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煤礦的分成 文 / 天道一念

    白眉已經在兩儀殿外等待多時了。

    見長孫皇后跟著李二從大殿踏步而出,滿臉褶子的笑容湊了上去,此時的白眉一點高手風範都看不出來,無害的真的只像一個小太監。

    兩儀殿外是一片巨大的白石空地,木頭做的蒸汽汽車靜靜的俯臥在廣闊的白石廣場上,蔡工頭和鄭他們幾名負責開車的工匠跪在地上,渾身戰慄,這輩子能被皇帝陛下召見,這讓這些鄉間草民已經激動的無以復加。

    李二滿意的看著跪在下面的一眾工匠,這才是面聖時該有的態度,兢兢業業,小心翼翼,像徐陽第一次面聖時那樣的風輕雲淡是怎麼回事?

    李二咳嗽了一聲,圍著蒸汽汽車觀摩了兩圈,中氣十足的問道:「此物便是蒸汽機?」

    蔡工頭哆哆嗦嗦的抬起頭,道:「回稟陛下,此物就是蒸汽汽車,這上面全鐵製作的便是蒸汽機。」

    李二聽聞很感興趣的摸了摸被稱為蒸汽機的東西,這奇怪的東西由一個大鐵皮圓筒為主,上邊有幾個長鐵條銜接,自己也算是對機關略知一二,可是眼前的這個東西竟是從未見過。

    「給朕演示演示怎麼用的。」李二轉頭對徐陽命令道。

    「諾。」徐陽點頭哈腰,然後對蔡工頭說道:「蔡工頭,可以開始了。」

    蔡工頭這個小老頭雖然面見陛下比較害怕,但是一旦關係到他自己的領域,立馬就變得自信了起來。

    仰著脖子,蔡工頭對那幾名站在蒸汽機旁邊的工匠大喊道:「加炭,燒火!」

    只見其中一人跳上了蒸汽車,用腳踩動鼓風機,其餘三人不停的朝蒸汽火爐中加著木炭,蒸汽機冒著黑煙,緩緩的動起來,白眉一臉警惕的站在李二身前謹防著有什麼危險,蒸汽機上的鐵柱子們開始在蒸汽的推動下緩緩轉動,齒輪交錯,蒸汽機車的兩條輪子也逐漸被帶動。

    李二面色凝重的望著這逐漸開動的蒸汽汽車,長孫皇后也是對這樣一個大傢伙沒有東西拉動便能自己行動的蒸汽機車十分好奇,至於李承乾和李泰兩名皇子都已經是震驚的目瞪口呆了。

    蒸汽車的啟動很慢,但是一旦跑起來就快了,在蒸汽車上的工匠不再繼續踩踏鼓風機了,而是坐在了整個蒸汽汽車的前面,蒸汽機車朝前面跑的飛快,這時那工匠用手握住了一個圓形的輪盤,正在眾人都好奇這輪盤是什麼的時候,只見那工匠手一轉那輪盤,整個蒸汽機迅速的轉了一個彎,然後又朝李二這邊行駛過來。

    李二看的是目光炯炯,心中不知道在想什麼,至於其他眾人都是看呆了。

    那工匠很恭敬,離李二還有很遠的地方就踩了剎車,車速快速的降了下來,最後剛剛好再李二面前停了下來。

    李二的表情看不出悲喜,一副嚴肅的樣子,嚇的那些工匠都跪下低頭不敢直視。

    李二思索了一會才轉頭朝徐陽問道:「果然是神奇之物,不耗馬匹,便能自己行走,不過朕剛剛聽到加炭燒火,不知這蒸汽機啟動時需要消耗多少木炭?」

    徐陽點了點頭,帝王的想法果然總比別人多想一些。抬頭道:「回稟陛下,現在沒有煤炭,每次啟動蒸汽汽車要消耗數斤木炭,每行千米亦要木炭燃燒供應。」

    「數斤木炭,也不算太多,不過你所說的煤炭是什麼東西?」李二好奇的問道。

    「回稟陛下,煤炭是一種深埋於地下的燃料,又稱黑石,黑金,石墨。可以做成墨雕」徐陽覺得自己需要解釋的清楚一點,以方便自己的賺錢大計。

    「哦?」李二思索了一下道:「這不就是《山海經》中所提到的石涅嗎?」

    「正是此物。」徐陽不住的點頭。

    「此物深埋地下,獲取十分不易,你說及此物要幹什麼?」李二盯著徐陽道。

    徐陽內心十分的激動,道:「臣身為鬼谷弟子,一身尋龍點穴,辨別礦脈的本事這世間可謂沒有幾人能及,臣在長安附近就發現了幾個煤礦礦脈,我的師尊說蒸汽機是骨骼的話,煤炭就是肌肉,加上石油這種血液,大唐的天下就會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李二有些驚異的道:「這三樣沒聽說過的東西竟然如此重要?朕覺得你海外尋找作物的事應該當做主要的事情來做才對。」

    徐陽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只有蒸汽船發明之後,牛將軍才能盡快的跨過萬水千山將海外高產作物帶回我大唐,要不然以人力而跨海行駛,沒有個兩三年都不能回來。」

    李二的眼睛裡冒著精光,道:「你是說這蒸汽機不僅能製作成路上跑的車,還能製作成海上跑的船?」

    徐陽十分興奮道:「何止這些,有了蒸汽機,大唐的紡織業,農耕業,採礦業,造紙業等等等等,全都能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李二的臉龐在日光的照耀下顯得微微發白,他雙手緊握,問道:「告訴朕,那幾個煤礦在哪裡?」

    徐陽哼著小調出了皇宮,馬車裡坐滿了人,蔡工頭被皇上封為皇室工匠,隨徐陽負責製造蒸汽產業,沒有賞銀,不過綢緞每人十匹,這比賞銀更加隆重。

    徐陽的心情很好,煤礦的所屬權和陛下已經談好了,徐陽負責開採挖煤應用等一系列全套採礦事務,和皇家四六分成,雖然皇家什麼都沒干就能拿走六成大份,徐陽也沒說什麼,畢竟這天下都是李二的,李二能給多少,全憑他心情好不好,能拿到四成就已經很不錯了。

    徐陽當場寫了一張契約

    約,一式三份要跟李二簽,李二覺得很是怪異,可是在聽清楚了徐陽所說的契約精神之後,李二十分樂意的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話說徐陽幹這一行已經是得心應手,當初在幽州建立公司的時候就跟幽州的那些官員簽訂了契約。

    契約精神在唐朝是很好理解的,那就是誠信問題,這一點東西方的社會經濟都產生了驚人的相似點,社會經濟有它自己的道理,外界的權利對它無加干涉,自古貿易需誠信。

    這一點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被普遍的認同,只不過西方叫『契約精神』,東方叫『立信以誠』罷了。

    李二對徐陽的契約很是好奇,覺得大唐的商戶們也應該推廣這個模式,已經命令禮部去草擬政令了。

    不過這一切對徐陽都不重要了,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趕快到長安以西找到礦脈,然後把自己的錢給挖出來,成為一名舉世聞名的煤老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