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二七三章 先殺康有為 文 / 魯東道夫

    有了大律師的參與,這件事已經從美租界迅速升格為國家大事,牽扯到大清朝廷和美國政府,又有被楊浩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給攪合進來的各國公使,想不鬧大都難了。

    處理起來也就格外的鄭重。各國分別派出代表,組成一個臨時監督團,從對周子清極其幫兇的看押開始,到法庭的籌備、律師的提名,一直到陪審團人員的選擇,展開空前熱鬧的談判爭奪。

    這可是漫長的冬季裡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了,楊浩更乾脆讓《國聞報》以號外的方式發出通告,並將其作為《中國第一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法律事件》來評述。

    他是要利用任何機會來增進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明改變,灌輸法制思維,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事情通天了,任何人想要否認都做不到。另外他也要打草驚蛇,不管誰站在周子清的背後,都將因為這一消息而慌張動作,到時候,他張開的大網就可以收到幾條大魚了。

    會場之中的秩序重新恢復,不過記者提問也就到此為止。接下來要進行的日程還有很多,楊浩首先安排他們觀賞一場開幕電影,用的是不朽經典《亂世佳人》。

    足足四個小時的宏偉史詩,描述的卻是融合了西方明之大成的歷史階段,相信足以引起全部洋鬼子們的驚歎,並通過他們成功打開通往全世界的撈錢道路。光是其中關聯到的電影技術、設備。就足以讓楊浩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英發音的片子中國人基本上看不懂,所以楊浩為他們安排的是另外一部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攝制自六十年代的黃梅戲電影。必然成為酷愛戲曲的京津國人無法拒絕的一頓絕美藝術大餐。

    趁此機會,楊浩與一眾自己人回到樓上辦公室裡,先對關鍵時刻出手的李書表示謝意。正是李書第一時間擲出楊浩送他的鋼筆塞住槍口,導致周子清開槍炸膛。當然他也可以用那支鋼筆直接扎死刺客,不過卻會給楊浩多一些麻煩就是了。

    李書淡泊名利,全部身心都投入練武之中,對楊浩的謝意只是淡淡的點頭:「憑你一力為咱們天下武人尋得個報國安邦的國術名聲。怎麼也要護你周全。」

    楊浩不禁汗顏。

    不過沒人對李書的說法感到詫異。自古以來,因著「俠以武犯禁」的說法。練武的人要麼從軍,要麼當大盜去。到了本朝更是禁絕的厲害,練武的人只好給人家當看家護院,過的不光卑微也貧瘠。如今火器盛行。眼見得連保鏢生意都不好做了,武人更是沒落。

    李書這等高人不怕沒吃喝,只擔心武學沒了傳承。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到他們手裡絕了,死不閉眼。

    關鍵時候,楊浩站出來宣揚國術論,把他們納入保家衛國的前列,更要借他們之手重塑中華民族尚武之風。這對於講求武德根本的先生們,等於開了一條光明大道。如今北方武林的無數人都在往這裡匯聚,他們要做成一件千秋偉業。離不開楊浩的支持。

    周建鎬卻對刺客的事感到擔憂:「現在人給了各國聯合監督,我們沒法提前從他們嘴裡問出主使元兇,會不會被動了?」

    這時代不是那麼容易弄到火槍的。周子清是怎麼從日本回來的。又是怎麼成了新開辦的清政府報紙記者,順利的混到面前來行次,這事兒裡外裡透著詭秘。以他一個沒了家裡支持的小青年,很難籌劃出如此的行動來。

    楊浩卻胸有成竹:「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做得再隱秘也會有人知道。」

    周建鎬點點頭不提了,如今情報部的耳目遍佈全國。京津更是重中之重,只要那周子清不是隱形的人。早晚能把他的根底給挖出來。

    這時候,那個出手幫忙拿下周子清的洋鬼子卻表示:「我可能知道是什麼人在背後指使。」

    他的底子很快被掏出來。

    此人叫安德烈.馬卡洛維奇,中名字叫馬揚。自稱祖上是山東濟南人,後在德國落戶。他本人受過軍事訓練,耳目聰明靈活,有不錯的身手,來到天津才一個來月,多半時間與原來的德國移民混在一起。

    穆勒對這油滑的混血小子沒啥好感,拒絕招募他進入警衛隊,據說這小子經常在紫竹林和英租界混,已經上過不少飢渴難耐的來華洋婆子的床。

    「有一副好皮囊果然賺便宜啊!」

    楊浩正式打量馬揚時,也不僅發出感歎。這小子長得很像基努裡維斯,唯獨眼睛裡沒那麼多的憂鬱,顯得不夠深沉內斂,不過誘惑一群洋婆子卻是足夠了。

    不過一想經常在租界出沒的那些女人的尊容,楊浩就禁不住搖頭:「口味還不是一般的重啊。這都能下的去手,夠狠!不過一個吃軟飯還不以為恥的混蛋向自己賣好,他圖的什麼呢?」

    馬揚一點也不怯場,一本正經的沖楊浩抱拳見禮:「見過楊先生,您是我最敬佩的人,我想跟著您幹事業。」

    楊浩對他起了興致,這樣的傢伙自己肯定用得上,不過前提是身家要清白可靠。調查工作不是一時兩刻就能做好,眼下得先考驗考驗再說。

    衝他點點頭,問:「你知道周子清背後的人?」

    馬揚眨眨眼,坦然道:「我是昨天中午無意中聽到的。當時陪著英租界工董的瑪利亞夫人在利順德吃飯,看到周子清和一個傢伙面對面的交談,隱約聽到他稱那人為『廣廈兄』。我可以把他的大概模樣畫出來。」

    利順德是租界目前為止最好的酒店。又在英國人的地盤,堪稱隱蔽安全。周子清在那裡與人接頭並不意外。

    &nbs

    p;

    馬揚手巧,有相當不錯的美術功底。夠了出來的鉛筆肖像,給楊浩一絲熟悉感。他立即讓周建鎬調來檔案,馬揚一看照片果斷點頭:「就是他。」

    楊浩呵呵笑起來:「好一個康南海啊!康有為,你還真是為了保護你的大清皇帝嘔心瀝血,不擇手段呢。買兇殺人這種事都幹的出來。」

    周建鎬一看檔案,皺起眉頭:「此人不過是個舉子而已,縱有些才名。卻絕無那樣的財力和物力操辦此等大事。」

    「他當然不行,不過他的身後可是有一大幫清流官員吶。」

    楊浩豈能不關注當代的一幫鐵桿保皇黨?尤其是1894年前後。康有為上躥下跳的折騰,造假扯謊胡編亂造的為自己塗脂抹粉,把「公車上書」都敢說成是自己的功勞。甚至還編出翁同龢為了請他這位大賢出任變法大臣,不惜追出來。製造「常熟冒寒留南海」的典故。

    差一點就能跟「蕭何月下追韓信」相媲美了。

    清流不要臉是公認的,康有為卻又是其中的出類拔萃者。不光不要臉他還很大膽,曾經幹出準備買兇刺殺孫大炮的事兒來。楊浩成了他眼中釘,必要處之而後快的傳聞早已不是秘密。

    要不怎麼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呢,一幫子清流官員說過的話都不知道保密,翁同龢前車之鑒都堵不住他們的嘴。

    各種情報一對照,楊浩心想差不多就是這麼回事了。上次清流們攛掇光緒攻打租界圍剿老巢,失敗的太難看。這回是準備直接來個斬首行動了。

    周建鎬以為楊浩又要繼續忍耐呢,畢竟眼下不是起事的好時機。日軍都還沒打出去呢。

    不料楊浩卻已經忍耐不了,冷哼道:「一個無恥酸丁,一而再再而三的朝我下手。打算用我的鮮血染紅他的頂子來取悅他的主子?是時候給滿清一點警告了。省的他們蹬鼻子上臉。」

    周建鎬對此等人也是恨得不行,當下咬牙道:「我會傳令給行動處,讓他們盡快辦理。」

    回過頭,楊浩安排穆勒先把馬揚弄到租界警衛隊裡安置,先讓他熟悉了基本工作規程,等調查無誤之後再做處置。不過一大筆獎賞肯定是少不了的。

    馬揚顯得有點失望。不過畢竟有了一份正式工作,還有賞金好拿。總比在外頭胡混的強。

    具體細務不需要楊浩親自去操心,眼下越來越龐大的中間組織力量可以輕易完成各項指令。

    英租界利順德飯店,康有為焦急的等待好消息的傳來。

    他上次被章高元一頓收拾後懷恨在心,但卻得到李秉衡的幫助,打聽到不少有關楊氏的消息。隨後又經過一些熱心的「朋友」牽線,認識了周子清。

    作為這時代極少數瞭解外國和新聞媒體的青年,有日本留學背景,又有英國人舉薦作保,周子清很容易進了《大清政報》的板子,捐了個候補知縣的官銜兒,擔任記者。

    兩人可謂一拍即合,急於報殺父之仇的周子清那裡經得住康有為的蠱惑?在有朝廷大臣保證的前程待遇下,他下定決心出手,刺殺楊浩!

    這件事兩人都以為策劃的極其周密,甚至見面說話都絕口不提一個楊字,而只以「那人」代替。

    美租界傳出槍聲,隨即全面戒嚴禁製出入的消息,很快傳到英租界。

    康有為心中大喜,不出意外的話,此事定然是成了。他二話不說,拿了行禮離開租界,然後乘坐早早預備下的馬車朝南方狂奔。只要離開天津躲到上海租界去,或者乘船出洋,就算事情暴露,誰能奈何得他?

    但馬車才跑到通往保定的大道,被一夥突如其來的人劫下,為首者全然無視他拿出的官方憑證,森森然一笑:「先生托咱送你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康先生,黃泉路上請慢行,很快就有人來陪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