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宋時風月

正文 第1章 冬夜杭州的畫舫 文 / 沅寶豬

    大宋天聖六年冬,杭州。

    飄飄灑灑的雪從中午下到傍晚一直未見停,時至傍晚時分,家家戶戶升起裊裊炊煙,六瓣形的雪花,在空中糾結著落下,形成了極美的一副寫意畫。

    街頭巷尾嘻笑玩耍的小孩被大人叫回去吃飯,冬季的寒冷讓男人們更願意窩在暖爐邊磕著瓜子沏一壺茶取暖,白天的喧鬧已經趨於寧靜,夜幕降臨的街道上只聽得沙沙的雪花飄在地上,偶爾有行人走過時發出的咯吱聲。

    此時官巷口的鮑記餃子鋪熱鬧非凡。

    「瞧這雪,不知道啥時候才停,瑞雪兆豐年啊,看來明年又有好收成了」。一個吃客望著外面感歎地說道。

    「老二,聽說了沒,今兒個西湖可有大事了,熱鬧著呢。」另一吃客故作神秘卻又刻意抬高嗓音說到。

    「你可是說的今晚『四季坊』和『憶江南』的姑娘們的比賽啊」。和他一桌正吃的熱火朝天的傢伙邊吃邊擦汗,又揚聲喊道「鮑姑娘,再來四兩山藥雞肉餃子」。

    邊上一桌立刻湊過來兩人,「二哥,快給咱說說」。

    「去去,沒看我正吃著呢,要不你們幫我結帳?」被喚做二哥的乜斜著眼睛看看邊上的人。

    「二哥說笑了,小弟們巴不得給您結帳呢,平時那不是您不給咱們機會,是不是哥幾個?」幾個人滿臉笑容極力討好的樣子。

    「算了算了,這點小錢讓你們請,便宜你們幾個臭小子了,改天請二哥我上館子吃。」

    被稱作二哥的人一身衙門官差打扮,此刻一副吃飽喝足的模樣:「告訴你們,今兒早上一到衙門,上頭就給安排任務了,說是晚上豐豫門靠近西湖一帶要嚴加警戒,然後悄悄一問,才知今晚上是城內『四季坊』的姑娘們和新來乍到的畫舫「憶江南」比拚才藝,晚上可能有官爺來,要打起二萬分精神,省得宵小做出那大煞風景的事情。」

    「二哥,那號稱『憶江南』的畫舫是才來沒幾天的罷,一到就挑戰咱城中最大的瓦捨眾安橋的『四季坊』,必是有所依仗!小弟聽說『憶江南』裡的姑娘個個美若天仙」,一個矮胖子興奮的說道。

    「你少他媽的流口水了,你又沒見過『憶江南』裡的姑娘,你知道個屁。咱杭州『四季坊』的姑娘可是才貌雙全,一個賽一個。你可知『四季坊』背後有個厲害的主兒撐著呢」。他邊上的瘦高個不屑的反駁他。

    「我……我是沒看到,可有人看到過,我嫂子他弟媳的叔伯的侄子一次送菜過去,偶爾見到她們畫舫的姑娘露了一面,當時便驚為天人,這事兒好多人都知道。如今西湖附近的船家誰不羨慕我那親戚?送菜這等好差事,現今是搶都搶不到。」矮胖子急於扳回局面,一著急便有些結巴。

    見周圍人皆停住筷子豎著耳朵聽他在說,他不禁又有些得意了,繼續賣弄道:「關於『憶江南』的姑娘,聽說她們背後的主子那才真是了不得,他們的姑娘那皆是精挑細選出來,來自不同族別,且從小培養的,『四季坊』的姑娘們能比嗎?『憶江南』此次就是以咱們杭州城做頭一站,打響名頭來的。」

    瘦高個被壓一頭,頓時噎住說不出話來,矮胖子看著心裡直樂。

    「好了好了,咱吃也吃好了,說也說夠了,二哥我現在要去巡夜了,你們慢聊」邊上被稱作二哥的人不耐煩再聽這些,他推開了碗,揚聲又叫道:「鮑姑娘,老規矩,記賬!」說完便直起身抖了抖衣服上的褶皺,推開門走入那雪地中。

    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雪漸漸小了,酉時剛過了一半,西湖邊就開始熱鬧起來。

    湖中央停著一艘很大的畫舫,足有五丈高,桅桿上高高的掛著大大小小十幾盞宮燈,其中三盞分外明亮也分外大,分別映著一個字,一溜下來正好是三個漂亮的大字「憶江南」,在雪中靜靜的亮著,彷彿閱盡繁華而不為所動。

    畫舫的外表很普通,沉穩地停在湖中,可是那普通的外表又隱隱透出幾許不平凡,內在彷彿有很多旖旎急待散發出來。

    看似普通的船約40餘丈長,卻是以輪子和櫓作為驅動的工具,再仔細看,輪子居然不是普通的木輪子,是一種沒見過的材料做成的。

    在本朝造船業並不發達的情況下,以這兩個同時為驅動的船基本沒有,更何況輪子的材料在當時是見不到的,讓人好奇之下卻也暗暗吃驚,不由要揣摩起畫舫的主人來了。

    遠處湖上及岸邊已經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卻原來是有大大小小的船開始靠向這座畫舫,此時寂靜的湖開始響起喧鬧的聲音。

    而船上的人此刻也各就各位,有序地忙碌了起來,迎客的小廝分別走到了甲板上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貴賓。

    第一艘船慢慢靠過來,幾條浮板立時搭了過來。這時候響起了小廝清脆而響亮的聲音:「請問貴客是來自哪裡,可有請貼?」

    「殷記綢緞,殷仁。」年輕的聲音中隱隱透著沉穩、幹練。

    來者正是杭州城殷記綢緞莊的二少東殷仁,『殷記綢緞』作為杭州城中最大的綢緞莊,乃至江南一帶最大的綢緞世家,他們賣的綢緞上至王室,下至普通百姓都莫不喜愛,達官貴人更是以穿『殷記綢緞』做的衣服為榮。

    在大宋各地皆有有寶號『殷記綢緞』,又是宮中專業綢緞供應商之一,即所謂的「官綢」。是以殷家雖不能說富可敵國,卻也算家財萬貫。

    而殷記在杭州的經營基本都是由這位殷家二少東掌管,可以說這個殷仁在殷家是個實權派人物。

    「殷二少到,裡面請∼∼」一小廝前面引路至船艙門口

    ,便交由裡面的侍女安排就座。另一小廝卻指揮著殷家來船在指定地方浮靠。所有的安排都井然有序,看到這些,殷二少不由面露讚賞之色。

    冬季的杭州有著南方獨有的陰冷,而畫舫停泊在湖面上,到了夜裡,寒風掠過,更是讓人冷到了骨頭裡,寒意一陣陣的襲來。

    而幸好此時殷仁走進了船艙,一陣撲面而來的溫暖,讓人如沐春風,寒意頓消。他忍不住仔細打量這船艙裡的佈置:高三層的船艙,當中一個很大的廳,約莫能容納五六十人,廳邊是一樓直達三樓的樓梯,呈半包圍狀盤旋上去。

    而廳中央的頂便是整個畫舫的中頂,類似大大的穹頂,讓大廳顯得得寬敞而不壓抑。上樓的樓梯為旋轉樓梯,每層樓皆有房間,房間外面又是長長的走廊,從二層三層的走廊上往下望,一眼便可以望見大廳。

    大廳的頂部掛著亮晶晶的燈,居然是罕見的琉璃燈,而四周也皆掛著類似的大大小小的燈照得船艙分外明亮,整個船艙裡不知點的是什麼香,味道極其好聞,四處尋找卻未見香的蹤跡。廳內地上鋪著厚厚的毛毯,踩上去柔軟而舒適。

    再看外面的小廝,個個清秀有禮,極為伶俐;而侍女也大方得體,容貌佼好,下人尚且如此,那裡面的姑娘不知道怎生模樣了,想到此,殷二少越發對畫舫以及其主人充滿了好奇。

    一樓大廳的邊上,排著七八個房間,估摸著是貴客休息室,殷二少也被引進了其中一間休息室。

    再看這個休息室,簡潔舒適,靠門左手邊安放著一幾和兩把椅子,椅子上鋪著厚厚的墊子,几上放著一些雜書;

    靠門右手邊的牆上卻是掛著一幅奇怪的畫,不似普通的水墨畫,而是用鮮艷的顏色畫出來的。

    另外靠窗的一面安放著一個臥榻,上面也放著厚厚的墊子,可以稍事休息,臥榻邊上又有一幾,幾上點著一個小小的燈,燈下點著蠟燭,而上面卻放著一個小托盤,裡面有水,水上還漂著一層油,不知是什麼東西,好聞的香味就是從上面散發出來的。

    觀一隅可知全部,整個畫舫居然都是些未見過的奇巧東西。喝著侍女送來的茶,殷二少卻是陷入了沉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