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66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 文 / 龍騎士

    抄底美利堅,是個發財的機會。但1935年,已經錯過了大蕭條後,投機的最好時代,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國銀行業已經全面復甦,加之總統羅斯福的多項「新政」,使得美國正逐步走出經濟危機的沼澤。

    鍾義更看重的是人,確切的說是人才。三十年代,經濟不景氣,很多技術工人甚至是高端管理人才,都更願意選擇換個地區生活,不光是美國,歐洲也是如此。所以,哈丁的收購案成功與否,鍾義並不是很看重,加快穩定澳洲形勢,才是更重要的,否則,就算是有人才想移民,人家也絕對不會選擇有戰亂的國家。

    叮囑哈丁關注那幾家重點企業後,鍾義的注意就轉回到了與英國特使的談判上來。亞瑟?內維內?張伯倫,此張伯倫非nba傳奇巨星百分王、萬人斬的張大帥,內維爾?張伯倫,時任英國財政大臣,保守黨領袖,出身於英倫著名政治世家,其父擔任過內閣殖民地大臣,其同父異母的哥哥奧斯汀更是擔任過財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璽大臣、外交大臣和第一海軍大臣等職。張伯倫深受首相鮑德溫的信任,出任英國財政大臣,並且在內閣中有相當的發言權。當然,這些都是這個時代已經發生的事,只有鍾義還知道,在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愛德華八世退位後,張伯倫就將接替退休的鮑德溫,出任英國首相,並在任期內,默認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和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並縱容日本侵略中國,面對囂張的納粹德國一退再退,甚至還與希特勒簽訂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但隨後便被小鬍子打臉,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來到澳洲的談判特使居然是這位著名的「綏靖政策」的代表人物張伯倫,鍾義捏了捏鼻子,「天不絕我呀!」

    鍾義認為,與這位未來的英國首相有很多可以聊的,愛爾蘭問題、猶太人購買巴勒斯坦土地問題、神教信仰問題甚至是工人最高工作時限問題。總之,前世的鍾義很討厭張伯倫,正是他的放縱,才讓日本在亞洲,德國在歐洲都愈加的肆無忌憚。但現在,鍾義覺得這位看起來嚴肅甚至有些古板的英國人,則是十分的順眼,愛爾蘭都能獨立了,您還差澳洲這片不毛之地嗎?

    坐在總督府的農舍中,張伯倫也有些不自在,倒不是因為這裡的條件比唐寧街10號差太多,而是……這是英國第一次面對戰敗後的談判。其實現在英國本土,對於駐遠東陸軍與皇家海軍地中海分艦隊的戰敗,爭議很大。反對黨工黨的議員們上跳下竄,要求繼續派出本土艦隊,嚴懲「那幫黃皮猴子」,而保守黨內部也有許多繼續戰爭、反對談判的意見,聲音最大的就是前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地中海分艦隊的戰敗,被許多英國傳統人士看成是國恥,而澳大利亞更是英國海外兩大自治領之一,是英王權杖上的寶石。

    這些人說的都對,大英帝國的尊嚴不容侵犯,皇家海軍的榮耀更是必須要傳承,但沒有人比身為財長的張伯倫更明白英國現在的處境了。美國的經濟大蕭條風浪完全已經撲向了歐洲各國,奧地利國家銀行都可以倒閉,德意志銀行提出暫停業務,英國也不好受,英磅貶值,放棄金本位,已經不可避免。在這樣的情況下,再由英國本土調動大軍去澳洲作戰,無論勝敗,結果都只有一個,英國的財政被拖垮。

    盯著對面年輕而自信的黃色面孔,張伯倫的心中也很憤怒,大英帝國臉上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就將要被這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撕去嗎?

    相比於之前數天的擔心,現在的鍾義的倒是很輕鬆。英國人打不起了,沒錢,沒軍隊,除非他們敢調動印度的兵力和本土艦隊,但鍾義賭他們不敢。印度的獨立勢力也是風起雲湧,英國人寧可扔掉十個澳大利亞,也絕不會放棄一個印度。澳大利亞對他們來說,就是個面子問題,英聯邦國家嗎!而印度則是他們的底線,說句不好聽的,現在英倫三島上英國人,就指著印度人養活著他們呢。

    澳大利亞有啥,羊毛可以繼續賣給他們,小麥也可以繼續供應他們,就一點,澳洲不能叫什麼自治領地了,帝國,新的帝國,一個由紅警軍團統治的新的帝國。

    但談判得一步一步來,鍾義也沒打算早早就摻和進談判中去,與面前的這位英國現任財政大臣、兩年後的首相處好私人關係,才是他想要的。如果換了那位強硬派的邱吉爾,鍾義才懶的鳥他。

    紅酒與神教是兩位紳士的熱衷,民生改革與經濟合作又代表了二人相近的政治理念,數日下來,雙方代表團因分歧太大,即將中斷談判之際,倒是鍾義與張伯倫二人惺惺相惜,彷彿如忘年交一般。不過,政治人物的交情,也就那麼回事,誰要是認真,誰就輸了。張伯倫同意親自坐在談判桌上,緣於軍方一系列的量肌肉活動。在堪培拉,鍾義陪同張伯倫觀看了裝甲二旅126團的實彈演習,一百輛59式坦克與六十輛獵豹輪式裝甲車快速突破「敵方」設置的塹壕障礙和地堡群,將敵人的陣地分割切斷後,又與敵人的援兵裝甲部隊進行了一場坦克大戰,張伯倫身邊的武官告訴他,那作為靶子被59式一炮擊毀的小坦克,就是英國現在最先進的馬克2巡洋坦克時,財政大臣的嘴角痙攣般抽動了一下。

    更為刺激的是在墨爾本,空軍師飛行一團的高劍團長,率領八架殲五為英國財長表演了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什麼眼鏡蛇機動、x式翻滾,當然,這些高難度動作還未面世,它們的發明是從不以剽竊為恥的最高指揮官同志。

    張伯倫提出了要看一看擊敗地中海艦隊的噴氣式轟炸機,鍾義也遂了他的願,反正菲利浦灣海戰後,這些戰機已經不是秘密了。但鍾義還是謙虛了一下:其實並非是轟炸機打敗了地中海艦隊,他們對戰死艦就沒有任何辦法,只是菲利浦灣的特殊性才使得龐德上將沒有辦法繼續戰鬥,再打下去,艦隊的補濟都成問題不是?張伯倫的隨從武官紛紛點頭對這個觀點表示贊同,二戰之前的英軍,尤其是皇家海軍軍官們,沒有人願意否定戰列艦的重要性,競技神號和考垂號的沉沒、皇家橡樹和馬來亞號的留存就證明了,海戰仍然是戰列艦的時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