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27章 美國的人權 文 / 龍騎士

    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漢、美談判仍在繼續。曹老爺子每日談古論今、引經據典的大放神采,但一說到正事,那就是一個詞,「人權!」

    大漢帝國對於美國退出戰爭的唯一條件就是「必須要給予印地安人充分的人權,允許印地安人在美國西部建國,並歸還侵佔墨西哥的土地。

    至於夏威夷,那本來就是夏威夷王國的地方。

    你問為什麼皇長子天麟殿下被封為夏威夷親王?「尼瑪,第一,這是俺們大漢帝國的內政;第二,你不知道夏威夷人同樣是炎黃血脈,大漢後裔嗎?」

    關島?「你們美國人還想不想談?我們不想談這些事,我們要和你們談的是印地安人,是你們侵佔墨西哥的土地。」

    耗日時久的談判,讓龍胖子越談越鬱悶,天天坐在這,看曹老爺子大噴口水,桌上擺的還不能隨便吃,「哎,我的美酒,我的龍蝦!」

    倒是曹汝霖是越談越精神,胸中長久之悶氣一朝得舒,讓老爺子彷彿一下子年輕十幾歲。想當年的巴黎和會,中華人連說話的份都沒有,坐看人家分來劃去。論及青島時連問都沒問中華,就從德國人手中劃給了日本人。

    現在,看著那時恥高氣揚的美國人灰溜溜的坐在談判桌的對面,明知道曹汝霖就是大話春秋,卻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個。老爺子心裡就是一個倍兒爽!

    在馬耳他會議上,關於英國的事宜也討論完畢。尊重王室正統得到與會各國首腦的一致認可。但由於英國參與了對法西斯的非正義戰爭,作為懲罰,英國將被強行拆分為英格蘭與蘇格蘭,並取締所有海外領地所有權,而兩個國家的元首將分別由現英王喬治六世和前英王愛德華八世出任,算是對英國王室提前表明態度站在同盟國一邊的慰藉。

    對於拆分英國,參加會議的溫莎大公表示接受,但對取消所有英國海外領地一事表示不滿。

    阿道夫揚起了標誌性的小鬍子,「這是戰敗國必須要接受的,一戰時,德國不也是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領地嗎?」

    佛朗哥則是摸了摸自己的光頭,「我同意阿道夫元首的意見。當初無敵艦隊戰敗時,大航海時期我們西班牙人找到的新領地,不也是都被英國搶去了嗎?」

    墨索里尼聳了聳肩,「我認為我們應該更紳士些!」英國的海外領地與意大利不發生衝突,他也自知那些地方也輪不到意大利的份。不過看到漢皇的臉色有些陰沉,善於投機的意大利法西斯黨魁還是察覺到了一些什麼。

    實際上英聯邦所控制地範圍,除了英國本土之外,也就剩下了加拿大、巴拿馬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島嶼。亞、非兩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地區的英屬勢力已經徹底的被以大漢為首的大聯盟勢力所取代。

    風水輪流坐,在歐洲當慣了老大的英國如今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而其他國家則是翻身農奴把歌唱,被欺負了幾百年的德、西、意等國的態度也並不讓人意外。這年頭,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的人都不會少。

    但鍾義沒打算把英國徹底搞殘,讓其保留一定的實力,以牽制已經在歐洲大陸上橫行無忌的德國是必須的。

    如果可以,陛下都不打算拆分英國,雖然因同盟中的歐洲國家一再堅持而不得不同意,陛下還是為英國留下伏筆。親哥倆當國王,等風頭過去了,好好商量下再合併也不成問題吧?

    只是鍾義到底是把世界想像得太美好。多年以後,大不列顛島上兄弟鬩牆,英格蘭與蘇格在歐洲其他國家的挑拔下,因為數個海島的主權之爭,內戰再起,實在讓人難以預料。

    其實這也正是歐洲各國王室之間的特點。話說歐洲的王室,哪個不是沾親帶故,一戰時英王就是德皇的親舅舅,不照樣打的喪心病狂?

    英國海外領地的事到底是延後再議,已經被漢國佔領的,也沒人敢提。北美和加勒比海的,在打敗美國之前,說也無用。最主要的是,現在的大不列顛島上,還是人家丘吉爾說的算呢,喬治六世還是階下囚呢!

    一說到登陸英倫三島,剛才吵得不可開交的場面立刻變成了啞場。大家都意識到,吵半天,正主一直沒說話有什麼用?

    談判桌上的底氣,還是由軍事力量決定的。其他國家現在都是跟著漢軍打醬油,小鬍子倒是有心想在登陸不列顛戰役中佔據主導,可比起可惡到極點的蘇聯人,他更想早日揪住斯大林的大鬍子,將其狠狠的踩在皮靴下。

    在法國,德國陸軍僅有十幾個師,加上隆美爾在非洲的部隊也不超過三十萬人,就算是把南歐和巴爾幹半島上的德軍都加起來,也湊不到五十師。而空軍方面,在法國和比利時,德國空軍僅有象徵意義的存在,先進的戰機已經被抽調一空,都集中到了東線。

    也正是如此,蘇聯空軍才會被打成了翔,整個東線的上空,到處都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戰鷹在耀武揚威。

    抽調東線的部隊回到西線加入登陸戰役?小鬍子這個念頭僅僅是一閃,就立刻被自己否決的了。幹掉俄國人,幹掉邪惡的紅色政權,幹掉德國在歐洲的最大心腹之患才是首要的。至於漢國,在談判中將漢軍趕出歐洲就可以了!

    小鬍子堅信,無論雙方是否敵對,但所有的白人沒有人會允許漢軍插手歐洲事務的。歐洲終究是白色人種的歐洲……錯,是利安人的歐洲!

    在非洲為德國賺足了面子的隆美爾被晉陞為元帥,出任西線德軍總指揮。但手下也只有不足三十萬的兵力,元首只是允許其在歐洲各國就地徵兵,而沒有從東線調回一個師或是一架飛機。

    在這種情況下,登陸不列顛的戰役的主角自然是又落在了漢軍身上。大漢元帥蔣雲志也順裡成章

    的再次出任盟軍「龍騎兵」行動的總指揮。

    元首們開會怎麼爭吵,與在戰爭中結下深厚友誼的各國將軍們之間並沒有多大干係。在開羅仍然存在的盟軍總指揮部中,盟軍的十數位將領早已經開始關於登陸英國的戰役討論。

    法國加來與英國多佛爾之間的多佛爾海峽,最窄處不足三十公時,無疑是最佳的登陸點。但蒙哥馬利在此駐重兵防守。在本土艦隊司令弗雷澤上將宣佈效忠王室,英國國會失去最後的兩艘戰列艦和巨人號輕型航空母艦之後,在狹窄的多佛爾海峽之間大量投放水雷,封鎖了航道,以阻止盟軍在此登陸。

    多佛爾,最好的登陸點。加來,最合適的集結點。多佛爾海峽,將流血最多的登陸航線。這幾乎是所有盟軍將領的共識。

    隆美爾提出了在法國阿格角集結,以瑟堡港、卡昂港和勒阿弗爾等塞納灣沿岸的港口為出發基地,橫渡英吉利海峽,在英國的樸茨茅斯和利特爾漢普頓等地開闢登陸場的作戰方案,引得大家眼前一亮。這個方案相當的大膽,捨棄了狹窄的多佛爾海峽,而選擇更寬的英吉利海峽,登陸後在倫敦南部的重工業區發動進攻,同樣可以最快的打擊到英國的經濟命脈,並且距離倫敦也不是很遠。

    更重要的是,在塞納灣集結,即有利於盟軍的補給,又避開了英軍的重點防守區域。

    當這個方案被蔣雲志發給陛下後,還在馬耳他開會的鍾義也不禁為隆美爾的眼光拍案叫絕!「這不就是諾曼底登陸的逆向版本嗎?」

    佯攻樸茨茅斯,在登陸戰時不直接攻擊英國的大型港口,而選擇更廣闊的海灘登陸,在穩固擴大有效登陸場之後,登陸更多的機械化部隊,快速逼近倫敦,利用王室軍只是迫於英王被囚才勉強聽從國會指揮,戰鬥意志不強的弱點,用裝甲部隊突破英軍防線。之後利用盟軍的制空優勢打擊英國在倫敦地區的外圍陣地,當盟軍的坦克炮可以轟到倫敦街頭時,英國人就應該會投降了!

    隆美爾的這段論述只能算是一個最初級的戰役設想。

    但鍾義卻是反覆看了好幾次!很難想像,一位德國元帥卻可以將英國人現在的心理琢磨的這麼透徹,這……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沒錯,鍾義同樣認為,只要將坦克開到倫敦,丘吉爾就應該抵擋不住國、內外的巨大壓力,舉旗投降。

    「但是,為什麼大家都認為非要在法國出發呢?」嬌小玲瓏的櫻妃沒等陛下吱聲,就聰明的取來了一份軍用地圖。這讓陛下很是有些小得意,娶個聰明的女天皇媳婦就是好,連開這樣的國際會議時都可以明正言順的夫唱婦隨。

    「湛子,你說我們要打英國,在哪裡登陸好?」

    「咯、咯……不要啦,很癢啦!」在嬌笑中半推半就的還是落入了陛下的魔爪,「嗯,和服好,湛子,我喜歡你穿和服!」

    「嗯……啊!不要鬧了,陛下,你不是要說正事嗎?」

    「噢,你還真有想法?」和服的大領口讓陛下的兩隻大手如魚得水,大逞淫威!不一會就將粉嫩小天皇弄得面紅耳赤。

    「嗯……當然了,其實我認為英國同我們日本一樣,都是個島國,幹嗎非要選登陸點?就像當初啊……」

    再次偷襲得手的陛下哈哈大笑,「就像當初收拾日本時一樣,老子愛在哪轟就在哪轟,想在哪上就在哪上是嗎?」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