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二零四章 接掌北洋,您看我行嗎? 文 / 魯東道夫

    9月23日,楊浩在親自主持完陣亡將士的祭奠儀式後,逃也似的離開老媽的念叨,帶上宋雲生一起乘坐「東明號」趕到天津。

    貨輪泊在大沽口,一行人換乘卸掉了主炮的快艇,沿著海河抵達美租界碼頭。

    其時正是上午十點鐘,碼頭上人頭攢動,凡是給他有交情有生意往來的人差不多全來了。有頭有臉的都上百號,熱熱鬧鬧,場面很是不小。

    楊浩剛從跳板上下來,一陣熱烈的掌聲雷鳴般響起,嚴復大步流星衝過來,緊握他雙手大力的搖晃,嗔怪道:「賢弟今番太過冒險了,卻讓為兄等人好一陣提心吊膽,還好平安無事。」

    霍元甲也來到近前,虎目生威,一臉喜悅的道:「先生下回再有這樣的大行動,萬不可忘了帶兄弟一同前往。為國殺敵,正是我等用武之地!」

    這擺明唱反調的說法,讓嚴復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叱道:「休要鼓噪,你也不看看如今他一身擔負多少人的干係!」

    霍元甲嘿嘿笑著,不好意思的撤到後面。

    這幾個月來,他跟著嚴復讀書學道理,把楊浩寫得諸多章都一篇一篇的理解,更照著一本字典耐心的學習拿到的各種進步書籍。雖然沒明說,私底下還是視嚴復為師長一般。

    詹六爺這等草莽英豪不敢站的太靠前,因為更多的商界大佬,洋行經理,票號掌櫃的。都在前排迎候呢。

    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想發大財的合作夥伴。

    一開始的時候。對楊浩帶人去打仗的事兒很是提心吊膽。一則怕楊大老闆突然掛了。二則擔憂突然弄出來那麼強大的武裝,給朝廷查禁了怎麼辦?報紙上打馬虎眼,可糊弄不了多久。

    不過隨後蜂擁而來的買賣,讓他們馬上就把擔憂拋之腦後了。

    商人本色,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利潤,便是通敵賣國的勾當該干也得干——話說當年晉商不就那麼干了麼?

    而朝廷也遲遲沒有下,等到平壤一戰功德圓滿,手眼通天的商人們也都知道了朝廷的看法。

    最開始。一幫清流是極力攛掇光緒皇帝幹掉楊浩的,在他們看來,就是這個禍害弄出來的各種ど蛾子導致天下如此紛亂。至於因此而導致多麼大的風波,他們才不當一回事。死別人家的孩子,他們不心疼。

    光緒皇帝卻不那麼好糊弄。沒有翁同龢在旁邊看著,這位一心想弄個中興大業的年輕皇帝其實很有開拓精神。他更關心的,是楊浩如何把一群護衛調理的居然能與正規軍當面一戰。

    待到守住平壤,楊浩親率護衛隊血戰連場,好不容易保住了大清國的顏面。經過報紙那麼一宣傳,楊先生在城門口的一番慷慨陳詞。登時引發無數年輕人和熱血書生的共鳴。

    這下子,潛在的逆賊反而成了抗日英雄。要下刀子可沒那麼容易嘍。

    也不知道是誰給皇帝進言,說李鴻章老朽無能,佔著地方阻礙大清跟上列強的步伐。如果能豎起一個年輕的榜樣來打對台,興許就能打開局面,一掃如今的昏聵氣氛,打開全新局面呢。

    帝黨本身就不團結,沒人主掌大舉,更是莫衷一是。

    商人們心思靈動,琢磨著若然楊浩真的得了皇帝提拔,成為年輕新貴的話,他們的投機可算是照準了門路,抱對了大腿!

    於是,在經過黃海大戰,楊氏又一次顯露實力後,聚集在天津衛的各路頭腦暗下決心,一定得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

    要陞官,殺人放火受招安。他們絕不懷疑年輕的皇帝會大膽啟用年輕的楊浩為干臣。年齡小?不重要,非常之時當然要非常之人來擔綱。沒留辮子?綁一根假的先湊合著就是。再說了,如今皇帝要鼎故革新,指不定哪天就剪了辮子。

    至於說出身,如今誰不知道楊浩是美國大學生來的?放在朝廷裡,妥妥兒的也是個四五品官的待遇。再說了,他手裡有錢,買個候補道輕而易舉。

    事情就怕琢磨,他們越想越覺得是那麼回事。今天,全都擁擠了來迎候,便是要留下個好印象,預備將來獲得十倍百倍的投資回報。

    楊浩滿面春風的跟他們一一見禮寒暄,眾星捧月一般的回到租界內。

    如今第一座投入使用的建築已經解封,卻是高度有六層的西式樓房。鋼結構骨架,水泥預制板材拼接,外面羅馬柱和雕塑都是機器加工的。在本世界,三個月就能建起來,如今看來卻是神速。

    這座樓就當了炎華商會和商業銀行的辦公樓。

    不提接下來的一番應酬,約定去英租界的利順德酒店吃午餐。楊浩剛剛回到辦公室,就見周建鎬表情嚴肅的送來一張名帖,赫然正是李鴻章的!

    以李中堂尊貴身份,下帖子請人,這事兒裡外裡透著一絲古怪。

    周建鎬對此反應比較激烈,甚至有些激動的道:「極可能是那老傢伙覺察到了我們的企圖,這是打算擺下鴻門宴,讓您自投羅網。先生,最好不要去。」

    楊浩想得更深一些,擺擺手笑道:「他眼下還不敢對我動手。一天摸不清我的底細,一天沒有把日本人擺平,李鴻章就下不了決心。特別是如今我們關聯了那麼多的勢力,關係到數以千萬計的買賣,他也不敢犯那眾怒。哼哼,離了咱們,他的船可沒地方修!」

    北洋水師的後勤有多糟爛已經毋庸贅言。其名義上能維護維修的旅順、大沽兩個船塢,其實也只能做簡單的保養,還十年來糊弄成了習慣。

    這次的黃海大戰,幾艘主力艦的上層建築幾乎

    被掃光炸爛,主炮副炮乃至艦體設備的損壞。他們都解決不了。向德國人現買。一則要被黑。二則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反觀日本人,從一開始就有意識的引進造船技術,甚至火炮彈藥技術。估計這時候,受損較輕的那些,都收拾差不多了。

    雙方如此差距,楊浩通過《國聞報》早早分析過了的。李鴻章不傻,絕不會拿自己看家的根基冒險。他一定能看明白楊浩展示出來的那些東西。

    不過麼,凡事都得有個萬一的預備。誰知道那剛愎自負的老頭子會不會突然發飆?

    楊浩還是準備了半天一晚上,各種應急策略準備停當。第二天早上,依舊帶著周建鎬和霍元甲幾位保鏢陪同,開蒸汽車來到北洋衙門。

    一看迎出來為他帶路的居然是李經方,楊浩心裡大概有數了。

    對於此人,他還是有些好感的。好學,人也比較正直,比他家老頭子要開明的多。當年若非時運不濟,又一輩子被老頭子壓著沒法反抗,指不定就能鼓搗著造反了。

    在一系列的計劃中。楊浩也把他當作一個極有用的棋子來對待。今天接觸,卻是個極好的機會。

    兩人現在前廳分賓主落座。李經方很是客氣的寒暄幾句,驀地問道:「楊先生認為此番中日交戰,必無好結果,敢為可有挽救之良策?」

    楊浩坦然道:「沒有。除非能從天上掉下來五萬以現代方法訓練並裝備起來的陸軍,另外還得有跟的上的軍官。否則,陸戰一定會一敗再敗。」

    李經方有些失望,他本來還想著弄得到一點好消息的。沉沒少許,又問:「那麼以你的判斷,最壞的結果會如何?」

    「陸軍潰敗,日軍攻佔遼東,更進一步登陸山東徹底毀掉北洋水師。朝廷中求和派抬頭,為了討好西太后過大壽,急於息事寧人,會答應日本獅子大開口提出來的天價索賠。賠款幾千萬兩,割讓台-灣以及遼東,在天津要殖民地租界!」

    看著李經方的臉色一點一點陰鬱,楊浩毫不留情的再給一記痛擊:「並且,朝廷一定會讓中堂大人去和談。到時候,一份喪權辱國、被後世千百年唾罵的條約上,就寫著李中堂的名字。他會被扣上賣國賊的帽子,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啊?!這怎麼能行?!」

    李經方騰地站起來,臉色大變。

    這樣的結果不是不可能發生,朝廷之中有多少人嫉恨李家,他一清二楚。當真有那一日,他們一定不會錯過落井下石的機會。

    而李鴻章能遮掩到今天,也要求一個曾國藩、左宗棠那樣的蓋棺定論。上次關於高麗的條約,就已經讓人詬病許多,此番若在戰敗合約上簽字……這打擊可就太大了!

    「哼,一派胡言!仗都還沒有打,你怎麼就知道日本人能取勝?他們的海軍陸軍可都吃了大虧,怎麼敢再來找打?」

    一個聲音從外面傳來,就見李鴻章的秘書羅豐祿邁步進來,目光頗為不善的盯了楊浩一記,冷笑道:「大言炎炎,須知這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人瞭解外洋之情狀!」

    楊浩不搭理他,盯著李經方問:「李公使在日本呆了三年,以你所知日本人的秉性,若是吃了此等大虧,他們會如何做?」

    李經方眉頭緊蹙思考了少頃,苦笑著搖頭:「他們會更加瘋狂的報復!日本人有時如瘋狗一般不可理喻。」

    楊浩「啪」一拍巴掌:「就是如此!除非被他們徹底打服了,殺他幾百萬震懾住,讓他覺得你更加瘋狂嗜血,他們才會反過來極度的崇拜,甚至跪下來舔你的腳趾頭。」

    羅豐祿愣住了,這說的還是人麼?簡直是一群畜生野獸啊!

    他看楊浩的眼神越發不善,但卻又不解李經方為何居然會認同的點頭?呆了一下才說道:「傅相請大公子和這位楊先生過去。」

    那聲「楊先生」叫的很不情願。楊浩全當沒聽出來,起身跟李經方往裡面去,經過其身邊時,忽而說道:「羅先生日後有閒,可以看看我寫的《叢林法則》一,或者對你以後辦外交有些幫助。」

    羅豐祿草草一拱手:「定會拜讀!」

    三人之後默不作聲,直至走進李鴻章召見的後堂。一個李家長子兼駐日公使,外加一個後來的傑出外交家陪伴,楊浩這譜兒之大,在當代來說也算數得著了。

    李鴻章還是那副又老又硬的模樣,對楊浩的拱手見禮只是淡淡的「嗯」了一聲,座位也不給一個,劈頭就問:「你在報紙上說老夫的兵馬不堪一擊,當真如此,老夫這位子估計也坐不了太久。那麼,你認為有誰能代替老夫,接下這千斤的擔子?」

    楊浩臉上掛起一副在羅豐祿看來極其討厭的笑容,指著自己的鼻子道:「中堂大人,您看我怎麼樣?」(……)

    ps:三更一萬字,求大家給點票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