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267章 裝甲巷戰 文 / 龍騎士

    發動機在轟鳴,履帶下的沙土被強勁的廢氣揚起,坦克軍的全體突擊命令,很快在沙漠中製造出了一條寬近十公里的巨浪。

    不夠洶湧,但更加駭人,因為那是由漫天黃沙組成的沙浪。

    入城街口的戰鬥沒有任何懸念,自由規避的命令下達後,城市邊緣的多國部隊防禦已經不成章法,幾輛奉命留守,只起到警衛作用的十字軍和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猛虎85毫米口徑滑膛炮的打擊下,就如同敗布破絮般被狠狠的撕破。

    更欺負人的是,被擊毀後堵在路口的m3,被心急入城的突擊團猛虎坦克客串了一次推土機,在難聽的「咯吱吱」志中,慢慢推到了路邊。

    在隨後的坦克巷戰中,其他的斯圖亞特與十字輕型坦克的下場,也不比路口那幾輛被當作垃圾推開的同類強到哪去。在這種純裝甲大戰中,以速度和靈活見長的輕型坦克,成了人見人欺的可憐貨色,就連獵豹,也可以利用車載步兵發射的單兵柳葉式火箭將它他擊毀。

    不過,這些都並不足以決定戰鬥的最終走勢,在艾季比達亞略顯狹窄的街道中,坦克大戰的主力依然是謝爾曼與猛虎的對決。

    如果是在野外平坦的沙漠地型中,如果只是單純的坦克炮對射,那m4肯定不是猛虎的對手。在朱夫拉沙漠中,多國部隊與近衛機步第6軍的作戰中,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m4猛虎對射的結果至少是四比一,也就是說多國部隊要付出四輛謝爾曼坦克的代價才能擊毀一輛坦克猛虎,而且還必須是以包抄的方式,在側裝甲或者後裝甲擊中猛虎,才有效果。

    猛虎坦克的前裝甲,被美軍裝甲兵稱為「防波堤」,意為:那是不可擊穿的。

    為此,艾森豪威爾要求國內坦克工廠盡快提供威力更大的85毫米主炮坦克的報告,早已被呈送到羅斯福的辦公桌上。

    但在艾季達比亞的巷戰中,巴頓指揮的多國部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既然猛虎的前裝甲堅不可摧,那就打側面,打後邊。複雜多變的街道和以土木為材料的沙漠建築,給多國部隊實施這樣的戰術以很大的發揮空間。

    猛虎往往是對射中擊毀了敵人對面的坦克,還沒等鑽出巷子,就會被在後面出現的謝爾曼擊中,或者是克倫威爾推倒了路邊的土牆,將炮管抵在猛虎的側面。

    與西伯利亞戰場上,通訊落後的俄軍坦克不同,美、英在坦克無線電方面的技術,並不顯落後!漢軍領先於協約國的,也只是通訊的合成技術雷達的搜索範圍。

    至少,「北斗」的開發理念和技術都還是絕對超前於其他各國的。

    無奈、殘酷但卻有效的「對子」戰術,讓進入艾季達比亞城的近衛第3軍第7師在短短的三個小時內,被擊毀了一百多輛猛虎坦克。

    多國部隊的損失也超過了二百輛,但在漢、美坦克多次對決中,這樣的戰績已堪稱榮耀!壞脾氣的巴頓再一次在遭遇戰中,樹立了自己美軍裝甲作戰專家的美譽。

    而在城南,負責阻擊多國部隊援軍的近衛第8師,同樣陷入了苦戰。

    加拿大機械化步兵第3師,美國第27摩托化步兵軍等部隊抵達艾季達比亞,缺少其他兵種協同作戰的近衛裝甲8師,為避免遭到敵人的火炮襲擊,被迫以主動進攻的方式向敵軍發起衝鋒。

    慶幸的是剛剛趕到戰場的多國部隊並沒有時間構築陣地;慶幸的還有通過「北斗」,裝甲師可以迅速呼叫海、空軍的支援。

    在埃、利邊境機場起飛的四十架g-40c威蠻攻擊機的空中火力支援下,近衛第8師奇跡般擊退了多國部隊援軍,將美國第27摩步軍驅離了艾季達比亞西南六十公里以外。

    可第8師的形勢並非如戰場上突擊猛進那般順利,甚至可以說情況相當不妙。加拿大機步第3師沿著海岸線斜插進來,在第8師的側後翼撕開了一個數公里寬的口子,隨著美27軍的一部向右翼運動,第8師甚至有在城外被分割包圍的危險。

    以高機動見長的裝甲師被包圍,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可是不要忘了,多國部隊方面參戰的同樣也都是機械化和摩托化部隊,而在艾季達比亞城內與第7師交戰的更是美、英兩國的王牌裝甲部隊。

    被留作預備隊第9師還有一個特殊任務,開戰前董志華軍長親自交待:一旦戰局不妙時,第9師可以提前突圍。「要為第3軍保留一些種子!」

    「扯什麼淡!」叱吒中華,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打出赫赫威名的9師師長方緬華在軍長面前沒敢放肆,可掉過頭,立刻對這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命令呲之以鼻,「開什麼玩笑!讓9師當逃兵?軍長不是瘋了吧?」

    「誰敢在戰鬥中後退一步,就立馬給我脫了近衛軍的迷彩服,自己跳印度洋游回去!」

    接到率9師攻擊加拿大3師的命令後,方緬華大校在全師的公用通訊頻道中,說出一句同樣讓士兵們認為不可思議的話。

    近衛軍有臨陣退縮的嗎?別說9師了,你看看皇家近衛軍團的軍史上有沒有?

    「師長不是瘋了吧?」

    方緬華對軍長的質疑,馬上被9師的士兵們還給了他。

    沒有人會退縮,更沒有人會後撤。為阻止加拿大師繼續穿插分割裝甲軍的作戰區域,近衛裝甲第9師繞過城南,就在第8師的身後向海岸線方向發起衝鋒。

    「什麼叫防守?在裝甲兵的字典裡,找不到防守這倆字個。我們有的只是進攻、進攻,再特麼的進攻!」

    這是一句大帝語錄,據說是近衛軍團前身,第一裝甲團在黃金城成立時,陛下對全團將

    士演講中的一句話。

    在所有的書籍史料中,你是找不到這句話的,能找到的陛下的演講全,絕對夠激昂、夠高尚、夠明。

    但在近衛裝甲部隊中,流傳最廣的偏偏就是這一句。尤其是最後的那幾個字,夠勁!「雖略顯粗俗,但動感十足,這才是真正的軍人之聲,男人之語!」

    這個評價來自於第一任近衛軍團司令蔣雲志,當然這更屬江湖傳言。如果細追究蔣總長說沒說過這樣的話,至少蔣黑臉是打死不承認滴。

    可這並不妨礙近衛裝甲兵們對於那句話的推崇,所有的近衛裝甲部隊從上到下,從將官到士後,無人不以進攻為唯一的作戰理念。

    「進攻、進攻、再特麼的進攻!」這也是帝國裝甲部隊各級指揮官最愛說的一句話,下達命令、戰前動員、提升士氣皆通用之。

    與其齊名的也只有另一句大帝語錄:近衛軍,前進!

    好吧,在史書中,其實只有這一句。

    加拿大與美國都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曾經統治整個北美很長的時間。不同的是美國出了個華盛頓,而加拿大只有……白求恩。

    現在的加拿大,被稱為自治領,意在法律上仍以英王為最高元首,但實際上擁有自身的憲政體制,獨立的貿易政策和有限的外交政策自主權。

    在這種體制下,加拿大有自己的軍隊,但並沒有宣戰權,加拿大與英國的其他殖民地一樣,隨自己的宗主國加入協國組織,一同向鋼鐵同盟宣戰。

    加拿大機步第3師也是由全美械裝備武裝起來王牌師,戰鬥力甚至遠超英軍。裝備大量單兵反坦克武器和自行反坦克炮的他們,利用簡易陣地,面對第9師的裝甲集團衝鋒,暴發出了頑強的戰鬥力。全師八十餘輛m4謝爾曼也被集中在陣地的側翼,準備對9師發動突襲。

    但第9師在中東戰場上,早已積累了豐富的集團作戰經驗,阿拉伯人和英軍的防禦陣地,遠比沒有戰場經驗的加拿人做的好了許多。以獵豹裝甲車和猛虎坦克的協同突擊,弄成遠近兩種打擊火力的有效結合,更以獵豹的靈活作戰來對付隱藏在沙丘後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這大大降低了步兵抵進突襲對坦克的殺傷力。而在遠端,猛虎85毫米口徑的主炮足以摧毀加拿大人那並不堅固的簡易工事。

    被集中起來的謝爾曼坦克團也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效果,失去突襲的機會,正面接敵的m4在猛虎坦克炮手的眼中,那就是一個個活動的靶子。擊毀謝爾曼並不值得炫耀,打爆m4的汽油發動機,在戰場上製造出一個小型蘑菇雲,才是最牛x的。

    第9師打的很爽,一對一,加拿人不是對手。但因為第9師向海岸方向的突進,8師的側後翼再一次暴露出來。這一次出現在致命地點的是美軍第2裝甲師的c旅,巴頓及時發現了漢軍陣型的弱點,將手中最後的後備力量及時投入戰場。c旅快速穿過城市的街道,謝爾曼75毫米口徑滑膛主炮,雖然比猛虎的85滑膛威力小的多,但一千米以內,美軍的尖頭穿甲彈也足以穿透猛虎坦克後面的60毫米勻制裝甲——猛虎中型坦克,只有前裝甲才是複合裝甲。

    猛烈的坦克炮射擊,讓8師幾乎在一瞬間就損失了數十量猛虎和獵豹,更危險的是,對面的美27摩步軍的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在穩住腳後,開始發威,密集的火力隔斷了第8師衝鋒的路線。

    前後夾擊,稍有不慎,8師面臨的將是被圍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