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211章 莫斯科影帝 文 / 龍騎士

    呼倫貝爾大草原,位於大興安嶺以西,由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在蒙語中,呼倫貝爾就是水獺和雄水獺的意思,因為草原上的兩湖都盛產水獺。

    呼倫貝爾草原是中國少數民族的搖籃,中華歷史上的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這個搖籃裡長大,又都是從這裡向西攻打長城的大門,殺進黃河流域,走上中華的歷史舞台。

    但自從辛亥革命後,中華這頭雄獅陷入了沉睡,蘇俄趁機將外蒙拉出中華母親的懷抱。俄國十月革命時期,徐樹崢曾在段祺瑞的支持下出兵收復外蒙,但隨後直皖戰爭爆發,直系兵敗,徐樹崢下台避入日本使館,蘇俄白軍和紅軍先後攻入外蒙,。

    1924年11月26日在蘇聯第三國際支持與行動下,蒙古人民黨宣佈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定都庫倫,改城名為烏蘭巴托,以1911年作獨立紀元,允許蘇聯駐軍。但中國及英、美等當時主要國家政府皆未承認。

    而在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在所謂的滿蘇和滿蒙邊界修建大量的要塞群,從戰略角度考慮,唯有最西端要塞修在了距邊境滿洲裡三百公里的海拉爾。

    盟軍出兵東北,推翻偽滿洲國。蘇聯趁關東軍內亂,收買海拉爾守軍指揮官野村登歸江少將,由蘇聯後貝加爾方面軍的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派部隊佔領海拉爾要塞,實際上就是將所謂的滿蒙邊境又向中華方面推進了三百公里。

    為防止蘇軍繼續突進,盟軍中華戰場總指揮葉為洵上將命令近衛一師、101空中騎兵師和幽州軍進駐牙克石,與蘇軍形成對峙,並由帝國外交大臣對蘇聯入侵中華提出強烈抗議。

    而當時,正值鋼鐵聯盟三國談判進入關鍵階段,漢皇無暇顧及大興安嶺西側的入侵事件,但這並不代表大漢可以容忍老毛子的無禮。你就算是裝樣或者說外交禮節上,也不能對漢國的外交抗議置之不理吧?

    「這種行為,表現出蘇俄領導人的粗俗與野蠻。因此,我方已無必要再與其做任何對話。在我看來,這樣的行為就等同於——宣戰!所以,我大聯盟軍隊將於今日開始解放海拉爾,解放滿洲裡,解放……庫倫!」

    就在漢皇發表電視講話的同時,近衛一師不宣而戰,猛虎坦克的鋼鐵洪流沿海拉爾河向蘇軍發動攻擊,隨同近衛一師進步坦協作攻擊的,並不是墨綠色軍服的大漢幽州軍,而土黃色制服的關東軍第8師團,現已更名為東瀛軍團第8師,師長塚田攻中將,原旅大守備司令。因為雙方已是盟國,所有向盟軍投降的日本士兵都已經被釋放,編入新組建的東瀛軍團。

    中華戰場盟軍部隊已經更名為大中華聯盟北海方面集團軍,簡稱北集群。東瀛守備軍原隸屬於關東軍的17個師,也歸屬於北集群。葉為洵上將在近兩個月的時間內,將北集群一百二十萬部隊重新部署,其作戰目標直指蘇聯遠東軍區和駐外蒙蘇軍。

    面對盟軍方面咄咄逼人的攻擊態勢,老毛子當然不會坐以待斃,通過西伯利亞鐵路持續向遠東增兵。近四十萬的紅軍精銳部隊從歐洲增援至赤塔和哈巴羅夫斯克,後貝加爾軍區和遠東軍區的總部所在地。

    駐烏蘭巴托的外蒙蘇軍總部所屬部隊,從五個步兵師增加到九個師,兩個t32坦克師也移防至喬巴山市。

    但蘇聯方面調動軍隊,只是未雨綢繆。他們根本沒想到盟軍說打就打。

    東瀛軍團第八師沿海岸攻入市區,掃平了海拉爾要塞的輔助陣地,並對北山要塞和全市制高點敖包山要塞外圍陣地進行拔點和清掃。有關東軍留下的圖紙,東瀛第八師按圖作業,很快就包圍了要塞群。深知要塞規模宏大,設計合理,防禦強悍的盟軍並沒有發動強攻,而是以近衛一師近三百輛猛虎坦克和一個155自彈榴炮團的火力對熬包山猛轟數小時,幾乎將這個不足百米高的小山包徹底削平。

    盟軍的突然襲擊,使得烏蘭巴托的外蒙蘇軍指揮部陷入了一片混亂,大清洗後蘇軍,大量年輕沒有指揮經驗但政治信仰堅定的指揮官被提拔,別奧列夫上將是政委出身,肅反時捕殺了圖哈切夫斯基一系的駐蒙蘇軍司令官,從而得到莫斯科的賞識,升職為新一任駐蒙軍區司令。

    之後,別奧列夫同志積極響應斯大林同志「肅清機會主義者」的倡議,一大批經歷過內戰的紅軍軍官被逮捕殺害,駐蒙軍終於成為了一支純潔的革命隊伍,每名駐蒙軍的布爾什維克都「善於識別黨的敵人,不管他們偽裝得如何巧妙。」

    與此同時,駐蒙蘇軍同蘇聯的其他軍區一樣,失去了大量的有豐富指揮經驗的軍官。海拉爾炮聲響起,烏蘭巴托指揮部中沒有人提醒別奧列夫應該先派出增援部隊,而是一同與司令同志等待最高統率部及斯大林同志的最新指示。

    海拉爾北山要塞的蘇軍苦等一日,也沒有等到援軍的消息,在收到盟軍最後通牒後,舉起白旗走出了要塞。熬包山的下場已經證明了,關東軍吹噓可抵擋十萬大軍的要塞群,在敵人強大火力打擊,「固若金湯」這個詞只是個笑話。

    拿下海拉爾,陳庶康中將率領的西線三十萬大軍蜂擁而過,並利用大草原上的平坦地型,由機械化部隊高速推進,很快將戰線推回滿洲裡——蘇軍入侵前所謂的滿蒙邊境線。

    而蘇軍方面層層上報,漢軍不宣而戰的消息傳回至莫斯科統率部時,斯大林正指著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的鼻子破口大罵。

    「為什麼漢國的抗議書我不知情……?」

    莫洛托夫低著頭一言不發,他明白:在公眾場合尤其是當著統率部諸多的將軍元帥面前,掉領袖同志的面子,是很容易被靠邊站的!經歷過了大肅反、大清洗,外交部長很清楚,這個黑鍋自己背定了。

    蘇聯紅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心裡也清楚怎麼回事,不忍見莫洛托夫再挨罵,「

    「斯大林同志,漢軍趁我方不備,以迅雷之勢將戰線推回滿洲裡,但對方似乎並無意擴大衝突。否則,漢軍不會恰巧停在邊境線上,而放棄攻擊我方滿蒙防線的最好機會。在博爾賈,遠東軍區只有兩個師的兵力駐紮在那裡。」

    朱可夫在蘇軍中聲望甚高,他的面子必須得給,何況斯大林本就是在等機會就坡下驢。莫洛托夫是斯大林的鐵桿追隨,不能真寒了他的心,獨裁者也是需要有人支持的。

    「朱可夫同志,你的意思是……漢國並不想和我們開始真正的戰爭?他們只是想要奪回滿洲裡?」

    「不,斯大要同志,我認為漢國不是不想和我們開戰,而是他們不想率先和我們開戰?」朱可夫的話說的有點繞,但統率部中的所有人都聽懂了。

    「朱可夫同志,你是說……」海軍元帥庫滋涅佐夫最近在統率部的境遇不佳,在鐵木辛哥元帥與斯大林的主席之爭中,站錯了位置,所以欲言又止。

    但斯大林在這一刻,也明顯無心打壓政敵,「並沒有明確的情報指出德軍在波蘭和羅馬尼亞增兵,登陸英國的計劃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德國怎麼會在這時破壞《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對我們蘇維埃發動攻擊?他們的軍隊調動,只是為了讓德軍預備部隊遠離英國人的遠程轟炸機,在邊境線的兩百萬紅軍,足以嚇退德國人的任何企圖。」

    斯大林的話讓朱可夫和伏羅布洛夫等人苦笑不己。作為國家領袖有強大的自信是好事,可是自信過度就……情報部門早就多次發出警告,德國在東線儲備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德國在西線的部隊不斷東調,在整個東普魯士地區,德國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二百萬以上,幾乎與紅軍持平。可斯大林依然固執的認為德國一定會首先拿下英國,然後才會開闢新的戰場。雖然三國協約已經簽訂,但資本主義國家對於紅色蘇維埃的敵視並未消除,蘇聯不應該首先挑唆希特勒那個狂人,美國必須負起責任,派出美軍在西歐登陸,紅軍才可能出兵。這——是蘇維埃聯盟的底限。

    因為蘇聯統率部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內部分岐,蘇軍對於海拉爾衝突並沒有及時回擊,駐蒙蘇軍與蘇聯遠東軍區只是將警戒級別提升到最高級,被命令隨時準備戰鬥,但並沒有實質性的軍事行動。

    朱可夫的判斷也沒有得到斯大林足夠的重視,大鬍子剛愎自用的個性,讓其無法接受屬下任何逆耳的建議。在他看來,即使加入了協約國,蘇聯也不能首先陷入戰爭,斯大林認為自己的策略是正確的。元帥們的提議只是草木皆兵,以蘇維埃聯盟最廣闊的土地、最強大的紅軍和潛力巨大的工業能力,希特勒除非腦袋被熊啃了,才會放棄打到一半的英國,轉而攻擊蘇聯。

    至於漢國,漢皇那個小傢伙以為打敗了日本,他就可以在遠東為所欲為了嗎?居然還敢說出「這樣的行為就意味著宣戰」那樣的狂妄至極的話,真是嘴上沒毛,不知天高地厚。

    盟軍裝甲部隊停在滿洲裡休整,成功的迷惑了斯大林,大鬍子認為漢皇的講話只不過是虛張聲勢。1941年7月20日,蘇聯遠東軍區嚴加防備,一線部隊進入最高級戰備。歐洲邊境的蘇軍則依然保持著和平時期的狀態,蘇聯空軍的戰機都緊密排列在跑道旁,並被禁止攻擊德國的偵察飛機。邊界的陸軍也沒有入進警戒狀態,並被命令如遭受攻擊時也必須先向高層請求許可才准許反擊。

    連續三天,邊境都平靜得一如平常,似乎在證明著斯大林的判斷正確。只有漢、蘇兩國的外交官大打口水仗,威爾森對莫洛托夫,全世界似乎都在欣賞著倆位外交部長的口才與誇張的表演,連英吉利海峽上空的飛機都少了許多。

    南華最有名的影星嘉寶以在《澳洲亂世情續集》中的精彩表演,再次榮登墨爾本電影節影后,對於本次電影節影帝空缺,嘉寶依偎在盛裝出席的帝國上將軍沐雨的身旁,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出了一句被稱為世紀經典的話:影帝?噢,影帝不是在莫斯科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