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299章 大耳狐計劃 文 / 龍騎士

    戰時軍委會議上,陛下曾笑言:羅斯福病逝並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是美國換了個總統。我們的戰略,不是消滅羅斯福,而是要打敗艾森豪威爾。

    但羅斯福總統的突然離世,對於戰場態勢,甚至是整個世界的戰爭形勢,無疑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對雙方面的。

    邱胖子與大鬍子都迫不及待的要與杜魯門會晤,但他們突然發現,1942年年末,戰爭居然已經對協約國方面糜爛到如此局面。就連協約國三巨頭要找個絕對安全的地方開會,都變成了一種奢望。

    最終的的地點定在了由美軍駐守的冰島港口城市哈夫納夫約杜爾。在地中海的盟軍海軍未能突破直布羅陀海峽之前,北大西洋的制海權仍處於協約國的控制之下。除了潛艇,德國海軍已經很難能夠出丹麥海峽,雖然德國的俾斯麥號航空母艦已經趨於完工,但暫時還只能在波羅的海中充當運輸艦,向蘇聯前線運些物資什麼的。

    前往冰島開會,有些麻煩的是斯大林,現在蘇聯的領空,是德國he-117「黑騎士」和go-229霍頓飛翼戰鬥轟炸機的天下。

    蘇聯的米格-15、蘇-7以及克-25等一批戰鬥機已經在性能上遠遠落後,只能依靠數量苦苦支撐。但對於已經裝備sn-5先進機械掃瞄雷達和x-7半主動雷達導引空空導彈的「黑騎士」,蘇聯空軍已經越來越多出表現出無奈。

    在轟炸機方面,雖然飛翼機在這個世界並不是什麼新銳玩意,這個理論於1910年就被提出,然後各個強國都在嘗試將它實用化。也正是蘇聯人鮑裡斯·i·切拉諾夫斯基在1924年便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飛翼機,隨後在數年間,又相繼有數個改進型號面世。而美國的約翰·k·諾斯羅普等人,也於1929年將「1929飛翼」(x-216h)首次送上藍天,諾斯羅普公司,也正是後世鼎鼎大名的b-2幽靈的研發公司。

    但在世界大戰中,成功將飛翼戰機投入實戰,仍然是漢、德兩國領先了一步。與大漢帝國的虯龍不同,德國的go-229霍頓飛翼機是一款戰鬥/轟炸機,採用金屬和木材混合結構,而且比虯龍小的多,是單座輕型飛機,空重僅4。6噸,才相當於虯龍的八分之一——虯龍的乘員有四人,空重就超過四十噸,相當於美國m26潘興坦克的重量。

    不過升限可以達一萬六千米的go-229依然給蘇聯帶去了極大的夢魘。蘇聯空軍沒有戰鬥機能夠飛到一萬一千米以上,所以,蘇聯的天空對於霍頓飛翼機是完全開放。可以攜帶四枚五百公斤炸彈的霍噸飛翼機幾乎就是在高空飛行訓練般將炸彈自由投到蘇聯的城市中,然後慢悠悠的飛回來。

    即便是德國的中程空地導彈研製還沒有太大的進展,可光扔炸彈也夠蘇聯惱火了。甚至連克里姆林宮都被go-229扔的炸彈炸掉了一角,如果那枚炸彈再準確一些,蘇聯最高統帥已經去見馬克思和列寧了。

    因為蘇聯空軍沒有合適的運輸機,斯大林是乘一架圖-16雙發高亞音速轟炸機飛抵冰島的。

    ——圖-16,就是我國60年代仿製,仍在服役並不斷改進的轟-6原型機,嗟乎!

    比起杜魯門的波音707空軍一號和邱吉爾的哈維蘭彗星-5專機,在性能上已算相當先進的圖-16顯的是如此寒酸,這讓好面子加好勝的斯大林相當鬱悶。

    好在他沒有見過長安青龍機場上停著的兩架皇室專用的金龍客機,估計他會自卑的將圖-16推到海裡去。

    不管怎樣,協約國三巨頭終於還是成功的秘密聚首。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在盟軍攻勢如潮的時期,三巨頭坐在北大西洋的海邊上的照片在各國報紙刊登之後,給苦苦抵抗的協約國各**民帶去的巨大正能量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三國領導人聯合發表《哈夫納夫約杜爾宣言》,宣稱無論法西斯軍隊如何猖狂,美、英、蘇三國將會與所有協約夥伴國團結起來,堅忍的進行重大而長期之戰爭,直到打敗邪惡的、******的法西斯同盟。

    幾乎就是在同一刻,英國外交大臣艾登也在馬德里與佛朗哥進行著友好而親切的交談。艾登代表邱吉爾首相承諾:只要西班牙不加入鋼鐵同盟,那麼在戰爭結束後,英國將第一時間與長槍黨政府開啟關於直布羅陀主權問題的談判。

    一身戎裝的西班牙元首面帶微笑,對於民主的、紳士的大英帝國能夠主動提出直布羅陀港口的談判表示讚賞。至於心裡……其實佛朗哥現在對兩邊都不滿意,或者說還在判斷哪一方會最後贏得戰爭。只不過形勢比人強,暫時兩邊都不敢得罪罷了!

    顯然,大漢帝國方面也明白這一點。所以,陛下沒有將佛朗哥逼到死路,而是選擇給西班牙留下選擇的時間。

    伊比利亞半島的位置至關重要,這也決定半島上的兩個國家不敢輕易表態。一旦加入一方,那麼伊比利亞半島特殊的地理位置將決定其一定會成為雙方爭奪的戰場。

    衛青閣戰時軍委全體委員會議一致決定,首先解決非洲戰場,而這個期限,就是給佛朗哥的長槍黨政府做出選擇的時間。不過,如果盟軍解決了非洲大陸上的多國部隊,陳兵摩洛哥丹吉爾港時,佛朗哥還有的選嗎?

    而對於非洲戰役,雖然大家的意見不一,在由南向北攻、還是由北向南攻上,爭論不休。但陛下沉思半晌後,只用了五個字,就結束了大家的爭論——登陸突尼斯。

    這是一個老話重提,在海軍發起地中海海戰之前,陛下就與大家探討過在突尼斯登陸的可能性。在會議室中十幾位帝**大佬看來,這個計劃,簡直就是一個最初級的軍事愛好者才能提出來的,根本沒有任何可行性。

    在盟軍已經佔據了埃及利比亞大部的情況下,連王以哲的南非方面軍都開始挺進西非的時候,還有必要冒著天大的風險,強行在突尼斯登陸嗎?雖然,不可否認的是

    是,一旦盟軍在突尼斯登陸成功,多國部隊將面臨全線崩潰,這是結束非洲戰鬥的最快捷的方式。

    沒錯,陛下就是看重了這個「最快捷」,「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在非洲,1942年前,沒有解決英國,已經算是我們的一個小失敗!不能再拖延了,必須要盡快結束非洲的戰鬥,登陸英倫,逼迫英國投降。」

    大伙都很納悶,陛下為什麼會這麼急,有穩妥的戰略不用,非要兵行險招!只有鍾義自己知道,如果超過1943年,仍不能對美國形成有效打擊的話,那麼他將被迫重新啟動核作戰!

    世界已經被改變的太多,沒有人敢保證美國的曼哈頓計劃進展如何?「小男孩」會不會提前出現。

    唯一保險的就是在「小男孩」可能誕生之前,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蔣雲志在大伙還在驚愕和推算突尼斯登陸的可能性時,已經輕輕的將一份厚厚的件夾放在會議上。

    大耳狐,突尼斯的國寶級動物,身材不大,但兩隻耳朵卻可以達到十幾厘米大,生活的沙漠灌木叢中,樣子非常可愛。在未央宮御花園中的小型動物園中,就養有幾隻大耳朵大眼睛小腦袋的大耳狐,那是天寧長公主最喜歡的寵物。

    而將大耳狐帶到未央宮中的,正是翻開了件夾,準備發言的帝國三軍總參謀長蔣雲志上將——嗯,馬上就要是元帥了,陛下已經決定,在新年時再次晉陞軍銜。

    蔣總長翻開件夾的第一頁上,就寫著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大耳狐。而在下邊一點,稍小些的一排字則是:北非二次登陸計劃。

    早在陛下第一次提出在突尼斯登陸時,指揮風格向來就是喜歡險行奇謀的蔣雲志,立刻命令總參作出登陸計劃。

    與多國部隊登陸北非時的「火炬」計劃類似,蔣雲志也選擇了三個登陸點:突尼斯灣的哈勒格瓦迪、哈馬特灣的蘇斯港和蓋爾甘海峽西側的斯法克斯。

    馬耳他和意大利的西西里島,將成為盟軍的集結地。

    在總參制定的「大耳狐」登陸計劃中,三個登陸點將採取不同的作戰方式。

    在突尼斯灣,面對突尼斯的首都門戶,多國部隊囤積重兵把守。為避免登陸時過大的損失,在這裡,將採用戰列艦狂轟,艦載機狂炸,牽制多國部隊在突尼斯的兵力。並盡可能的消滅多國部隊本就是老弱殘兵的非洲空軍,真正的登陸行動,將會比其他兩個登陸點延遲一周的時間。更簡單的說,突尼斯灣戰役的真正目的,是牽制,而非是登陸的發起點。

    在哈馬特灣登陸戰役中,將由近衛軍的三個空降軍和日本的傘兵軍團承擔作戰任務。近十萬傘兵參戰,那將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傘兵空降行動,對於帝國的空軍運輸和空投能力也將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這一點,蔣雲志曾經徵詢過空軍方面的意見,雲上將表示單憑帝國的空中運輸能力,有困難,最好拉上德國空軍。

    最新的消息是,戈林已將地中海盟軍指揮部的要求上報給元首,並獲得小鬍子的批准。介時,德國空軍的容克大媽等一大批軍用運輸機,將加入空投傘兵的行列。甚至德國元首還對製造這個世界之最的空降行動非常感興趣,表示如果需要,德國將可以有三萬精銳傘兵加入戰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