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第五十四章 大唐新變化 文 / 天道一念

    自從超市在長安城的各個坊市開業以來,坊市的繁華程度和熱鬧程度都成直線上升。

    坊間的百姓對這種購物的快事感覺新奇不已,這超市最好的特點便是可以在裡面隨意的看各式各樣的商品,不論時間,可以不花錢,想逛多久都可以,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是集市的主人,一種猶如在自家後院閒逛的新奇感。

    讓眾人都沒想到的就是這超市的創辦,就像是一場席捲長安的風暴,東市和西市那些賣雜貨商品的散戶現在都喜歡跑到各個坊間的超市旁去賣,因為在那裡賣東西不但客人多,而且還不講價,直接打亂了長安幾十年來未曾改變的『買賣去東西』這條更古不變的定理。

    事情總有兩面性,超市的創辦一方面給各個坊間的百姓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是另一方面也給長安的治安帶來了極為巨大的挑戰。

    超市的繁華,不但增加了坊市的流動人口,而且因為其營業時間一直到戌時,這個點長安的淨鼓鍾早已敲響多時,金吾、武侯和城管都開始上街巡街。

    這段時間,城管和武侯們頻頻抓住夜深在街的倒霉蛋,要是這些人沒什麼身份也就罷了,捉進大牢,打一頓交些錢財就得了。

    但關鍵是這段時間抓住的人沒一個是好惹的,程咬金長子程處默、長孫無忌長子長孫沖、尉遲恭長子尉遲寶林、更有二李家的兩個公子,李崇義、李德謇。更是還有一堆長安的勳貴,其中還有侯君集和張亮這兩位當朝大員,這不禁讓長安城金吾衛的隊長常何異常頭痛,也不敢抓人,只好把這些人放了回去,把這些人違反宵禁的事情直接一個折子遞了上去,表自己是無能為力

    「真是氣煞朕也。」李二皺著眉,對著從立政殿出來迎接自己的長孫皇后抱怨道。

    輕輕幫李二卸下朝服,長孫皇后微笑道:「陛下又因何事置氣?」

    「觀音婢有所不知。」李二有些鬱悶道:「當初就不該答應徐陽那小子的要求,允許他開超市,現在長安夜間上街的人頗多,違反了宵禁令,都被金吾給捉住了。」

    長孫皇后原本以為是什麼大事,沒想到卻是這一點小事。

    「不就是違反了一次宵禁嘛,下次想必就不會了。」長孫皇后安慰道。

    李二露出無奈的表情,「關鍵是這些違反宵禁的不是當朝大員,就是勳貴之子,違反宵禁這種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常何也難做,所以只好給朕遞了份折子。」

    「哦?」聽聞都是些貴族,長孫皇后才露出好奇的表情。「都是哪些人呢?」

    李二有些不耐煩的道:「還不是徐陽那小子的那些朋友。知節家的程處默、無忌家的長孫沖、尉遲家的尉遲寶林、更有二李家的兩個少爺,李崇義、李德謇。更是還有一堆長安的勳貴,其中還有侯君集和張亮這兩位當朝大員。」

    長孫皇后笑了笑,這麼多當朝重臣一起犯法還是第一次。

    「陛下可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違反宵禁?」長孫皇后用安慰的語氣說道。

    這不問還好,一問李二更是來氣,哼哼道:「朕派人去調查,結果只是因為這些人在康隆坊看街上的買賣和雜耍太過興奮,這才忘了時間。」

    長孫倒不驚詫,只是噗嗤一笑道:「陛下可記得當初徐陽海外歸來之後就像陛下請示過的取消宵禁一事?」

    李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喃喃道:「朕想起來了,那時候鬼谷徐陽就跟朕陳辭請求廢除宵禁,以加快大唐之商品流通,豐富百姓之生活,當時朕似乎是斥責了他一頓,以俠以武犯禁,夜不禁娼ji多瞟、賭徒多事為由,仍堅持實行宵禁令。」

    長孫皇后輕笑道:「這恐怕是鬼谷弟子行的『曲線』之路了。」

    李二聽聞,拍了拍大腿,「這個小子,居然把朕都糊弄在鼓掌中,改日上朝,朕定要好好跟他說道說道。」

    看著李二咬牙切齒的模樣,長孫皇后嘴角的笑意更濃了,「陛下,臣妾覺得您自從去書院踢了幾次球之後,整個人都變的開朗了。」

    李二聽聞,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朕也覺得朕最近的身體有所好轉,以前經常夜不能寐,現如今踢了球之後,倒是每日酣睡。」

    「陛下,臣妾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長孫皇后面色突然變的有些正式,嚴肅的說道。

    李二看了長孫一眼,也是正色道:「愛妃請講。」

    「臣妾覺得,這鬼谷徐陽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如今他這麼堅持取消宵禁,臣妾覺得,為什麼不給他一次機會,看看這宵禁一旦取消,我大唐究竟會出現怎樣的變化。」長孫皇后的眼睛裡閃爍著動人心魄的光芒。

    盯著長孫皇后的眼睛,李二也陷入了沉思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艷,雞踏蓮花萬歲春。

    帝宮三五戲春台,行雨流風莫妒來。西域燈輪千影合,東華金闕萬重開。

    七月流火,繁榮的長安卻依然沒有因為天氣微變而有所沉寂,這樣一座千年之城注定每一個角落都是帝國最榮華的見證。

    今天的皇城邊上已經圍滿了路人,不時的還有人朝裡面擠。

    皇城的告示榜上一個特大的標題吸引著眾多的士子也是在下面品頭論足。

    「莫兄,你看這皇榜上所說取消宵禁半月是謂何意?」一名國子監學生

    生服侍的學子手中扇著一把折扇,指著皇榜問道。

    另一名同樣身穿國子監學生服的青年盯著皇榜看了一會,才道:「聽說是因為昨日宵禁之後的幾個朝中大員沒有及時歸府邸,被巡夜的金吾給捉住了,所以陛下才會想出這個辦法吧?」

    那名折扇青年點了點頭道:「此言有理,不過咱們還是去找一處茶館,聽聽說書先生怎麼解釋這報紙吧?」

    「善。」

    望著兩個遠去的學子,站在人群很遠處的一個長衫青年雙眼淡泊的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靜靜出神。

    「公子,國子監也真是不知羞,校服明明是我們南山書院先有的,他們居然也冠冕堂皇的抄了去。」一個身穿布衣的書僮模樣的少年站在青年身旁憤憤不已的說道。

    「四九,別這麼說,國子監那叫引入他家之長,鬼谷先生就曾說過,『師人長技以制人』雖然此話說的有些偏頗,但是國子監現在與我南山書院不就是競爭關係嘛。」牛師贊滿臉輕鬆的說道。

    「公子,這邊的皇榜是說的取消宵禁一事,那邊還有一張皇榜。」書僮指了指遠處的又一圍觀群眾圍住的告示欄。

    「走,去看看。」牛師贊今天是以報社記者的身份來的看看朝廷又張貼出什麼皇榜的

    李二要將土豆種在長安城東的那片最為豐沛的土地,那邊也正好是藍田縣的地界。這條消息差點沒讓藍田縣的縣令激動的瘋掉,而且這消息還是通過皇榜張貼出來的,藍田縣的縣令頓時覺得是祖上積了八輩的德,才能獲此殊榮。

    李二於貞觀二年七月甘八,親手將第一株土豆栽在了藍田縣的土地裡,這也是第一次海外作物移栽出皇宮。

    當時的史官在《大唐史記》中記載道:『貞觀二年,七月甘八。帝臨藍田,栽海外土豆一枚,宣此作物於藍田多種植,此乃首之移栽出,乃我大唐盛世之開端。』r115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