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115章 空襲澎湖 文 / 龍騎士

    戰鬥並不是僅限於左營軍港和台島北部重鎮高雄,澎湖列島位於台灣海峽的南部,64個島嶼加在一起有126平方公里,因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湧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列島是中華東海與南海的天然分界線,從這裡出發,往北可抵達馬祖列島、大陳島和舟山群島,往南可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並可通往菲律賓和東南亞各地。澎湖列島居台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這樣的戰略要衝怎可控制在日本人手裡?更何況駐紮在馬公基地的還是惡行纍纍的第五艦隊。

    伯言號上的艦載機沒有加入大隊機群,而是單獨編隊,他們的目標正是位於澎湖列島本島上的馬公海軍基地。

    日本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長官細萱戌子郎中將剛剛率艦隊自海口返回馬公軍港。海南島戰役中,第五艦隊協助第21軍台灣混成旅團在澄邁和三亞兩地登陸,在艦炮的威脅下,海南島守軍被迅速擊潰,廣東省第九區(海南島)師管區司令王毅率領殘軍退入五指山,堅持游擊戰。台灣混成旅和海軍陸戰隊分別攻佔海口和榆林,順利控制海南全島。

    日軍攻佔海南島之戰被蔣委員長稱為太平洋上的「九一八事變」,意為日本欲以海南為跳台,圖謀南洋諸地及太平洋上的重要島嶼。呼籲在太平洋上有重要利益的英、美、漢等國出面干涉日本人的侵略行為。

    對此,美國政府重申了自己的中立政策,而正被小鬍子折騰的焦頭爛額的張伯倫則是不痛癢的發表了一個聲明,表示將會堅決守護大英帝國在亞洲的利益,香港、新加坡、馬來亞是不何侵犯的英聯邦屬地,為此,大英帝國將在近期派遣一支強大的遠東艦隊,進駐新加坡基地。

    只有大漢帝國沒有任何回應——那時的鍾義正忙著準備「羊!羊!羊!」計劃,哪有功夫跟蔣光頭磨牙玩。

    率先抵達馬公基地上空的依然是海龍編隊,十二架j37-c海龍殲擊機在澎湖列島上空呼嘯而過的時候,貨輪改裝的聖川丸號水上飛機母艦,才剛剛將飛機吊放入水中。螺旋漿剛剛轉動起來,正蓄力起飛的水上飛機成了海龍最好的獵物,沒有攜帶航彈的殲擊機們對付戰艦沒有辦法,但20毫米機關炮打這些木製外殼的水上飛機還是相當輕鬆的。十幾分鐘,在毒龍與翼龍的混合編隊到來之前,海龍們解決了第五艦隊僅有的八架水上飛機。有五架是在水面上就被擊沉,兩架是在水面滑行即將騰空的那一刻,被打成了一團焰火,唯一成功起飛的那一架,還未來及的按下機槍開關,就被後面早已盯住它的海龍一串炮彈擊中,慘遭菊爆。

    比起來,空襲馬公基地的艦載機們,任務要比左營軍港那邊輕鬆的多,習慣了水上飛機慢騰騰的速度,第一次遇到噴氣式飛機的高速突防,第五艦隊的水兵們忽然覺得眼睛不夠用了,高射機槍的轉輪還沒人家飛機飛的快呢,根本瞄不上,這怎麼打?而且第五艦隊防空能力薄弱,就連旗艦多摩號輕巡洋艦上也只有四門快炮和六挺高射機槍,像粟田丸號和淺香丸號那幾艘用貨輪改裝成的特設巡洋艦,更是只有兩挺高射機槍。防空?人家在三千米高度就開始投彈了,用機槍打三千米高,連鳥都打不下來,更不用說金屬外殼的飛機了。

    稀疏的防空火炮更像是在為翼龍們指示目標的信號彈,沒有了地面的危脅,轟炸機飛行員們穩穩的駕駛著飛機,以便投彈員可以更精準的瞄準獵物。最先中彈起火的是木曾號輕巡洋艦,在艦載機飛行員們看來,也就木曾號和多摩號這兩艘輕巡洋艦夠料些,其他的那幾艘大艦,一看就是貨輪改裝的二道貨,那艘水上飛機母艦聖川丸號的前身居然還是條油輪。也只有日本這種變態國家,明明窮的不行,軍艦都造不起,還非要裝大款,弄出一幫民用船隻來充數。

    七點四十分,澎湖列島東邊海面上的那輪紅日剛剛完全跳出來的時候,伯言號艦載機編隊已經開始在打掃戰場了。木曾號輕巡洋艦爆炸沉沒;多摩號帶著熊熊大火側翻在海面上,正在下沉;聖川丸坐底,甲板以上的建築被全部炸平;粟田丸號和淺香丸號特設巡洋艦更是在幾次劇烈爆炸後,變成了漂浮在馬公港裡的碎片。所謂的打掃戰場也不過是俯衝後追著水中撲騰的水兵們打上幾炮,或者找那些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小船練練投彈準度。

    至於馬公港的岸上設施,艦載機飛行員們並沒有蓄意破壞,行動前陛下曾緊急下了一個命令:台島的港口和機場設施要盡量避免破壞。大伙都明白,陛下的意思是:以後那都是咱自己的,好好保護下也是應該的。

    不過載著航彈回母艦降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雖然馬公港內已經沒有什麼特別有價值的轟炸目標了,但翼龍飛行員還是不約而同的再次打開投彈艙。不用瞄準,水面上哪裡有能動的就往哪投唄,不管是船還是人,這造成了第五艦隊人員大量的傷亡。據日方的事後統計,「五?五災難日」中,馬公基地的陣亡人數甚至還要超過左營軍港,漢國海軍無恥的屠殺了已經跳艦落水的海軍士兵們!這是嚴重違反《日內瓦公約》的******事件,大日本帝國全體國民將誓與邪惡的漢帝國鬥爭到底。

    大漢外交大臣威爾森對此的回應是:《日內瓦公約》?啥時簽的?咋沒人找我們呢?對於其他國家私下簽署協議,卻沒有通知我方的行為,大漢帝國表示嚴重抗議。另解釋一下:我方艦載機飛行並未故意屠殺戰俘,那些漂在海面上的日軍海軍並未舉起白旗或通電表示投降。對於日本招募不會游泳的水兵,並導致他們大量溺亡,我方表示遺憾。

    被氣瘋的日本外相有田八郎稱威爾森是史上最沒有風度的外交部長,一派胡言。這一次,站出來反駁的是中華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寵惠,王部長在《新民日報》發表署名章「最低劣的民族,最無恥的外相」,詳述日本民族困於海島而養成狹隘與自私的本性;在水一方而形成的嫉妒和偏激的心理……

    洋洋灑灑數萬字,分三期連載。此一

    一出,重慶紙貴,《新民日報》賣至脫銷。與中華國內同仁素有往來的主編鄒韜奮也在《南華報》上轉載了這篇章。

    未央宮金華殿內的陛下斜靠在冷美人身上享受著頸部按摩,一旁的小妖精則是用字正腔圓的……東北腔讀報,內容正是王部長的那篇大作,鍾義聽的津津有味,不時還贊一下王部長是高人,是士!但那篇章的最後一段讓中華國人最振奮的幾句話,卻讓漢皇陛下不爽了,「尼瑪,誰告訴他我們一定要與中華結盟的?老蔣想腳踏兩隻船,給咱飛著眼弄虛的,然後又同時去大洋那邊搞什麼夫人路線,咋?欺負咱沒媳婦呀……啊~!雪兒,你輕點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