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重鑄天朝

正文 第146章 今非昔比 文 / 七匹孤狼

    「徒有虛名耳,在大清唯一能夠和蝗軍抗衡的部隊只有任超的虎賁軍而矣!」大山巖不以為然的說道,當說道虎賁軍之時,眼中閃過一絲恨意,這是徹骨銘心的痛恨,如果沒有虎賁軍,沒有任超,他大山巖完全可以揮軍北上輕鬆的攻破北京城,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即便大山巖不願意接受,虎賁軍回援山東,不但打亂了日軍的計劃,同時將日軍徹底逼上了絕路,現在的日軍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才能有最後一絲的希望。

    「命令第七師團繼續攻擊前進,第二師團,第六師團分別從兩翼迂迴到銘軍背後,然後三面夾擊銘軍,一舉將其擊潰!」大山巖一臉嚴肅的命令道。

    「哈伊!」參謀長恭敬的應了一聲隨即轉身傳達命令去了。

    劉盛休銘軍第三任統帥,青年務耕讀,後隨族叔劉銘傳興辦團練。1862年(同治元年),加入淮軍「銘字營」,到上海鎮壓太平軍,升副將銜。攻南匯時,劉盛休單身深入太平軍將領吳建瀛(合肥人)營中,勸說吳率軍投降。劉銘傳認為劉盛休有膽略,深為器重。隨後,劉盛休又隨銘軍鎮壓捻軍,先後升總兵、提督銜。1875年(光緒元年),銘軍主帥劉銘傳、劉盛藻先後辭職歸家,劉盛休接統銘軍2萬餘眾。他經常率軍興修水利,先後在東明挑築黃河大堤,在壽張挑浚張秋運河,在興濟鎮挑築減河,在葛漁城挑修永定河,屢受清廷嘉獎。

    想當初鎮壓太平軍和捻軍之時,銘軍絕對稱得上是淮軍的第一精銳部隊。但是此時的銘軍已經遠非昔日可比,銘軍承平二十年,已非舊日士卒,近悉為劉氏族鄰少年子弟,餉糈過厚,踵事增華,既驕且惰,不聽約束。

    對於銘軍的現狀,劉盛休這位銘軍統帥自然心裡有數,只是他的老上司,李鴻章已經下了死命令,火速支援滄州,必須將日軍阻擋在滄州附近。淮軍屢戰屢敗,已經讓李鴻章惱羞成怒,劉盛休從天津出發前,李鴻章曾指著劉盛休聲色俱厲的說道,「淮軍屢戰屢敗,致使倭寇攻入直隸,京師震動,丟盡了我這張老臉,如果此次再敗,唯有與爾等拼了這條老命!」當時劉盛休等一眾將領慌忙跪地請罪,並信誓旦旦的保證,這次一定將倭寇盡殲於津南地區。

    正是因為知道銘軍之現狀,劉盛休才明白想要擋住日軍的兵鋒已是不易,更不要提全殲日軍了,都怪當時一時嘴賤誇下海口。

    「報~!啟稟劉軍門,日軍已經攻入滄州城,滄州守軍全線崩潰,現在潰兵沿大路往北而來,日寇從後面緊追不捨。」劉盛休正在苦思破敵之策,一騎探馬絕塵而來,斥候直接從馬上跳了下來跪在劉盛休馬前大聲說道。

    「什麼?滄州失守了!」劉盛休聞言大驚失色險些直接從馬上摔下來,「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失守了,滄州不是有上萬大軍駐守嗎?」

    「全都敗了,整個官道上到處都是四散逃命的兵勇。」斥候哭喪著臉回答道。

    「一幫廢物!」劉盛休忍不住破口大罵道,「傳令下去停止前進,就地佈置防禦陣地,準備戰鬥!」

    「得令!」跟在劉盛休身邊的幾名銘軍軍官大聲應道,隨即各自勒轉馬頭跑去傳達命令去了。

    銘軍尚未完全展開,一群群驚慌失措的潰兵便跑到了銘軍陣前,劉盛休害怕部隊的陣型被敵人衝亂,於是派出幾個營的士兵,專門負責收攏潰兵。但是即便如此大批的潰兵還是對銘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就是士氣上的打擊,此時的銘軍本來士氣就不高,當看到這麼多兵勇從前線潰敗下來之後,更是士氣全無,有些人已經打算跟著潰兵一起去逃命了。

    「鬼子殺過來了!鬼子追上來了!」不知道是誰首先喊了一聲,清軍隊伍中立刻一陣喧嘩,那些被剛被收攏起來的潰兵,一聽立刻不顧勸阻想要繼續逃命。

    「混蛋!傳令下去,膽敢擅自逃跑者一律就地正法,通知各級將佐,把陣型給我穩住!」劉盛休連忙下達命令道。抬頭看了看南面,只見遠處一群群身穿黑色軍裝的小鬼子越來越多,越來越近,劉盛休臉上忍不住現出一絲焦急之色。

    「來人!立刻去通知宋慶宋軍門,請他火速前來接應。」劉盛休連忙喚來一名親衛大聲命令道。

    「得令!」親衛拱手行了一禮,調轉馬頭一路向北飛奔而去。

    南面日軍陣中,日軍第七師團師團長永山鐵四郎中將騎在馬上舉著望遠鏡觀察了一陣,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冷笑,「銘軍受潰兵之累,陣型不穩,而且倉促應戰,難免準備不足,正是我等建功立業之時,命令部隊立刻發動進攻!」

    「哈伊!」身邊的副官躬身應道。

    命令很快被傳達到了前線部隊,小鬼子的前鋒部隊一路追殺而來,此時正殺的過癮,根本沒有停止的意思,現在又接到了進攻的命令,一個個興奮的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指揮官一聲令下,小鬼子們立刻哇哇亂叫著衝了過去。

    「開炮!命令炮兵給我開炮!」劉盛休舉著望遠鏡一邊觀察著對面日軍的情況一邊大聲命令道。

    「啟稟軍門,我們的炮兵剛剛趕到,還沒有完全展開,現在無法對日寇發動炮擊!」旁邊一名銘軍軍官連忙提醒道。

    「混賬!讓他們速度給我快點!」劉盛休忍不住罵了一句,此時劉盛休臉上已經開始見汗了,這是銘軍第一次和日軍正式交手,以前只能別人提起過倭寇是如何如何的凶狠,如今真正和倭寇對上之後,劉盛休心裡難免有些緊張。

    劉盛休早年跟隨族叔劉銘傳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但是那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這二十年來,劉盛休掌管的銘軍已經從當初的淮軍精銳幾乎淪為了一支工程部隊,除了修大壩,就是修大堤的,而他劉盛休經過這二十年歌舞昇平的日子,也早已經不復當年之勇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