流血犧牲的我們,卻要無聲無息的離開!」

    他的聲音很大,足夠讓後方的高麗官員,和近處的豐升阿所部士兵聽得清清楚楚。那些人也都在暗中思忖,是啊。為什麼?難道這些人犯傻?有功勞都不搶著領。

    尤其是對楊浩,這位人盡皆知的大富豪、大學問家,甘冒風險,花了成百萬兩銀錢的代價參與戰鬥,當真就不求回報?沒這麼做生意的吧!

    大多數的楊家軍士兵也是難以理解的。但良好的紀律,長久的訓練,讓他們慣於相信長官,服從命令。

    楊浩接著道:「我想告訴諸位的是,這是一場關係到整個中華民族命運的戰爭!每一個中國人,都要不問理由。不求回報,不避艱難。不怕犧牲的投入進去!因為一旦戰敗,我們不但要失去自己的國,自己的家;我們的一切財產和尊嚴,我們每一個親人朋友,都將因此而無處存身!甚至於,想如同豬狗一般的活著也不可得!」

    「我們打這場仗,不為皇帝,也不為清廷,只為了我們的家人能夠安詳幸福的生活。只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可以堂堂正正的,用一個中國人的身份,自由的行走在這個世界上。面對任何一國的人,都不需要低聲下氣!」

    「所以,戰爭打贏了,那是我們的責任。那些榮耀,不需要我們主動求索,他也會永遠的記載在史冊上!讓我們的子子孫孫,世代敬仰!」

    這些話,所有的士兵和軍官都能聽得懂。經過這一次戰鬥,他們有更深的體會。光榮和崇高,從來都不是靠爭搶就能得來,屬於他們的,誰也奪不走。

    看到所有人的表情變化,楊浩徹底的放下心來,最後道:「現在,你們還有疑問嗎?」

    「沒有!」

    齊刷刷的呼喊,把天上雷霆和遠方的炮聲都遮掩過去。

    楊浩用力一揮手:「出發!」

    整支隊伍,立即以排為單位,形成行軍陣列,以拖著67-2機槍的裝甲大車為前鋒,秩序井然的沿著甑山大道往西開去。

    望著他們沒入雨幕的背影,受到驚動趕過來的高麗平安道觀察使閔丙奭忍不住念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夫唯不爭,天下莫之能爭。如此俊傑,不愧為中華上國之精英,厲害呀!」

    不久之後,楊浩和他楊家軍的名聲,徹底在高麗半島打響。甚至比起他以前的評論家「華聲」,和大富豪楊大老闆,還要響亮。

    高麗上層更是人人皆知,這一仗若非有他幫忙,指不定就要大敗,屆時高麗的政局必將陷入萬劫不復。從這個意義上講,楊浩簡直就是高麗民族之大救星。

    因為選擇的時機恰到好處,無論日軍還是清軍,多數都還不知道他們這一走就徹底不回來。等漫長的夜晚過去,彈盡糧絕的日軍進退兩難,想攻擊也沒有力氣,更兼正面大島義昌少將的身亡導致徹底崩潰,圍攻平壤的計劃,全盤瓦解。

    到了9月16日的凌晨,楊浩率領部隊在甑山與厲應九的前隊會合。他們早已撇開護送葉志超的清兵來到海邊,往提前抵達的楊海衛船隊登載。

    四十公里的夜間行軍,幾乎搾乾了部隊所有的力量。

    在厲應九輜重隊的幫助下,趕在天亮之前全部登船完畢,所有士兵在勉強洗完澡之後,一沾枕頭全部睡死過去。

    楊浩卻強打精神,檢視扣下的葉志超資財,包括金磚金錠近200公斤;白銀上千公斤。折合起來,差不多黃金五千多兩,白銀兩萬多兩。

    「勉強不虧本啊!」

    楊浩換算成軟妹幣發現價值還行,放心的歎了口氣。

    隨後見楊海衛陰沉著臉過來,冷聲道:「先不要高興太早,我們被日軍艦隊盯上了!」(……)

    ps:ps:感謝書友草莓軟糖、?有點傻?、想你想你再想你的月票!雖然最後一刻,節操不保,不過四更還是出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