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三二二章 發國難財 文 / 魯東道夫

    無論如何,跟英國人這一仗是必定要打的了,還可能得打的天花燦爛,還必須打贏了。無論當代還是未來,西方人只信奉一條道理——當你的拳頭夠硬能打疼他時,他才會坐下來像個紳士一樣的跟你講道理。在那之前,他只會仗著身大力不虧,毫不留情的把你砸爛捶扁!

    所謂的西方明就是這麼粗暴直接,全世界講究「達則兼濟天下」的只有中國人。也只有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中,始終不斷的通過自己優秀的明來影響周圍的國家,而非是為了掠奪和侵略。

    從整個人類層面來看,無疑是中華明更可能帶來全人類的幸福,但這話說出去想取信於人卻很難。中國人自己還沒有解決治亂輪迴的問題,在生產力沒有解決基本生活需求以前,說那種話只會引來一頓嘲笑。

    歸根到底,這世界還是要靠實力來決定話語權的。

    楊浩不能指望李經方和馬揚這黑白雙煞似的外交隊伍一出動,就能讓歐洲人跟著指揮棒轉悠。歐洲幾大強國在外面還有殖民地可搶劫的情況下,是不會產生內訌的。必須得保證他們在遠東碰掉門牙,知道這塊肥肉已經變成了牛筋鋼板,外交手段才能起作用。

    為了保證這一點,楊浩得抓緊時間,加班加點的去籌措軍事建設工作。

    在安排下外交團隊的任務之後,他馬不停蹄的驅車趕往縣城東郊賈家沽,那裡是原先的天津機器製造局,現在改名為天津兵工廠。

    離著老遠。空氣中能夠聞到一股嗆人的化工煙氣味道。楊浩下意識的抬手在鼻子前一擋。皺起眉頭嘀咕道:「工業污染果然是個大問題啊。得想辦法給他解決了,要不然早晚得成了禍害。」

    不過其他人顯然跟他不是一個想法,看到那成片的建築,以及一根根朝天咕嘟嘟噴出黑煙的,周建鎬興奮的讚道:「想不到天津機器局竟有如此規模,比起我們老營的盛況亦不遜色啊!」

    楊浩無奈的翻眼皮,好吧,這時代的人還沉迷在工業革命的強大誘惑力中不可自拔。歐洲和美洲的主要城市。都被濃重的污染霧靄籠罩,美國有數以萬計的煤氣爐在不停製造各種高濃度的毒氣排放道空中,數不清的工業污水把河水污染的沒有半點生機。

    到底有多嚴重?倫敦的大霧能嗆死幾萬人,美國五大湖裡魚鱉蝦蟹死乾淨,水質所含的重金屬能毒死人,這大概也是他們以後發達了,打死都不吃淡水魚的願意之一吧。

    總之這年頭,你要告訴他們環境污染,只會招來一片白眼。只要是產量足夠大,他們巴不得那煙囪越粗越好。濃煙越大越好。

    楊浩也得承認,對當代中國人來說。天津機器局可算是個頂大的工業集群了。截止到今年,她已經建設了黑藥廠、銅帽廠、栗藥廠、棉藥廠、無煙藥廠、槍彈廠、機器廠和煉鋼廠,各廠配有成套機器設備。常年在此的工人數量,多達兩千!每年可生產黑色火藥20萬公斤,加班可產32萬公斤;栗色餅藥9萬公斤,加班可產11.3萬公斤;棉藥1.04萬公斤,加班可產2.3萬公斤;無煙藥3600公斤,系試生產,待添購機器;毛瑟槍彈382萬發,加班可產400萬發;銅帽1500萬粒,加班可產2800萬粒;各式炮彈1.45萬發,還可按照需要加造。

    看上去那數字似乎挺嚇人的,不過楊浩習慣了用噸為單位計算,因此並不覺得多麼厲害。換成20世紀末的化工設備,兩千人的工廠產出數量是其百倍都正常。

    他看不上眼,外人卻不那麼認為。不說別的,日本人都對這工廠眼饞的不行不行的——他們家到現在還沒有一座正兒八經的大型工業體,所有軍火裝備都靠進口,要不打仗窮的連子彈都配不起?

    只可惜這麼好的工廠,那麼大的產能,落在滿清手裡卻發揮不出作用,可謂明珠暗投。

    楊浩既然搶佔了天津,自然老實不客氣的把這座重要的兵工廠給接管了,隨後立即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改造,爭取盡快成為第二座能支撐軍事擴充的重要工業力量。這時代,天津的工業力量可是佔據中國三分之一強的。

    汽車靠近兵工廠,沿途可見連續不斷的蒸汽卡車,分別裝載大批二手工業設備正往裡運送。這都是楊浩從本世界搜刮倒騰過來的,在21世紀,全部被關停並轉淘汰掉的落後產能,在這時代,全都是了不得的超級工業神器。

    兵工廠周圍閒雜人等全部肅清,原來的工人和管理人員都被撤出來。塞進去混吃混喝的關係戶官僚們該開的開掉,洋人技師都拉去技校當講師,或者聘用到其他的民間小廠。剩下的工人,也都拉去技校重新培訓洗腦。

    如今,裡裡外外都被軍隊把守的水洩不通,從日照過來的技師隊伍,在徐建寅的指揮下,正按照他們摸熟了的樣式,對裡面進行全面改造。

    看到車隊到來,士兵們立刻開闢出通道,讓他們順利的開進去。

    徐建寅滿頭大汗的跑過來迎接,楊浩趕緊讓車子停住,下去與他熱情的握手,關心的問候:「徐總工很是辛苦啊!這裡的一切都還順利吧!」

    徐建寅黑乎乎的臉膛滿是紅光,連連點頭道:「好得很呢。多虧了工程兵的支持,拆卸起來極為迅速,就是那些機器和廠房丟掉實在可惜呀!」

    按照楊浩的要求,這裡至少超過六成的廠房和設備要推平了重建,不但是工程量大的問題,更是把洋務運動以來二十多年的建設成果給毀掉了。而保留下來的那些,也沒指望它們發揮多大的作用,純粹是留著給技工們上課練手的。

    楊浩如今是財大氣粗,從本世界收廢鐵一樣弄來的工業準備多到沒處放。隨便拉一點過來,都能讓中國的工業產能立即翻十倍,反而是合格的工人奇缺,他哪裡捨得浪費?

    當下對徐建寅笑道:「我們要建

    最有效率、最安全的軍工生產裝備,那些舊的不安全的東西不能留。徐總工可千萬不能捨不得,您該知道那些造柞藥的機器一旦出問題,後果多嚴重。」

    徐建寅當然清楚,尋常一發炮彈十幾斤幾十斤柞藥,就能摧城拔寨的。這裡可是生產的,一動就是幾千幾萬斤的量,那玩意要是出了意外,整片工廠都得掃平。

    他無奈的歎了口氣,其實心裡頭都明白,只是情感上一時過不去,順嘴說說而已。

    隨後陪著楊浩沿路往裡巡查,特別看過新建槍炮工廠的進度,那些經過本世界老師傅的精心保養調試,雖然壽命都超過四五十年,卻依舊精度高、性能穩定的機床。

    徐建寅興頭十足的匯報:「有了這些機器,我們可以建成至少十條槍械生產線,六條火炮生產線,一年製造各種槍百萬條,炮數千門!自此以往,不但能滿足軍隊所需,向外出售亦可保裕如。」

    楊浩更關心能夠投入生產的時間,對此徐建寅拍胸脯保證:「不要兩個月就能開工!」

    猶豫了一下,徐建寅小心翼翼的道:「楊先生,有個事兒想跟您稟報一聲。前些日子,兩江總督張香濤來信,希望我能襄助其興辦兵工,言語極是懇切。我思之總是興盛中國之工業,大略不分彼此,但不知您能否應允?」

    「張之洞要擴充軍工嗎?」

    楊浩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那個老頭子是中國肯俯下身子辦洋務的力行者之一,只不過官脾氣改不了,光有志向肯花錢,但實效一直不算高,主要是缺乏專業人士幫襯。

    如今天下劇變在即,其漢陽鐵廠遲遲不能盈利,四五百萬銀子花出去,老頭兒不著急才怪。他能想到找徐建寅,可見總算明白了。

    只不過,以這種方式來婉轉通氣,張之洞還是抹不開面子啊!

    楊浩想了想,笑道:「徐總工放寬心,等天津兵工廠改造完成後,您不但可以去張總督那裡幫辦,還可以多帶一些人手去。我們的一些先進設備,也可以賣給他!既然要花錢辦工廠,那就一步到位辦些好的。」

    徐建寅大感意外,不過更多的是驚喜,拱手作揖:「先生胸襟宏闊,鄙人佩服!您且放心,徐某必要先將此地事務整頓完畢,再行前往。」

    等他走開時,周建鎬不解的問:「先生,您為何要幫那張之洞建兵工廠?此人可是實在的清流,心向朝廷。一旦有了軍火,豈不是要對我們不利?」

    楊浩挺起胸膛,信心十足的道:「張之洞狡猾的很。等他有了足夠的實力,多半會擁兵自重的。再者,不管他和清廷花多少銀子去建工業,最後一定會屬於我們的。何樂而不為?」

    周建鎬吃了一驚:「您的意思是說,如張之洞這般的一等督撫重臣,居然也對滿清統治失去了信心?這時候就要綢繆自立門戶了?」

    楊浩肯定的點頭:「沒錯!滿清已經失去民心,各省也只是形式上的服從朝廷而已,現在他們都在盡可能變著法兒得從清廷手裡往外掏錢,最好的借口莫過於為對抗我們革命軍,興辦軍工,編練新軍。呵呵,你等著瞧吧,類似的事情很快會遍及全國,我們就等著發財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