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87章 何為精英 文 / 龍騎士

    在麥克阿瑟看來,西部的戰鬥,因為有內華達防線的存在,一定會比南部鳳凰城這裡美軍的壓力輕鬆的多。

    在菲尼克斯及希拉河一線,盟軍與美軍每日在陣地上的爭奪,幾乎要精確到米。最多的一日,雙方傷亡的數字總和達到十萬以上,但王鐵漢的幽州軍團也只不過是將戰線推進了百餘米。

    作為美國最大的內陸城市,鳳凰城的人口甚至超過了首都華盛頓特區,在大戰爆發之後,鳳凰城由一個以農業和物流為主的城市,依靠軍工產業,迅速轉變為了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

    而這一地區眾多的空軍和陸軍基地以及訓練中心,也極大的提高了菲尼克斯的戰略地位。再加上麥克阿瑟一直是以鳳凰城為西部戰區的指揮中心,來打造整個美利堅西部的防禦體系,所以無論從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都,絕不容有失。

    在盟軍方面,菲尼克斯地區正是公元700年前後,印安人火火卡姆明的發源地。而且,在侯喜計劃中,所謂的五路大軍在登陸之後,已經演變成三向突破。在西部,內華達防線的爭奪成為了雙方戰略性指標,而在墨西哥華雷斯出發,並在短時間內越過美墨邊境錢攻戰重鎮埃爾帳索的盟軍,轉而向東,進入德克薩斯州。墨西哥部隊在這一方向的戰鬥中,表現出了極大的戰鬥力。無論是在聖安東尼奧攻堅戰中,還是在休斯敦的圍城戰中,漢軍及東瀛總督府所轄軍隊都沒有墨軍表現的更加勇猛。

    這讓在這一方向的盟軍指揮官董志華中將,十分的詫異。既然墨西哥軍隊有這樣的戰力,為何將二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貢手讓與美國人呢?

    大漢帝國建國十年,帝國/軍人已經習慣於開疆拓土,所向披糜。白人也好,列強也好,在漢軍的眼裡,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甚至……在如今的漢軍眼裡,還真的就有那麼一點點「大漢天威不可犯」的優越感。

    大國心理,不是用gdp或是什麼所謂的宣傳就可以形成。大國崛起的時代,哪一個不是兵鋒所至,血染征袍?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一個言必可行的漢皇,才讓漢人如此的驕傲,如此的自信。

    在達拉斯,在所謂的牛仔精神的起源地,當近五十萬的盟軍挾大勝之勢三面圍城之時,美國人終於不再叫囂什麼自由精神。萬眾一心,軍心同心,列寧格勒或是莫斯科,才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菲尼克斯,最優秀的戰機互拼,人類歷史最先進的科技對撞,卻伴隨著最原始的、最殘酷的血性互搏。

    在九·一八時最先下令開槍的王鐵漢將軍,曾讓陛下贊為東北最爺們的幽州軍團司令,在傳承著東北軍靈魂的幽州軍團遭遇建軍以來最大考驗之時,表現出了讓人驚歎和敬佩的勇氣。每一米戰壕,每一堆廢墟,都是幽州軍與美國大兵爭奪的陣地。當南洋軍不支,當東瀛軍傷亡慘重,只有幽州軍團在堅持,只有大漢男兒死戰不退是。一步一流血,一米一殘屍,在希拉河畔,真的沒有什麼戰術,也沒有什麼戰略。在所有的手段使盡之後,雙方都只是在堅持,堅持到對方堅持不住,那麼你就是勝利者。

    王鐵漢在堅持,十萬東北軍血脈,南征北戰,未損其一。可是菲尼克斯會戰中,他不知道,還有多少兄弟有機會再回東北。

    麥克阿瑟亦在堅持,菲尼克斯不可以丟,鳳凰城的後面就是科羅拉多平原,一馬平川的地型將是漢軍裝甲部隊任由馳騁。

    用每一顆子彈,每一條鮮活而又年輕的生命去堅持,堅持的是民族或是統治者的意願不。美利堅?大漢帝國?又或是歷史上每一個崛起的大國?

    菲尼克斯、達拉斯、內華達防線,每一處的戰事都牽動著所有美國人的心,每一處的最近進展又未嘗不吸引著這個世界大多數人的目光?

    北美戰爭,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世界霸主之爭。

    也許德國人並不同意這個說法,可是蘇聯紅軍用強有力的反攻告訴他們,這個世界,還輪不到德國人說三道四。

    有權利指手劃腳的當然是漢皇鍾義。

    北海總督府的工作已經由加強帝國在西伯利亞的統治過渡到援助蘇維埃政府抵抗德國的侵略。當「黑寡婦」化名為喀秋莎火箭炮,出現在伏爾加河畔;當東北虎坦克變身為t-34/85與豹式針鋒相對;當「梟龍」戰機塗裝上su-21的標號,與德國「黑騎士」鏖戰長空,德國人其實已經距勝利已經越來越遠

    可是,鍾義不是萬能的上帝。就算,在大多數場合,他已經是「神之子」。耶穌當初不也是無法阻止猶大的背叛嗎?

    在蘇德戰場上,漢皇對於軍火出口協議任何的一個放鬆,都會對戰場產生莫大的影響。但在北美,戰爭的趨勢卻絕非任何人所能改變。

    美國人的科技掠取,美利堅的工業水平,都在國家危亡時刻,爆發了巨大的潛能。

    紅警基地的科技水平,已然無法保持對於美利堅的絕對領先。盟軍所能憑借的,無非是人口優勢、國力優勢和資源優勢。

    菲尼克斯和達拉斯的戰役進程都證明了這一點。在這兩個地區,美軍憑借本土優勢,已經可以與盟軍做到攻守均勢。戰爭由一開始的盟軍勢如破竹,變成現在的互有攻守。葉為洵元帥在給漢皇最新的電報中稱:在墨西哥邊境線進入美國領地的盟軍,無法在短時間突破美軍的防守,「侯喜」計劃已經嚴重受阻。

    唯一的希望,在於西線,在於張後群將軍指揮的山地集群。突破美軍在內華達山脈的防線,率先打破美軍的內陸防禦體系,將戰線推至北美的中心區域,直至達成「侯喜」計劃的最終目標:三路大軍合圍堪薩斯城。

    張後群在給葉帥的電報中表示:這樣的局勢,的確是讓人感覺到亞歷山在,但卻是非我莫屬

    屬。

    這種表態,有些讓人無語。但信心百倍的態度卻正是盟軍總指揮部所需要的。

    當然其他兩路盟軍陷入僵局,在貌似最難的,也是最美軍最想不到的方向突破,已然成為盟軍高層的共識。陛下也對此作出批示:出其所不意,攻敵其不備。

    話說,論殖民掠奪,漢人遠不及西人,但說及兵法,世間又有何人敢與漢人爭鋒?

    1944年3月,在舊金山周邊訓練的印第安軍團及大漢近衛軍團山地師部隊開始集結。善於登陸作戰的揚州軍接過了維持加利福尼亞地區的治安和印第安建國的任務。大漢涼州軍團、南洋第1軍團以及東瀛殖民區的朝鮮第2軍團亦在登陸之後,開赴內華達山區。

    盟軍在美國西部的兵力,驟然達到了七十萬之多。當然,在這一地區,沒有出現任何一支以白人為主的部隊,這一令人尋味的現象,已經無人遐思。

    在內華達防線開始的在整個二戰之中,最經典的也是最殘酷的山地戰,成為了世人關注的焦戰。內華達山脈最高峰惠特尼山北邊的麥盧斯隘口爭奪戰,則是血腥中的最血腥之處。

    在這個小小隘口,盟軍與美軍雙方共投入了近二十萬兵力,還有三百架飛機參戰。大漢海岸軍團的第102空中騎兵師近兩百架獵鷹武裝直升機幾乎全部折戟於此。

    但直到4月初,麥盧斯隘口的控制權依然在美軍的手中。杜魯門總統親自授與駐守麥盧斯的美國陸軍第5軍為「麥盧斯之鷹」的稱號。

    在美國東部,也盛傳著「麥盧斯之鷹」擊敗了大漢國最精銳部隊的事跡。只不過,上帝保佑美利堅的美好童話在盟軍山地集群突破內華達防線,攻戰卡森城的消息而嘎然而止。

    就在麥盧斯激戰震驚世界的同時,漢人兵法中經典之一的暗渡陳倉再度上演。在美軍中,沒有人敢相信在麥盧斯投入了空中騎兵師的盟軍只是一支疑兵。用二百架「獵鷹」做代價,只是為了讓美軍相信,盟軍的攻擊重點就在惠特尼山附近?這樣的手筆……這真的不是來自於星星的你嗎?

    但鍾義再一次證明了,他不是那小兒科的都教授,他是神龍臨世點睛之漢皇,他是大漢中興神祐之子。二百架「獵鷹」武裝直升機,在其他國家,那是無法容忍的犧牲。但在大漢,那只不過是基地一個月的資金收入。更何況,獵鷹的乘員,全部是白人飛行員。在帝**事實力已然稱雄世界,在陛下心中熊熊燃起的大漢之火已經勢必沖天之時,消減帝國中的白人力量已成必然。

    沒有人知道,為何在建國之時,鍾義為何要那樣倚重白人之力量。沒有人明白,在滿目瘡痍的中華,找出幾個不迂腐、能創新的人才,會有多難?

    難道要用那些只知措詞批叛,揮筆討伐的所謂傲骨人們來治理南華嗎?難道把「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那種霏糜之詞當作治國名言,又或者請來那些在********高聲吶喊,賺來聲名,搖身一變,去做漢奸走狗的所謂精英來管理國家?

    鍾義搖頭!如此敗類,寧聘西人。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大漢中興,當由大漢男兒一肩挑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