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第十二章 國營企業家徐老闆 文 / 天道一念

    一個受到震驚的亞洲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個陌生的、史詩般的中國。決不向蠻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買他們撤兵,唐太宗扭轉形勢,戰勝他們,使他們害怕中國。」——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

    徐陽一隻手托著下巴,另一隻手托著鼠標在電腦上無聊的拖動、點擊,大唐的一些資料他都快搜索個遍了,還是沒有找到一些對自己十分有用的,這些網上的唐朝秘聞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全是扯淡。

    唯一最近比較有用的,是他知道,過兩年的冬天,也就是貞觀三年的冬天,突厥將會遭遇一場罕見的大雪災。

    作為兩個可以與大唐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之一,突厥,一直是李世民的心頭的一把利劍

    大唐,長安城,皇宮禁地,東宮。

    一個名身披皇袍,滿身雕玉,有鳳來朝,帝王之氣的青年男人端坐在案前。

    作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年僅28歲的李世民充滿了活力與激情,他,不甘心大唐沉寂在突厥和吐蕃的威脅中。

    他的手中,靜靜把玩的一晶瑩剔透的玻璃,仔細一看,竟是一匹奔馬玻璃雕刻,他的面前,鋪著一張巨大的地圖,只見他,劍眉星目,那一雙漆黑如墨的眼眸中,死死的盯著地圖上『突厥』那兩個大字,兩個大字旁邊,還有一張十分精美的小紙條,上面只有一行字:貞觀三年冬突厥大雪災,擒賊先擒王。

    李世民的目光移到了這個紙條上,陷入了沉思。

    「聖上,長樂公主求見~」一名太監小心翼翼的輕聲道,生怕打擾了這位帝王的思索。

    「是麗質來了啊,快讓她進來.」這位帝王原本凝重的眉頭稍稍舒展。

    「諾~」

    不一會,一個身穿彩裙的小女娃便恭恭敬敬的從屏風後的大門走了進來。

    只見她粉黛玉珠,天真可愛,十分討喜。「女兒拜見父王~」這小女娃做了一個標準的宮廷禮節,逗的李世民哈哈大笑。

    李世民滿臉慈愛的望著這女娃,道:「麗質免禮,快過來讓父王抱抱。」

    那女娃一聽,嘻嘻一笑,便跑到李世民身邊,抱住了李世民。

    李世民哈哈笑道:「麗質,你母后進來身體可好。」

    那女娃滿臉頑皮道:「父王你猜呀~」李世民忍不住又被逗笑起來。

    屏風後面的一位老太監也是滿臉歡喜,自從突厥首領頡利兩次攻擊到首都長安城下,逼迫太宗皇帝單騎約盟,歲歲納貢之後,這位強勢的帝王就絲毫不能忍受這樣被欺凌,在他的東宮再也聽不到他的笑聲,為了大唐子民,他的擔子太重了。

    但是還好,他有一個聰慧可人的女兒,帶給了他少有的歡樂

    徐陽現在很尷尬。

    幾位刺史,劉家老太爺,還有章太守都一臉震驚的望著他。

    這是一桌家宴,章太守宴請的幽州城高端統治階級的私人聚會,作為最近大出風頭的海外歸來的非籍華人徐陽也有幸被邀請參加了這次家宴。

    雖然說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徐陽作為一名商人的身份是絕對沒有資格和這些官場的人坐在一桌的。

    不過劉家的刺史老太爺已經默認了徐陽是自己的準女婿,一下子就把徐陽的身份拉高了不少,更何況,徐陽真的很會賺錢。

    當官雖當官,日子總還是要過的,柴米油鹽,只要人活著就跑不掉,花錢的地方很多,可是掙錢的地方不多,這些官吏們又不敢大搖大擺明目張膽的貪財。

    因為李二這位千古一帝的狠人懲戒貪官的手段太厲害了。

    說到這,不得不提唐朝時的社會風氣。

    《新唐書》和《舊唐書》描繪的貞觀之治都是:政通人和,民風淳樸。官員清正廉潔,基本杜絕了**現象,全國沒有一個貪污犯。百姓安居樂業,糧食豐沛,堆積如山。社會安定,沒有小偷小摸,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個別人犯了死罪,臨刑前放回家處理後事,處理完後主動回來接受處罰。外出旅遊,不用帶錢,也不用帶飯,公園全部免費,走到哪裡都有人接待管飯。

    雖然不可否認有些誇大其詞,但是李二確實做到了中國歷史上最接近**的時代。

    譬如,全國基本上杜絕了貪污犯,全國一年,被判死刑的人,只有29個人,有個叫魏征的幹部,1個人便提「不同意見」200多條,10000多字,僅朝廷就設專門提反對意見的專職幹部達30多個,僅李二就5次下達詔書,在全國範圍內科考和選拔有才能的幹部。

    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貪污的王朝,這也許是李二最最值得稱導的政績。在李二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范,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尤為可貴的是:李二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警告貪污,主要是以身示範和制定一套盡可能科學的政治體制來預防貪污。在一個精明自律的統治者面前,官吏貪污的動機很小,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

    所以當官的也不是整日大魚大肉,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所以幽州的諸位官員也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看著劉家現在靠賣玻璃掙得是盆盈缽滿,一個個都是眼紅的不得了,看著人家大魚大肉,自己當個官還是青菜蘿蔔,所以十分想跟這號稱『徐財神』的搭上些關係,稍微掙兩個外快,

    ,補貼些家用也是好的。

    徐陽也是深知這些官員為何對自己熱情,他也早有打算和政府合作了,國企啊!鐵飯碗。

    但是這個宴會剛剛開始,徐陽就鬧了一個大笑話。

    侍女呈上來的茶,眾人皆是慢慢細品,徐陽有些渴了,就先飲了一大口,結果這一喝不要緊,徐陽立馬是低頭,一口茶全噴了出去。

    『尼瑪!這是個什麼jb玩意?』徐陽一臉死了爹的表情,他不住的伸著舌頭哈著氣,想把口中的怪味散去,可是那股奇怪的味道仍是久久不去,可謂是『唇齒留香』。

    倒是章太守最先反應過來,他輕聲道:「徐城管是不是喝不慣這茶?」

    徐陽沿著唾沫,滿臉哭喪的問:「這也是茶?」

    章太守微微笑道:「如假包換,這可是採用了上好的材料醃製而成的。」

    徐陽的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什麼時候茶也能用醃製這個詞了?

    「咳咳,我說,醃製茶葉嗎?」徐陽好奇的問道。

    章太守笑道:「何止是茶葉,為了釀出美味的茶水,還醃製蔥、姜、蒜、棗之類的,這茶中還泡了枸杞,何首烏,人參,絕對是滋養大補之品。」

    章太守的一番話說的徐陽是一陣惡寒,他每說出一種食材,徐陽的身體就會抖一下尼瑪,這真不是給人喝的呀。

    「對了,」章太守忽然想起了什麼「為了美味,通常都會加鹽和油沖淡一些。」

    徐陽卒,享年二十一歲

    第二天一大早,徐陽就派人去章太守家送新茶葉了。

    不但送去了茶葉,還送去了一名由徐陽親自指導的調茶師。

    當調茶師將紫砂壺中的沸水沖入玻璃杯中,上下翻騰的茶葉如妙齡少女歌舞般舞動,氤氳繚繞,沁人心脾的濃香差點把章太守給融化了。

    在一旁看著的章雪嵐也是一臉癡迷,如此高的飲茶化,讓她瞬間愛上了這個活動,香茗於杯,白霧繚繞,茶道蘊含的哲理讓她深深著迷。

    水過三杯,茶終於泡好了。

    當調茶師端起玻璃杯柔聲對章太守道請慢用時,章太守感覺自己已經沉醉於這茶的濃香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當一口入喉,章太守瞬間明白了那日徐陽為何入口即吐了。

    跟這茶葉比起,自己平日喝的,簡直就是馬尿。

    這茶入口清冽,雖是沸水所泡,但仍感覺清爽不已,茶水剛一進口,便有茶的苦澀,但慢慢品味,就能品出一絲甘甜與清香,可謂是極品。

    章太守端起玻璃杯,不斷品味,他越品越興奮,大聲哼道:「拿紙筆來~」

    侍婢拿來了紙筆,只見章太守大筆一揮,一首《品茶》便渾然天成: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雲。

    徐公所贈仙人茶,渺渺含香在氤氳。」

    翌日,由幽州上層圈子集資組成的大唐茶葉聯盟公司成立。

    此公司採用多份分股,徐陽以技術入股的身份,包攬了該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擔任公司ceo兼總經理,其餘諸位股東以資金入股,其中更是有章太守,劉刺史,張刺史和周圍幾個州的刺史等國家公務員以國家身份入股,其收入的百分之十每年上繳國庫。

    自此,徐陽也正是開創並加入了國營企業,抱住了一個「鐵飯碗」。

    也自此,徐陽這位攪動幽州的風雲人物又有了一個新的頭銜:國營企業家徐老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