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第十一章 盛世春耕 文 / 天道一念

    第十一章春耕開始

    「據《大唐史記》中所著,貞觀元年時的唐朝人口是三百三十萬,而在貞觀四年,這個數字就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人口總量擴大到了一千一百萬人。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人口數量極快增長的時期,雖然這個時期還是有許多境外之人入境,深山野民歸田這種事,不過人口增長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糧食產量的極大豐富……」————摘自《中國人口糧食報告》

    又到了陽春三月,花紅柳綠的時節,萬物復甦,中原大地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佇立在春意盎然的三月裡,綠色的律動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春的陽光破解著三月的鮮活明媚和它的秘密,就像是一個美麗的誘惑。嬌柳媚花青山溪水薰風細雨,無需渲染的意境在鳥語花香中蘊滿了麗詞佳句,款款深情,和諧悅耳。

    長安又度過了一個寒冬,迎來了春意盎然的春天,不過持續到上元節熱鬧的假期仍讓士子和官員們有些難以集中精力,畢竟心如平原放馬;易放難收。

    長孫悄悄的離開了徐家莊,整整一個冬天,她在徐家莊都享受了女王一般的待遇,若不是春耕即將開始,她也是不願離去的。

    春耕,是百姓們在萬物萌發的春季播種之前,第一次開始下地耕耘,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刀耕火種的時代儀式綿延已久,這春耕的習俗自然也是自古有之。

    農業講究時令氣節,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一概以時令為轉移。春耕自然是重中之重。畢竟它是一切農業活動的開端,也是一年新的開始。

    李二對於今年的春耕是格外的重視,原因無它,只是因為今年長安周邊所有土地都會種植上一種全新的作物:土豆。

    說到這土豆,不得不說徐陽當初的策略。一年兩季的種植,迅速的用一年時間積攢足夠的土豆種子,於明年,開始大規模的種植。

    而現在,就是這個計劃最後施行的時刻……

    長安城現在成了商賈的海洋,一張一張的紙鈔漸漸替代了金銀。商人們一旦嘗到了甜味,那麼他們會發了瘋似的去尋找方法去拓寬利益,徐陽當初派周段上演了一場利用紙鈔和火車便捷的交易方式,給了唐人們極大的啟發,現在長安洛陽的鐵道上。都是成群結對的商人。

    有時候徐陽覺得,唐人真的不是蠢,他們只是缺少一個啟發者而已……

    和長安城商賈們的熱鬧相比,春耕時節的長安周邊各縣的農民也都絲毫絲不示弱,大有奮起直追的意思,春耕定於今日午時開始,萬年縣、藍田縣、長安縣、南山縣這長安四縣的農民百姓全都是扛著鋤頭,趕著耕牛。走到了自己的田地。

    去年藍田縣試種的土豆給了周邊各縣的農民們極大的震撼,當那一塊塊巨大的土豆從土地中被拔出來的時候,給人的視覺震撼也是相當巨大。對於今年他們在自家的土地上種植這種神奇的植物,他們也都是充滿了自信。

    李二今天穿的很正式,頭上戴著鑲滿金子的珍珠冠,絹絲繫著的金龍秀裹在了後背上,手上拿著一個鋤頭,和朝中的諸多大臣一起站在藍田縣的黑土上。他們的身後是許多的皇室家眷,還有數不盡的禮儀司南。目視天上的太陽,李二淡淡詢問道:」諸位愛卿看這時間如何?」

    身後同樣是一身漢服。紫雲金魚的房玄齡拱手道:」午時已到,陛下可以宣佈春耕了。」

    「嗯。」李二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鋤頭,走到了田地前擺好的香爐和銅鼎前,從太監手中接過三根冒著徐徐青煙的巨大的香,朝桌案上的神農氏雕像拜了三拜。

    「感天地之恩,祈風調雨順,大唐皇帝拜見皇天后土,以保佑天恩在上,賜我百姓五穀豐登!」李二口中唸唸叨叨的說著祈詞,畢恭畢敬的朝天地拜了三拜,這才將香插入銅鼎中。

    「春耕,起!」白眉扯著嗓子就喊了這麼一句,一聲令下,似乎整個田地上的人都接到什麼命令一般,都低下頭,彎著腰,開始了耕地。

    長孫皇后有些憐惜的看著李二在她的旁邊氣喘吁吁的耕作著土地,可是還幫不上什麼忙,只能不時的走到李二身邊幫他擦一擦額頭滲出的汗水。

    「陛下勿需這麼賣力的,小心別累壞了身子。」長孫皇后上來勸慰道。

    「不不不。」李二搖了搖頭,一本正經的說道:」觀音婢莫要勸朕,這春耕是我大唐收穫的開始,斷然不能偷懶耍滑,這土地向來誠實,你若是不欺騙它,它定不會欺騙你,所謂付之多少、收之多少,正是此意,觀音婢莫要再說了。」

    看到李二態度堅決,長孫皇后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是更加勤快的給李二端茶擦汗……

    今天是春耕,不過徐陽卻沒去,對於古人的這種儀式,自己沒有多少興趣,李二親耕沒叫上自己,那更是樂得清閒,在家陪著孩子才是現在他最感興趣的事。

    時間一晃,上元節的假期就結束了,早朝也已經去了四回,每一次去都是困的哈欠連天,根本不適應這」打卡上班」的節奏。

    和徐陽的易困相比,小天物這孩子倒是越來越活潑了,睡眠的時間越來越短,現在已經快六個月大了,冬天還是有些消耗脂肪的,以前肥嘟嘟的身軀變的有些瘦了,不過嬰兒肥還是很多。

    六個月大,已經能夠爬了,可是地上涼,徐陽怕他凍著身子,便命下人裁剪羊毛,製成了羊毛毯,整整在後室和寶寶在的廂房鋪了三層,在上面打滾都傷不著。

    小天物對這個世界上的

    一切都很好奇,水汪汪的大眼睛,東瞅西眨的,怎麼看這個世界都不嫌厭倦,有時候,徐陽盯著他的眼睛,會被那純淨如水,精緻如同水晶般的眼眸所感動,他就像是一張白紙,一切都需要徐陽來在上面作圖。

    徐陽給他準備了許多的玩具,倒是成了他打發時間的好東西,往往他坐在在廂房的地上,一個小鎖扣就能讓他玩個一下午,徐陽也是暗暗感歎,這孩子長大了一定又是個溫的人,畢竟他跟其他那些愛哭鬧的孩子有著太多的不同。

    徐陽在莊子裡照看孩子的同時,同樣不會忘了打聽長安的新聞,身為一個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生活過的年輕人,徐陽深刻的知道信息對於時代以為著什麼,更清楚的認識信息在這個交流方式不發達的時代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無數的商機與機遇。

    上元節一過,李二就下令修繕嶺南道和蜀劍道,畢竟這兩處是路上嶺南的必經之路,現如今的嶺南在大唐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三季稻的產量對於李二來說依舊是個巨大的吸引力,對於這種極具戰略價值的地方,李二可不會管它以前是不是蠻荒之地,只要現在對大唐有利,那就要不計一切代價的完完全全的掌控它。

    那邊是修路,這邊是軍隊,從秦嶺深處每過半月都會有幾天轟隆隆的震天響聲傳來,普通的民眾不知道,徐陽心裡卻是無比清楚,那裡肯定又是城管部隊在做炮擊訓練了。

    對於兵權,徐陽一直在這一塊若即若離,李二沒有嚴厲的表示奪取他的兵權,但也沒有**到任命徐陽為那支軍隊的長官,彷彿對於那只軍隊,徐陽是不存在的一般。

    可是,只有徐陽知道那支部隊中,有多少人是自己的親信……(未完待續)

    ps:感謝三人的家大大打賞的一千起點幣,拜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