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第六十五章 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 文 / 天道一念

    「眾所周知,中華帝國崛起的起點就是從第一代太宗皇帝李世民開始,如果您回到貞觀初年的長安,頭一件讓你驚奇的事,便是朱雀大街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時不時便有」赤髮綠眼」的白種人和」卷髮黑身」的黑種人出現,他們怡然自得,或行色匆匆,但每個人都是一副心安理得的表情。

    雖然我們沒有做過具體的數字統計,但是根據帝國先驅者徐陽先生在晚年的回憶錄中字裡行間所提到的,我們隱約可以知道長安當時的外國人口密集程度,大約跟你現在走在北京、上海街頭的感覺差不了多少。

    這就是說,早在公元七世紀,長安已經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國際大都市之一。長安的國際性,建立在整個帝國的開放性基礎上。

    一個國家敢於敞開心胸,迎接八方來客,第一要有穩定的國內環境。第二便是要有繁榮的經濟和強大的綜合國力,雖然我們中華帝國一直是世界上綜合國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可不要忘記,那個時候的中國剛剛經歷過一次改朝換代,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恢復生產,並且迅速的發展,這在世界發展史上都是一個奇跡。第三便是要有發達的交通。第四就是要有開放、包容、自信的心態。

    可以說,太宗李世民時期,中原政權就將這四個條件漸漸聚齊了。

    大唐不但擁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還有著與這座世紀之城相匹配的教育系統,當然。這也是我們大唐帝國子民們最為驕傲的一點。那就是南山書院。

    南山書院至今已經有一千三百七十餘年的歷史了。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跡,自從貞觀三年創立,到如今的公元二零一三年,不論是歷史更替,還是戰亂反叛,這一座書院依舊保持著良好的運轉,也為我們中華帝國歷史上提供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是世界歷史上時間最為久遠。底蘊最為深厚,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座教育天堂。

    不論是掀起」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搖籃,還是」光電技術的起點」南山書院都無時無刻在帶給世人驚喜,中國歷史上的諸多偉人也都是畢業於這所學校中,比如說草根宰相朱元璋,外交部長曾國藩,征討美國的水師統帥李鴻章,等等,這些偉人,他們都是畢業於這所學校。

    南山書院。在千年的時間裡,不斷的為中國提供著政界、商界、化界、科學界的頂尖人才。從書院畢業的學子都無一例外的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是各個行業中的精英,可以說,我們中華帝國能順利的把握住機遇,成為世界強國,首先要感謝的就是這南山書院。

    今年同樣是南山書院第一千三百七十年誕辰,從海外各地不斷有華人歸來,他們都是曾經畢業於這所母校,現在將回來參加母校的校慶,同時,將他們的走上社會的見聞和經驗和學弟學妹們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

    今天的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土地領土最為廣闊的國家,我們有一百一十二個民族,可我們依舊團結如一家人,中華帝國有著世界上最為發達的交通網絡,其實早在先驅者徐陽時代,大唐就開始了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始新造鐵路幹線,將蒸汽機車運用到運輸和傳送方面。

    我們習慣性的稱之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蒸汽機的具體出現時間已經不可考證,可是根據《大唐史記》中的記載,我們有理由相信,蒸汽機是有先驅者徐陽所在的鬼谷子發明的,我們不得不佩服,那個據說是隱居海外的鬼谷一族,他們究竟是有著怎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運用到了發明創造上。

    就算是在國外,鬼谷子一族也享有很高的盛譽,但對於鬼谷的歸屬與所在地的所有權,有某些小國不自量力,頻繁的在國內報刊上大肆刊登《鬼谷子是韓國人》諸如此類的報道,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極為自卑與愚昧的表現。

    根據先驅者徐陽先生在晚年的自述中,《鬼谷書》中明確寫著,:」師從鬼谷,海外為異人,乘船越千里,登海島,觀有曲發黑身之人,蠻荒不堪,師祖感念上蒼有好生之德,遂定居於此。」這些字,完全說明了,鬼谷子在海外定居的地方要麼是南美洲,要麼是非洲,對於某些國家朝自己侵犯他國偉人,臉上貼金的醜陋行為,我們保留向聯合國上訴的權利。

    今年也是大唐地理大發現第一千三百七十年紀念日,今年的六月五日,世界各個大唐的殖民地區都將舉辦盛大的慶祝儀式。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人便開始了海外探險,隨著指南針,蒸汽機的發明,遠渡重洋成為了現實,當時的先驅者徐陽更是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率領唐朝的海軍到海外尋找高產作物。

    雖然我們無法知道先驅者徐陽為什麼會知道海外就有高產作物,可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欽佩鬼谷高明的遠見還有深邃的見識。

    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唐人的生活水平顯然還不能和現代人相媲美,據史學家們的探索研究發現,隋朝大業年間的一場饑荒,中原的百姓還餓死了九千多人,這還僅僅是有記錄的,那些沒有記錄進去的,估計要有幾萬人。

    可能現代人對於餓死還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不過,大家一定都明白,當社會中還有人餓死的時候,糧食的總產量一定是不夠的。

    步入二十一世紀,南山書院農學院的袁隆平院長改良的雜交水稻已經可以畝產千斤,可是在唐朝時期,一畝水稻在季節不好時期的產量或許只有數十斤,這樣的產量,可以說連一個正常成年人都養不活,更不要說是一家人生活一年的口糧了。

    基於這種現狀,鬼谷徐陽創新性的向太宗李世民提出建議,一定要修建海船,到海外找回高產作物,讓大唐的百姓不再挨餓。

    太宗也是欣然應允,也就是從那時起,我中華帝國才迎來了地理大發現時期,現如今太倉碼頭已經被修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博物館,一代又一代更新的海船赫然在列,甚至我們可以

    從博物館中看到最早一代遠渡重陽的海船,被命名為」鴻運號」的福船戰艦,由此我們也可以一窺唐朝時期,那些乘風破浪的將士們究竟是有著怎樣的生活。

    現在的澳洲是中華帝國最為具有戰略和統治意義的一座海外基地,在這裡設有中華帝國戰略指揮部的總部,,在巨大的澳洲島上,也有數百萬的中華子民在輕鬆愉快的生活。

    根據世界聯合組織的要求,最新一輪的軍備裁員已經開始,中國自古的」城管」部隊的番號早已經消失,現在只有二炮,三炮和四炮,以及特種大隊。

    根據《世界核武器公約》還有《世界激光武器公約》,二炮,三炮所裝備的三百枚核彈頭以及數十枚激光導彈已經銷毀,中華帝國還將會下一步削減軍備,作出一個當世唯一一個超級大國領頭大哥的樣子,引領世界走向和平。

    中國的百姓是反對戰爭,愛好和平的,我們不懼怕戰爭,我們有著世界上最為久遠的歷史,也有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科技,可我們依然是一個禮儀之邦,不會像二戰時期的德國一樣,因為自己在歐洲的武力最為強大,所以侵略他國,我們中華帝國,始終堅持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外交政策……」摘自《中華人民帝國二十一世紀總結紀錄》……(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