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將謀天下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秀麗杭州 文 / 鄰家公子

    大俊河,水面寬闊,河流輕緩,兩岸更是柳樹倒垂,天暖氣清,水光瀲灩,時不時的就有飛鳥低低掠過,水中更是游鴨嬉戲互攆,說不出的靈動於怡人,它既是上天的傑作,也是貫通南北的一條重要交通航道,尤其是在這臨近傳說中天堂一般的杭州城,更是舟楫往來,吱呀呼喊,熱情呼喚,當真是好不熱鬧。

    「哈哈,終於回來了,這一趟,一次就出去了三個多月,平日裡一直呆在船上,當真是憋屈死個人勒!」

    「誰說不是,在這左右不沾的地,天天吃素,嘴巴都快淡出個鳥了,待俺上岸後,必定來他幾個大肘子,吱吱,那粘軟,那嚼勁!」

    一條船上,此刻那名**著肩膀的漢子一邊收攬著船帆,一邊笑嘻嘻的彼此談論著。

    一道陰影斜過,眾人舉目望去。

    這是一條通體狹長,高帆平底,三十餘丈吃水很大的商船,此刻船上眾人均是眉開眼笑,來來往往,各自繁忙,互不干擾。

    「老賈,這次這麼快就回來了!」

    這時,從著先前船艙出來一名四五十歲的精壯男子,站在船頭,笑呵呵的同著同樣是立在船首的一名漢子熱情的打著招呼。

    「快?哈哈,就是這樣,不照樣被你趕了先嗎?」

    「到底是船大底氣足啊,我這小船,只是遙遙看見一個黑影,你就是不見影了!」

    這時,又是從著後方趕來一艘滿船裝載著糧食,略小一號的運輸船,還未等著與前者齊平就是有著一道爽朗的笑聲從著船艙內猛地傳出。

    平日裡,大家一直都是往復與這一條航線,因此,彼此往來下,大家彼此也是混了個臉熟,水上的漢子也是真誠的很,即便是不認識的人也是能跟你攀談個半天,所以,一來二去,這幫跑船的漕幫漢子便是彼此相識了,平日裡一出去就是好幾個月,終月在水上飄蕩,此刻終於見得離著陸地不遠,心情大好下見到以往相識的人,自然也是免不了相互取笑,站在船頭,彼此寒暄一番。

    而一些其他的船楫漢子,看到這一幕也是往往不介意,臉上也是洋溢著發自真心的笑容。

    「嗨,二狗子,你他娘的是不是又把掌櫃買給我的那個肉裸子給私吞了?」

    「天地良心,冤枉啊大良哥,你的那肉裸子我可不敢動,那是柱子那廝貪嘴偷吃了去,可賴不得我身上!」

    「那個狗日的,我還沒說你,你就來告狀了,大良哥你可別聽他瞎說,那肉裸子我只吃了一小半,剩下的都是進了那混蛋的肚子!」

    這時,靠近河岸的地方,忽的就是從著一條押運著絲質布匹的船楫上猛地衝出一個身材短小的瘦猴,那人被身後一憨實漢子猛地追擊,一邊上下亂串,一邊急急向著前者解釋,雖是解釋,可是卻是把黑鍋丟給了另一人。

    肉裸子——是臨近杭州城一兩里處,河裡一些搖著小舟靈活穿梭在各個商船之間,一隻腦袋大的餅,中間夾上一塊肥花花的香的流油的滷肉的快捷吃食,因為量足,份量又大,兼之價格也是便宜,這麼一大張也只是十個銅板,因此,一些商船好心的老闆,在這裡也是會停下吆喝著買上些,一來是照料他們生意,二來麼,也是犒賞船上這奔波了幾個月的漕夫雜役。

    底下人吃好了,往往感念掌櫃大恩,以後會更加努力,因此,聰明的掌櫃們倒也說不准到底是賠了賺了,而一些人看準這些商機,這就使得此地更加熱鬧起來。

    靠近河岸處的一艘大約四五十丈的中央船艙內,一張雕刻著精緻花紋的方桌邊,此刻兩名男子正是對面而坐,不知嬉笑談論著些什麼。

    一人身穿青衫,十**歲,劍眉星目,鼻樑高挑,正是王閔,另一人則是四十多歲,穿著一身暗紫色的織錦袍子,看那樣子,則像是商人。

    此刻,那名男子耳邊聽聞著漫天的熱鬧氣息,心中也是忍不住泛上幾分喜意。

    「這杭州,終於是到了啊!」

    望著面前的人,王閔這時端起一杯酒,當下便是感謝的向著對方進酒。

    「此次,要多寫王掌櫃的了,要不是……這從著汴梁到此,長路漫漫,我王閔還真不知道何時才能到達!」

    「呵呵,王大人可莫要謙虛,其實要真說起來,還是我佔了你的便宜呢,要不是你,我這滿滿一船的茶葉,還不知要被那些人剝削去多少呢,所以說,應當是我謝謝你才對!」

    那人對著男子,也是舉起自己杯子,同著王閔一同喝下,之後,這才是對著王閔哈哈大笑道。

    聽聞前者這般說,王閔也是一臉唏噓,不由想起這兩個月來的經歷。

    自從那日去過吳府後,王閔與著縣令待了一會兒之後便是雙雙離去了,就在第二人,也是王閔離開的那日起,縣令就是召開了堂審,經過之前的商討,縣丞的死理所應當的就是歸結到了那群亂匪的身上,為了不和之前所說的已經將那批匪徒衝突,所以這次,說成了是一群刻意報復的殘匪。

    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夜晚,有人專門跟蹤王閔,藉機引出縣丞,接著埋伏在一旁,最後殺死這麼多人後則是被縣令最終帶著人就地抓捕,為了打消人們的疑慮,宣判完畢後,縣令還是著令衙差們抓了好些一身黑衣的人,最終在菜市場斬首,這也是讓的百姓們對著縣令之前所說更加深信不疑。

    當然,至於那些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匪徒

    ,王閔此刻是不關心了,即便不是真的,估計恐怕也是縣牢中犯下大罪的人,死了也沒什麼。

    王閔之後便是與著那名來傳旨的公公在著一行人保護下一路南下,最終到達了宋朝的京都,汴京,在著那裡去備了案後只是簡單休息了幾天,連著傳說中的皇帝也是沒能見著,不久後領了大印就又是馬不停蹄的匆匆向著杭州趕去。

    只不過,這次的運氣倒是要好些,出的驛站臨走辦置一些東西的時候,卻是恰好被敏銳的一名即將要去杭州的商人發現,當下便是邀請王閔去他們的船上,答應不但是分不收送王閔前去杭州,而且到達目的地後,還答應送自己一些銀兩。

    王閔先前不解,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在商船遭到好幾次繁複盤審的時候,要不是王閔拿出印信,這一船的東西還真不知要被扣去多少,即便如此,這艘船仍舊還是繳納了一定遠超明規定的漕運稅,而這還是令的其他商船頗為羨慕。

    記得當時王閔向著對方不解問道:「你們長久下來,所有商船皆是如此嗎?」

    那商人卻是沒有回答王閔,只是微微歎了一口氣,滿眼無奈的緩緩吐出一句:「不然還能怎麼,誰讓的咱生就一副低賤行業呢?」

    王閔低低一歎,先前他只是呆在歸信,那裡雖說也是同屬於宋朝,可是因為貧瘠的緣故,他對大宋朝倒是沒有過多的瞭解,雖說縣令他們一眾人也是算不得什麼清正廉潔,可是,在一些大是大非上,還是懂的的,可是,僅僅是這一個月的所見,卻是瞬間顛覆了王閔的印象。

    「大人,羅城到了!」

    正在王閔與著秦芸娘相依站在船頭,欣賞著兩旁的美景,江上的景色時,從著船上跑來一名精裝漢子,朝著王閔恭敬喊道。

    「嗯!」

    王閔低低嗯了一聲,隨即那人救也是自行退去了,這些日子以來,他們也是知道,面前這個年紀輕輕的男子竟然是個大官,因此,雖然王閔一直也是沒有擺什麼架子,可是,船上眾人那恭敬的神色卻是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

    羅城是杭州外城,外城又名「羅城」。

    基本上是吳越西府城的規模,只是在東南部略有擴展,西北部稍有緊縮,成了內跨吳山,北到武林門,東南靠錢塘江,西瀕西湖的氣勢宏偉的大城。

    城牆高三丈,寬丈餘。共有城門十三座:東七門,北起為艮山門(今艮山門西南東河西岸)、東青門(一名菜市門,今東青巷南口)、崇新門(一名薦橋門,今城頭巷北口)、新開門(一名草橋門,今望江門內竹椅子巷北口)、保安門(為吳越通江門)、候潮門(即今址)和便門(今候潮門南);西四門,南起為錢湖門(今清波門南雲居山上)、清波門(即今址)、豐豫門(今湧金門)和錢塘門(今教場路西口);南有嘉會門(今南星橋北);北有餘杭門(今武林門)。此外,還有北水門、南水門、保安水門、天宗水門和餘杭水門等五座水門。

    羅城內外有八十餘坊,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杭州城內造船、陶瓷、紡織、印刷、造紙等手工業,都建立了大規模的作坊。

    專業性的集市和商行遍佈於城內外,「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天街兩邊也店舖林立,「無一家不買賣者」。

    城內還出現了夜市,「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

    城北運河中,來自江、淮的河舟,檣櫓相接,晝夜不捨;城南江干一帶來往於台州、溫州、福州、泉州以及遠航日本、朝鮮和南洋各國的海舶雲集,桅檣林立,杭州城實際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都市。

    而現在,王閔這個杭州知縣,便是這般緩緩的到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