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32章 他真的不在 文 / 龍騎士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這個名字繞口、位於伊希姆河東岸的城市,是北哈薩克的首府,人口有二十多萬。

    伊希姆河也只是額爾齊斯河的支流。這裡距離最近的盟軍補給地新西伯利亞,也足足有六百多公里。中亞的泥濘道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盟軍的機械化補給,紅軍游擊隊頻繁的出現更是讓漫長的補給線日益維艱。

    陳庶康的左路軍在經歷前一階段順風順水的戰鬥之後,孤軍深入以及快速突進的弊端逐一顯現出來。這裡畢竟是蘇聯的腹地,當地哈薩克族人在歷史上也是以悍勇聞名,歷來就是俄國重要的兵源地。

    蘇聯紅軍的正規軍在中亞戰場節節敗退,但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游擊隊卻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活躍在盟軍的補給線上,大肆襲擊運輸車隊。這使得左路軍的境遇變得極為尷尬,在不得不投入更多部隊保持運輸線的同時,也使得他們失去了繼續快速突擊的可能。

    再攻下去,打勝仗倒不是最難的,而是補給線上剿不光、打不沒、防不勝防的游擊隊就會將左路軍拖垮。

    大漢軍隊中裝甲部隊及單兵作戰裝備的增多,在增強了漢軍的戰鬥力之外,也使得漢軍的作戰變得更加依賴於後勤。

    這也是一隻現代化部隊的通病,在後世的美軍中,一個前線的戰士,往往需要多個後勤人員保障,在裝甲部隊和海、空軍中,後勤人員的比例更是高的嚇人。

    如今的漢軍就是這樣,在近衛軍團的部隊中,與戰鬥人員一比一徵召的工程師後勤部隊,已經根本無法滿足保障需求了。

    總參與總後不得不將更多的殖民區部隊轉變為二線部隊,以分擔工兵部隊的巨大壓力。

    這就導致了漢軍的作戰必須是集群作戰,在戰鬥力強悍的同時,行動相對緩慢、戰役準備時間過長等被葉為洵稱為「少爺病」的缺點也顯露了出來。

    與漢軍相比,反倒是以日軍為主的東瀛部隊,在這方面表現的比漢軍要強上不少。

    東瀛軍團司令石原莞爾上將就曾說過,大集群作戰,東瀛軍團肯定不是大漢十三軍團的對手,但在蘇聯、在西伯利亞這廣闊的地型中對付俄國人,更靈活更機動的日軍有相當大的優勢。其實石原還有一句話沒好意思說出來,那就是日軍更能吃苦。東瀛軍團的士兵們可以背上幾天的乾糧和足夠的子彈就迅速開拔,可漢軍部隊那肯定是要大包小包裝上車,然後空軍前導、戰車雷達搜索,還要加上各種保障部隊隨行。

    什麼時候開始,最能吃苦最能堅忍的大漢士兵變成了少爺兵、富貴兵了呢?這麼說並不是說漢軍的戰鬥力不行,真要是衝鋒命令下達時,漢軍的士兵絕不會落到後邊。

    蔣雲志與葉為洵兩大總指揮不約而同的向陛下提及過這個問題,沒想到陛下不以為恥,反而為榮。

    「這有什麼不好?難不成你們還想回到抗戰時,中華士兵每人發五發子彈就上戰場的時代?那時是因為咱們窮,現在咱們帝國……咋也不至於摳門摳到前線的將士們身上去吧?只要敢衝鋒,不怕死就是好兵。至於平時……咱漢人精貴,慣就慣著點吧,車輛緊張不?再給你們運點?」

    「好吧!」蔣大元帥與葉帥聽到那句「咱漢人精貴,慣就慣著點吧!」都不由一咧嘴!

    可志在封狼居胥的陳庶康在左路軍被迫停止行動後,實在是覺得有些鬱悶。此番有了陛下的允許,又得到了空軍運輸大隊的集中空投補給後,再次意聲風發,整軍待戈,揮師北上。

    整個北路軍共有三十餘萬人,其中十萬東瀛軍團士兵都已經派去保護與新西利亞之間的交通線,圍剿西伯利亞游擊隊,是日本人的拿手好戲。

    在切利諾格勒駐守的二十萬盟軍主要由幽州軍團、第77裝甲軍和近衛裝甲2師等精銳部隊構成。

    鑒於蘇聯紅軍在北哈薩克的主要力量已經基本被擊潰,就連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也僅有不足數萬的敗兵聚集駐守。這些紅軍士兵在之前的數次戰鬥中,早已經領教過漢軍的強大戰鬥力,從心理和精神上都已經視與漢軍作戰為恐懼,實不足懼。

    左路軍北上攻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行動,與其說是一次作戰行動,倒不如說是對漢軍裝甲部隊極限行軍的考驗。

    飛機空投的補給畢竟有限,就算是因為陛下的命令,空軍司令雲九將駐紮在濟州島上的運輸大隊都調到了新華的東北,可在多次空投行動後,左路軍得到的補給依然不足以滿足大軍的同時行動。

    就算拋開車輛和裝甲部隊需要的大量燃油,幾十萬部隊人吃馬嚼的也不是小數量呀。

    陳庶康與王鐵漢、何柱國等左路軍主要將領商討之後,一致決定,攻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行動,以裝甲部隊為主。

    中亞這地方,並不缺油。之前快速突進時,許多地方的紅軍逃的太急,都沒來得及引爆油庫,白白將許多柴油便宜了左路軍。

    利用裝甲部隊的高速行進,突襲必經之路的科克切塔夫。而且是攻而不佔,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紅軍指揮官反應過來之前,搶先切斷彼市在伊希姆河上唯一的公路和鐵路兩用大橋。

    「我們不單單是要攻克整個北哈薩克,還要將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數萬紅軍全部俘虜。在蘇聯談判代表團的臉上再狠狠的抽上一個嘴巴。」

    也許因為補給線遭襲,被壓抑多日的陳庶康上將狠狠的一拳錘在地圖上。很巧,地圖上被錘了一個口子,撕裂的方向直指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左上方——秋明,烏拉爾工業區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之一。

    不同於新西伯利亞,一旦烏拉爾工亞區出現問題,等待大

    大鬍子的也只有無條件投降一條路可走。如果盟軍可以攻佔烏拉爾地區,那就意味著蘇聯將再難生產出坦克和飛機。

    蘇聯代表團在哈爾濱不合時宜和沒有自知之明的囂張,激怒了漢皇,也讓漢軍將士們很是生氣,當然後果也很嚴重。

    不出所料,當近衛裝甲二師的數百輛「猛虎」坦克和「獵豹」履帶式步兵車長途奔襲兩百多公里,突然出現在科克切塔夫城外時,收到加急電報的斯大林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還在哈爾濱擺蘇聯副統帥威風的莫洛托夫毫無疑問的被罵了個狗血噴頭。斯大林就問他一句話:我是讓你去求和去了,還是激怒盟軍去了?

    莫斯科影帝都沒來得及擦乾額頭上的汗,就操起了電話打給大聯盟遠東方面軍總指揮葉為洵元帥。

    冤家路窄,接電話的正是總指揮部機要秘書呂華軍上校。呂上校相當的有風度,似乎與莫洛托夫毫無芥蒂般的以流利的俄語對答。

    「請莫洛托夫同志見諒,哈爾濱的房子因為有大量傷員轉入,所以比較緊張。葉帥已經吩咐下來,將優先為蘇維埃聯盟代表團的同志解決住房問題,請您再等幾天!」

    ……莫洛托夫差點氣得破口大罵了,一個小小的上校就敢跟自己耍花槍?如果這是在蘇聯國內,如果對方是紅軍的軍官,他一定立刻給內務部長葉若夫同志打電話,將其抓緊監獄,送上審判台。

    可人家是漢軍,這叫什麼?用漢人的話說就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呀!

    莫洛托夫平復下了心情,「影帝」的真功夫在此時得到了發揮機會,「呂上校,既然貴方的房子比較緊張,作為無產階級出身的我們,當然可以克服一些困難!今天我是想找貴方的葉為洵元帥……」

    「噢,那真的不巧,葉帥今早已經乘飛機去前視察了!最近我軍有個大的行……呃,真不巧,莫洛托夫同志,葉帥不在!」

    在「影帝」面前演戲,這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只是戲雖假,但效果卻不差,莫洛托夫急火攻心,差點昏了過去。被人家一個小小的上校調戲也就忍了,可葉為洵在這個關鍵時刻避而不見,可真是要了老命。

    副統帥這時才意識到自己有些裝大了。戰場上的形勢已經對蘇聯極為不利,拖,人家漢軍拖的起,可紅軍拖不起了!一旦莫斯科失守,那蘇維埃政府就將失去談判的資格和籌碼。

    「呂上校,我真的是有急事,還請您……」縱使已恨得直咬牙根,但莫洛托夫也不得不堆著滿臉的笑,有些諂媚的聲音急切的說著俄語,像極了古漢皇宮中的太監在饒舌的碎碎念。

    呂華軍聽著有些好笑,摀住了話筒向身旁的葉為洵請示道:「葉帥,看來左路軍那邊的行動起作用了,應該是斯大林給莫洛托夫施加了壓力,他真的急了!」

    「呃!」正捂著茶杯細細品味極品大紅袍滋味的葉為洵連頭都沒抬起來,「華軍,陛下跟我說,這中年男人每天必須要喝八杯水以上,對腎有好處,果真是有效果呀!」

    「我……」沒想到以治軍嚴厲著稱的葉帥也有這麼小孩子氣的一面,呂華軍苦笑著將話筒放到耳邊,「我們葉帥說了,他真的不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