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草原特種兵

正文 第二十七章 產業規劃 文 / 雪山神獒

    窩闊台汗9年(1237年)秋7月裡海西海岸

    裡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北長約1200公里,東西平均寬度320公里。裡海這個稱呼是高加索北部的俄語和英語的稱呼,希臘語稱為卡斯皮海,突厥語稱裡海為可薩海。在欽察人統治北高加索以來,可薩人才是這片草原的王者。

    裡海封閉在歐亞之間,但是卻表現出海洋的特徵,在乾旱少雨的大陸腹地出現這麼一大片遼闊水域,造物主的安排實在是令人驚歎。

    窩闊台汗9年(1237年)秋,巴根台率領海軍第一分艦隊和第三分艦隊和特種部隊2營的2個連沿著裡海西海岸的征服,與其說是軍事遠征,不如說是地質考察。巴根台一寸一寸的勘察岸上的可以開發的資源,發現在這個時代,裡海西海岸實在可以算的上是貧瘠,可以利用的財富不多。不僅礦產貧乏,除了少數幾個地區濕潤平坦,大部分地區沒有農業開發的價值。

    當然他也不是一無所獲,連綿的山區可以提供優質的石材。綿長的海岸是天然的鹽業基地,在這個時代,精製鹽仍然可以算的上是寶貴的生活物資。

    他最大的驚喜就是達吉斯坦地區,捷列克河和蘇拉克河從高加索山東麓奔騰而下,落差很大,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在沒有蒸汽的時代,水利機械設備是能夠利用的最有效率的工業。從馬哈奇卡拉,到傑爾賓特可以建立一系列水利加工車間,形成一個可以創造巨大財富的輕工業基地。原料從哪裡來?守著裡海這條水路,擁有優良的港口,原料來源不會成為發展瓶頸。

    高加索北部是廣闊的草原地區,一直連綿到哈薩克大草原,說突厥語的部落早就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社會。這些部落能夠提供的最大物產,當然就是皮毛,這就為達吉斯坦工業基地的羊毛產業和皮革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7月初2日,巴根台到達阿普歇倫半島的巴庫。這個後世大名鼎鼎的工業中心,擁有龐大的油氣資源,可惜在這個時代無法開採,這裡除了海岸邊上的幾個曬鹽場,實在看不成工業基地的氣象。這裡唯一能夠利用的,只有適合棉花生長的自然環境,可以把這裡變成棉麻種植基地。

    越過涅夫捷恰拉灣,氣候漸漸溫暖濕潤起來。越向南走,海岸越生機勃勃,植被也越來越豐富,和高加索以北乾旱草原地帶已經不同。從吉蘭的拉什特,一直到托爾卡曼港,綿延數百公里的沿海狹長地帶,氣候溫暖,水系發達,是天然的農業中心。在經濟發展的觀念上,巴根台是一個保守主義者。

    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繁榮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和財富,而是吃飯問題。沒有充足的糧食生產,人民溫飽問題無法解決,一切都是空談。

    7月12日夜,巴根台宿在船上,戰艦駐泊在托爾卡曼港這個小港口。綽兒馬罕遠在撒馬爾罕,根本無法對這裡實行有效的統治。此地的蒙古諸軍將領是巴根台20年前的老朋友巴拉爾千夫長,他統領著整個波斯北部。雖然他最終因為本性的善良在最後關頭沒有入選特種部隊,但是對老巴根台的敬仰沒有絲毫的改變。聽說巴根台率領艦隊來到托爾卡曼,從北呼羅珊跋山涉水,狂奔百里面見老長官。

    巴根台沒有下船,而是就在船上舉行了簡單的酒宴,然後和巴拉爾商談了裡海南岸未來的一些規劃。一直到夜間,才送巴拉爾回到岸上。巴根台對整個裡海-伏爾加經濟帶的規劃已經成熟,藉著昏暗的火光,他向唆魯核帖尼可敦匯報了他的基本思路:

    如果要穩固蒙古在整個高加索地區的統治地位,進而成為我們進軍地中海,控制整個歐亞大陸經濟的跳板。不僅要把裡海-伏爾加地區變成一條充滿財富的商業航道,還要把整個裡海西海岸變成一體的經濟區。

    從吉蘭一直到格雷斯坦,整個裡海南岸都可以開發為農業基地。在這一地區要推廣稻麥兩季種植,保持土壤肥力,興建水利工程,精選優良兩種,使用化肥。在精心經營下,這一地區會開發數百萬畝的優質耕地,足以養活整個裡海到黑海地區數百萬百姓。還可以有大批糧食出口,左右俄羅斯、黑海沿岸的拜占庭人,甚至地中海地區的糧價,進而影響黑海和地中海地區的政治和經濟。

    而阿普歇倫半島適合種植大量的經濟作物,棉花、果樹、亞麻等等,這會為我們的紡織業提供穩定的原料來源。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優質低價棉織品、毛織品、麻織品和混紡織物就會統治西方。

    伏爾加河三角洲,也會成為我們另一個水產和糧食基地,這裡水網密集,適合水稻種植。如果我們管理得當的話,我們的水稻會在中擊敗西班牙、意大利南部的水稻作物,控制歐洲市場。畢竟水稻的口味比大麥、黑麥和燕麥這些東西口味更好,更適合人類食用。

    我們的輕工業加工中心將會設立在達吉斯坦東部,這裡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是良好的工業基地。在這裡,我打算建立棉毛紡織廠,精鹽廠,精糖廠,糧食深加工廠,皮革廠,搾油廠,採石場,成衣廠,印染廠等等企業,逐步改變欽察草原人口的經濟結構,大量的牧人會變成產業工人。一部分工業原料會從波斯地區進口,比如甘蔗等等,我也打算引進種子,小規模的嘗試種植,看看能不能擺脫對進口的依賴。儘管我已經與阿拉伯商人達成了一個比較有利的協議,但是畢竟不如控制在自己手裡安全。

    目前我們的重工業基地在奇斯托波爾。伏爾加河上游有煤碳,中下游有硫磺和水泥生產原料,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森林資源,這使奇斯托波爾具備了基本的條件。我將以海軍造船廠為核心,建立一整套的軍工生產體系。

    我將在奇斯托波爾建立高爐,達到年產生鐵萬噸,鋼6千噸的水平。煤來自伏爾加河上游,鐵礦來自克里米亞半島東端的刻赤地區,這裡有優良的港口,溝通頓河和伏爾加河之後,可以順流而上為我們的高爐提供原料。我還會建立煉焦廠,瀝青廠和其他煤炭深加工廠,充分利用煤炭資源。

    目前這個產量基本可以滿足我們的軍工需要。如果我們有餘力,可以考慮部分民用產品的生產,比如農具,家用五金件等等,在規模化生產的情況下,其價格必然是低廉的,質量別人更加無法比擬。

    火藥廠也已經建成投產。伏爾加河流域產硫磺,森林資源豐富,就是硝石來源太少,目前我在伏爾加河的荒島上建立了一些硝田,保證軍需。困難的是鉛料,伏爾加河流域不產鉛鋅礦,我們必須要從哈薩克草原長途運輸,這沿著限制了我們子彈產量。我打算在鉛鋅礦產地設立冶煉廠,直接把半成品運到奇斯托波爾,這會提高我們的效率。

    伏爾加河流域和裡海盛產石灰礦、石膏和粘土,水泥磚瓦廠建立的條件比較成熟,其他建材產品比如瓷磚、陶瓷潔具,建築塗料等等也具備條件。所以,奇斯托波爾地區會成為大型建材生產基地,環裡海西岸的建築、道路水平會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這裡的森林資源也可以綜合利用,紙漿廠、印刷廠、傢俱廠等等,也會成為潛在規模巨大的產業。

    我們也可以考慮出口一些民用船隻,將來伏爾加-裡海經濟帶工商繁盛,各族商人對船隻的需求會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在能力許可的情況下,我們的造船會帶來難以想像的巨大利潤。但是目前,我們的船塢過少,保證我們自己的商船和軍用船隻都力不從心,向民用方向發展還需要時間。

    但是奇斯托波爾地區還是受到很多限制,如果我們需要建立黑海和地中海艦隊,就需要更大噸位,更強火力的海洋戰艦。那麼奇斯托波爾的局限就顯示出來了,由於地形限制,伏爾加-頓河運河難以通行大噸位的船隻。將來,我們會在刻赤地區建立另一個造船基地,準備和熱那亞人在黑海進行一番龍爭虎鬥。

    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工兵部隊,正在勘測伏爾加-頓河運河之間的地區,運河設計正在進行。估計最遲明春,這條運河就會開始挖掘,如果人力充足的話,2年之內可以完成。到那時,裡海-伏爾加經濟區已經基本完善,運河的開通,將把我們的觸角伸向遙遠的地中海經濟中心。

    如果政治軍事狀態沒有太大的變化,5年的時間,這裡的社會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條經濟帶會成為我們兀魯斯的經濟支柱,我們將有更加巨大的財力和物力。更要緊的是,這條經濟帶會把你的兀魯斯和拔都殿下的兀魯斯緊緊捆綁在一起,形成誰也無法離開誰的局面。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兩大兀魯斯向地中海進軍幾乎是必然的,你的上帝之國就在東西方的一體化。

    但是,建設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是非常困難的,我們沒有千人的先例和循,一切需要摸索。而我最缺乏的,恰恰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才。技術人才,軍事人才,商業人才,管理人才,海洋人才,外交人才等等。所以,我需要夫人派布魯海牙到我帳下,輔佐我的經濟建設。而這些年學校畢業的學生,也送到我這裡來,幫助我建設我們兀魯斯在西方的基地。

    我深切的感到,蒙哥殿下已經長大了,他已經成長為一個真正的軍事統帥。但是僅有軍事力量是不夠的,社會很複雜,我們不是成吉思汗,一個人什麼都能幹。我準備安排忽必烈殿下向軍事外交方面發展,旭烈兀殿下向民政方面發展。

    旭烈兀殿下要參加整個裡海-伏爾加經濟帶的建設,這樣將來他接手這裡就會順理成章。而忽必烈殿下,將成為蒙哥殿下在外交謀略上的智囊,並且實施一些秘密行動。

    夫人,你的地位將更加鞏固,也許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會看到你的子孫成為全蒙古的可汗。我們是蒼狼的子孫,實力才是一切的基礎。

    「常海!」

    「到!」

    「立即將此件送往和林。」

    「是!長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