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84章 印第安軍團 文 / 龍騎士

    張後群,大漢帝國陸軍中將,近衛軍團第10軍軍長。

    近衛第10軍在近衛軍團內部,都是一支比較神秘的部隊。裝備猛瑪重型坦克的近衛第30師,就是來自於第10軍。而其屬下的近衛第28和29師則是大漢帝僅有的兩個山地師。

    在海拔過了一千米都算高峰的南華大陸,組建針對性極強的山地部隊,是蔣帥極力堅持的結果。陛下對於蔣雲聲的這個想法表示了支持,所以最初的山地旅也在近衛軍大擴軍之後,變成了兩師六旅,即近衛第28和第29師。

    由於整個南華大陸上,基本沒有適合山地部隊訓練的地點,所以近衛第28和29師常年駐紮在新幾內亞島蘇迪曼山脈地區。海拔超過五千米的大洋洲第一高峰「神秘查亞」正是在此山區之中。

    在這裡,還有儲最極大的銅礦,歸屬於南洋總督府。

    與其他地區的高山峻嶺不同,位於赤道線上的蘇迪曼山脈地區,炎熱、潮濕,氣候多變。因為人煙稀少,開發緩慢,這裡的植被極度茂密,甚至雨林中還有傳說中的食人部落。

    對於真正的登山者,「神秘查亞」不是一個好去處。這裡的雪線極高,比其他幾大洲最高峰相比,攀登「查亞」存在著太多的未知因素,「岩石的洗禮」、熱帶疾病等都會給登山者們帶去致使的威脅。所以南洋總督府在數年前,就以保護環境和開採銅礦為由關閉了查亞峰。

    但是,在「神秘查亞」絕不缺乏勇敢的攀登者。

    近衛軍團的山地作戰訓練營,就設在山下的斑馬巖地區。近衛第28和29兩個山地師的官兵們,幾乎都有過登頂查亞峰的經歷。從一點來說,他們每個人都是登山家。

    近衛山地部隊中,並沒有大多的裝甲力量。把坦克開到山頂作戰那只會出現在「變形金鋼」之中,每個山地旅最奢侈的就是那百十來輛「雲豹」輪式山地越野裝甲運兵車,它們在山地部隊中最主要的作用並不是突擊作戰,而是承擔戰場指揮。

    山地師的其他裝備也與普通部隊有著明顯的區別。士兵們的制式武器是「雪山」bm39式7。62毫米自動步槍,有效射程630米。這種專為山地部隊設計的步槍,有金屬製管狀的折疊式槍把及手槍型握把,連板機也是經過特殊設計,可以使得士兵們在戴著冬季棉手套的情況下,仍能開槍射擊。

    山地師的獨立作戰單位與其他的近衛部隊一樣,也是設置到了團一級。每個山地團,除了兩個山地作戰營,還有堡壘營和工兵營。師部直屬的補給團則是比較另類,他們的戰友與夥伴是騾子。

    騾子,馬與驢的交配產下的後代,有雌雄之分,但沒有生育能力,有驢騾與馬騾兩種(馬生的就是馬騾,驢生的就是驢騾)。

    這種雜交產物結合了馬與驢的優點,耐力強,力量也較大,尤其適合用交通不發達的偏遠山區。

    近衛軍山地部隊所採用的都是馬騾,雖然在服用年限上,馬騾比驢騾要短,但馬騾性情溫和,沒那麼多驢脾氣,最主要的是馬騾比較聰明,善解人意,很容易領悟訓練要求。

    近衛軍為此設立的專門的養殖場,以培育品種優良的馬騾,總後甚至還將此列為了重要研究課題。

    在山地師中,善於行走在複雜地型和惡劣道路的騾子,是主要的運輸工具。這也是山地部隊區別於其他普通部隊的一個明顯特徵。

    就連山地部隊中的重火力155毫米榴彈炮,也都是由多匹馬騾共同牽引。當然,在近衛軍山地師中,還有一種著名的武器——「羽神」105毫米輕型榴彈炮。這種炮是基地模塊化武器生產的成果之一,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拆卸成11部分,分由騾子馱運。而且,「羽神」輕型榴彈炮的射程可以達到一萬米以上,這保證了在複雜地型區域,山地部隊也能夠擁有足夠的炮火支援。

    近衛山地師的另外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他們的服裝。除了新式的山地迷彩軍服之外,著名的灰色山地毛線帽,以及金色的金屬製雄鷹帽徽,儼然成為了帝國南部的青年們,在秋冬時分最流行的帽飾。沒有一頂仿製的山地毛線帽,都不好意思走上大街。女生們不給自己的男朋友織一頂毛線帽……「怪不得沒有男神喜歡,你這分明就是要孤獨一生的節奏。」

    就連未央宮中的天麟殿下,都早早的擁有了數頂微縮版的金鷹山地帽——人家那可不是仿製的。

    而山地毛帽在其他大聯盟國家的流行,則是在「侯喜」行動中,張後群中將率領近衛第10軍登陸舊金山之後。

    盟軍攻克薩克拉門托,將戰線推至內華達山脈。美軍則利用喀斯喀山嶺和內華達州境內的連綿崇山進行頑強的阻擊。揚州軍團在多山地區攻擊受阻的消息傳回檀香山總指揮部,陛下在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在新幾內亞島上,已經訓練了數年,除了在國慶閱兵上露過面,就再沒參加過其他軍事行動的兩個山地師。

    ——張後群仰天長嘯,淚流滿面,「陛下您終於想起我了!終於到了少年哥哥出場的時候了!」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近衛第10軍,嗯,是缺少第30重型裝甲師的第10軍,在一個月後就出現在了舊金山(聖弗朗西斯科)。

    協同山地師作戰的是剛剛編組完成不久的印第安軍團。雖然,這支由漢軍軍官指揮,以印第安人士兵為主的軍團,還不足八萬人,但盟軍指揮部仍然賦予其「印第安軍團」的神聖名號。這意味著,在美洲大陸被白人當成野獸一般屠殺了一百多年的印第安人,終於有了自己的武裝。印第安人在三千年前同祖同宗的漢人的幫助下,舉起手中的武器,開始了武裝建國的征途。

    這是一條流血之路,犧牲之路。從印第安軍團成立的那一剎那,就會有很多的印第安青年倒在敵人的槍口之下,倒

    在祖先們世代生活的土地之上,「你們中的很多人注定不會看到印第安王國的建立,但你們的家人,你們的朋友,你們的愛人將回拾起『航渡三千年』的榮耀,他們可以自由的生活在印第安人自己的國家之中,他們將會擁有工作,擁有田地,擁有自己的房產,而重重要的是,他們將擁有尊嚴……」

    張後群喘了一口氣,「尼瑪,陛下寫的這份演講稿實在太難背了!」可是看到面前的人海之中,印第安人們山呼海嘯般忘情的歡呼,狂熱的氣氛幾乎要讓人窒息,張軍長也覺得蠻有成就感,「看來多讀書還是很用滴!」

    印安人的參軍熱潮勿需鼓動,但負責組織印第安軍團的漢軍軍官對兵員的選拔要求很高,一條必須識字就卡住了很多人。印第安青年們大多都會說英語和印第安土語,可在帝國的軍官們看來,印第安的土語甚至比南華土著們的語言更要晦澀。

    「這些土著真的在三千年前,和咱們是一個老祖宗?我怎麼看著不像呢?」

    「靠,你敢懷疑漢皇的話!糾察……」

    「靠,這不是咱哥倆說嗎!你至於喊糾察嗎?服你了,頂多招完兵我請你去舊金山的漢菜館吃頓大餐。」

    「拉倒,那些漢菜館的菜也叫大餐?咱部隊的炊事班都比他們炒的菜好吃!不過,其實我也覺得這些印第安土著不像是咱們漢人的遠房親戚,他們倒是跟非洲黑人有點像!」

    ……

    「我寧願相信,日本人是咱漢人的後代。畢竟,誰家都有可以養出幾個敗家忤逆的不孝子孫來。可是,這幫印第安人……嘿嘿,兄弟,你說他們不會是咱部隊裡的騾子一樣,是雜……」

    「停,別怪哥沒提醒你,這話可不能亂說!要注意團結,引起民族糾紛,你吃罪不起!」

    ……

    印第安軍團的人數控制在了八萬,與近衛軍兩個山地師的三萬人,構成了盟軍在美國西部的山地作戰部隊集團。張後群中將接到的任務就是指揮這個盟軍的山地集群,打穿美軍在內華達山脈的山區防線,打通通往「西部十字路口」——鹽湖城的通道。

    在後世,關於漢皇命令使用臨時組建的印第安人部隊,而不是調動意大利著名的阿爾卑斯部隊,有很多的爭論。

    關於墨索里尼拒絕意大利軍隊加入北美戰爭和印第安人善於山地作戰的理由,都被事實證明那只是一個笑話。倒是在意大利加入大聯盟,鋼鐵同盟解散之後,意大利人必須要在邊界部署重兵,以防備強大的德軍更加容易讓人相信。

    事實上這些都屬於臆想。在「侯喜」行動時期,意大利與帝國還處於絕對的蜜月期,亞平寧半島上不時爆發的反戰運動,讓墨索里尼恨不得將辦公室也搬到長安。在將小鬍子徹底得罪之後,抱緊帝國這條粗大腿,成為了意大利獨裁者唯一的出路。

    但在這並不代表墨索里尼就願意事事都聽從漢皇的吩咐。在北美西線戰役需要山地部隊的那一刻,意大利人就意識到這是向大漢帝國索取更大好處的最佳時機。

    在歐洲盟軍序列中的意大利部隊,除了聖·馬可陸戰師在「霸王行動」時出了些風頭,其他部隊都顯得十分的平庸。論戰功,他們遠不及西班牙的藍色軍團,更不如已經在數場硬仗之後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華夏遠征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