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草原特種兵

正文 第五十章 四章 工業動力 文 / 雪山神獒

    來自萬里之外大宋的制糖專家,向這些剛剛從蒙昧中走出來的人,悉心的傳授著先進的工業制糖知識,他用白粉筆在黑板上寫了3個字:鄒和尚,

    「你們在廠裡的廣場上看到了那個巨大的石雕人像,他是誰,為什麼我們要為他樹碑立像,他就是我剛剛跟你們說的鄒和尚,在我們奇爾克伊糖廠建立之前,世界制糖業的中心就是在我的家鄉,大宋成都府遂寧縣,正是鄒和尚,把先進的制糖工藝帶給了遂寧,使人類能夠煉製出白的像雪一樣的砂糖,

    他不是皇帝,不是神祇,他只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僧人,但是對於我們制糖業來講,他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是一個偉人,他創立的很多工藝,即使是我們現代化的奇爾克伊糖廠,仍然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比如使用石灰作為蔗汁澄清劑,他使用黃泥水作為吸附劑制白糖,我們現在是使用更優質高效的俄羅斯硅藻土,正是因為他啟發了我們,

    如果沒有他,我們真不知道還要在黑暗摸索多少年,他為我們開啟了一個時代,我們紀念他,就是要把他的精神繼承下來,不斷用創造性的思維改進我們的工藝,不斷進步,止於至善,我更希望在你們中間,出現更多的鄒和尚,更多的開創者,惠及子孫,我們同樣會為你們樹碑立像,」

    王總工的話,點燃了這些制糖徒工的雄心,巴拉科夫對那個萬里之外的制糖偉人心馳神往,從此,這個異族人牢牢的印在了他的心中,並成為了他一生的榜樣,

    王罘接著說道:「鄒和尚創立的制糖法是劃時代的,但是那只是土糖寮,一個燒火工,一個煮糖工,幾個學徒就構成了一個作坊,動力就是2頭牛,設備就是木車石碾,幾個煮糖鼎,每天產蔗汁不過數百斤斤,產糖不過數十斤,質量參差不齊,浪費極大,甘蔗出汁率還不到40%,而且勞心勞力,效率很差,我們奇爾克伊制糖廠和遂寧的糖寮根本的不同是,我們採用機械化大生產,採用先進的機器生產、控制和管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工廠,其效率是土糖寮的百倍,質量也不可同日而語,

    你們看到了我們廠裡的各個生產車間,車間的核心是什麼呢,是機械化設備,任何設備都需要動力,撕解機、壓搾機要工作,鍋爐的循環水泵要工作,離心機要工作,只要機器工作,就需要有動力來驅動它,我們廠裡的動力來源於哪裡呢,你們知道麼,巴拉科夫,」

    巴拉科夫說道:「我看到廠裡有動力車間,是不是從那裡來的,」

    王罘笑道:「你很聰明,你猜對了一半,但不全對,動力有幾種,最基本原始的,當然就是人力了,其次是畜力,牛、馬都比我們人有力的多,能驅動更強的工具,比如犁、車等等,除此之外還有風力,你們坐的大船,上面的風帆就是以風作為驅動力,而我們廠使用的動力,就是水力,不僅如此,整個奇爾克伊生產企業的設備,都是水力驅動設備,」

    他指著窗外不遠處的奇爾克伊大壩說道:「那個蘇拉克河上的水壩,就是奇爾克伊工業動力之源,攔河大壩使上游水位超過下游水位35米之多,河水從高處奔流而下,會產生巨大的勢能,那麼如何利用這個勢能呢,這就需要一個水力渦輪系統,

    水力渦輪系統的核心是一台水力渦輪機,奇爾克伊水力動力局使用的,是奇斯托波爾機械設備廠生產的衝擊式水輪機,高速水流從大壩一側的高處衝下,經過噴嘴進一步加速,衝擊水輪機的渦輪葉片產生轉動,這就是動能,動能通過水輪機中央的主軸傳送出來,就是我們工業區各個工廠使用的動力,這個巨大的力量能移山倒海,是成千上萬頭牛也無法比擬的,

    道理簡單,但是要利用卻並不簡單,這是巴根台巴特爾和西蒙古多位大賢學者智慧的成果,我們科研小組為此奮戰了8個月,經過無數次實驗、修改、調整,才最終設計出這套動力設備,為什麼這麼難呢,因為從水輪機產生的驅動力,必須要是可控的,才能在生產設備上使用,如果不能控制,這巨大的動力終究是無用,

    需要從哪幾個方面控制呢,首先,是一個動力分配問題,一台渦輪機,主軸只有一個,如果沒有特殊的設備,那麼他只能向一個末端輸送動力,工業區設備成千上萬,難道我們要給每台設備都分配一台水輪機麼,那是不可能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一台單驅多路傳動動力分配廂,

    動力分配箱的輸入端,是一個驅動主軸,鏈接在水輪機主軸上,輸出端,則是多路傳動軸,箱體內是一系列的齒輪組,使一路驅動力變為多路輸出,這樣,就可以使一個傳動軸出來的動力,驅動數十上百的設備,輸出端有多少傳動軸,就能驅動多少末端,

    如果有必要,還可以通過動力分配箱進行下一級的動力再分配,比如我廠就是如此,從水力動力局大壩的渦輪機組出來一根主軸,把動力輸送到我廠動力車間,我廠的動力車間再通過動力分配箱再輸送到各個車間,各個車間再送到各個末端設備上,這中間,是分了四級的,所以,我們的設備能夠自動運轉並不神奇,它的動力是從水壩上,通過動力分配箱一級一級的傳送,最終送到了你操作的機器上的,

    動力分配問題只是第一步,動力的大小、快慢、轉停又該如何控制呢,這就是第二個動力控制設備:變速箱,變速箱內同樣是一組一組的齒輪組,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就能夠改變傳動比,產生變速和變矩,當處於空擋狀態的時候,就中斷了動力傳送,輸入端雖然還在輸送動力,但是已經沒有輸出動力了,如果處於倒檔狀態,動力輸入方向不變,通過齒輪組合實現輸出端的正轉和反轉,從而控制設備的運動方向,正向還是反向,

    不同的設備,工作量不同,大的需要破碎石頭,起吊重物,這就需要大的驅動力,小的設備可能只需要研磨一根鐵針,這就需要很小的力,有的設備,需要高速運轉,比如鍋爐系統的循環水泵,有的則需要低速大力矩,比如我們螺旋式的壓搾機,變速箱的使用,可以使我們把驅動力使用在任意的末端設備上,我們想讓它怎樣工作,它就怎樣工作,從而實現對驅動力真正的控制,」

    王罘邊講解,邊在黑板上畫出圖樣,但是複雜的機械對於這些剛剛識字的農民牧人來說,還是不容易理解,

    巴拉科夫請示以後提問道:「王總,水輪機是通過動力傳送軸來輸出驅動力,這個軸是剛性的,可是動力要輸送的方向不是一個,很可能要中途轉向,難道動力也會轉彎麼,」

    王罘笑著說道:「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這就是我下一個要給你們講解的系統:萬向傳動系統,萬向傳動裝置的作用,就是保證在兩軸之間有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簡單的說,就是動力轉彎,

    萬向傳動裝置的核心部件,是一個萬向節,萬向節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就像人的關節一樣,可以使動力實現各個方向的輸出,

    萬向節內部,是由節叉、十字軸、滾針軸承、油封、套簡、軸承蓋等件組成,工作原理是:轉動叉之一經過十字軸帶動另一個叉轉動,同時又可以繞十字軸中心在任意方向擺動,轉動過程中滾針軸承中的滾針可自轉,以便減輕摩擦,與輸入動力連接的軸稱輸入軸,經萬向節輸出的軸稱輸出軸,

    萬向節與輸入輸出軸組合,就組成了一個萬向傳動系統,實現任意方向的動力傳送,奇爾克伊水力動力局就好比是人的軀幹,傳動軸就好比是人的四肢,萬向節就好比人的關節,末端設備好比是人的手腳,力從軀幹而來,驅動肩臂脛腿,再通過關節靈活控制,手腳才能動起來,

    那麼那通向各個工廠的無數傳動軸在哪裡呢,為什麼我們看不見呢,它們在你們的腳下,在地下2米處,是一四通八達的地下管網,無數的傳動機關此刻正在你們的腳下工作,把蘇拉克河賜給我們的力量輸送到千家萬戶,

    整個奇爾克伊工業,就是像人體一樣的一個龐大機械系統,他有一個軀幹,有千萬雙手,千萬雙腳,只要蘇拉克河水存在,整個工業區就會不停的工作,生產出海量價廉物美的產品,供應給全世界的百姓,而你們,就是在這個機械系統中工作,操作他們,修理他們,加強他們,調整他們,讓他龐大的力量被你們所掌握,最終改變這個世界,」

    學員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但是王總工的話卻是如此的激動人心,每個人的心中都騰起了一股火焰,這個美麗寂靜的奇爾克伊,真實的面目是一個龐大的機械怪獸,是王總工這些像神祇一樣的人創造出來的,而他們自己,就在操作這個怪獸的團隊之中,他們就是這個巨大力量中的一員,

    科技的力量,第一次震撼了蒙昧的心,巴拉科夫終於知道了,為什麼糖廠和鄉下的手藝人不一樣,他們毫不藏私的告訴你生產的秘訣,因為即使10年之後你離開了糖廠,掌握了全部的技術,也不可能生產出同樣的產品,這是整個一個工業系統的力量,個人太渺小,根本無法完成這個龐然大物的工作,即使蒙古人告訴你全部的知識,你也做不出來同等的產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