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宋時風月

正文 第21章 燈市亮如火 文 / 沅寶豬

    趙禎繼位的次年,大宋改年號為天聖。

    天聖元年,正旦過後不久便迎來了元宵節。

    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道家謂之「上元」。是夜有燃燈之習,姑又稱「上元節」或「燈節」。

    上元節這天,汴梁大街小巷皆有燈展。上元燈展本為三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本朝至太祖年間,因朝廷無事、國家安定、年谷豐登,因令開封府續放十七、十八兩天燈。

    正月十五這日,天還未擦黑,御街周圍已擠滿遊人,百姓早早地用罷晚飯,全家老少攜手去御街觀燈,那懶得走遠的,就在自家附近的坊巷口觀燈,也能見那千燈萬火之景。

    東華門外的樊樓,在御街北端,是汴梁最大的酒樓,為京城七十二家酒樓之首。樊樓由東、西、南、北、中五座樓宇組成。其中一座中心樓和四面各一座三層的樓相向而立,樓的各層之間都有飛橋相連通。

    樊樓因靠近燈市,樓內所有座位在十日前皆被訂滿,京城內但凡有點頭臉的官員、貴人、富戶,因不願與百姓在街市擠擠挨挨,便早早訂好了樊樓用餐,順便觀燈。

    樊樓有百步走廊,周圍兩廊又皆有小閣子,廳堂過道與閣子間,都掛著珠簾繡額,元宵夜的樊樓,屋簷上每個瓦壟中都點亮起一盞綵燈,燭光搖曳間越發襯得這夜色飄渺朦朧,遠遠望去有如人間仙境。

    此時樊樓三樓閣子間,其中一間頗為豪華,裡面坐著一對中年夫婦和幾個青年男子並兩位十幾歲的少年男女,看上去仿若一家人,而門口立著幾個侍衛。

    因這樊樓往來皆多達官貴胄,出行之時無不帶著三五侍衛,所以看到這帶侍衛的也並不稀奇,誰又知裡面坐著誰人。

    間內的茶博士奉完茶默默退了出去,十幾歲的少年憑窗遠眺,京城夜景盡收眼底,耳聽外面廊上隱隱傳來的風流歌舞,詩聲笑語,仿若在夢中一般。

    那十來歲的少年看了一會,興奮地轉過頭,朝那中年夫婦笑說,「八王叔、王嬸,多虧你們肯陪我來這裡,不然大娘娘必定不同意我出來,這京內又美景怎可得見?」

    被喚做八王叔和王嬸的不正是那八王元儼夫婦?

    「官家,此事以後萬萬不可再為了,想官家身份何等尊貴,這隨意私行,萬一出了意外,臣萬死莫辭啊。」八王爺恭恭敬敬地回道。

    「爹爹,禎哥哥平時在宮內被拘的緊了,難得出來輕鬆輕鬆,咱們就莫要再掃興了。」那十歲左右的少女卻是趙嫻,而那十幾歲少年自然便是官家趙禎了。

    想那少年心性,平時幾乎不出宮門的趙禎,恰逢元宵,苦苦央求太后並得八王親口答應陪同,方得出宮,此刻自然是享受這難得的機會。

    「八王叔說的極是。」趙禎忙滿口應下了,想他雖然年少,卻也是極懂進退之人,知道此事可一不可再。

    這樊樓不遠處便是燈市,樓下又有夜市,此時正是熱鬧之時。

    看了沒多會,趙禎又有點坐不住了,「八王叔,我想去燈市看看,想我也是一朝之主,卻從未和普通百姓親近同樂,愧也。」

    看著這少年一臉的堅決,八王爺知今日不讓他去看,必不罷休。只好安排下去,「允熙、允良,你等四兄弟帶幾個得力侍衛隨同官家一起去燈市,切切跟緊官家,莫要出意外,否則也不必回來見我了。」

    允熙等四人卻是八王爺的四個嫡子,他們躬身應下後,帶著幾個功夫高強的侍衛,便隨同興致沖沖的趙禎和趙嫻,從樊樓後面一處僻靜的小門出去,一起朝不遠處的燈市走去。

    東華門外的燈市,裡面綵燈品種繁多,看的人眼花繚亂,燈球、燈槊、絹燈籠、日月燈、詩牌燈、鏡燈、字燈、馬騎燈、鳳燈、水燈、琉璃燈、影燈。心靈手巧的制燈人,還將獸角、翎毛、琉璃、皮革、絲綢等巧妙運用,把燈製造成牡丹、蓮荷、曼陀羅等花卉形狀……」

    趙禎和趙嫻各自開心地提著剛買的燈慢慢往回走,此時天已全黑,街上人頭攢動,川流不息。人人皆提著燈邊走邊看,街兩旁掛滿了綵燈,上面寫著燈謎;上空還懸著許多彩索,還有懸燈於上的「過街燈」、數十丈的「燈竿」,另有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如飛仙。

    趙禎興致勃勃地看著這些綵燈,越走越慢,身後幾人緊緊跟著,在趙禎周圍自動形成一圈,護著他隨著人群慢慢前走。

    其中一個巷口還在表演奇術異能,歌舞百戲,精彩之處,引得圍觀的人陣陣叫好。

    「砰」的一聲,御街上空傳來了煙花的聲音,接著各式各樣的煙花在天上璀璨綻放,燦爛至極。

    趙禎忍不住停下腳步,抬頭張望。護衛者卻不敢有片刻放鬆,緊緊護著。

    這時遠遠傳來一片聲音,「起火拉,起火啦,快跑呀。」眼看人群便朝這裡湧來,趙禎駭了一跳,忙踮腳遠眺,看是發生何事。

    此時允熙喊了聲,「大家保護公子,先跑至人少處,切切護衛公子安全。」

    趙嫻聽到哥哥的聲音,忙一把抓住還在朝失火處張望的趙禎,「禎哥哥,咱們快跑,人群朝這裡過來了。」

    趙嫻望了望四周,看到遠處有個巷口人似乎比較少,拉住趙禎就跑,然後用手指著前方巷口說道,「大哥,咱們朝那裡去。」

    趙嫻因跟隨師傅習了兩年輕功,所以此時身形頗為輕盈,她拉著趙禎飛快朝那處巷口跑去,侍衛忙緊緊護住他們。

    而此時街上的人尚未反應過來,便被反向湧

    來的人群推到,許多人倒在了地上互相踩踏,推推搡搡間,哭喊聲立刻響了一大片。

    趙嫻已拉住趙禎離開了那處人多之地,眼看便要靠近人少的巷口。這時,巷口內突然飛出幾個人,朝著趙禎等人便撲了過來,黑暗中劃過一絲銀光,卻是那幾個人帶著的匕首。

    幾個侍衛嚇了一跳,忙抽出隨身兵刃迎了上去,片刻間「叮叮鐺鐺」武器交接的聲音不絕於耳。

    允熙忙大叫一聲,「護衛公子」!可是那幾個侍衛已被來人纏住了,竟無人能騰出身來護衛趙禎,便連允熙幾兄弟也分身不暇。

    允熙大急,因為他眼角掃到巷內又飛出一人,手拿匕首朝著趙禎直直撲去,而此時趙禎身邊只得趙嫻一人。

    他是知道自家這個妹子,跟隨她師傅學藝方兩年,而且醉心易容之術和輕身功夫,於功夫一道卻只能自保。

    這一急之間,他的手臂被劃破了,允熙忙定定神,他知道如果此時自己自亂陣腳,那官家的安全便難保了,他只有迅速解決眼前這個人,方能快速到官家身邊,眼前此刻也只能巴望自家妹子能抵擋一時了。

    那人眼看就撲到了趙禎面前,趙禎雖然年少,到也頗為鎮定,看到那人撲過來,忙用手護住趙嫻朝一邊閃去。

    那人似乎沒料到趙禎反應如此之快,在匕首刺空後,「咦」了一聲,又將匕首橫向朝趙禎心臟刺來。

    趙嫻此時已經抽出爹爹送的貼身匕首,將趙禎朝身後一拽,自己便擋在他的身前,噹的一聲,趙嫻帶動趙禎被迫退了好幾步。

    她到底是年少力小,只能堪堪擋住那人的一招。而這還是因行刺之人未將這兩人放在眼底,只用了一成之力而已。

    刺客看到趙禎又躲過這招,不敢再小視這兩人,那橫向一刺之勢尚未盡,便將匕首挽了個花,又朝趙禎招呼過去。

    這次趙嫻力已盡,眼看這匕首越過自己朝身後人刺去,心中大急,忙叫道」哥哥,快來!」

    允熙已解決眼前這糾纏之人,回身朝趙禎他們躍去,但他的身法仍沒快過那行刺趙禎之人的動作,眼看這匕首避無所避,趙嫻便要以身相救。

    空氣中傳來了「噗」的一聲,但見那匕首被擊落在地,堪堪從趙禎的發邊滑落,嚇得趙禎一身冷汗。刺客低頭望去,卻原來是一顆石子,也不知誰人臂力如此之大,能將石子當作兵器來擊落自己盡力一刺。

    那刺客見到自己匕首被不明石子擊落,一手成爪,朝趙禎肩膀又抓了過去,這時,側面伸過一根手指,飛快在刺客手上點了幾下,那刺客的手臂一麻,登時便垂了下來,不能再用力。

    允熙看到趙禎脫離險境,忙跑到趙禎身邊,仔細打量了一番,發現趙禎毫髮未損,才鬆了一口氣。

    而刺客看已經佔不到什麼便宜,用另一隻手放嘴裡撮了一聲,其餘幾個刺客聽到此聲,放下對手,轉身便走,幾個躍身之間,已然沒入人群無法再找。

    允熙沉聲說道,「不必再追,護衛公子回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