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重鑄天朝

正文 第192章 回京 文 / 七匹孤狼

    當天傍晚時分,任超騎馬從廊坊西門進入了廊坊城,看著滿目瘡痍的廊坊城,任超絲毫沒有大勝之後的喜悅,心情反而變的有些沉重。

    「報~!啟稟大人,我軍已經成功攻佔日軍司令部,日軍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巖大將,日軍第七師團師團長永山鐵四郎中將等日軍主要將領全部剖腹自殺,司令部其他日軍官兵也先後戰敗自殺,城內之殘存日軍已經被基本肅清。」一名斥候跑到任超馬前大聲說道。

    大山巖最終還是撐到了最後一刻,並沒有提前病死。在最後的時刻,大山巖將一把鋒利的武士刀準確的刺入了自己的腹部,但是由於身體虛弱,這傢伙並沒有像永山鐵四郎那樣在自己的肚子上劃出一個十字,便被站在身後幫忙的副官一刀砍下了腦袋,隨後那名副官也拔槍自盡了。

    「知道了!」任超應了一聲,縱馬繼續向前。

    「報~!啟稟大人,宋軍門和馬軍門的部隊已經成功攻佔了東門,現在兩位大人正在趕往廊坊的路上。」又有一名斥候趕來大聲匯報道。

    「知道了!」任超隨口應了一聲,任超更在乎的是滅了這幫小鬼子的所得到的積分,至於宋慶和馬玉昆這時候跑來要分一份功勞,任超倒是沒有放在心上。一來,任超滅殺日寇的功勞那是有目共睹,別人就算想搶也搶不走。二來任超也真的不在乎清朝政府給自己的封賞,畢竟打敗小鬼子之後,這個滿清政府還能存在多久,完全要看任超自己的心情了。再者說對日作戰,這宋慶和馬玉昆就算沒有功勞,也總有份苦勞吧!分他們一杯羹喝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任超也沒必要為了這點小事而得罪了這兩個老傢伙。

    戰鬥結束之後,任超。宋慶,馬玉昆等人立刻聯名上奏清廷,在我軍前線官兵奮勇殺敵之下,最終全殲日寇於廊坊。在北京的李鴻章在第一時間便得到了消息,自然是興高采烈,一方面將任超等人的奏章轉交給熱河的朝廷,一方面連忙上奏朝廷為前線將士請功,同時恭請皇上以及太后老佛爺鑾駕回京。

    任超在廊坊呆了兩天,便接到了李鴻章的通知,讓他馬上返回京師。於是任超便命大軍暫時駐守廊坊。其本人率領一營親衛趕回京師。

    當任超等人從永定門進入北京城的時候,得到消息的北京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夾道歡迎這位抗倭名將,護國功臣。任超大破日寇,解北京之圍,被北京城百姓視為救命恩人。

    當任超騎馬步入永定門之時,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陣歡呼,任超揮手向圍攻的百姓致敬。不少百姓見任超進城,紛紛跪地向任超磕頭致謝。

    此時任超是春風得意。忍不住有些飄飄然的感覺。心裡忍不住暗道,「怪不得人人都喜歡當英雄,當皇帝!這種被萬民擁戴的感覺,還真是相當的不錯呀!任超忍不住感覺到自己之前似乎有些太過低調了。

    正在任超暗自得意之時。前方突然發生一起騷亂。一幫身穿長袍,做書生打扮的人突然從人群中擠了出來,擠過街邊維持秩序的士兵衝上了街頭,攔住了任超。

    任超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不知道這些書生突然攔住自己的車架的目的何在。

    這時其中為首的一名中年書生拱手對任超大聲說道,「任大人,我等各省舉子聚集於此。攔住大人車駕,並無惡意,而是有一事相求。」

    任超一聽這些書生竟然是來京趕考的舉子,而且是有求於己,不禁來了興趣,揮了揮手讓士兵放那些書生近前說話。護衛在任超馬前的虎賁軍士兵立刻讓開一條道,但是只將那為首之人放了過來。

    任超翻身下馬拱了拱手說道,「這位先生攔住任某車駕,不知所為何事呀!」

    「大人容稟。」那中年書生開口說道,「我等都是進京趕考的舉子,正逢倭寇大舉入侵,兵臨京師,此乃千百年未有之奇恥大辱呀!」那中年書生立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表情。

    任超見這書生這副表情,連忙安慰道,「這位先生不必傷心,所幸天祐我大清,倭寇已經被我軍全部殲滅!京師也已經轉危為安了。」

    「雖然進犯京師之倭寇已經被大人所滅,但是難保倭寇不會再次進犯?西方列強不會再次進犯,昔日圓明園之大火仍歷歷在目,令聞著傷心,見著落淚呀!」那中年書生說著竟然伸出衣袖擦了擦眼角,也不知道是真的傷心落淚了還是就只是做做樣子而矣。

    「先生這是何意?」任超確實有些迷糊了,不知道這書獃子到底搞的什麼名堂。

    「大人,京師之危雖解,但是天下之危尚未解除。」那中年書生擦了擦眼淚接著說道,「倭寇何以欺我,皆因我大清國弱民貧所致。今日大人能夠擊敗倭寇,倘若他日西方列強犯我大清,大人還能像今日一樣將他們盡數滅殺嗎?」

    「先生有什麼話,儘管明言好了。」任超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和這個書獃子說話實在是太墨跡了,有什麼話直說不就得了嗎?何必跟老子拽呢?欺負老子沒讀過四書五經嗎?

    「學生以為,當前之勢,要想救我大清,解天下之危,唯有富國強軍一路可走。」那中年書生見任超面色不耐煩之色,連忙說道,「我等十八省舉子泣血著此萬言書,還望大人看在我等一片赤誠之心的份上,代為上奏皇上。為天下安危大計,下詔鼓天下之氣;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鼓商富天下之民。」那中年書生說著拿出一個折子恭恭敬敬的呈到了任超面前。

    任超聞言忍不住微微有些吃驚,在這個年代,能有這番見識的,絕非常人,「敢問這位先生高姓大名?」

    「學生廣東舉子康有為!」那中年書生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任超恍然大悟,心裡忍不住暗道,果然是這個傢伙,我說怎麼看著這傢伙的裝扮有

    些眼熟呢!原來這傢伙是康有為呀!這才想起以前在歷史課本上確實見過這康有為的照片,雖然記憶有些模糊,但是和眼前這人確實有幾分相像之處。「原來是南海先生呀!久仰久仰!」任超連忙客客氣氣的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