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北方狼族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醫藥代表 文 / 京都狼

    「爸,能不能幫幫遠山。」李然懇切的對父親說道:「他現在買辦公用品挺出色的,不過他打算轉行進入醫藥口兒,當醫藥代表。」

    「過些時間等市場上藥店多了,咱們廠準備找一些到藥店去鋪貨的銷售。」李然父親想也沒想的對李然說:「叫他一起來看看。」

    「不是,他想做業務。」李然知道是父親誤解了自己的意思。

    「業務,醫藥代表。還是對醫藥商業公司的業務員啊?」父親臉上顯出了為難的神情,對李然說道:「那就要看機會了,咱們廠的業務都是咱們廠職業中專和技校畢業的,要不就都是家屬子弟。連新畢業的本科生,都不好直接去當業務呢。要是給他分到一個小城市或者是」

    「哎呀爸。」李然不等父親說完就對父親說道:「不一定是進企業嗎?您看看有沒有醫藥小公司願意的?」

    「哦。我看看吧。」李然的父親點了點頭兒,把這事情默默的記在了心裡。

    這個時候,醫藥行業又在發生著一些潛移默化的變化。國家規定所有經營醫藥生產的企業單位都要通過gmp認證,而從事醫藥經營的醫藥公司也都必須需要gsp認證。當然了,這gsp認證從九十年代初就開始由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但一直沒有真正的施行,畢竟執法人員也是有限,不可能挨家挨戶的查去不是嗎?但最近可不一樣了,一些大醫院主動的要求看你的gsp或gmp認證證書,這可給了一些小的醫藥公司很大的心裡壓力,畢竟沒有實力這認證怎麼能辦下來呢?承受不了這壓力的就採取了掛靠大公司的方法,而承受的了的則是採取了看看再說的方案。

    而市場的競爭程度也比醫藥剛剛可以進入市場的時候要慘烈的多,如果你是一家藥廠,有自己的產品還好。但如果要是沒有自己產品的小公司,光是那能拿下一個好的藥品代理就夠你頭疼的。畢竟,那個大單位願意叫你這麼個小公司給人家代理啊?就更不要說一個城市或甚至是一個區域的總代理資格了。小公司更是想都別想。

    在這種相對惡略的競爭環境下,張雨煙二姑的醫藥公司自然是難以生存了。資金實力,人脈關係,怎麼能拼的了那些國有企業和公司呢?想自己,只不過是靠早年倒騰了幾筆鋼材的買賣發了家,這錢也不是自動取款機,能自動的冒出的。但你叫她放棄,她自然也是不肯了。掛靠一家大公司,多找一些產品,自然是她的想法了。

    這一天,李然父親辦事處的辦公室裡,李然父親拿著張雨煙二姑張華的三證仔細的看著:「你們手續倒是全。不過就是不知道這業務實力怎麼樣啊。」

    「我們公司雖小。但是和許多三甲醫院都有良好的關係。比如說」張華準備擺出一幾家已經進了自己貨的三甲醫院名字,而卻是被李然父親擺手打斷了:「我們現在已經有一個業務團隊為我們開醫藥了。」

    「那麼臨床呢?藥品進了醫院總不能不做臨床工作吧?」張華急切的問道。

    「人家辛辛苦苦開的醫藥,怎麼能找別人去做臨床工作呢。」李然父親想都不想的答道。

    這下子張華沒詞了。是啊,雖然說臨床比開戶來講是個體力活,掙得也要少一些,但是好歹有個保障啊。可是誰自己開的戶又會叫別人去做臨床呢?這就好像是鬧饑荒的時候,別人吃剩的飯也不會給你不是,人家還要想著留著自己明天早晨熬粥呢。

    正當張華感到沒有機會的時候,李然父親忽然開口了:「有一些,小醫院。還沒有開戶的,你們有沒有興趣去試試。當然了,我們醫藥銷售隊伍已經聲稱開始做工作了的小醫院,你們也不可以插上了。」

    「有啊!有興趣做做小醫院。」張華想也不想的答道:「不會,人家已經佔了的醫院,我們絕不插手。」

    李然父親猶豫著想了想,繼續說道:「是這樣,我兒子的一個好朋友,現在推銷辦公用品,干的還不錯。他想要上升個台階,當上醫藥代表」

    「我們公司,我們公司正好也缺醫藥代表呢。」張華沒等李然父親把話說完,就急著把話接了過來。

    短袖白汗衫,藍色西褲,一雙皮鞋。要不要再買一條領帶呢?遠山照著鏡子,梳理了一下頭髮。今天他的花費可算是不小呢!單單一個漢顯示的bp機,就花去了他的幾乎所有積蓄。做業務,必須要有顯示的bp機,不能叫藥劑科主任找不到自己。這個遠山知道,錢可以花,但是機會錯過可就不好再找了。

    「你不是那個,那個」遠山剛剛一進公司門兒,就被坐在前台的張雨煙給認出來了。

    遠山衝著張雨煙輕輕點頭一笑,就朝著張華的座位走了過去。上次他來這裡推銷辦公用品,知道這裡的老闆是張華。要說,沒有那次到這裡推銷辦公用品的經歷,他還真的可能不能開竅,以穩定客戶為主線,後來開了那麼多的買辦公用品的公司用戶呢!

    第一天,遠山在公司裡面熟悉了一天的藥品知識,諸如藥品的半衰期等等的。遠山發現目前公司裡面只有一類抗生素的藥品。其實這抗生素的藥品不管是奎諾酮類的,還是大環內脂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什麼病都可以用,利潤高,吃不死人。所以在九十年代末,各個藥廠,醫藥公司都瘋狂的生產銷售此類藥品。大家大都是把藥品換一個商品名,經過審批後,就變成了自己的產品,所以在醫院的競爭也是極其的激烈。你想想,雖然患者不知道,人家醫生可是知道啊!憑什麼同一類藥品進十幾個廠家的呢?

    下午的時候,公司的銷售經理給遠山做了一個簡單的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對病下藥的內容。當然了,這可不是說叫遠山去給人開藥,遠山一沒有哪個本事,二,沒有處方權。而是叫遠山在醫院裡如何察言觀色。

    比如說吧,

    ,這年輕的大夫,剛剛進醫院。在醫院裡面立住腳最為重要。他們大多重視的醫院裡領導的看法。並不非常貪財。如果在醫藥報刊上給他們發表一下論,使他們得到領導的器重,或許是他們所需要的。當然了,作為青年醫師,根本沒有進藥的權利,只有做臨床時候才會碰到。不過這也用講究啊,比如給臨床費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是不是每個季節都帶他們出去旅遊一次。或者,到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開個學術研討會,療養一下他們也是願意的啊。年輕人,喜歡出去玩,喜歡熱鬧。

    中年的大夫呢,就不同了。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兒子閨女上好的幼兒園,需要花錢吧,上小學請家教進輔導班,需要花錢吧。所以他們對金錢的**是比較濃厚的。有的時候,他們會多要臨床費,明明是給病人開了20盒藥,到了月底,卻是和你要25盒30盒的臨床費。這種情況就要掌握一個度了。如果要的錢不超出實際使用藥品的一半,那就忍了。和他說說醫藥代表掙點錢也不容易,就算了。如果這個醫院大多是這樣的滿口胡說,不給別人留活口兒的大夫,那就去找他們的科室主任。索性多給科室主任些錢,叫他按照用藥量,把臨床費按月分發了算了。當然了這樣一來,容易影響進藥的速度。到底患者也不傻,你不和他多說幾句他能用你那麼多的藥麼?科室主任分發的結果,就會是,這些醫院中流砥柱的中年大夫懶得和患者推銷藥了。甚至看完病後,對症下藥,連抗生素的事情提也不提了,或是直接開人家那個願意多給臨床費的醫藥公司的藥品了。不過,做買賣講究的是利潤,真要是醫生太黑,那也沒有辦法。只得冒著降低用藥量的風險,採取這一方案。

    而專家主任呢?他們大都40歲往上,子女很多都已經不用勞心費神,家裡經濟也已經穩定了。然而呢,許多卻還沒有到達功成名就。所以出書立說,就成為了他們的夢想。找個地方花些錢,給他們出一本書。拿下的可能性比較大。

    遠山瞪大了眼睛,這些都是他賣辦公用品時候,聽都沒有聽過的。那個時候,公司也開過周會,講的都是一分耕耘一份收穫,哪裡有這裡講的這麼細緻。

    遠山不由得感到,自己選擇進大行業,的思路是對的。第一天,在上班的時間叫自己熟悉產品,還給自己傳授如何做業務,聽張華張老闆說,這裡每個月還有800元的底薪呢。況且請客吃飯,只要提出請誰,都可以報銷。這行業不同,差別可真大呢。怪不得,人家說,女要嫁對郎,男要入對行。想想,自己距離在這裡安家並且把父母接到這裡安度晚年一家人在一起的好日子又跨了一步,遠山不由得暗自欣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