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草原特種兵

正文 第十六章 掙脫牢籠 文 / 雪山神獒

    春播的順利實施,運河水利工業基礎的奠定,使鳳凰山老營暫時喘了口氣,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成吉思汗十一年冬天嚴峻的形勢,迫使益都老營和南宋商團簽下了巨額的生產加工協議。雖然換來了救命的物資,解決了當時的燃眉之急,但是副作用也是明顯的。

    這意味著在今後的2年中,益都主要產業都要全力開工,以極低的價格為南宋市場提供貨物,甚至沒有餘力為益都百姓造福。長此以往,益都的資源和產業有被宋商控制的危險,益都這是在賣血啊。

    春播結束之後,在鳳凰山高等工程技術學堂,楊妙真召集主要的行業負責人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為益都工業發展戰略集思廣益。到現在為止,老營一直沒有建立成體系的行政管理機構,也沒有正式的辦公地址。因為高等學堂有大會議室,而且益都的主要人物都在學堂有授課任務,召集起來方便一些,所以一般的重要會議都在這裡召開。

    雖然難關暫時度過了,但畢竟是青黃不接的時節,益都人的生活條件還是很艱苦的。為了這次重要會議,楊妙真破例給這些益都的精英人才準備了豐盛的酒肉,打打牙祭,也算是犒勞他們一年的艱辛奮戰。

    近百號人濟濟一堂,嘻嘻哈哈的品嚐著一生都沒有享受過的美食,住在乾淨整潔的不像話的學堂招待所。大多數人頭一次使用抽水馬桶,第一次看到穿衣鏡裡自己的真容。白天,在寬敞明亮的大會議室發言爭論,頭腦出奇的活躍,思維出奇的清楚。夜晚,在明亮的煤氣燈下,或三三兩兩在綠樹成蔭的學堂裡散步聊天,或三五好友在招待所房間裡小酌談心,或在昏暗的酒吧裡,一邊喝著小酒,吃著益都食品廠出產的精美零食和從南方來的新鮮水果,聽曲哼歌。

    這些1年前流離失所,掙扎在死亡邊緣的流民,祖祖輩輩貧賤的匠人,農民,商販,力棒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數人覺得就像在夢裡一樣。天堂,也不過如此吧,如果1年多的拚搏就能換來這樣成就,那麼10年以後呢?20年以後呢?他們流淌的無數艱辛血淚,值了!那些死去的人,如果知道現在的益都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也一定會欣慰。

    大會一直開了5天,最後先由巴根台發言,他先回顧了益都創業的歷史,列舉了這一年益都工農業的各項成就,和面臨的主要困難。最後他說道:

    「要擺脫宋商的控制,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進一步提高生產產量,降低成本。提高產量的前提條件,就是要修路,把我們益都深山中的礦產,和我們種植的經濟作物,大量和快捷的運送到我們的工廠車間。

    現在我們的水泥產量已經達到月產8千噸的水平,其中至少6千噸要供應南宋市場,我們可支配的,每月只有2千噸。鑒於大規模的住宅和碼頭、橋樑建設已經基本完畢,我們要把自己能夠掌握的這點水泥節省下來,用在交通幹線的修建上。人群聚居區的道路,還是使用瀝青碎石路面。

    我們的貨運公路幹線主要有3條,從峱山、杏山礦場到鳳凰山水泥廠的公路,從過船嶺、轉子山到仁河鋼鐵廠的公路。還有一條,就是運河沿線公路,當封凍期到了的時候,我們的公路仍然可以為工廠源源不斷的提供原料。至於公路網的支線,老營會製成地圖,發放到你們手中。將來,我們要在益都建設1萬公里以上的公路網,但是現在,只能從這600多公里的公路幹線開始,我們的底子太薄啊。

    光有公路還不夠,我們還要設計研發4輪重型載重車輛,每車載重在1.2噸以上。我們的青膠蒲公英種植已經獲得成功,每畝可以出橡膠200斤,這就為我們的橡膠輪胎生產創造了條件,我們完全有能力在1個月之內生產出合格的橡膠輪胎,橡膠輪胎的應用,可以使重型馬車輕便快捷。

    再一個問題就是重型車輛的轉向軸樞的問題,我們之所以難以製造四輪車輛,就是因為轉向的問題難以解決。現在我們的特種鋼材生產水平,完全可以製造出高質量的彈簧鋼,加工車輛的轉向機構不是什麼難事。圖紙我已經交給了陳松師傅,相信四輪車輛的研製很快就會出成果。」

    新任水泥廠長徐老灰舉手問道:「我們有路有車了,可是沒有大牲口,還是沒有用啊。」

    巴根台說道:「大牲口的問題,呆會兒四娘子會給大夥兒講。我這裡只能說,這種重型車輛有兩種拖曳方式,在沒有大牲口的時候,用人力拖曳同樣可以行駛。我們益都人可以用手挖掘運河,也可以用人拖馬車!當然,效率要低的多了,這是暫時的解決辦法。」

    巴根台停頓了一下,看底下眾人紛紛點頭,就繼續說道:「解決了運輸問題,並不是就萬事大吉了,我們的機加水平已經遭遇了技術的瓶頸。如果沒有實質上的提高,即使原材料能夠充足的供應,我們的產量也難以飛躍。機械加工水平不夠,我們的各種設備就是低效的,浪費的,質量不穩定的,動力不足的。

    要想提高我們各類設備的水平,首先要解決標準件的問題。我們現在連接方式是什麼?是鉚接!這種連接方式工藝複雜,裝配速度慢,結構強度差。改變的辦法,就是採用螺接,螺接可以避免鉚接的一切問題。但是這就需要專業的車床和鏜床加工內外螺紋,這樣,絲桿的研製就要提到日常上來了。沒有絲桿,就談不上什麼真正的工業。

    再一個問題就是機械傳動的問題,過去我給大家講過,機械傳動的幾種方式,皮帶傳動、鏈條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和絲桿傳動。我們目前的主要傳動方式是皮帶傳動,儘管我們試制了一些橡膠皮帶,質量比我們的牛皮皮帶要好的多,設備性能已經大大改善。但是皮帶傳動是最低效的傳動方式,會損失大量的動能。要想本質上提高設備加工能力,齒輪箱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術。

    現在我們的水力銑床能夠加工簡單的平面單齒齒輪,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要研製漸開線齒輪,不僅如此,還有研製斜齒輪,齒條,人字齒輪,傘形齒輪,內齒輪

    和渦輪蝸桿等特種齒輪。沒有齒輪技術和加工齒輪的關鍵設備,我們生產的設備就永遠不行。

    再一個東西就是軸承,我們的這些機器自己覺得很好,實際是很糟的。一開動就四處亂響,動力損失巨大,損耗嚴重,工作一個時辰就會出問題,為什麼?就是缺乏軸承加工能力,我們一定要研製出軸承加工設備,軸承研磨設備,否則我們的工業能力很快停步不前。

    還有就是潤滑油料的問題,我們現在用的都是牛油,這成本得多高啊。而且牛油摩擦時間長了以後,會產生渣滓,影響使用效果和設備壽命。所以,必須要解決工業潤滑油的問題。

    看起來,我們的益都工業區工廠林立,千千萬萬的工人在用機器生產,我們製造的東西又好又便宜,行銷天下。可是實際上,我們的機械設備水平很低,我們的機器就是一堆不經用的大雜燴。我們,是靠我們的工人兄弟拚死拚活的血汗,才有了今天的產量。我們的技術水平,並沒有超越這個時代,只要天下的能工巧匠看一看,琢磨幾年,我們的技術優勢就蕩然無存。我們能做的,別人也能做,我們哪兒有驕傲的資本啊。

    過去我們是人趕人,事趕事,為了活命趕鴨子上架,先對付過難關再說。我們缺乏的,是最基礎的研究,這才是我們在這個亂世安身立命的真正本錢啊。只要技術掌握在我們手裡,什麼商人能夠卡住我們的脖子?我們的設備越來越先進,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只有我們控制商人的道理,他們只能匍匐我們腳下,任我們宰割。

    他們以為簽了供貨包銷協議,就能卡我們的脖子,但是我們的產品更新換代,他們怎麼辦?繼續抱著他們的舊東西,看著我們的新產品把他們的資金壓死掉?

    現在,我們有了這麼先進的高等學堂,有一大批有知識,有熱情,又懂得人生的苦難,吃苦耐勞的學生。我們有了4個機械實驗室,2個化學實驗室,1個醫學實驗室,1個通訊實驗室。益都基礎研究的條件已經成熟了,老營的一致決定,由陳四強負責機械實驗室,由他來帶領我們益都的機械人才,專門負責冶金和機械基礎研究。相信大家心裡都已經有了數,老營相信他,益都百姓相信他,相信他一定能夠帶來我們走向真正的機械時代。」

    巴根台緩緩站起身來,目光炯炯的看著陳四強,說道:「四哥!你相信自己麼?」

    陳四強站起身來,大聲咆哮:「我就是豁出性命,也不負益都重托!」

    巴根台帶頭鼓起了掌,會議室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良久,巴根台雙手往下按了按,示意掌聲停止。然後他說道:「下面請咱們益都的領頭人,楊四娘子給咱們講益都的商業問題。」

    楊妙真走上前台,激動的說道:「棟樑兄弟說的太好了!我們雖然困難很大,但是看到了希望,只要我們大家團結一心,咱們益都就真的會變成天堂。

    但是對付南朝的奸商,光從技術上超越他們還是不夠的,這些天我們也一直在討論,益都對外總商會的成立也是大家一致認同的,老營已經任命何璁為總商會大掌櫃,大家也都沒意見。我們不能僅僅和南朝的商人做生意,我們還要和全天下做生意,把我們的產品銷往中原、遼東、西夏、吐蕃、蒙古,甚至哈剌契丹。將來,我們還要建造大海船,和日本,高麗,大員,琉球,暹羅,大食,安南做生意。誰能夠控制我們?那是癡心妄想!

    下個月開始,雲門山以東的商業區就要正式開發了,我們要利用我們先進的水陸碼頭,把天下的商人都請到我們益都來做生意。益都要請進來,走出去,用我們的布匹、玻璃、為生陶瓷、瓷磚、石材、水泥、鋼材、食品、五金件、廚衛設備、車輛、紙張書籍等等造福天下。把南朝的絲綢、茶葉,遼東的駿馬、藥材,西夏的駱駝,蒙古的毛氈、皮貨,全天下的礦產買進來,把我們的益都,建設成史上從無的理想之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