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重鑄天朝

正文 第120章 抉擇 文 / 七匹孤狼

    歷時半個多月的漢城戰役最終以虎賁軍的全面勝利而宣告結束,日軍第一師團主力(除第九混成旅團之外)以及日軍第一師團,總共兩萬餘人被全殲,日軍陸軍損失慘重。另外日本海軍也先後有七艘主力戰艦被擊沉,日本聯合艦隊遭到重創。

    如此慘重的損失是日本政府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此次會戰沉重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使得日本內部迅速分化成兩派。主戰派猶如輸了錢一樣的賭徒一般,迫切的希望翻本,主張集結全國之力,拚死一戰,以取得最後的勝利。而主和派卻被虎賁軍的強大嚇破了膽子,認為大清乃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以日本目前的實力,根本無力打敗大清,主張與大清和談,暫時忍耐,積聚力量以圖再戰。

    兩派在內閣會議上各執一詞,吵得天翻地覆,分數兩派的內閣大臣們甚至大打出手,在內閣會議上上演了全武行,但是最終也沒有打出了個結果來。最後只能鬧到了明治天皇哪裡。內閣總理大臣伊籐博率領一眾內閣大臣求見天皇,請求天皇做出最後的決斷。

    明治天皇在聽完了雙方的陳述後,最後只說了一句話,「諸位愛卿,朕每日只食一餐為的是什麼?就是為了打敗大清,這一天朕已經等的夠久了!」說完之後明治天皇便起身拂袖而去,只留下一幫跪伏於地誠惶誠恐的內閣大臣。

    隨後日本內閣通過了一項十分瘋狂的提案,決定傾全國之力與大清決一死戰。

    對於日本政府的反應,任超是絲毫沒有放在心上,無論是戰是和,對於任超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壯大自己的實力。無論是在哪個時空,哪個年代,只有擁有了絕對的實力,才能擁有與之相匹配的權利和地位。

    而現在任超便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抉擇,現在的任超在朝鮮就是太上皇,在這裡他擁有著無上的權力。但是現在的朝鮮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窮鄉僻壤,偏安於此發展前途可想而知。何況任超是華夏人,他心中始終存在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帶領華夏走向繁榮富強,重建天朝盛世,因此任超是絕對不會滿足於在朝鮮當一方土霸主的。回國!必須要回國!

    但是如何回去卻是一個難題,任超心裡明白,在那些朝中大佬,甚至是坐在金鑾殿上的那位光緒皇帝的眼中,自己就是一塊肥的流油的肥肉。如果自己就這樣回去,肯定會被他們連骨頭都吃的一乾二淨。無論是虎賁軍這支百戰精銳還是蛟龍艦隊這支強大的海軍艦隊,都將成為各方爭搶的目標。就拿李鴻章來說,現在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將蛟龍艦隊納入自己的北洋水師了,如果自己主動送上門去,那結果可想而知。回國是必須的,但是任超還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

    隨著時間的流逝,平壤慘敗的真相最終水落石出,直隸提督葉志超已經被撤職查辦,逮捕入京。而在歷次戰鬥中表現還算不錯的聶士成得意擢升直隸提督之職,另外光緒帝下旨封原兩江總督劉坤一為欽差大臣,節制關內外各軍對日作戰。本來李鴻章是主張重新啟用原台灣巡撫劉銘傳擔任此職的,但是劉銘傳因為賦閒在家已久,抑鬱成疾,身體狀況十分不好,實在無法擔此重任,因此才改派了劉坤一。由於此時朝鮮的戰局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一發而不可收拾,反而有逐漸好轉之跡象,因此劉坤一也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藉故推脫不肯赴任,而是高高興興的趕到了遼東赴任。

    劉坤一作為欽差大臣,奉旨節治關內外諸軍,當然也包括任超的虎賁軍,但是任超遠在朝鮮,劉坤一可謂是鞭長莫及,暫時還無法對任超造成什麼影響。

    對於劉坤一任超完全可以不予理會,但是眼前有個人任超卻不能完全無視。這個人就是新任直隸提督聶士成,因為聶士成已經奉旨作為欽差大臣趕到了漢城,名義上是來犒賞三軍的,但是聶士成卻帶來了兩道聖旨,一道就是犒賞三軍的,虎賁軍主要將領全部加官進爵,全體將士俱有封賞,但是不過是一紙空頭支票而已,至於一些實在的補給賞賜,任超是一根毛都沒見著。另外一道聖旨則是命令任超進京面聖,虎賁軍暫有聶士成節制,同時命令蛟龍艦隊開往旅順與北洋水師合併,這才是此行聶士成的真正目的。

    奪權?這就是**裸的奪權呀!任超毫不懷疑,自己這一進京,虎賁軍就要徹底改姓聶了,不,應該是姓李了,不僅僅是陸軍,連蛟龍艦隊也要改姓李了!雖然說這些系統戰士,只聽他任超一個人的命令,但是任超一旦進京,朝廷完全可以將給任超一個閒職,然後束之高閣!任超倒是不用擔心自己的這條小命,因為自己現在畢竟是名族英雄,抗倭名將,就算李鴻章想要除掉自己以絕後患,也不會選在這個時候動手。但是自己這幾個月來的心血,就全白費了!

    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任超是不會做的,所以無論如何任超也不會奉旨進京的,起碼現在還不是時候。

    聶士成乘船趕到仁川港,任超親自率領虎賁軍諸將及朝鮮武百官前往迎接,在仁川港宣讀完聖旨之後,任超便陪同聶士成來到了漢城,並於當晚在漢城舉行了盛大的接風宴席,為欽差大臣接風洗塵。任超和聶士成也算是老相識了,宴席之上任超只管和聶士成敘舊,決口不提進京面聖之事。聶士成也是從官場上混了大半輩子的人了,自然能看出任超的心思,其實在來朝之前,聶士成就已經料到此行絕對不會順利,果不其然,任超不願意進京,聶士成也不敢逼迫太緊,一邊和任超推杯換盞,心裡不斷琢磨著怎麼才能將任超哄騙入京。而任超卻在琢磨著怎麼著才能將聶士成這尊大佛快點打發走,兩個人可謂是各懷鬼胎,本來是歡迎聶士成的宴席,最後卻以任超趴在桌子上酩酊大醉宣告結束。任超當然不是真的醉了,只是實在不想和聶士成這個老狐狸虛與委蛇了,於是藉著醉遁,早早的回去和他的那位朝鮮美女滾床單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