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平原決戰(上) 文 / 天道一念

    高麗的地形總是有一種讓人峰迴路轉的感覺,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偶爾就會出現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而安市城正是建造在這樣一座山峰上的都城,不禁讓人感歎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九月初的天氣,在中原已是盛夏,可是此時的高麗卻都已經開始微微轉涼,平原上的草地連綿成一片,綠芽漸漸褪色,變成了枯黃。

    高延壽自信滿滿的看著綿延四十多里的軍隊,這一刻他只想大吼一聲抒發自己的心情,十五萬的平壤子弟會讓那些敢來入侵的唐人領略領略什麼叫做畏懼。

    「將軍,您看,此處地形複雜,我軍連日行軍,此時不宜出戰啊。」一位謀士上來規勸道。

    高延壽有些不快的皺了皺眉頭,」此處視野開闊,那裡複雜,現如今我十五萬大軍圍剿一萬餘人還畏首畏尾,待我軍歸城之後,豈不遭人笑話!」

    一旁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高惠真也是接話道:」延壽兄所言有理,區區一萬兵馬何足掛齒,我們有十萬大軍,就算是有了埋伏又怎樣?」

    那名謀士似乎有些著急,額頭都有細密的汗滲出來,」二位將軍,您們可還記得淵蓋王在我等出城時是如何告誡我們的,淵蓋王有經天緯地之才,可都對唐人的那種火流星畏懼不已,我等還是依靠著安市城此處天險,不與唐人正面進攻為上。」

    提到淵蓋蘇,兩位姓高的將軍都是臉色一拉,畢竟沒人願意總活在老闆的指揮下。好不容易有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居然因為老闆曾經叮囑過自己不要出風頭就放棄的話。這也太讓人覺得窩囊了,所以二高將軍肯定不會同意。

    果然,聽了那名謀士說出這樣的話,高延壽露出了思索的表情,他不是在思考是否接納這個建議,而是在思考該如何將這只討人厭的蒼蠅給趕走。

    這名謀士是淵蓋王的親信,也一直是淵蓋蘇的智囊,地位也是不低。肯定不能悄悄殺掉,所以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將他軟禁起來,等到自己大勝歸國,即使自己前面出現再大的過錯,想必淵蓋王也會原諒自己。

    想到這,高延壽的表情頓時變的興奮起來,對左右高聲喊道:」來人!」

    幾名身穿盔甲的士兵立馬向主將靠過來,高延壽指著那名謀士道:」杜參謀身體有恙,胡言亂語,為了保護其身體。本將現在命你們將杜謀士遣送回營,不可放他出門半步。稍有差池,本將就拿你們的人頭是問,都聽懂了嗎?!」

    那幾名護衛都是精挑細選的人精,哪裡會聽不出將軍話中的含義,立馬拍著胸脯保證道,絕對不會讓杜參謀踏出房門,這才押送著杜參謀下去。

    倒是這名姓杜的參謀瞪大了雙眼,一副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一樣,最後被人押著離去時,也只是聽他歎了一口氣,什麼都沒有說。

    「哈哈,現在就沒有人再能阻止我們和唐人的一萬人決一死戰了!」高延壽笑道。

    一旁的高惠真也是面露笑意,」名垂千古,指日可待,現在就下軍令吧!」

    高延壽露出自信的神色,頤指氣使的對傳令兵吩咐道:」傳本將命令,四十里步兵列陣,準備迎敵!」……

    「對面的主帥難道是個傻逼嗎?」李道宗嚥了一口唾沫,他很是震驚的運用到了從《鬼谷詩詞》中學到的一個新詞,因為從望遠鏡中可以看到對面山包上綿延了四十多里的高麗士兵,看起來漫山遍野,堪有十萬之眾。

    「……」一旁的李績也是狠狠的嚥了一口唾沫,手中的望遠鏡緊緊的握著,行軍打仗,最為忌諱的就是一下子把底牌全都給亮出來,而且更為忌諱的就是軍隊鬆鬆散散的把戰線拉的太長,可是現在,高麗的兩位大將犯了連兵家入學者都不會犯的錯誤。

    「此乃天欲亡高麗。」李績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語氣竟是變的豪邁不已,」一乃出兵十萬,實屬不智,二乃戰線過長,實屬不穩,三乃帥旗避陣,實屬不勇,此不智、不穩、不勇之將,天意滅之。」

    李道宗和李績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高延壽和高惠真兩位將軍正在沾沾自喜,能夠把實力展現給大唐的軍士,讓他們有一種無人能與爭鋒的快感,可是,他們很快就會知道,驕兵必敗這一自古以來就被無數次被驗證的成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李二站在金龍號主艦的船舷上,負手而立,遙望遠處的黃河入海口,口中念叨著從《鬼谷詩詞》上看到的詩句。

    「陛下好興。」一旁的白眉點頭哈腰的恭鞠道。

    此時正是下午五點多鐘,西邊的太陽還有充足的光芒,只是稍稍的紅暈讓大地披上了一層紅妝。

    「元昌等人一直竭力唆使朕去泰山封禪,現在朕也算是到了山東,遙望這黃河兩岸,這變化絕非是一星半點啊。」李二有些感慨的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這山東一代早已是今非昔比,老奴聽聞,僅是去年一年,這山東買賣玻璃、茶葉、還有和西突厥牛羊交易的世家就多達百餘,現在西突厥有了毛皮交易之後,更是壯大,戶部的房大人曾經還專門統計過一次山東現在的世家生意,別的老奴不知,可有一事老奴是知道的。」

    「哦?」李二饒有興趣地問道:」你又知道什麼?」

    白眉的表情越發的恭謙,」陛下國庫中的銀子,現在十之有四是這些山東的商賈繳納的……」……

    滄州城是黃河入海口邊上的一處大城,也

    是河北道的護衛府城,今日滄州城的城主出城三十里迎接遠征的李二大帝。

    李二很高興,彷彿這不是一次出征,而是一次別樣的遠足。

    黃河入海口處的風景極好,蘆葦蕩飄蕩著新鮮的氣息,曲折的木樁小路,大片的濕地讓久在皇宮中的李二感到神清氣爽。

    不過美麗的風景改變不了年輕氣盛、壯志滿滿的李二出征的雄心,比如這一次進入滄州,李二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檢查糧草。

    俗話說的好,』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李二對於後勤的重要性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滄州成的刺史聽聞李二要檢查糧草,急忙親自帶李二到滄州的糧倉去看。

    今年嶺南又是大熟,三季稻展現出了強大的產糧能力,以往都是江南熟而天下足,現在一個曾是蠻荒遍地的嶺南,居然有了可以和江南水鄉攀比的糧產,不禁讓人唏噓和振奮。

    「陛下,這些都是從嶺南走水道運來的三季稻糧,雖然口感比江南米糧差了一些,可是產量極大,而且不易生蟲,您看,這些穀倉全部都是滿的,足夠前線戰士們的需要。」滄州刺史腆著因激動而通紅的臉說道。

    李二則是目光炯炯的一一審查著這些穀倉,每一個倉都打開看看,確實如滄州刺史所言,這裡堆滿了糧食。

    「朕此番帶了十萬男兒,這些糧食雖多,可依舊要未雨綢繆,做好拖下去的準備才是。」李二的語氣就像是一個站在高處指點江山的人。

    「陛下所言極是,這些糧食還不是山東此番準備的全部。」滄州刺史的聲音因為激動都有些哆嗦,能直面天子,這份榮耀也足夠他刻到墓碑上了。

    「哦?還有什麼準備?」

    「幽州城內,存糧要比這滄州多上十倍不止……」……(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