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重鑄天朝

正文 第279章 雙刃劍 文 / 七匹孤狼

    雖然在火力配備方面,虎賁軍佔有絕對的優勢,同等兵力下火炮的配備是俄軍的幾倍,機槍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幾乎沒有可比性。而從兵力方面,虎賁軍雖然處於劣勢,但是起碼在吉林局部地區,虎賁軍的這種劣勢並不明顯,俄軍八萬,虎賁軍六萬,那些戰鬥力低下的叛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因為這樣一支叛軍根本對戰局起不到什麼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即便如此,任超也沒有急於發動進攻。

    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現在的虎賁軍根本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火力強大固然是一個優勢,但是也是一項沉重的負擔,這些先進的武器絕對是一把雙刃劍,對於敵人他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刃,但是對於虎賁軍來說卻也嚴重考驗著他們的後勤保障能力。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無論是那些火炮還是那些輕重機槍,打出去的不僅僅是白花花的銀子,同時也是巨大的後勤壓力。這些炮彈,這些子彈,都得從後方千里迢迢的運來,以現在的交通條件來說,想要保障前方將士的消耗,後勤壓力可想而知。

    固然任超有系統在身,起碼能夠保障其所在地區的後勤補給,但是任超不可能總跟著虎賁軍到處征戰吧?而且現在任超還能勉強應付,以後呢?如果虎賁軍日後被迫面對兩線開戰,三線開戰,甚至是多線開戰,戰線不斷的拉長,任超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像孫悟空那樣,拔出一朵毫毛,變出無數個分身來吧!所以從長遠來看,任超已經開始漸漸的減少軍隊對系統的依賴,就是希望虎賁軍在正常的環境下逐漸的發展壯大起來。因為現在的虎賁軍固然非常強大,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嚴重的缺陷。那就是對系統,對任超的過度依賴,所以任超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彌補這個缺陷。

    當時虎賁軍遠征關外平叛,任超為什麼沒有隨軍出征,甚至之後這一段時間都沒有到前線看上一眼。一方面是因為任超根本走不開,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任超也是借平叛之機來考驗虎賁軍。以虎賁軍的強大戰鬥力,對付那些叛軍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就是這樣一場戰鬥,持續打了幾個月之久,為什麼?不是虎賁軍不想進攻。而是因為沉重的後勤壓力,嚴重制約了虎賁軍的進攻速度。

    而這一次對沙俄開戰,百忙之中的任超為什麼非得堅持來前線,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次戰爭只能勝利,不能失敗,虎賁軍根本敗不起。所以任超堅持來了前線,但是任超雖然來了,任超也已經決定了。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輕易動用系統,以減少虎賁軍對系統的過分依賴,使得虎賁軍能夠在一個良性的環境下健康的發展壯大。

    所以這一次任超並沒有一到了吉林之後。便卡卡的兌換出大量的物資,隨後對城外的沙俄軍隊發動進攻。如果這樣一來爽是爽了,但是卻達不到鍛煉虎賁軍的本意了。這次對沙俄開戰,對虎賁軍來講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虎賁軍能否經受的住這次嚴峻的考驗,這直接關係著華夏的未來。

    目前為止為了供應前線部隊作戰,任超先是從山東徵調了大約十五萬的民夫。保障前線大軍的後勤。對沙俄宣戰之後,又從山東,直隸,遼東等地先後徵調了十萬民夫。不禁如此,現在濟南通往山海關的鐵路,運力全開,而這些轟隆隆的火車運送的都是支援前線的各種軍事物資。但是可惜的是,東北的鐵路還沒有修通,這些軍事物資到達山海關之後,只能依靠人力,畜力進行運輸,這注定將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另外除了鐵路以外,任超同時調動北方各個港口所有能調動的船隻,將大量的軍事物資從膠東半島裝船之後運往遼東,然後在運往前線。

    任超這邊正在忙著從後方向前線運送大量的軍事物資,積聚力量準備一舉將打敗沙俄軍隊。因為這場戰爭拖得越久,虎賁軍的後勤壓力便會越大,所以能夠盡快解決戰鬥,還是要盡快解決的好。

    但是沙俄人卻不準備給任超太多的時間來準備了,早已經等不及的沙俄人,率先對吉林城發動了進攻。虎賁軍的後勤壓力重,俄軍的後勤壓力同樣不小,前線十幾萬大軍,需要大量的各種補給物資,而以當時的交通條件來說,俄軍也只能依靠最為原始的人力,畜力進行運輸。所以俄軍同樣希望速戰速決。而且此時的俄軍還犯了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太過輕視自己的對手了。

    這些沙俄老毛子從來就沒有把清國放在眼裡,在他們看來,清軍戰鬥力低下,根本不堪一擊,雖然說虎賁軍號稱大清第一精銳,而且曾經將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但是這些俄國佬也從來沒把小鬼子放在眼裡過,自然也不過將曾經擊敗日本人的虎賁軍放在眼裡。

    老毛子始終認為清國**無能,根本不敢和沙俄開戰,這一次任超居然真的向沙俄宣戰了,也確實打了老毛子一個措手不及。無論是沙俄在遠東地區的最高指揮官阿列克塞耶夫,還是彼得堡的那些沙俄的最高決策者們,都沒有遇料到這場戰爭真的會爆發,他們還以為沙俄只要一出兵,任超便會主動做出讓步,乖乖的將黑龍江等地割讓給沙俄,因此沙俄根本沒有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戰略物資貯備嚴重不足。這樣一來,沙俄人更加不願意繼續拖下去了,所以迅速擊敗虎賁軍,結束這場本來就不該發生的戰爭成為了目前沙俄唯一的選擇。

    於是自以為準備好了的沙俄軍隊果斷的向吉林城發動了進攻,沙俄人之前也已經得到了具體的情報,知道虎賁軍兵力不足的弱點,只要能夠一舉擊潰吉林城的虎賁軍主力,還愁任超不會乖乖的坐到談判桌上談判嗎?一場激烈的戰鬥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爆發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