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41章 是漢國空軍 文 / 龍騎士

    哈斯科沃,保加利亞南部州的首府,位於羅多彼山脈的東北坡,人口僅僅不足十萬。地處肥沃的農業區,盛產煙草而聞名。

    戰爭爆發之後,這裡也是德軍在橫掃巴爾半島時,兵鋒所及的最南端,距土耳其海峽不到三百公里。

    納粹空軍的「長劍」行動選擇在此作為集結與指揮基地,是因為在哈斯科沃城外,有一處廢棄的機場。德國工兵日夜趕工,在數天之內就將這個機場的跑道清理出來,並夯實以適合噴氣式戰機起飛。

    德國飛行員的高素質以及「黑騎士」戰機優秀的通信性能,使得在哈斯科沃臨時機場中用裝甲指揮車改裝通信中心,同樣可以完成指揮功能。

    在預警機這一領域,德國的研發相對較晚,在世界範圍內,也唯有美國緊跟大漢的步伐,加入了「預警機俱樂部」。

    臨時機場中,只有一條路道可用。一百多架各式戰機的起飛和空中集結就耗用了近兩個小時,這讓窩在指揮車中,本就因身軀略胖感到不舒服的空軍元帥更加不爽。

    保加利亞南部根本沒有合適的空軍機場,加之為了行動前的保密,戈林並沒有選擇很容易洩露情報的民用機場,選擇這個廢棄機場。但現在看來,這是很大的失策。德國的戰鬥機歷來有「短腿」的缺陷,集結時間過長,將它們無法在戰場中停留更多的時間。

    但在另外一個角度,戈林的計劃也是成功的。土耳其方面至今沒有注意到哈斯科沃這個廢舊的機場,納粹空軍的行動幾乎已經達成他們在戰前所需要的突然性……如果,在土耳其海峽東岸沒有那麼多的雷達站的話。

    而更致命的是,皇家空軍上將龍嘯天為在土耳其的空軍戰術大隊,調來了四架「棘背龍」預警機,對海峽東岸地區進行了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巡航,接收雷達站信息。

    戈林的「廢棄機場」計劃變成了無用功。因為「土爾其空軍」根本就無所謂納粹的攻擊機群在哪裡起飛和何時起飛,雷達站的監測距離足夠埃斯基謝爾空軍基地做出反應,並起飛戰機進行攔截。

    尤其是當紅旗黑海艦隊進行馬爾馬拉海後,在空中同時巡邏的「棘背龍」已經變成了兩架,並有四架「猛龍」戰機伴飛。「龍鳳呈祥」的威力,也許對於那些傲氣十足的德國飛行員還比較陌生,但在英、美等協約國家中,早已經成為了「死神」的代名詞。「鎖定即擊落」已經成為了新一代空空導彈是否先進的最高標準。

    「海豚-6」多普勒脈衝機械掃瞄雷達,可以在八十公里外就鎖定6個並可以同時攻擊其中四個目標的能力,在加入了預警機的協調指揮後變得更加實用。即便巡邏在空中的「猛龍」只有四架,但其打擊能力也絕不容小視,至少只掛載短距格鬥導彈的「黑騎士」,一個中隊也未必能在這四架有預警機指揮的「猛龍」面前佔得便宜。

    在與蘇聯空軍的作戰中,戰績輝煌的納粹空軍飛行員們變得自大與自傲。

    在哈斯科沃舊機場起飛集結完成後,兩三百的公里對於這些音速或是亞音速飛機來講,只是十幾分鐘的事。但幾乎是在他們起飛的同時,在土、保邊境上的雷達站便已經捕捉到了這個龐大的機群。當預警機傳來發現德國機群的消息後,在土耳其埃斯基謝爾空軍基地中的王敬一空軍中將,果斷命令巡邏的「猛龍」四機編隊前出攔截,同時對基地中的戰術大隊下達了起飛迎敵的命令。

    基地中清晨的寧靜被刺耳的鈴聲打破,剛剛起床的飛行員們在幾分鐘之內就完成了自己的整裝。直到集合後,他們才知道,這一次的任務是擊落所有入侵土耳其領空的戰機。

    飛行員們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精彩起來,有終於明白這些天為什麼一直在訓練對付速度與機動俱佳的敵機而恍然大悟的;有想的比較簡單在這一刻驚訝萬分的;當然更多的只是興奮與躍躍欲試。

    獨孤求敗的寂寞,並不是誰都有資格去感受。但無疑,那種感覺對於漢、德兩國空軍飛行員們來說,他們都懂。

    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縱然有很多不解,但——擊落一切入侵盟國土耳其領空的敵機,這就是命令!

    王敬一中將在機場塔台的落地窗邊,緊盯著一架又一架戰機的起飛。重型戰鬥機j-41「猛龍」依然威猛無比、修長雋逸的「迅龍」靈動敏捷、有「美男子」之稱的天龍戰機一如既往的瀟灑飄逸。它們都是帝國的榮耀,是陛下的驕傲。

    只是,換上土耳其空深灰塗裝的帝國驕子們一下子變成了低調的「灰姑娘」,讓習慣了那奪目的金光閃閃的空軍中將在視覺上明顯有些不習慣,「陛下這一招,也實在是夠陰的!」

    以有心算無心、以有備打無備,王敬一司令並不擔心結果,自己手下的這幫小伙子有什麼樣的戰力,他清楚的很。

    「弄不好「猛龍」中隊在視覺外就將德國飛機全部解決也是極有可能的。」

    只是,德國人吃了大虧之後,小鬍子會不會如陛下所料,吐血含恨,有苦難言,忍下這個暗虧呢?

    暗自搖了搖頭,不明白為什麼陛下會有這麼大的信心,以德國元首狂妄至極的性格……「難道這就是神之子與普通人的區別?」

    王敬一自嘲的笑了笑,轉過頭,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忙碌著匯總信息的參謀們中間。

    納粹攻擊機群的組成彷彿就是近倆年德軍空軍的發展史,在戰鬥機方面,隨著「黑騎士」與「黃玫瑰」的出現,me-262的「燕子」和「風暴鳥」等各種型號都在逐漸退出現役。但在轟炸機方面,go-229「霍頓」飛翼機的出現,並不能解決德國缺乏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問題,更直白一點說,就是德國在大飛機方面發展的過於緩慢,所以不得不繼續將一批老絲的螺旋漿轟炸機和運輸

    輸機服役,ju-52容克大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空射反艦導彈v-7研製成功後,德國空軍痛苦的發現,他們沒有空有這種先進導彈,但卻沒有適合的發射平台。現役的所有戰鬥機和轟炸機都無法滿足v-7的發射要求。不得己,空軍專家們想起了「容克大嬸」,作為螺旋漿時代,德國最成功、最為著名也是最為依賴的運輸機,ju-52幾乎參加了德軍在戰爭初期的所有的所有行動:在荷蘭、克里特島空將傘兵,為波羅地海和斯大林格勒地區的陸軍空投補給……它的大馬力、粗暴著陸能力讓其非常適合戰爭中眾多的野戰機場,而它的堅固耐用則讓德軍士兵們親切的稱其為「容克大嬸」,而協約**隊則稱其為「鋼鐵安妮」。

    但進入噴氣時代後,再好用的螺旋漿飛機也變得落伍,容克大嬸不足三百公里的最高時速也無法在現代空戰中繼續生存。

    直到v-7的出現。容克大嬸超過5000公斤的負重和和堅固的機體設計,被苦於沒有戰略轟炸機的空軍專家再次想起。經過改裝後的ju-52得以再次煥發青春,成為了v-7空對地導彈的專用發射平台。

    可是,「大嬸」畢竟是大嬸了,它的速度根本跟不上可以輕鬆以音速和亞音速飛行的「黑騎士」及「霍頓」飛翼轟炸機。

    所以德國空軍制定了使用v-7導彈的作戰條例:「容克大嬸」必須擁有兩批護航戰鬥機。第一批是開路前鋒,清掃「垃圾」,保證「大嬸」發射導彈區域的乾淨;而第二批稍晚起飛的護航戰鬥機才是真正保證「大嬸」發射導彈時的制空權。

    用這種方式為「容克大嬸」護航,也實屬無奈。容克大嬸不足三百公里的最高時速根本無法躲避敵方戰鬥機的獵殺。所以戈林才不惜從最精銳甚至是傳奇的第52戰鬥機聯隊中抽調精兵強將,為「容克大嬸」護航。

    「接力式」護航在蘇聯戰場上百試不爽,v-7導彈二十多公里的發射距離和強悍的打擊能力也讓蘇聯紅軍吃足了苦頭。

    這次,執行至關重要的「長劍」行動,有這麼好的戰鬥方案,戈林當然不會捨本逐末。

    只是,首批進行清掃任務的二十四架「黑騎士」卻並末如他們在蘇聯的天空時那樣橫行無忌。攜帶x-7近程空空導彈的黑騎士在戰鬥機的小分類中,就是與天龍戰機類似的那種格鬥戰機。對付沒有視距外攻擊能力的蘇聯空軍,「黑騎士」以其強勁的動力和優異的可操作性,再加上德國飛行員高超的技術當然是無往而不利。

    可是當他們遇上大漢帝國皇家空軍,尤其是遇到有預警機協調指揮的「猛龍」戰機時,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剛剛飛抵馬爾馬拉海上空的「黑騎士」們,因為並沒有裝備被動雷達警告系統,渾然不知道他們早已經被「猛龍」的雷達鎖定。發現海面上蘇聯紅旗黑海艦隊的喜悅剛剛浮現在臉上,德國的王牌飛行員就驚恐的發現,雷達中有高速目標在接近機群。

    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馬赫的火鳳凰-8空空導彈,從出現在視線內到攻擊目標,僅需要零點幾秒,德國飛行員們甚至連絕望和驚訝的喊聲都沒有喊出口,機群中便已經出現十餘個大火球。

    「猛龍」戰機最多只能同時攻擊四個目標,最先抵達戰場的四架「猛龍」編隊,首輪發射的十六枚火鳳凰-8空空導彈無一落空。

    而餘下的德國飛行員在慶幸之餘也陷入了一片迷茫,導彈是從哪裡來的?雷達上根本沒有敵機的影子。這是土耳其空軍?

    中隊長魯平斯基上尉突然在通訊器中大喊:是漢國空軍,大漢帝國向我們開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