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71章 末日騎士 文 / 龍騎士

    如果空降軍秦少全中將知道蔣帥將克羅斯山形容成小土坡,指定會被當場氣死。

    空降行動並無太大麻煩。有了上次約維爾空降的經驗教訓,這一次的空投前,準備工作十分充分。無論是氣象還是空降點的選擇都更加的合理。

    秦中將僅用了二十四小時,更收攏了過萬的部隊,當然並不全是近衛空降師的戰士,還有相當部隊的東瀛傘兵。

    這些東瀛傘兵的素質倒也相當不錯,空投後無論是著地還是割繩收傘的動作,都夠麻利。除了單兵裝備相比近衛傘兵們還有些差距,其他相差不多。

    就連秦少全在指揮傘兵們攻佔霍斯小鎮之後,也不住點頭,「這些小鬼子也挺不錯哈!」

    身邊的一個近衛團長嘿嘿兩聲,「軍長,要注意團結噢!」

    「靠!這不是咱們自己人說嗎!你小子可別給我瞎胡咧咧啊!俺聽說全帥就因為喊了幾聲小鬼子,被櫻妃在陛下那告了一狀,然後挨了一頓罵!」

    「哈哈……」近衛軍戰士們一頓開心大笑,四周的東瀛傘兵們則是你望我,我望望你,不明所以。

    在日本國內,漢語已經是一門必修課,這些傘兵們也能略懂幾句常用語,可秦中將那山東味極濃的口音,還是讓他們聽的有些迷糊。

    聽不懂也沒關係,漢軍都是大爺,他們笑咱們也跟著笑,就沒錯了!

    「哈哈……」更有甚者,誇張的笑到捂著肚子。

    這下,反而是近衛傘兵們蒙了!「什麼情況,罵他們是鬼子,他們還笑得那麼開心?」大伙互相對視一眼,「有那麼好笑嗎?挨了罵還笑成那樣!日本人都那麼賤?」

    「好了,集合!」秦中將緊了緊腰間的武裝帶,「尼瑪,日本人的境界實在弄不懂!」

    按照計劃,先期集合起來的傘兵將負責攻佔霍斯、繆克和格拉辛頓三個小鎮,然後其餘傘兵將就近集合。48小時後全部向最西側的霍斯鎮挺進,匯合後各部隊歸建。這很必要,畢竟與熟悉的戰友在一起,戰力會更強,通訊指揮也會更順暢。

    秦中將很幸運,落在了霍斯鎮附近,鎮子裡本地人的武裝力量,在幾個英國傘兵組成的嚮導隊溝通後,也表示出了願意與盟軍合作的態度。

    但這並不表示秦中將就可以在霍斯鎮安心休息24小時。更重要的本寧和迪爾小道還有多國部隊手中,必須要趁多國部隊增兵之間,奪下隘口。否則傘兵要想西出奔寧山脈,就真得爬山跳崖而行了。

    兩支由近衛傘兵戰士組成的精銳小隊,承擔了奪取小道隘口的任務。

    兩門55毫米口徑無坐力步兵炮,四輛輪式雲豹步兵突擊裝甲車,就是他們的全部重武器。這樣的火力強攻人造工事和山洞結合的隘口多國部隊陣地,當然不夠。傘兵小隊更為依靠的是每隊五名特級狙擊手手中的「蝰蛇」半自動狙擊步槍。

    使用12。7毫米口徑子彈,射程高達兩千五百米的「蝰蛇」,是海豹突擊隊的制式狙擊步槍。射程遠、出彈快、後坐力小,一名合格的狙擊手,使用「蝰蛇」,可以在1。5秒中內射出五發子彈。

    應用了多種高科技材料的「蝰蛇」,空槍僅重12千克,全長1369毫米。可在三分鐘內分解成幾個基本的子部分而方便維護或運輸和存放,所有的部分都可以互換,而且在野外作業而不需要螺絲刀就能分解步槍。

    作為基地出產的最新款和海豹突擊的首選反器材/遠程狙擊步槍,「蝰蛇」無與倫比的破壞力和精準性毋庸置疑,只是其彈匣僅五發的裝彈量,一直為特種兵們所詬病。但匹配了最先進的可變倍率望遠式大型熱成像瞄準交易,「蝰蛇」的一擊即殺率相當的高,多種穿甲和燃燒彈使「蝰蛇」具備了穿牆射殺的能力。

    這是當今世界最尖端的超級步兵武器。也正是有了「蝰蛇」,秦少全中將才敢於在每條小道,只派出不足百人的特戰小隊去奪取隘口。

    在蘇德戰場上,出現了許多擊殺百人以上的傳奇狙擊手,但在秦中將看來,那純屬扯淡。或許在利茲城那樣的絞肉機戰場中,真正的高手完全可以做到狙殺百人而自保有餘。但在大多數的盟軍軍事行動中,極少有個彰顯個人英雄主義的機會。再厲害的狙擊手,頂得住炮彈和炸彈嗎?頂得往對地導彈的精確打擊嗎?

    可是,在不適合大部隊行動的隘口小道地型中,這些平日不顯山不露水的殺神們,就將有大展身手的機會了。秦中將很是期待,在指揮部中,被權志永少將誇得天花爛墜的特等射手們,會有何表現。

    奔寧山脈橫亙南北,成為英格蘭北部的分水嶺。東部較為平緩,成為了約克谷地,也就是盟軍傘兵們空降的地方。而西部陡峭,有不少的絕壁存在。而在山中,可以穿越東西的唯有本寧和迪爾小道。

    兩條小道在山間的隘口之上,多國部隊分別駐守了一個連的部隊。

    約克谷地並不適合大規模行軍,所以多國部隊方面對於奔寧山脈地區也並未太過重視。在小道隘口上駐軍,也僅僅是謹防萬一。

    在突尼斯盟軍實施大規模空降之前,美軍對於傘兵的重視程度一直不夠!德國在克里特島的水星行動中,三萬空降的傘兵傷亡過萬,當時還被美軍笑話了一番。

    在「大耳狐」戰役之後,傘兵的高度機動化,在戰役中空降敵人陣地後方巨大的突襲和阻擊作用,被深刻認識,美軍也開始在本土編組自己的傘兵部隊。

    只是,對於蔣雲志使用傘兵部隊的大膽程度,艾森豪威爾還是有些低估了。在百萬多國部隊的中間實施空降,尤其是在約維爾阻擊戰,兩個近衛傘兵師遭受重

    創之後。

    東瀛軍團傘兵部隊的出現,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更讓人難以意料的是在隘口的戰鬥,缺少重武器的傘兵小隊僅付出十數人的傷亡,就全殲了小道隘口多國部隊守軍。

    「末日騎士」特種部隊首度出現在世人眼中。「蝰蛇」半自動遠程狙擊步槍所使用的熱成像瞄準鏡和12。7毫米穿甲彈,使得隘口守軍的工事形同虛設。在幾百米外潛伏的「末日騎士」們,輕鬆的收割著自以為躲的很好的美國大兵的生命,並將其他人牢牢在壓制在山洞和厚厚的石壁之後。探頭和任何的戰術動作都等於送死,五名「末日騎士」就如同是五柄高懸於頭上的惡魔的鐮刀,威懾了所有的守軍。

    小隊中的其他傘兵在小道上的突擊變得異常的簡單,敵人在山洞口伸出來的步槍,根本就是胡亂射擊,經受了一開始「蝰蛇」的準確的射擊,美國大兵們根本不敢有任何的逾越。

    接近以後,傘兵們要做的就是戰術規避和手雷亂飛,奪得隘口的外部控制權後,兩門無後坐力步兵炮就派上了用場。

    「花粉」炮射式燃燒彈讓傘兵們根本不用冒險進山洞清剿隱藏著的敵人,奔寧山脈地區石灰岩裸露,溶洞和地河眾多,山洞的內部往往是複雜無比,逐洞搜索,傷亡將再所難免。「花粉」燃燒彈實際就是一種適用於小口徑火炮的白磷炮彈,彈體內含有大量的粘稠劑,在發射後可附著在岩石上繼續燃燒,就彷彿將石頭點燃一樣,一旦粘到人體上,更是難以撲滅,火焰不大,但卻溫度極高。看起來在外表沒有多大損失,但實則人體內的蛋白質已經在高溫上被凝固,死狀極慘。

    傘兵們往隘口兩側的山洞工事發射了數十發「花粉」,並逐漸推進,根本不給美國大兵們互射對戰的機會。騎士未必就一定要正面對決才可以贏得勝利。一個小時後,在看到粘上「花粉」的戰友的慘烈死狀之後,剩餘的幾十名美軍放下了武器,舉著雙手,小心的躲避著石壁上的黃色火焰,走出了山洞。

    兩條小道上的隘口爭奪戰,如出一轍。秦少全中將接到「末日騎士」特種小隊順利壓取隘口的消息後,立刻將手中集結起來的所有「雲豹」傘兵專用輪式步兵突擊車全部派出,火速增援隘口陣地,以防止彭裡斯的多國部隊派兵反攻。

    但實際上,現在的彭裡斯僅有一個旅的美軍,不足數千人的兵力,根本不敢分兵爭奪克羅斯山隘口。

    在利茲城絞肉戰越發激烈之時,作為進攻方的盟軍傷亡慘重,遭受地空聯合打擊的多國部隊又能好到哪裡?本計劃即使犧牲二十萬人,也要將盟軍接在利茲,為美國本土的增援贏得時間的艾森豪威爾突然發現:他可以選擇在何處會戰,但卻無法決定何時結束會戰。

    利茲城中的交戰雙方已經牢牢的粘在了一起,而且在盟軍的不斷的重壓之下,多國部隊也被迫向利茲增兵,雙方就像是拔河賽比一般,一旦有一方洩下一口氣,就會面臨著全面的崩潰。

    艾森豪威爾精心佈置的一場阻擊戰,居然變成了誰也輸不起的大會戰。

    大漢的荊州軍團在古爾城越過運河,包抄利茲城多國部隊的後路,威爾金斯十萬火急求援,艾森豪威爾命令在卡萊爾的美軍第52軍火速南下。

    西班牙長槍黨藍色軍團在東海岸的米德爾斯堡突然登陸,一夜間兵進約克城。救火部隊一個52軍已經根本不夠防守漏洞百出的右翼防線。對於沒有海軍保護的東海岸,盟軍幾乎隨時可以登陸任何港口。

    利茲的潰敗似乎已經不可避免,艾森豪威爾開始考慮放棄英格蘭北部,退守奔寧山脈,將防線重新構築在哈德良長城以南。只是這時他才發現,多國部隊的退路已經被切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