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太子李承乾 文 / 天道一念

    「原來是高明來了,快讓他進來。」李二的眉頭稍稍有些舒緩。

    御書房的門被推開,一紫金冠,鑲金袍,腳踏白魚靴的小齡少年端端站在門口,眉宇之間竟與李二有著七分相像,正是儲君,李承乾,又字李高明。

    只見他低首含眉,手鞠握拳,躬身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父皇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聲音稚氣未脫倒是顯得老成不已,就連剛剛的那一套躬身禮儀都做的完美無瑕,集皇室的優、尊貴、超凡於一身。

    「嗯,不錯。」李世民的表情似乎都沒有改變,他雖疼愛承乾,但他更是一位帝王,對儲君的要求就是要完美無瑕。

    「今日怎麼想來請安的,沒有去聽李綱先生的課?」李世民的聲音中含著淡淡的威壓。

    年僅八歲的李承乾哪裡能承受的了帝王之威,急忙道:「李綱老師告病休息三日,兒臣特來向父皇准許兒臣與三弟,五弟一同去太液湖避暑。」

    李世民的聲音有些怒氣,道:「只聞你說與三弟五弟同去,為何沒有你四弟青雀?朕多次告訴你們要兄友弟恭,可你看看,為何將青雀一人落下?」

    李承乾頓時有些唯唯諾諾。

    他弟弟可是一個性子比較直的人,名叫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自幼便才華橫溢,聰明絕倫,聽母后說這小子六歲時便做了一首詠龜詩,這兩年更是得到李綱先生的交口稱讚,被認為是李家這一代最為聰穎的人物。

    這讓李承乾的心裡很不好受,他是太子,按理來說,自己應該是皇室子弟中的佼佼者,可如今有一小子比自己更為聰慧,這怎麼能行?

    所以李承乾一向是對李泰懷有敵意,當然李泰也不是什麼心胸寬廣之人,本來就自視甚高,瞧不起那些讀書不利的土崩瓦狗,天生早慧的優越感讓他遠離了那些整日只知打鬧的皇家子弟,所以在眾多皇子中顯得十分的孤僻。

    李世民聽到李承乾解釋不出來,也是十分不爽,他自己是個弒兄殺弟的狠人,這讓他的心中有著近乎病態的**想要自己的後代和睦美滿,兄友弟恭,可是事與願為,他的幾個兒子在宮中都自成一團,這不是什麼好現象。

    李二不知道的是,這種不好的現象一直持續到了自己駕崩也未能解決,高祖李淵的那句『我的兒子自相產殺,你的兒子也一定血流成河』的詛咒最後真的實現了。

    他的兒子中幾乎也都是互相殘殺,甚至後來有被他親自殺掉的,十位皇子,最後慘死掉八個。以至於開啟了大唐傳位的霍亂,武則天也是乘機上位。

    面對父皇的咄咄逼迫,李承乾很明顯不敢頂嘴,只是口中稱著兒臣知錯,但他的心裡卻一點後悔的意思都沒有,他不敢恨李二,所以只能恨那個讓自己挨罵的人,李泰李青雀!

    「罷了,你是儲君,就要有君臨天下的胸懷,作為兄長,更要有兄長所有的擔待,高明,你可明白?」

    或許是李世民累了,或許是他回想起自己悲痛的往事,他的語氣軟了下來。

    「兒臣明白,兄者,即為父母之下者,為天地綱倫,兄友弟恭為萬世之道也。」李承乾急忙背了一句克己復禮的句子,想讓李二放過自己。

    李世民一聽,果然不再責罵李承乾,只是疲乏的歎了口氣,道:「來給父皇捶捶肩膀,朕今日大朝會結束又批閱了兩個時辰的書,已經身心俱疲了。」

    李承乾微微抬頭,看到了李世民滿臉疲憊的模樣也是心中一酸,道:「兒臣這就給父皇捶捶。」說罷便走到李世民身後,輕輕給自己的父皇捶起背來。

    李世民頓時感覺背後輕鬆,只可惜高明只有八歲,手中力道太輕,還是觀音婢捏捶力道最合自己心意。

    享受著背後的捶打,李二又望向了桌案上的包裹。

    影衛的書信他已經看完了,只是那包裹打開,裡面還能看到有一匝白紙。

    李世民隨手便抽出來一本,當那書本剛一入手,李二便心有震驚之感,這紙張入手堅硬,不似自己摸過的任何紙張,當他看到這紙張是也是很震驚。

    雪一般的白,好似宣紙一般,可是自己也是常常用宣紙,宣紙要比此種紙張柔軟太多,搖了搖頭,李世民也不多想,他朝著白紙上看去。

    只見白紙上一大頁空白,只有正上方寫著幾個工工整整的大字《語(一年級)》。

    碩大的一張白紙,就寫這幾個字真是浪費,李世民想破頭皮都沒想起究竟有哪位大家做過一本叫《語》的書。

    在李世民疑惑時,他身後捶背的李承乾也是被這本叫《語》的書的封皮所吸引,不知不覺,捶背也停了下來。

    李世民沒有注意身後的動靜,他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了在這一本書上,只見他緩緩打開了第一頁。

    一股從未聞過的油墨香味刺激著李二的嗅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千秋功,萬世業,李唐王,家天下。」

    />

    李二越看越眼熱。

    「好!好!好!好一個千秋功,萬世業,李唐王,家天下!雖然最後的韻腳不准,這正是我李家正統跳出天下輪迴的標誌!」李世民第一次失態的大笑了起來。

    他背後的李承乾也是震驚了,雖然他年紀小,可是識字已經很多了,李綱先生的教育不可謂不嚴厲,即便你是天下皇子,該挨五板戒尺的不會就少一板變成四板。

    這種硬統式的皇室教育壓搾這李承乾的童心,最終在墜馬後爆發,將他逼迫成一個永遠停留在青春叛逆期的少年。

    而現在的他還是十分的溫順,待人溫爾的那個翩翩公子,此時的李承乾也是被那語書上三字經吸引了。

    光是那書本上的前一行字就讓他浮想聯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李承乾以前內心一直認為人生下來就是壞的,因為他覺得自己就很壞,他偷偷的在李泰的書頁上圖上墨汁,在高陽公主的房裡放飛蟲,雖然冒著被護衛發現,被父皇打死的危險,他仍是想那麼幹。

    現在有一本書告訴他,他本來是好人,只是『性相近,習相遠。』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這和人無關,只怪環境將人變成這樣的。

    他輕輕鬆了一口氣,彷彿卸掉了一個大包袱,而李世民,仍是大笑著做著李家千秋萬世的美夢。

    李承乾那八年來第一次堅若城牆的心,第一次掉下來了一塊最細小的磚石。

    遠在幽州城的徐陽,他那小小的蝴蝶翅膀,已經煽動到了原本大唐日後的禍患之源太子李承乾的身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