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二一三章 試炮&日軍來襲! 文 / 魯東道夫

    楊浩剛剛在造船廠露面,焦海就急匆匆趕來,一臉不爽的抱怨:「先生,您趕緊去試炮台看看吧,那位張大人又在找茬,弄得活兒都沒法干了。」

    「張佩綸?他又怎麼了?」

    楊浩的眉頭微微一皺,心裡頭一股膩歪勁往上衝。

    對於這位清流領袖,他打心裡沒什麼好感,幹正事的能耐不見得多強,一點專業能力沒有,卻慣會吹毛求疵、紙上談兵。

    李鴻章把他派來,本意是既安排了他的差事,又順帶有個不可能被收買的體己人盯著防止他處ど蛾子。可老頭子也不想想,清流都是什麼貨色?衝鋒陷陣他們躲得比誰都快,拖後腿挑毛病陰謀構陷卻一個賽一個的強。修船的事兒關係到他李大宰相的前程和地位,這樣搞不是成心跟自己過不去?

    楊浩當初沒反對,心裡頭也沒憋好主意。今天又聽到張佩綸找茬,正中下懷。本來還得找借口拖延時間,現在好麼,現成的理由都有了。

    他淡定的一揮手:「走,看看去!」

    老爸楊海衛是極力避免與清廷官員打交道的,以他那脾氣,很可能激怒了掏槍斃了一群王八蛋。

    試炮台,是設立在造船廠北邊兩公里處,外表為一座鋼架燈塔下的混凝土堡壘。上下有三層,總高度差不多趕得上六層樓,一條鐵軌從廠區一直延伸到寬廣的堡壘下方。

    這其實就是一座擁有超過兩米厚堅固掩體的炮台,同時也擔任造船廠造炮車間生產的重炮試驗平台之用。

    動不動重達十幾噸、幾十噸的大炮,以一節火車平板車改成的大架為底。上面安裝整套炮搖架和制退復進機構。可以承載各種口徑重炮運入堡壘。開火試驗。

    清流們都是「愛國」的。張佩綸初到日照,一看楊浩的工廠居然沒有官辦資本,更沒有朝廷許可,已經大為不悅。再一看他居然私藏重炮,還把當地團練武裝的那麼精良,頓時火冒三丈,二話不說就寫折子彈劾。

    楊浩當即告訴他:「舉報之前先考慮一下李中堂的意見。」

    結果不言而喻,快被日漸緊迫的局勢逼得喘不過氣的李鴻章。二話不說就擋了回去。要彈劾豈不是把老夫也牽連進去?無論如何先讓他修完了戰艦再說。

    張佩綸把這事兒記在小本本上,然後對整個修復改造過程中,諸多指摘,動不動就插手干預。

    楊浩給出的改造計劃已經是最小幅度的折騰了,在張佩綸看來卻依舊不可接受(話說大清的官們關鍵時刻都能化身艦船以及戰爭專家)。幾乎每拆掉一點東西,他都得阻攔並爭執一番。哪怕隨行前來負責監工的當代第一軍備達人徐建寅都忍不住出言支持,張大人斷然保證一絲不苟,每件事都必須給他解釋清楚才能過關。

    看上去,非常的認真負責。

    可你要對一個光會耍嘴皮子的前御史講清楚戰艦構造,火炮原理。那不是困難,那是純粹自找難受!

    於是乎這都過去二十來天了。第一門大炮都造出來,「鎮遠號」也才剛剛拆除了一點建築。至於本來能修個差不多的「來遠號」,甚至都沒怎麼動工。

    楊浩不著急,他壓根就沒打算把船還給李鴻章。與其讓這老頭拿來當看家護院的本錢,放在軍港中等著被人俘虜或者擊沉,還不如在自己手裡發揮點作用呢。至於張領袖先生無意中幫這個忙,他也照樣不表示感謝。

    也就多虧楊浩保密工作做得好,除了船台和金屬加工車間,造炮的地方外人進不去。若是讓張佩綸知道大炮就在他眼皮底下造出來,而不是所謂的「從外洋運入」,估計這位正直勇敢的前御史大人一定會拼著粉身碎骨,大義滅親,把李鴻章牽扯進去,也得向朝廷稟報。

    嗯,不用猜,那折子的最後必然是請求派出天兵,一舉剿殺楊浩此獠,絕了後患。

    騎上自行車,楊浩一行人迅速趕到試炮台,老遠就聽到張佩綸乾澀的、充滿力度的吵嚷聲。負責火炮測試的小年輕連講理的空檔都插不進去,光聽見張大人哇哩哇啦滔滔不絕的各種辭往外丟。

    楊浩根本聽不懂這掉書袋的玩意,扭頭問焦海:「他都說得什麼亂七八糟?到底什麼原因不讓試?」

    焦海搖搖頭道:「張大人學問是極好的,每一句都引經據典,不過您一定不會喜歡聽。總起來其實就一件事,他覺得咱們的大炮身管加長,總重卻減輕,這是在偷工減料,以次充好。」

    「我就操了……。」楊浩腮幫子一抽,心說你大爺的,這理由找的何其端正啊!牛,忒他麼牛!

    他也有點受夠了這種酸丁的毛病,冷著臉大步流星衝進去。

    圍在四周看熱鬧的人很多,基本都是來自鎮遠、來遠兩艦的軍官和炮手。其中領頭的,赫然有邱寶仁!

    楊浩不高興了,高聲喝道:「邱將軍,在場眾人以你官階最高,又不是不懂的軍備技術。這門大炮究竟好與壞,難道你還不能說清楚麼?」

    邱寶仁很油滑的苦笑道:「我終究是個武官,哪裡勸得動張大人!」

    言下之意,人家張領袖壓根就不理咱這塊鹹菜。你邱寶仁是參將怎麼了,就算是從二品,照樣不放在從三品官的眼裡。

    楊浩點點頭,很好,這筆賬以後再算。

    他又轉頭看徐建寅也在當場,問道:「徐先生,您是李中堂特別派來負責監工的,其中事項我想沒人比你更懂行。怎麼,也不能說一句中肯的話?」

    徐建寅黑乎乎的胖臉只是尷尬與無奈。他就

    更加不堪了,本身是學徒工出身,不管寫了多少本當代中國最好的科學啟蒙著作,在正經科舉出身的官眼裡,什麼都不是。

    如果不是運氣好,正趕上清國搞洋務,一路立下諸多功勳,又得到洋人的褒獎,他哪裡能有今天的官身待遇?

    但即便如此,在官大人們眼裡,他不過是個工匠頭子,依然。

    看來是沒有人能壓得住張佩綸,自己不在就翻天。楊浩確定自己的人沒吃虧,轉身來到滿面怒氣的張領袖面前,嘴角含著譏諷的笑意,拉長了調門道:「張——大人!你們當御史的是不是一天不找別人點茬兒就過不痛快!你懂怎麼造大炮嗎?」

    張佩綸知道楊浩嘴裡沒好話,也知道這廝既不怕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又拉不下臉來爭吵,冷哼一聲指著雄壯的炮身道:「本官不必懂那些!我只知道,造多大炮就要用多大料!似你這般重量減了足足四噸,卻長了七尺,箍套如此之薄,根本是拿朝廷官軍性命開玩笑!」

    楊浩嘖嘖道:「照您這意思,那我們乾脆把船上的120速射炮全部換回神武大將軍炮好了。大將軍炮重達七千斤,速射炮卻只有四千斤,身管卻從九尺拉長到十六尺四!這豈不是偷工減料?」

    在場眾人登時哄堂大笑!

    大將軍炮是什麼玩意?鑄造銅炮,射程兩千米,精度沒有,移動不便,小半天打不出一發。120速射炮卻是現代技術建造,射速快,射程遠了好幾倍……這能放一塊兒比較?

    人家張佩綸也不是一點功夫不下,吹鬍子瞪眼的喝道:「此二者豈能相提並論!速射炮所用何種鋼材,大將軍炮不過銅鑄!但眼前此炮卻如何能與德國人之克虜伯精鋼相提並論?」

    楊浩明白了,這廝跟李鴻章一樣,認準了克虜伯家的東西是最好的。誠然這時代,克虜伯在煉鋼冶金造炮方面的強大少有人比。可哥們給出的,卻是21世紀的精煉鋼!

    楊浩懶得跟他扯淡,語重心長的道:「張大人,你要知道一件事,世界在不斷的變化,技術始終在前進。我都不知道你把易經的道理學到什麼地方去了。」

    不理張佩綸快紫了的臉色——你罵一個名滿天下的清流領袖不懂易經,這是極大的侮辱。楊浩果決的一揮手,下令:「立即清場!所有人退出試炮台到掩體裡去,用這門炮打一百發,有任何裂紋,老子把腦袋割給你!」

    邱寶仁首先招呼水師官兵呼啦啦退開,焦海與幾名衛兵過來,不由分說架起張佩綸拖到後面去。

    徐建寅焦急的沖楊浩直搓手:「怎好如此啊!楊先生,有話慢慢說,何必……。」

    楊浩霍然回神,直視著他問:「徐先生,您不覺得跟這種人說廢話是對自己生命的極大不負責任?他既然懷疑,那我們就用事實說話!」

    所有人退出去,炮兵終於得以上前工作。借助半自動裝填機塞進去原有的329公斤穿甲彈,先以半裝藥開始,準備就緒,拉響火門。

    「轟!」

    龐大的試炮台應聲巨震,一股煙塵和狂風呼嘯著吹響四周,下方海面都被壓出一個凹坑。炮彈隆隆轟鳴著,直衝遠方!

    正在二十公里外慢速航行的一條商船上,一名正用望遠鏡往這邊偷窺的中年人嚇得渾身一哆嗦,用日語驚呼道:「我們被發現了嗎?!」

    旁邊的人淡定搖頭:「應該不會!我們的船掛著美國國旗,他們不會在意。另外,炮彈落點至少在十幾公里外,不用緊張。一定是他們在試炮。不過,最好不要因此而影響了明天的進攻啊!」

    就在距離此地兩百公里外的海面上,規模空前的日本艦隊,緩緩開來!(……)

    ps:感謝大地乾隆的月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