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149章 火燒大棟 文 / 龍騎士

    益州軍自高雄登陸後,在台灣的戰鬥一直順風順水,台灣日軍的守備旅大多為二線部隊,精銳的第十二軍三個師團又在高雄登陸時基本被打殘,從台南打到台中,再到新竹、桃園,31軍不說是所向披靡,也是克敵無數。

    這一次在龜山大棟山要塞受阻,心高氣傲的31軍軍長武衛有些掛不住臉了,剛剛跟全司令保證一周內攻進台北,結果這第一天就受阻於一個小山包,93師損兵折將,副營長都犧牲了一個,可還是寸步未進。

    一個電話打過去,武衛將93師師長徐晉大罵一頓,「是不是沒有了炮兵和空軍,你們93師連仗都不會打了?」

    徐師長也很憋悶,這破地方簡直是一夫當關之地呀,這麼大的仰角,爬上去都費勁。真不是我軍不給力,實在是……

    可軍長下了死命令,必須要在今天拿下要塞,徐晉與手下參謀長、幾個旅長研究後,決定採用彈幕並進。即在炮擊的同時,步兵衝鋒,接近敵人陣地,雖說誤傷是難免的了,但與其讓部隊在敵人的機槍火力下掙扎,倒不如一鼓作氣拿下大棟山。

    這一次的炮擊規模更大了,93師三個旅的榴彈炮營都被佈置在大棟山要塞的正面,更接近戰場的地方,則是團級配屬的重型迫擊炮連一溜排開,徐晉幾乎拿出了93師所有的重火力對要塞進行炮火壓制。

    又是一個營的益州軍衝了上去,炮火梯次延伸。高弧度的彈道,使得數量眾多的迫擊炮更能威脅到壕溝中的日軍,見漢軍冒著炮火攻了上來,本欲衝出防炮洞對拼勇氣的日軍,也被直接落入壕溝內的迫擊炮尾翼彈炸的東倒西歪。突擊部隊趁勢再度逼近,為避免更大誤傷,榴彈炮已經停止了射擊,只有更精準的迫擊炮群仍在努力的壓制壕溝中的日軍。

    二十米、十米、五米……舉著望遠鏡的徐師長振臂一揮,「衝上去了!」

    壕溝中,已經是短兵相接,雖然死命一搏的日軍在拼刺刀技術稍佔上風,但漢軍手中的dh-37式自動步槍在近戰中更具優勢,壕溝中的局面逐漸倒向益州軍,徐晉剛準備揮手命令投入後續部隊時,壕溝中墨綠色軍裝的漢軍士兵卻突然倒下了一大片,舉著三八大蓋穿著土黃色軍裝的日軍一下子奪回了陣地。

    徐晉大驚失色,望遠鏡向上抬高,這才發現在山坡上的第二道陣地中,一群沒穿軍裝的人在剛才雙方混戰時,準確的阻殺了衝上陣地的漢軍。

    又是高砂義勇軍,「這群數典忘祖的王八蛋!」徐師長恨恨的跺腳,付出一個營基本被打殘的代價,才好不容易衝上壕溝,居然被一群漢奸破壞,或者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是漢奸,「就不該在移村時手軟!」

    天空中再次傳來嗡嗡聲,士氣有些低迷的漢軍傳出一陣歡呼。這個時候敢於出現在台灣上空的飛機只可能是大漢皇家空軍的,雖然士兵們也清楚在這個特殊的地型中,轟炸機也拿陡坡上的陣地沒什麼好辦法,但剛剛經歷一次失敗的進攻,讓空軍們狠狠的轟那些小鬼子也是好的。

    呼嘯者們再次出動,並不是打算再次水平投下些無關痛癢的普通航彈。被全司令罵急了,空軍的指揮官突然想起了彈藥庫裡還有一批特種航彈呢!雖然上面有命令要盡量避免在台灣地區使用這種航彈,可那是指城市人口密度較大的地區,大棟山這種純軍事要塞不在此項之例吧?

    這種特種航彈正是漢皇陛下要求加緊研發和增大產量的凝固汽油彈。凝固汽油彈,英語翻譯為napalm,由哈佛大學教授路易?菲塞所領導的化學研究室研發,是鋁鹽與棕櫚酸的英混合詞。這種炸彈爆炸時能產生高溫火焰,內裝用汽油和其他化學品製成的膠狀物,爆炸時向四周濺射,發出一千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並能粘在其他物體上長時間燃燒。

    在後世,使用凝固汽油彈被認為是不人道的,包括美軍在內的軍事強國也都銷毀了大量的庫存。

    但對於日本人,鍾義不認為使用這種炸彈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地獄眼戰略轟炸機部隊被要求加強投擲凝固汽油彈的訓練,準備用於日本本土的轟炸。這一次,駐台灣的空軍率先將其使用在大棟山要塞。呼嘯者轟炸機投下的航彈在要塞正面陣地的石頭上,燃起了一米高的藍色火焰。

    「凝固汽油彈爆炸後飛濺到人身上的凝固汽油就像豬油膏一樣,粘稠耐燒。如果人用手去拍打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滾動滅火會弄得全身是火。而且一旦在人身上著火較多,邊上的人要盡量遠離著著火者。因為著火者的奮力掙扎很容易把燃燒油塊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殺傷效應。如果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建議最好還是用槍結束著著火者的生命。因為凝固汽油彈的受害者,可以說死是最大的解脫。」

    這一段是徐晉師長向上面匯報燃燒彈的使用效果時,所闡述的一段話。鋁鹽與棕櫚酸產生的化學反應,將汽油凝成膠狀物,燃燒後沾附到任何東西都會燃起大火,甚至是水面。

    日軍精心修建的山體要塞,防空防炮,可就是沒防火,其實也不是沒防火,山坡上的竹林全被砍空,形成了很大的開闊地。但凝固汽油彈這種在石頭上都可以燃燒的特性,可以說是防不勝防,沾到火的日軍固然是淒厲慘嚎,躲到防空洞內的也是難逃磨難——炸彈中的一些化學物質燃燒時產生大量的毒煙,會讓人在短時間內窒息而亡。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山石中鑿出的防炮洞,這時倒成了日軍的活棺材,跑又跑不出去,壕溝中到處是可以將石頭點燃的魔火,留在裡面,毒煙越來越多,日軍士兵似乎已經看到了死神的笑臉。

    慘不人睹!

    幾個小時後登上大棟山的益州軍士兵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這四個字。一堆堆扭轉的黑炭,看不出那就是日軍的屍體,而防炮洞中被毒煙熏死的則更加恐怖,臉上的猙獰讓人想到他們臨死前的痛苦,都不寒而慄。遇到還在哀嚎的日軍傷兵,補

    槍時,都可以看到他們臉上感激的表情。

    徐晉沒有過多檢查要塞中的情況,這樣的慘狀會增加士兵們對於戰爭的恐懼,命令工兵在防炮洞中安裝炸藥,大棟山在轟隆隆的巨響中,海拔降下來數十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