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58章 仿製天龍 文 / 龍騎士

    男人的戰爭總是會與女人有關,大國的實力還是要在軍事上展現。

    1943年的7月,世界各國的主題皆是呼喚和平與暢想人類美好未來。在南華涼州天鵝河畔的酒莊,在北美佐治亞州薩凡納充滿著神秘感的海邊,漢皇與杜魯門都表示了對於和平的期盼。

    「大漢民族永遠不會懼怕戰爭,但大漢人民真心的熱愛和平。大漢十三軍團不是蒙古騎兵,漢家兒郎征戰在世界各地,血染戰袍,為的不是征服與搶掠。以戰止戰、扶弱抑強,為全世界各族人民帶去真正的和平與安寧,才是大漢帝國皇家三軍的最終目標。」

    「美利堅有決心也有能力捍衛自由世界,我們反對一切霸權主義,我們嚮往民主與自由,但我們同樣珍惜和平的機會。美國無意染指任何國家的領土,美利堅的軍隊只為正義與自由而戰鬥。」

    ……

    「兩個無恥之徒,兩個虛偽至極的傢伙,他們低劣的種族果然根本不配與品格高貴的利安人為伍。歐洲屬於德意志,屬於我們利安人!總有一天,我們會將他們全部擊敗,讓他們跪倒在我們利安人的皮靴下,顫顫發抖。」

    「元首萬歲!嘿,希特勒!」

    位於德國東普魯士臘斯登堡的「狼穴」中,阿道夫依然狂妄,而戈林和海因裡希則在一旁繼續上演著德國版皇帝新衣的故事。

    如果說漢皇與美國總統的講話都是在履行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忽悠人和防止被人忽悠,那麼1943年下半年的德國元首就絕對是生活在自己的空間。

    蘇德戰場上,在《哈爾濱條約》簽訂之後,蘇聯人不但得在東線調出大批紅軍,甚至還以黃金等貴金屬換來了許多漢軍的二手裝備,使得原東線紅軍的戰鬥力大大增強。如今的蘇德戰場,早已不是「巴巴羅薩」行動之初德軍風捲殘雲的時期。在熬過了最困難的時段後,與大聯盟的停戰,終於讓大鬍子緩過了一口氣。

    經過多輪談判,蘇聯急需的汽車、坦克和飛機的發動機等,都在新華的東北找到了合作廠家。

    葉為洵擔任盟軍北方集團總指揮時,在新華的吉林和遼寧建設了大量的軍工廠和配套企業,在經過一些對生產線的調整之後,完全可以生產蘇聯的t34坦克,甚至聰明的新華人還將t34/76進行了升級,為其換裝了85毫米的坦克主炮。

    前東北軍的奉天軍工廠,歷經東北軍、日軍和盟軍三個時期的發展,儼然成為了東北亞地區最大的軍工廠。利用t34坦克的底盤,瀋陽軍工廠還製造出了反坦克殲擊車,定名為紅纓槍,蘇聯大批量的進口了這種能夠給德國豹式坦克帶來致命打擊的反坦克殲擊車,在蘇聯,「紅櫻槍」被稱為su-85。

    而瀋陽黎明飛機製造廠,在獲得了j-40天龍戰機的生產授權後,很快仿製成功。這款雙發雙座的戰機,代號為殲轟-7,但更多的人都喜歡稱它為「飛豹」。

    雖然在航電和火控系統方面與「天龍」仍有一定差距,但「飛豹」的全天候作戰能力、較好的低空性能和「雙操作系統」,以及較大的載彈量都使其成為了一款優秀的殲擊轟炸機。

    在蘇德戰場逐漸進入僵持階段後,蘇聯紅軍正迫切的需要一種具備一定的空戰能力,還能夠完成戰役縱深突擊,攻擊德軍地面目標的優秀戰機。

    但對於連首都莫斯科都已經丟掉的蘇維埃政權來說,指望著本國科學研發出一款可以立即投入生產的戰機,已經不是很現實。

    當新華的「飛豹」出現後,斯大林立刻嗅到了一個打破戰爭僵局的機會。

    大聯盟對蘇聯仍保有一絲戒心,並且在與德國並未完全決裂之前,也不可能大批量向蘇聯出售太多的先進裝備。但剛剛建國不久的新華就不一樣了。

    歷經數十年的****與戰爭,新華大地百廢待興,在得到大漢的技術支援後,加上豐富的資源和充足的人力,新華的經濟和科技都正以飛越式的速度發展。

    相信只要蘇聯方面表示出足夠的誠意,新華不會拒絕曾經的「老大哥」在困難時的請求。至少在授權t34坦克生產和引進su-85時,雙方的合作還是比較愉快的。

    於是,莫斯科影帝再次臨危授命,飛抵北京。他的目標就是說服新華方面同意將「飛豹」賣給蘇聯,並盡可能的引進新華的各種先進裝備和蘇聯急需的資源。

    這個任務並不是很容易就能完成,偷偷的造幾輛坦克,賣幾輛反坦克殲擊車,這都沒有問題。本來就是蘇聯的技術,運回蘇聯戰場,也沒人能分辨出這些坦克是蘇聯產的還是新華產的。但「飛豹」就不一樣了,雖然飛豹從裡到外,都刻著大漢「天龍」的印記,可那畢竟是新華第一款獨立生產的先進戰機。要是「飛豹」出現在蘇德戰場上,那豈不是明著告訴德國人,新華向蘇聯出售武器了?

    國際慣便,向交戰國出售武器就相當於向另一方宣戰。偷偷摸摸是一回事,可明目彰膽的,那絕對是落人口舌。新華初建,太祖也沒可打算在舉國大搞經濟建設的時期就去拔德國人的虎鬚。

    而且,真要是答應蘇聯了,漢皇會怎麼看?大聯盟其他國家會怎麼看?以後還怎麼在大聯盟的圈子混?

    沒有大漢的技術授權,新華根本不可能製造出「飛豹」這樣的世界一流戰機,為了曾經的「老大哥」得罪大漢?

    太祖狠狠的吸了一口指縫間的「金色未央宮」,「伍豪同志,同樣是產自雲貴高原上的煙絲,同樣的生產線,為什麼我們生產出來的香煙,為啥子沒有人家南華的這個好抽呢?」

    「哈哈,太祖,那是因為從延安時期,你就抽這個,已經習慣這個味道嘍!這證明,您是比較念舊的!」

    &nbs

    p;

    「噢,念舊?哈哈,念舊好,念舊比忘恩負義強!朱子家訓中就講『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可我倒是覺得,念舊不能光念恩……」

    「呃?」伍豪在新華建後,出任政務院總理,日理萬機。今天被太祖召至中南海,本就有些意外,再一聽……這明明是話中有話呀!

    當年,共產國際插手中華紅軍事務之時,太祖與伍豪都沒少被排擠。左傾路線的錯誤,更是差點將工農紅軍徹底葬送。

    進入抗戰之後,「老大哥」對中華小弟也是「照顧」有加,斯大林完全是一副共/產國/際大家長的作派,對中華的事務指三劃四,但只要一提援助,就立刻換了副嘴臉。僅有的幾次也是百般刁難,加之諸多苛刻條件。

    太祖就曾說過:「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可我們在『老大哥』那,真是乞丐不如呀!」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南華,大漢帝國不僅在抗戰中期登陸中華,成為抗戰的主力軍。即使在前期,也是對中華大力援助,無論是延安還是當時的南京政府,接收的漢式軍械和物資不計其數。

    這些援助都是無償的,僅有一次的交易就是……葉為洵。好吧,這是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葉為洵現在已經是漢軍總參謀長,貴為元帥。

    還有在抗戰後期,漢軍兵進中原,北克平津。可以說,那時軍力明顯吃虧的八路軍,正是在漢軍的庇護下獲得了充足的時間來發展自己。即便現在很多的筒子們都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但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在那個年代,漢皇才是實際上可以決定中華政權所有者的人。如果當年,漢軍不是擋在河南和山東,八路軍怎麼會有機會拿下平津?怎麼會有機會接收百萬投降日軍的裝備,而將軍隊的規模一擴再擴?甚至於,如果不是後來大漢對於北平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海、空軍方面的支持,解放軍拿什麼去壓制有著西方國家支持的國/軍?

    太祖在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訪華的時刻,提起了這些陳年往事,莫非……伍總理濃濃的劍眉微立,「太祖,您的意思是……我們要拒絕蘇聯方面的要求?」

    「不、不,人家送上門的買賣咱們為什麼要拒絕?咱們新華窮呀,好容易有一個賺錢的機會,哪有自己再推出去的道理勒?」

    「那……」伍總理有點迷糊了,剛還說念舊不能光念恩,這又同意與蘇聯展開軍售談判,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啥藥?

    「伍豪同志,『老大哥』當年援助給我們的那點東西,代價可都是不低嘍!現在『老大哥』有困難咧,我們也絕不能袖手旁觀,畢竟,我們同為社會/主/義國家嗎!漢皇不是經常說什麼『守望相助』嗎,說的很好嗎!我們也要與蘇聯老大哥守望相助,共創……呃,好吧,我的意見就是賣,老大哥們需要什麼,我們就賣什麼!只是價錢咧……伍豪同志,你是總理又兼外交部長,這個就交由你們去談吧,哎!打了這麼多年仗,咱新華窮呀,百姓過的也苦呀!你看,今年我們要給一千個生產隊添置五千輛汽車的計劃都沒錢落實呢!」

    ……

    「惡魔,絕對是個惡魔!」伍總理已經徹底無語,心裡反覆重複的就是惡魔這倆個字。漢皇絕對是個惡魔,根本就不能與他多說話。你看,嫉惡如仇、采風流的太祖只跟漢皇有過幾次會晤,就被其傳染。「連太祖都學會吐槽了,這世界還會有愛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