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二零零章 英雄回歸(二) 文 / 魯東道夫

    出征高麗的隊伍今天回來的消息,早都傳遍全縣了。

    如今遍佈各鄉鎮乃至縣城的有線廣播,已經成為本地人瞭解外部世界、日常生活消遣,和學習進步開拓視野的重要途徑。無形之中,就把縣太爺和鄉紳宗族聯合構建的封閉鄉村秩序給徹底打破。

    只不過現在,日照縣上下能夠體會到這種改變的人,卻已經無力去封堵撕開的口子。外面吹進來的清新空氣,被絕大多數年輕人興奮而積極的接納。

    數萬個家庭都捲進楊家精心構建的利益圈子之後,任何人想做些走回頭路的事,都先得掂量一下是不是能架得住一呼百應的反撲。

    可以說,現在的日照縣,縣太爺那套官威沒多少人吃了。三班六房衙役巡檢團練駐軍鄉紳地主,全都連成一張利益大網,誰也脫不開身。

    日照團練的名聲在當地極好。

    從老爺子那一輩傳下來,到楊浩身體力行的子弟兵作風,宣與實幹並進。什麼挑水掃院子修房屋整傢俱,所到之處無不令人交口稱讚。

    春秋兩季,團練和工人組成的搶收隊,給全集團內的自耕農乃至佃戶保證了顆粒歸家,效率高的讓人瞠目結舌。

    沒有了後顧之憂,以一兩個年輕人為養家餬口基幹,帶動全家跟著受益。這樣的組織力量迅速把明清兩代精心編造的鄉村秩序鑿出數不清的裂隙。

    現在,想要空口白牙的。仗著年紀輩分讓年輕男女要死要活的事,是越來越難辦了。

    護衛隊此番出擊沒有瞞著人。在高麗干的大事兒,通過報紙和廣播也讓全縣知道。相關的家人固然揪心擔憂。卻也期盼著能夠有一個好的結果回來。

    今天,楊浩帶著傷亡輕微的護衛隊,舉著旗子從港口列隊回返,響亮的軍歌隔著老遠就傳到縣城這邊來。

    呂知縣在衙門裡坐不住,老早與莊師爺上了城門樓子,大老遠的一瞅那軍容氣勢,就嚇得身子一哆嗦。差點兒坐地下。嘴角哆裡哆嗦的念叨:「這……這像什麼話!他們眼裡還有朝廷嗎?還有法度嗎?」

    莊師爺扶著他,卻一聲不吭,暗自歎息:「太尊大人。您就踏實當好門面得了。該得的好處也沒短了你的,非得爭那虛頭瓜腦的榮耀有用麼?當心把自己的老命都折進去!」

    前些日子,他得到楊浩幫忙捐了個候補知縣,正式成為全國二三十萬候補大軍中的一員。虎視眈眈的盯著一共1300個實缺……。

    如此也算有了身份的人。不過在呂知縣面前,他仍舊謹守本分,沒有半點逾越的表現。

    呂知縣的日子過得不容易,戰戰兢兢,生怕那一天朝廷怪罪下來,說他姑息養奸,以致縣治敗壞。到時候兩下裡一逼,他就得抹脖子上吊。

    莊師爺嘴上不說。心裡頭埋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你閒著沒事給沂州府寫什麼信吶?可倒好,人家楊大老闆自己都不用出面。只讓蔡渠那位翰林院的兄長給寫了封信,又去送了一份大禮,風平浪靜。」

    不過,莊師爺也被楊浩今天的膽氣驚得不輕,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太張揚?

    城門口那兒,迎候的一大群人,也多半是這等心思。

    早聽到消息的龐天翔千總又胖了一圈,眼睛瞇縫的都成了一條線。老遠看著隊伍,眉頭往上一抬,不動聲色的對旁邊蔡舉人道:「楊大老闆今日唱的是哪一出啊?弄這麼大動靜,不是成心讓咱們為難麼?」

    聯手發財可以,稀里糊塗混日子也行,對龐千總乃至本地駐兵都是小事。

    沒有楊浩的那個時空裡,他們這群混賬清兵,甚至為了賺點小錢,居然把前來侵略進攻的德國兵從船上背下來上岸。能幹出那種荒唐事,可見節操爛到何種程度。

    不過唯獨有一條,他們都怕出事,尤其是造反的事兒。算上以前他們攪合進去獲得的利益,要麼一塊兒跟著反,要麼給朝廷滿門抄斬了。

    蔡渠卻是見識高明的多了,冷哼一聲道:「龐大人多慮了!楊老弟做事向來有分寸。我家兄長從京裡來信,說楊先生之名,已經入了皇帝和西宮的耳目,更是李合肥中堂大人的座上之賓。有他們在,輪不到咱們操心!」

    龐千總頓時訕訕然,嘿嘿笑道:「那敢情好!指不定楊老弟就入了總理衙門,咱們也能跟著沾點光。」

    蔡渠懶得理他,一個粗鄙丘八也就這點見識了。

    其實蔡舉人想得要更深一些。這半年來,他北上京津南下上海,對天下風雲變色的局勢頗有見識。再聯繫翰林院的大哥和報紙上的分析,他已經感覺到,這大清的天下只怕是要生大變動!

    楊浩,必然是其中一條蛟龍,不管他最終能不能一飛沖天成九五之勢,總之不會輕易就敗了。如此一來,蔡家第一批綁上戰車,利益之大不可想像啊!

    在他看來,今天楊浩擺開架勢的做法,說不定就是故意放風出來,試探朝廷的意思。退一萬步,起碼對本地勢力而言,是一個絕大的震懾。看看無論軍政官民,誰敢對這樣一群國戰中都打出威風的精兵強將,再起異心?

    所謂恩威並重,霸王道雜之,頗得治世之三味。

    軍旗烈烈當風,隊伍陣容整齊,步伐有力,氣勢豪邁。

    不少百姓看的心頭火熱,鬧哄哄的一波接一波不斷往前擁擠,給橫眉怒目的巡檢兵丁毫不客氣的呵斥推搡回去。

    有自家親人在參戰隊伍裡的,老遠好似看到了人影,忍不住嚷嚷起來:「小四回來了!看見他了!」

    bsp;

    「是王大個子!後頭那個包白布的,約莫是掛綵了?好傢伙,一個月不見又壯實了點……好像是!」

    ……其實哪兒看得清啊?都穿著髒乎乎的軍裝,扛槍拿旗的,層疊如浪前行,再加上扯著嗓子唱歌呢,模樣能周正了才怪。

    距離越近,歌聲越發嘹亮:「……有一個道理不用講,戰士就該上戰場!是虎就該山中走,是龍就該鬧海洋……!」

    這歌詞,上千人齊聲放開嗓子吼,那股子雄壯豪邁氣魄,登時讓數以千計的百姓鴉雀無聲。他們一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隊伍。

    龐千總渾身肥肉一哆嗦,失聲道:「我滴娘!可算知道啥是虎狼之師了!怎麼弄出來的這是?」

    蔡舉人面容肅然,袖子裡兩隻拳頭不由捏緊,心頭微微震撼:「罷了!從今往後,這千多人的心是徹底給他收服了。整個日照縣,乃至沂州府,楊氏將再無抗手!」

    言為心聲,那千多人的隊伍裡,青年士兵自豪驕傲,渾身洋溢以當下身份和行為為榮,就算讓他們去把皇帝拉下馬也能幹!

    城樓上,呂知縣胸口發悶,身子一晃再晃,虛弱的呻吟:「哎呀!老爺我頭暈!不行了不行了,回衙門!」

    莊師爺暗道:「你哪兒是頭暈,分明是害怕又憋氣。回去也好,省的看不過去,書獃氣一發,弄出些不可收拾的麻煩。」

    縣城的人,基本是第一次見到荷槍實彈一身征塵的軍隊。聽到動靜,紛紛湧出來看熱鬧,一時間觀者如山,驚歎如潮。

    楊浩揮手讓劉勇帶人進城,橫穿縣城再出去,往營地回返。他自己留下,與蔡渠、龐千總等人相互見禮。

    龐千總黑臉堆笑,腰身彎下兩格,有點諂媚的道:「楊先生此番高麗之行,大敗東洋倭寇,大漲咱們國人威風,厲害厲害!」

    楊浩淡淡一笑,抱拳回禮:「恰逢其會,自不能墮了咱們中華的聲威。」

    宋雲生卻從後面鑽出來,搶上一步抓著楊浩的手用力搖晃,連聲歎道:「楊大老闆,楊先生啊!以後你可萬萬不能再做此等危險之事!這些天,哥哥們可是擔足了心!」(……)

    ps:三更求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