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94章 遠東歡迎你 文 / 龍騎士

    後世的陛下也承認帝國初建的那幾年,葉知秋是整個帝國最忙碌的人。但此刻的葉總參謀長正是雄姿英發、春風得意之際。

    「1937海上聯合」行動捷報頻傳,各路大軍進展順利。漢斯的警備隊第一軍已經控制了本土與婆羅洲之間的所有島嶼,目前第一軍已經轉戰蘇拉威西島,波尼灣兩側的重要城市也大多落於漢軍之手;何柱國的警備隊第二軍在婆羅洲上強勢推進,勢不可擋,最近的一次大型戰鬥是巴厘巴板會戰,在這裡第二軍的右路部隊遭遇了荷蘭殖民軍的頑強抵抗。何柱國親率警衛團支援右路軍,激戰三天,也未獲得較大進展。但是在求援海軍後,守軍陣地靠近海岸線的弱點被無限放大,北部艦隊的那群「敗家子們」(引自陛下語)在巴厘巴板的海岸陣地上傾瀉了數百噸鋼鐵,將那片陣地的海拔平均削低了五米。之後警備隊第二軍的士兵們是在乾嘔中迅速衝過了那片陣地,攻下了這座重要的石油城。猶太旅也佔領了爪哇島全境,雖然之後加達暴發了土著人暴亂,死了……不少人,但在軍隊的強力鎮壓之下,加達已經恢復了平靜,暴亂後增援過來的陸戰隊第二旅與猶太旅分駐南北,控制住了局勢。但這事帶來的麻煩還沒結束,已經抵達獅城新加坡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在得知加達大屠殺的消息後,已經推遲了訪問長安的行程。

    不過陛下倒是滿不在乎,「一個加達慘案,咱那老朋友就受不鳥了?那以後……那之前東北大屠殺時他咋屁……他咋啥也沒說?難不成咱比小鬼子好欺負?」

    這就有點不講理了,中華又跟英國沒啥關係,中日戰爭打成啥樣,讓人家張伯倫操啥心?不過葉知秋也知道,陛下不講理的時候就別跟他理論,這個時候也只有冷美人能讓陛下消停下來。你看,秦主任只要睜大霜目、微微皺眉,陛下就不胡說了。

    低下頭「嘿嘿」暗笑兩聲,縱使這樣的戲碼已在金華殿中上演過無數次,可每次看到,葉知秋仍覺好笑。

    但甭管陛下怎麼吐槽,這國際上的輿論怎麼也不能不管不顧,大漢再強,也不可能與所有西方國家為敵不是?後世冷戰後的美老大世界警察又如何,還不得是拉上幾個小弟,忽悠出幾個盟國來才敢打東打西的?

    軍方的會議特別邀請了外交大臣威爾森和殖民地大臣赫巴爾,結束了第一階段的移民工作後,赫巴爾由移民大臣轉任殖民大臣,雖說只有一字之差,這中間的權利之分可就是天壤之別了。移民大臣只是負責移民工作,大漢初建那一年,赫巴爾就一直混跡在中華,跟一個駐華大使也差不多少。但「1937海上聯合」行動開始以後,內閣中新設的殖民大臣可就不一樣了,縱觀西方主要的殖民強國,其內閣中的殖民大臣無不是由親王或公爵級人物擔當。就比如英國,歷任殖民大臣的權勢甚至直追副首相與財政大臣。

    與那些由首相把持權力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不同,大漢也名為君憲制,但鍾義這個皇帝擁有最終決策權,首相只不過是行政首腦。在本屆內閣一些成員不開眼的行為招致陛下厭惡之後,桑德拉的首相之拉已經搖搖欲墜,盧克的財政大臣也基本被架空,沒有侍從室秦主任的簽字,帝國的重要財務問題根本無法運轉。

    這倒也不是鍾義過河拆橋,稱帝后虧待這些最早的從龍之臣,真的是因為這些人腦海中的思想一直停留在英聯邦時期,還以首相、內閣就可以把持國家政權,英王或女王只不過是個擺設。他們哪裡知道,中華數千年來,一直奉行著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理念,鍾義從建國那一刻起,就沒打算當個吉祥物。

    沒有重選內閣,是因為陛下顧忌帝國官員的培養體系還不夠完善,移民中的各種人才對帝國的歸屬感還不夠強烈。但改革政體的想法,已經在陛下的腦海中萌生已久,不是為了更專權,而是要放權。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穿越者的各種優勢也無法抵消能力的局限。人才,足夠忠誠又有能力的人才,不僅僅是軍人,各行各業的人才,帝國的各個部門、經濟戰線上都大量需要這樣的人才。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曾於**衰弱的清朝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如今在日益強大的大漢帝國,漢皇鍾義同樣發出了這樣的呼喊。「大漢中興,匹夫有責」,《南華報》以之為題發表了評論員章,並援引漢皇之語:你若真心中興大漢,我必許你榮華富貴。向全世界發出帝國將大力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尊重人才的宣言。

    不過,這只是帝國的長期規劃,遠水解不了近渴,印尼群島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海岸警備隊與海軍陸戰軍正在加緊清剿殘餘荷蘭殖民者和土著地方武裝。為避免誤會,也避免過度刺激其他國家,蘇門答臘島被劃為了軍事緩衝區,漢軍與其他國家軍隊都不允許登陸蘇門答臘,其實這就是變相的承認了英軍對馬六甲海峽的絕對控制權。但英國並沒有因此而滿足,荷蘭王國也在不停的叫囂組織遠征軍討伐野蠻的大漢帝國,對此,漢皇的態度是:英國人可以繼續談判,不過分的要求也可以暫時滿足,就當是給老朋友接任首相的賀禮;而荷蘭人的遠征?威爾森,告訴威廉明娜女王,我家大門常打開,流動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遠東歡迎你,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