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重鑄天朝

正文 第334章 進軍台灣 文 / 七匹孤狼

    就這樣在這種毫無意義的互相指責和爭論之中,第n次的談判再一次結束了。雙方仍然沒有就戰爭賠償問題達成一致。

    任超實在不擅長這種唇槍舌劍的交鋒,一輪談判下來,已經有些暈頭轉向了。任超甩了甩有些沉重的腦袋,離開了外務部。

    「大帥!丁汝昌回電,李鴻章已經答應回北京了。」坐在回府的汽車上,任超的機要秘書孫俊平輕聲向任超匯報道。

    「什麼?這個老傢伙終於肯回來了嗎?」任超忍不住興奮的叫道。

    「是的!」孫俊平點了點頭說道,「不過李鴻章同時提出了一個條件。」

    「條件?什麼條件?」任超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不過任超也料到了,這個老傢伙可能不會乖乖的答應回北京的,多半會提出什麼條件。

    「李鴻章的條件是,兩廣總督的職務由德壽署理!」孫俊平輕聲回答道。

    「德壽?」任超忍不住再次皺起了眉頭,這個德壽任超還是知道的,在李鴻章調任兩廣總督之前,這個傢伙曾經兩度署理兩廣總督。此人是滿清貴胄出身,典型的頑固派!李鴻章堅持讓此人擔任兩廣總督,無非就是害怕任超趁機將兩廣收入自己的囊中。

    「沒有別的條件嗎?」任超接著問道。

    「沒有!」孫俊平搖了搖頭說道。

    「可以答應他!」任超想了想後肯定的說道,「立刻給丁汝昌回電答應李鴻章的要求。另外密令張海平,讓他趁機派兵佔領珠江口沿岸的各個炮台。同時通知海軍部,將蛟龍艦隊第一分艦隊與廣東水師合編為南海艦隊。駐地廣東,任命張海平為南海艦隊司令官,張海平由海軍少將晉陞為海軍中將。」

    「是!我記下了!」孫俊平恭敬的應了一聲。

    任超揉了揉有些頭疼的腦袋,自言自語道,「和沙俄人的談判還是要盡快瞭解才是。這麼脫下下也不是個辦法呀!」

    「大帥難道打算再次向沙俄人做出讓步?」孫俊平疑惑的問道。

    「想要老子賠錢門都沒有?老子不讓他賠錢就算不錯的了!」任超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任超突然發現自己還真的不適合做這種談判的事情,每天和那幾個老毛子扯皮,實在是太費心費力了。

    隨後任超又和那幾個老毛子扯了幾天的皮,雙方最終各退一步,達成了共識。關於雙方爭議最大的賠償問題,最終以互不賠償達成一致。這一問題解決之後。接下來的談判就順利多了。為了能夠盡快結束這場戰爭,怎麼著也要給老毛子點好處的。任超答應允許沙俄在東北地區修築鐵路,開礦設廠,沙俄人在東北經商也給予一定的鼓勵措施。但是同時要求鐵路的路權和礦權都歸清政府所有,沙俄方面以入股的方式修建鐵路。開礦設廠,也可以參與管理,但是其所有權還是歸清政府所有,沙俄人最多也就只能入股分紅。

    雖然沙俄政府對這樣的條件不是太過滿意,但是任超堅持不肯讓步,最終沙俄也只能勉強接受了這個並不是太過理想的條件。隨後雙方在北京正式簽訂條約,是為《中俄北京新約》。

    條約簽訂之後,任超也算終於鬆了一口氣了。雖然這樣的結果實在是太便宜老毛子了。但是任超也是無奈。何況任超也已經下定決心,將來一定會讓老毛子將吃進入的東西全都吐出來。現在已經到了1897年的夏天了,離著一戰爆發。滿打滿算也就只剩下十幾年的時間了。這十幾年的時間,足夠任超順利統一全國,而且有信心讓國力達到鼎盛時期。到時候一旦一戰爆發,老毛子無暇東顧,任超完全有能力一舉吃下俄國的整個遠東地區。甚至等不到一戰爆發,虎賁軍便有足夠的實力徹底擊敗俄國老毛子。至於說之前所簽訂的條約。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來著,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所以任超只能暫時忍下了這口惡氣。等到整合了國內的全部實力之後,再找老毛子報仇不遲。到時候恐怕就不僅僅是老毛子了,那些歐洲列強們所虧欠華夏的,都得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就在條約簽訂的當天,李鴻章也終於在廣州登上了北上的輪船北上了。

    任超得到消息之後,隨即下令張海平率領南海艦隊,搭載著一千五百名陸軍趕往台灣。南海艦隊趕到基隆港之後,張海平隨即率領一千五百名陸軍登陸。

    台灣巡撫唐景崧根本不敢迎戰,張海平隨即率兵進駐台北,在巡撫衙門向唐景崧宣讀了早就準備好的聖旨。擢升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度支部侍郎,即刻赴任,台灣巡撫之職由台灣提督劉永福署理。唐景崧不敢抗旨,只能乘坐南海艦隊早就為他準備好的船隻匆匆北上。

    這個台灣提督劉永福也是個傳奇人物,劉永福原為反清義軍黑旗軍的首領。劉永福著手操使士兵,整肅紀律,選擇人才,統一軍令。當時他紮營于歸順州(今靖西)安德圩的北帝廟,看見北帝廟神像旁邊的周公像手執著一面繪有「北斗七星」圖案,鑲有狗牙白邊的黑色三角旗,就仿造黑旗作為自己隊伍的旗幟。從此以後,這支隊伍就舉黑旗作戰,稱為黑旗軍。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清政府調集重兵圍剿各地農民起義軍。1867年秋,清政府派廣西提督馮子材調集兵力重點進剿桂西南農民軍,拉網掃蕩,農民軍傷亡慘重,軍需銀晌難以為繼,加上農民軍首領在艱難時期意見不一,只得分道揚鑣,各自率領所部轉移到越南。劉永福所部黑旗軍也是在這個時候,兵敗逃到越南的。

    劉永福到達越南的時候,正值越南多難之秋,內憂外患,國無寧日。1867年法國侵略者強行侵佔了越南的南半部之後,瘋狂地發動越南北部進攻,夢想滅亡越南,進而從西南入侵中國,建立一個所謂「偉大的法蘭西東方帝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