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宋時風月

正文 205.第205章 讓人信服是能力更是魅力 文 / 沅寶豬

    匠工們因被蛟龍幫長年禁錮在洞中沒日沒夜地造船,但有逃跑者便會遭受最殘忍的折磨最終被無情殺死,求生的本能讓他們早便忘記了反抗與勇氣為何物,只剩下膽小怯懦地苟活著,但凡風吹草動有危及性命之事立時便如驚弓之鳥般第一反應只是逃命。

    趙嫻與他們相處半日,心中已明瞭這些匠工們的心思,亦知曉若要讓這些匠工上下一心聽命於她,溫言安撫行不通,殺雞儆猴亦不行,只有將現實揉碎了**裸地擺在他們面前,讓他們打消返回蛟龍幫的念頭,放棄動輒自顧逃命的行為,讓他們看清眼前事實,明白必要置之死地而後方能生存的道理。

    想到此,趙嫻冷然道:「怕被燒死?那便跳入湖中試試,看蛟龍幫能否給你們一條活路?」說這話時,趙嫻嘴角噙著冷笑,分明便含嘲諷之意。

    趙嫻既非視人命如草芥,也非天性涼薄之人,否則她亦不會在這般險惡的環境下還救下這些匠工,而今說出如此冷漠之話實乃情勢所迫。

    話音落下,一片寂靜,方才叫嚷附和之聲頓時消失,止住腳步的匠工們人人面帶驚慌、不安以及……憂思之色,他們顯然明白趙嫻所言非虛。

    趙嫻望著匠工們複雜的神色,知道他們已在心中反覆琢磨她的話,是以趙嫻面色淡然不再開口,只等這些人想清楚後將自己那些所謂後路拋了一心一意跟隨她,與同伴同舟共濟一起逃出這困住他們多年的無名島。

    身後雖有慢慢燃近的火,趙嫻甚至能聽到油脂燃燒時發出的「滋滋」之聲,以及劉三客安排手下救火的高喝聲,但隔著一座樓梯的下層處卻是一片沉默。

    片刻後,有人輕咳,艱難地嚥了口唾沫微怯地說道:「跳了湖我們必會遭蛟龍幫人射殺,自是……活不成。」邊上眾人面帶哀色默默低下了頭。

    旋即又有人鼓足勇氣抬頭問道:「公子!我們願意相幫著滅火再不輕言逃命!」,邊上眾人忙不迭點頭,面帶決然表示願與趙嫻等人共進退。

    趙嫻靜靜望著他們,知道他們想通了自己的立場,神情肅然道:「若想安然離開此處必要聽我安排,若再如方纔那搬莽撞逃命那便自行離去罷!你們可願、可能做到?」

    此時的趙嫻居高臨下將眼神緩緩掃過諸人,面上沉著冷靜,雖然易容後的樣貌極其普通,但她身上自有種說不出的高貴淡然氣質,讓人不由自慚形穢並不自覺生出信服之心。

    「我等自是信任公子!」

    「我等願追隨公子,聽公子安排,一切但憑公子吩咐!」。

    趙嫻面色稍霽點了點頭,打量了一番下面惴惴不安的匠工,說道:「你們每十人為一小隊各自排好。」又用手指著其中幾個看上去老成持重之人說道:「你們幾人做領頭,各帶一隊人上來。」

    趙允升在邊上看了許久,趙嫻舉動被他盡收眼底。早先在洞中他曾命小廝帶同一眾匠工逃出,本是為製造混亂從而讓自己逃離那處,之後趙嫻想出借車船離開之法亦是需這些人相幫開船,於他心中卻是從未將這些人生死放在心上,更不會想助這些人逃離無名島。

    直至趙嫻領著這批匠工上了劉三客接應他的這艘大船時,他方想到將這些匠工收為己用,只是這時本是他最大助力可以帶領一眾匠工聽命於他的小廝已傷勢嚴重命在旦夕,匠工群龍無首之際,趙嫻僅用了三言兩語便捷足先登將人心籠絡了去,趙允升心中不免深感遺憾,卻因此對這位堂妹更加高看了一眼,心中愈發多了幾分欽佩和激賞。

    想到趙嫻是替遠在汴京高居皇位的堂弟賣命,趙允升不免有些許忿然些許羨慕些許可惜又有些許慶幸。羨慕的是趙嫻及八王勢力居然完全忠心於趙禎,可惜的是自己遠離汴京未能早些籠絡住他們,慶幸的卻是趙嫻幸得是女兒身,不能出將入相為趙禎博出一個安穩天下,若趙嫻為男兒,於趙允升未來所圖大事上又將多出一大阻力。

    早知趙允升已猜出她身份,但他並未當面說破,趙嫻自然也樂得不捅破這層關係,依舊裝作不知。見趙允升神情若有所思,趙嫻面不改色地問道:「二公子可有吩咐?」

    趙允升盯著趙嫻片刻後輕笑道:「我可不敢有吩咐。」又指指劉三客說道:「這船我並不熟,滅火之事還是由三客安排殊為妥當。」

    趙允升本是極有心計之人,說的這番話看似隨意卻含意頗深,趙嫻心中不由一動,面上卻淡淡的,對趙允升點頭道:「既如此,那我便帶他們過去。」

    「我看不必過去了,三客來了。」趙允升說道。

    此時大船又緩緩開動,先前拉停大船的蛟龍幫幫眾因怕燃起的火殃及艨艟小艦,早已放開手中錨鉤,駛離距大船幾十丈開外後邊虎視眈眈。他們料定大船被火燒之時不敢輕易開船以免帶起的風助火勢越燒越旺,哪會想到大船完全不計後果悍然開動,艨艟小艦上的人一驚之下又開始幸災樂禍,彷彿大船被大火吞噬的情形已然可見。

    大船上的劉三客面色通紅,不知是被灼熱的太陽曬的抑或被火熏的,汗水順著鬢角滴滴滑落,身上衣裳早已濕透,劉三客聲音略帶沙啞,嘴角佈滿水泡,正有條不紊安排匠工拿器具滅火。

    由於年少時她與趙禎觀燈時發生的那場大火造成的陰影,大宋現今的皇帝趙禎對於防火滅火極為重視,為此汴京城還建制了專事滅火防火的機構——軍訓鋪,地方州縣設置了潛火隊,足見大宋防火措施之完備。

    多年前趙嫻便曾見過趙禎制定的防火措施,以至於對諸多滅火器具並不陌生。

    她眼角瞥到有二人手持長八尺的竹竿上繫著散麻蘸上泥漿壓在燃燒油脂的火上,趙嫻點頭道:「麻搭倒是正適合。」

    又見許多人提著

    囊袋扔在火上,囊袋外皮一遇到火便被燒破,裡面散出許多沙土正巧蓋在火上將火壓滅了。

    如此有效的滅火方式,想必不消多時便能將這場不大不小的火消弭,趙嫻鬆了口氣。

    諸人熱熱鬧鬧在滅火,大船也並未耽擱漸漸開始加速,以極快地速度又向湖的出口駛去。

    此時兩旁的艨艟小艦已來不及追來,而正前方幾十丈外只有三艘艨艟小艦,這三艘小艦見大船飛快駛來,哪敢以如此少數量的小艦正面捋虎鬚,急忙向兩旁散開。

    趙允升掃了眼前方,冷哼道:「將這三艘小艦順手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