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176章 黑室探秘 文 / 納心

    1

    「雪華,玉梅,你們晚上跟我一起到『黑室』,有要事商量!」梅教授一臉嚴肅。

    「黑室」其實就是特訓班的資料室,孤零零位於學校最偏僻的裡面,所有學員的個人資料以及所有教學材料都存放在那裡,是學院最核心的機密單位,平日裡守衛森嚴。因其外形古舊,牆壁、樑柱年長髮黑,再加上籠罩在它頭上的種種神秘色彩,所以號稱為「黑室」。

    從特訓班學員到特訓班老師,魯雪華和劉玉梅都只是遠遠看過「黑室」,從來沒進去過,甚至沒有接近過。這次校長讓自己去「黑室」,肯定有重大事情。

    兩位學生自然不敢怠慢,匆匆吃完晚飯,就往校長辦公室走去。

    梅教授早已在校長辦公室等著他們。一本厚厚的《牛津大辭典》和三本嶄新的保密本正整齊的擺放在桌子上,看到兩個人進來,指了指桌子上的物品,簡單地說了聲「走吧」,師生三人一起前往「黑室」。

    「黑室」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樓房,為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建築。上蓋小灰瓦,四周有迴廊,樓房的簷下柱間有十個券拱支撐。走近「黑室」,只見小樓東西兩端各有一轉角樓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柵欄。門窗鑲嵌磨砂玻璃,塗飾深板栗色,由於年代已久,油漆脫落發黑。

    「黑室」門口是一道雙崗,憲兵荷槍實彈。儘管是校長前來,憲兵也是嚴格地按照規定,一個個認真查驗證件,驗明身份,再讓他們填寫表格。

    魯雪華見梅教授在「資料室」一欄填寫的是「天甲」。

    一行人在憲兵一前一後武裝護送下,進入了「黑室」。走在昏暗的樓梯間,廊燈下拖著長長的黑影,踩著空空作響的樓梯,更顯得「黑室」神秘和陰森。

    「天」字資料室位於二樓,到二樓轉彎處還有一道門崗。梅教授再次辦理手續後,兩個管理人員陪著他們來到標著「天甲」的資料室。

    資料室門口是一道沉重的密碼鐵門。

    一個保管員上去,將手中鑰匙插入鎖孔,輸入密碼,轉動鑰匙。

    第二個保管員上去,再將手中鑰匙插入鎖孔,輸入密碼,轉動鑰匙。

    密碼鐵門應聲而開。

    師生三人走了進去。兩個保管員打開電燈,再把門帶上,在外面反鎖上。

    2魯雪華環視資料室,房間不到20平方米,放了一張很大的八仙桌,周邊擺著四張椅子。房間一角,是一個碩大的保險箱。

    魯雪華將字典和保密本放在八仙桌上。梅光迪走向保險箱,撥動著密碼盤,用隨身鑰匙打開保險箱,從裡面小心翼翼拿出一份標著「絕密」的卷宗,放在八仙桌上。

    「這是今天下午,從開羅傳來的密電,譯成英不久,就武裝護送到這裡來了。本來,這個密級的件,按理說你們是接觸不到的,但王部長親自找了夫人,特許你們兩人參與這份件的研討工作,並翻譯成中,對你們進行歷練考察。你們現在可以打開看看!」

    魯雪華慢慢抽出卷宗紙張,是一份翻譯過來的英電碼稿紙。件內容不長,也不很艱澀,魯雪華和劉玉梅很快就看完,裡面的內容頓時讓魯雪華、劉玉梅激動不已,原來這是中英美三國政府聯合對日宣言的一個草案,翻譯成中是這樣:

    「羅斯福總統、蔣委員長、邱吉爾首相、偕同各該**事與外交顧問人員,在北非舉行會議,業已完畢,茲發表概括之聲明如下:

    三**事方面人員關於今後對日作戰計劃,已獲得一致意見,我三大盟國決心以不鬆弛之壓力從海陸空各方面加諸殘暴之敵人,此項壓力已經在增長之中。

    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己圖利,亦無拓展領土之意思。

    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被日本背信棄義所佔領中國之領土,特別是滿洲和台灣,理所當然應歸還中華民國,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必須由日本放棄;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與獨立。

    根據以上所認定之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之聯合國目標相一致,我三大盟國將堅忍進行其重大而長期之戰爭,以獲得日本之無條件投降。」

    這是百年中國最大的福音!

    這意味中,中國將通過抗戰,一洗鴉片戰爭百年來的恥辱,重新開始走向中華民族復興之路;這也意味著,中**民歷經5年的苦戰、付出的巨大犧牲,終於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所有為反抗日寇入侵犧牲的中**民的鮮血沒有白流;這更意味著,日本已成為人類公敵,在美、英、中三大強國的共同打擊下,日本失敗結局將是指日可待!

    作為國內最早知曉這個特大喜訊的中國人,師生三人都熱淚盈眶,激動不已。

    好久,梅教授說了:「先不要只顧高興。還是認真審核一下件。我們不要忘記,英國也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給近代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最善於玩弄陰謀詭計,所以我們要仔細研看件,不能產生任何歧義或漏洞,午夜12點之前,給開羅中國代表團回復」。

    三個人開始認真逐字逐句研究《開羅宣言》草稿。對每個詞義、每個句式的表達都反覆推敲,稍有拿不定主意的詞彙,就查閱《牛津大辭典》,力求正確無誤。師生三人將草案翻譯成中後,再仔細審讀每句話的含義。

    「老師,我覺得『被日本背信棄義所佔領中國之領土』中『佔領』-『oc

    cupied』這個單詞用得不準確,日本是通過戰爭手段和卑鄙伎倆獲得了東北和台灣,應該改成『竊取』-『stolen』,更能準確表達這個意思」,劉玉梅說道,「另外,『manshukuni』是從日翻譯過來的,指代滿洲國,這是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一廂情願的叫法,從未得到國際社會正式承認過,本來就是非法的,建議改為中國東北地區。」劉玉梅提議道。

    梅教授輕輕點點頭,眼鏡後面深邃的目光中露出一份讚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