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宋時風月

正文 第118章 暗流再起 文 / 沅寶豬

    趙嫻頹然坐回椅內,第一次有了如此真切的挫敗感,竟是在她初嘗甜蜜之後。太過強烈的衝擊,讓她心中微感倦怠。

    她不想自己今後的人生是在永無止境的算計中走下去,只是如今現實又逼的她不得不繼續步步為營,為了親人,為了自己,她只得憚盡力竭,熬盡腦汁。

    「與人鬥,真的是其樂無窮嗎?」想到此,她不由面帶苦笑。

    「『隱幫』行事慣會利用環境,行事詭異,去歲在揚州時,若非我與阿顏湊巧發現他們蹤跡,『憶江南』即便後來能脫身,亦不知誰人陷害。」趙嫻蹙眉說道。

    「康宅刺殺夜落隔;皇宮內刺殺官家;兩次擄掠紫煙姐妹;『隱幫』皆是借用天時地利,精巧設局。趙允升心計之深,功夫之高,怕是少有人能與之匹敵。」趙嫻想到自己長兄被派去襄陽,將要直面此人,便又忍不住擔心起來。

    「主子莫要太過憂慮,左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屬下不信『隱幫』毫無破綻。」阿顏見趙嫻眉頭越皺越緊,第一次見主子失了從容之色,不由張嘴安撫。

    「阿顏說的不錯!我這倒是先洩了自己的氣,先前敵暗我明,我們自是被動之極。」想到此,趙嫻精神一振,長身而起,在艙房內來回踱了幾步。

    「『隱幫』做事環環相扣,擄了紫煙姐妹倆必不會立時便送與李元昊,我們此時若去追,只怕也是撲個空,阿顏著人沿途盯緊西夏使團。」趙嫻吩咐道。

    「主子,即便將紫煙姐妹救回,『隱幫』也未必就肯罷休,如此一來我們又辜負了姐妹倆的一番心意,不若……」趙瓊說道。

    趙嫻點頭道:「而今也只得如此。」

    此時門被輕輕敲響,趙瓊開門出去,片刻後復又進來,對趙嫻說道:「主子,王爺派人傳消息過來,楚王似乎不大好了。另皇上著人請主子速速進宮。」

    汴梁外城西,建隆觀旁的楚王府,一清早便有人聲傳出,多年未開的正門此時大敞,在王府管家的指揮下,下人們井然有序進進出出忙碌著,已將楚王府佈置地煥然一新。

    楚王府內華麗的景致雖已顯過氣,然而在汴梁最好的季節中,在春光的映襯下仍散發著王府的貴氣。

    今日楚王府二公子趙允升在府內設午宴招待貴客,時辰尚早,卻也有一二客人先行到府,王府管家忙吩咐機靈的小廝去書房請二公子前來。

    楚王府內的書房位於前院與後院當中,後面不遠處隔著條青石小路便是一面波光粼粼的小湖,足有二層樓的書房佔據著楚王府最佳位置。

    立於書房二樓之上,整座王府景色一覽無遺,目力佳者甚至可遠瞰隔壁建隆觀內景況。

    趙允升身著窄袖紫杉立於二樓窗前,目不轉睛地盯著樓下牡丹花看,植於花盆內的牡丹花排成幾列被放於架子上,姚黃、魏紫等珍貴名種赫然在內。

    這些都是他母妃,即當今最得楚王歡心的楚王妃喜愛之花,是以連遠在襄陽的王府內都精心種植著品種繁多的牡丹花。

    良久後,他方回頭望了眼站在面前的侍從,沉聲問道:「如此說來,父王熬不過這月了?」

    侍從低頭答道:「回公子,車王官傳信過來便是如此說法,信中請公子早日啟程回襄陽,似乎大公子他們也在蠢蠢欲動,王官說他與王妃會盡力控制局面。」

    趙允升冷哼一聲,臉色沉了下來,說道:「允進怕是早等這一天了,他倒是會癡人做夢,只可惜……!哼!你替我回信給師傅,就說我明日便會啟程返回襄陽。」

    那侍從低聲應下後,又匆匆下樓。樓內霎時安靜下來,趙允升環顧書房,若有所思。

    所謂書房,其實只在一樓內放滿了書畫,而二樓卻是平日議事之處,只安放著最為舒適的椅子、小几和一張貴妃榻,並無任何多餘之物,這樣的格局與襄陽楚王府內的書房一般無二。

    他幼年時常見同父異母的長兄隨父王出入書房,年幼的他總是無比羨慕,時常想著自己何時也能進這神秘的書房才好。

    而那時自己母子尚被府中父王眾多妻妾隨意欺辱,即便是下人也多是對自己母子愛搭不理。越過眾多兄弟隨意出入書房包括府中任何之處,在那時便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奢望。

    今非昔比,而今在楚王府內最有權勢的便是他們母子,正如母妃喜歡牡丹花是花中之王,想做大宋女子之中最為尊貴的人兒的想法相同,他的願望也隨之變得更大。

    窗開處,他眼神掠過園中湖面,遙望東面。在那處,被汴梁外城、內城層層包圍的城中之城,才是他夢想的所在。

    湖邊小路急匆匆走來一人,趙允升收回遠眺的視線,抬步走下樓梯。到得書房門口,他伸手拉開房門,望著氣喘吁吁跑來的小廝,問道:「何事?」

    「管家讓小的前來稟明二公子,前廳已有貴客到府。」那小廝倒也口齒伶俐。

    趙允升點點頭,並不答話,只抬腿邁出書房門,朝著前廳走去。

    與此同時,趙嫻應趙禎之召,已到宮內御書房壽昌閣。

    「上次宮亂時聖教中領頭的那人已逃走?」趙嫻疑惑地望著趙禎。

    趙禎面色如常,點點頭,說道:「正是,另外逃脫的還有宮內原都知王守忠。」

    「只他二人逃出?其餘聖教中人仍被還押牢內?」趙嫻望著若無其事仍在批閱奏章的趙禎,心思微轉便明白了。她笑道:「莫非內有玄機?」

    趙禎停

    住了筆,讚賞的眼神望向趙嫻,鼓勵道:「嫻妹可大膽揣測一下,是何玄機?」

    趙嫻猜測道:「看守如此嚴密,此二人竟能逃脫,若不是放虎歸山,那便是放長線釣大魚。王守忠莫不是禎哥哥的暗線?」

    啪啪的鼓掌聲響起,趙禎放下手中之筆,站了起來,來到趙嫻面前,說道:「那嫻妹可知聖教聖地又在何處?」

    趙嫻眼皮跳動,沉吟半響,緩緩說道:「巴蜀!」

    此話出口,她亦明瞭自己無法再置身事外。從趙禎將此事告知她之時,她便知曉自己迎上了另一場更為艱巨的鬥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