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91章 最小的大城 文 / 龍騎士

    近衛第3裝甲軍,能夠如快速反應部隊般在數周之內就出現在美國西海岸,大大出乎了美軍西部戰區總司令克拉克的預料。

    但是在大多數美軍和加拿大部隊都已經部署到位,杜魯門總統已經下達了實施「高速公路衛兵」計劃的命令之後,克拉克並沒有對作戰方案做出太大調整。中路軍的主攻方向依然是裡諾高速公路兩側約四十公里寬的區域。

    重型坦克的威力強大,但是相應的對於道路情況也要求很高。想要達成裝甲快速撕破盟軍陣的戰役目標,就必須有高速區良好的路況,才能快速突進。

    為此,在總攻發起之前,克拉克還秘密安排了兩個特別行動以配合美軍的正面進攻。一個是安排傘兵空降在高速公路區盟軍陣地的後方,利用塔霍湖附近的斷層地型,盟軍裝甲部隊無法抵達該區域,而完成傘兵的集結,奪取前線盟軍與薩克拉門托之間的公路樞紐,至少是暫時性切斷盟軍與後方的聯繫。在大規模戰役中冒險使用傘兵,這戰術還是蔣雲志最先在登陸日本時開始使用,隨後又在登陸突尼斯的「大耳狐戰役」中大放異彩。也正是那時之後,美軍開始重視起了傘兵在戰役中的突襲和敵後阻擊作用。克拉克為美國傘兵的第一次正式行動命名為「鵟鷹」,這是北美最為常見的猛禽,也是北美最優秀的空中獵手。它們不單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甚至還可以捕捉響尾蛇或是銅頭蛇。

    這個行動代號寄托了克拉克上將對於美國傘兵的厚望,「像漢軍的傘兵部隊一樣,可以在戰役中起到約定性作用。」

    而另一個代號為「西部牛仔」的行動,則是由美國的特種部隊——6615游騎兵部隊來執行。這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部隊,在由騎兵改編為裝甲部隊之後,他們延續了「游騎兵」的稱號,「游騎兵做先鋒,游騎兵沖最前!」是這只部隊一隻傳誦著的口號。

    有近一個團的游騎兵部隊換上了盟軍的服裝,假扮成盟軍的裝甲部隊,在美軍大部隊到來之前,潛入盟軍陣地,克拉克上將要求他們在總攻發起之前的數天裡,盡可能的製造混亂和破壞,無論是盟軍的通訊還是交通,甚至是佔領一些戰略要地。

    不過,美軍忽略了一個問題。他們本以為,在盟軍當中,應該有相當數量的白人,游騎兵部隊的潛入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可實際上,在西線的盟軍中,在內華達山脈北部戰場中,只有漢人和越南人。游騎兵部隊的出現,就如同是穿上長袍說相聲的「大山」一般,是那麼的醒目和可笑。一千九百人的游騎兵部隊,幾乎沒有取得任何的戰果,就被西域第一軍團圍殲。這是越南人出現在北美戰場上之後的第一個比較大的戰果,西域第一軍團也因此受到了葉帥和盟軍總指揮部的通令嘉獎。

    但是這時還沒有人想到,這僅僅是西域部隊在北美揚威的一個開始,在漢人眼中,如同「猴子」一般的西域人,在接下來的數個月間,很快就成為了美國人的噩夢。

    5月11日,在裡諾出發的美軍中路裝甲集群逼進了盟軍在公速公路上的前沿陣地奇科鎮,並在特魯基湖邊,將一支過於突前的漢軍留在了包圍圈裡。左翼美軍第3集團軍則越過了特魯基河。

    5月12日,右翼的加拿大部隊更是在卡內森城西側連續突進,佔領了霍桑湖東岸。近衛第29山地師與印安軍團的第3軍近五萬盟軍面臨著加拿大部隊與美國傘兵的兩面夾擊。

    三天之內,美軍就已經全面撕開了盟軍的防線,並形成了一個南北寬100公里,縱深達到三十餘公里的突出部。

    接到來自於鹽湖城的戰報,白宮總統辦公室中一片歡騰。在戰役初期就這樣順利的完成突破,在特魯基湖和霍桑湖邊,又分別有兩支盟軍被包圍,這一切都似乎預示著「高速公路衛兵」計劃將會大獲成功。杜魯門總統甚至已經看到了將盟軍逐出美國本土,並逼迫大聯盟與美國議和。

    嗯,能夠體面的保全美國,能夠將漢皇的特使再次請回談判桌前,就已經是巨大的勝利了。沒人再去奢望打敗漢國,「登陸南華?瘋子都不會有那種想法吧!」

    「也許,甚至不需要動用那個末日武器,就可以迫使漢皇接受議和談判了!」總統臉上的笑容是盟軍「侯喜」計劃實施以來,最燦爛的一次。

    總參謀長布萊德雷也融入了眾人的喜悅之中。只是,從軍人的角度,他遠比其他人要冷靜的多。這三天的戰鬥,只能說是打了盟軍一個措手不及。等到盟軍反應過來,並重新有針對性的調動兵力反撲,那時才是真正的決戰。

    「包圍盟軍數萬人,那算什麼勝利?在菲尼克斯,雙方軍隊幾乎每個星期的傷亡加起來,都不會低於這個數字。」布萊德雷並不是一個習慣悲觀的人,但是那絲不祥的預感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這樣的勝利,似乎來的太容易了。」曾經隨艾森豪威爾在非洲與盟軍交過手,他不相信,盟軍的指揮官,會犯下如此輕敵的錯誤。「在拉森峰與奇科之間盟軍的結合部,兵力實在太過於薄弱了,這就等於是留給美軍一個最好的進攻點!難不成漢國聲名赫赫的葉為洵元帥只是……徒有虛名?」

    如果,盟軍西線的總指揮是蔣雲志,那麼相信美國人絕對不會低估他的指揮能力。而葉帥一直是在西伯利亞戰場,在與俄國人戰鬥。美國人在蔣帥的手下吃虧很多,對於葉師反而是瞭解不多。

    實際上……葉師這次也真的是大意了。在近衛第3裝甲軍登陸北美之後,葉帥就一直在籌劃一次大的戰役,一舉攻進美國中部。但並沒有制空優勢的美國人居然先發制人,一舉將盟軍薄弱的防線結合部打穿,使得薩克拉門托與斯托克頓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葉帥果斷採取補救措施,命令季有錢結束在薩克拉門托的修整,率領近衛第3裝甲軍馳援奇科鎮;命令張後群指揮山地集群不惜代價,擊潰空降在山區的美國傘兵部隊,救出在

    霍桑湖被困的部隊;而在拉森峰地區的涼州軍團,則是堅決阻擊美軍的進攻。

    當然,葉帥的眼光並不僅限於解困和守住陣地。正如已經被撤職的麥克阿瑟所言,美軍這般瘋狂的進攻,同樣留下了太多的漏洞。至少,在南線的菲尼克斯,美軍已經沒有足夠的輪換部隊,而不得不派出更多的新兵進入戰壕。但是,在鳳凰城絞肉機中,新兵的存活時間,大多不會超過二十四小時。美國大量的有生力量將會在還未適應戰場的殘酷之時,就被消耗在盟軍的炮火與轟炸之中。

    而在內華達山脈中,在預警機的支持下,逐步在空戰中佔據優勢的盟國空軍開始大規模出動。無論是特魯基湖還是霍桑湖邊所謂的美軍包圍圈,都要在面對被圍盟軍決死反撲的同時,還要經受盟國空軍的兇猛轟炸。

    5月15日,美軍派出代表,交給了堅守在特魯基湖邊的涼州軍團第94師一封勸降信,美軍司令官克拉克上將在信中寫道:「你們已經被包圍,要麼投降,要麼就是被殲滅或被驅趕到湖水之中……」

    第94師師長魯致遠大校則是在回信中很有風度的表示:「你還是先看看頭頂和屁股吧!」

    頭頂的天空,是無數的「威龍」攻擊機在嘶嘯,長冠企鵝-6對地導彈、紅寶石-2精確制導炸彈就如同一把把死神的鐮刀,落在陣地上瘋狂的收割著美國大兵們的生命。

    在美軍的背後,裝備了最新式「猛虎」大改型坦克的近衛第3裝甲軍,正在全速趕來,中路的美國第12集團軍,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拿下奇科鎮,他們面臨的就將是盟軍空地聯合的瘋狂反撲。

    可是,無論是左翼德弗斯中將所指揮的第3集團軍,還是右翼克魯格將軍指揮的美、加聯軍,都受到了盟軍的頑強阻擊。不要說繼續突破盟軍陣地,就連想要消滅已經包圍的數萬盟軍,也幾乎變成了奢望。

    「我們的飛機呢?我們的航空隊呢?卡爾那個混蛋究竟在幹什麼?」鹽湖城的克拉克上將揮拳咆哮,噴出的口水幾乎吐了參謀長勞克斯中將的滿臉。

    ——卡爾·斯帕茨,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在這個時期的美國,空軍還不是**的兵種,它們分屬於陸軍航空隊或海軍航空隊。

    卡爾·斯帕茨同樣畢業於西點軍校,在其出任陸航隊司令之後,提出了「提高空軍地位,同大漢一樣,將空軍單獨列為**軍種,與陸、海軍並列為最頂級兵種。」這個建議得到了杜魯門總統的支持,並在國會申請到了大量資金,以幫助美國空軍**出來,並積極研發先進戰機與空戰武器,最終應對漢國皇家空軍越來越大的威脅。

    不過,一心想要空軍**的斯帕茨,變成了陸軍軍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大多數陸軍將領都認為,斯帕茨的此舉,會極大的削弱陸軍的影響力。

    但盟軍的大舉入侵,打斷了斯帕茨的「**」計劃,直到目前,空軍仍然隸屬於美國陸軍指揮。

    在內華達山脈的上空,盟國的飛機囂張的肆虐著、蹂躪著美軍,這個時候航空隊的飛機卻見不到身影。克格克新仇舊怨一起算,在司令部怒罵斯帕茨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參謀長勞克斯中將苦笑著掏出手帕,將臉上的吐沫星子擦淨,「半個小時前,我們已經與斯帕茨司令取得了聯繫,他承諾會在以後的戰鬥中,盡最大力量給我們提供支持。」

    「承諾?那個混蛋的承諾還不如婊子的愛情。告訴他,如果他再不出擊,就算有總統的庇護,我也要親手斃了他!」

    戰場是最能讓人發狂的地方。看到本方士兵在盟軍的飛機攻擊下,死傷慘重,平時比較儒的克拉克上將也忍不住如西部牛仔般火爆一把。

    一個星期後,5月22日,美軍的空軍力量在遭受重大打擊之後,終於重整旗鼓,再次出現在內華達山脈的上空。

    斯帕茨中將利用這一個星期,集結了四百架戰鬥機和六百多架轟炸機,策劃了一次針對西海岸盟軍機場的大規模轟炸行動。這次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奧克蘭、尤凱亞以及薩利納斯等多個盟軍機場遭到空襲,有近二百架盟軍飛機被炸毀或是被擊落。但是在皇家空軍的強力反擊下,美軍付出的代價是六百四十架各式戰機被擊落。更讓人絕望的是,雖然美軍的戰機全部安裝了彈射坐椅,使得美軍飛機被擊中時,飛行員的逃生率大大提高,但因為雙方空戰的區域幾乎全部是控制在盟軍的手中,所以極少有美國飛行員能夠被救回。

    看到空中一個又一個的降落傘,盟軍的地面部隊笑稱,「美國空軍成功的組織了一次飛行員空降行動。」

    飛機的損失,斯帕茨中將並不太在意,美國不是當年的日本,明明已經研製成功了先進戰機,卻因為產能而被漢國欺負到沒有能起飛的飛機。美國飛機企業的生產能力,在數年之內都可以滿足戰場上的損失。但這一次內華達空戰,美軍六百多架飛機的被擊落,對於美國陸航隊來說,仍然是毀滅性的打擊。

    因為對於斯帕茨來講,哪怕總統給他再多的飛機,可是陸航隊卻要面臨飛行員短缺的窘境。

    越先進的戰機,就越要有高素質的飛行員。一個能夠駕馭音速戰機的飛行員,絕對不是幾個星期內就可以培養出來的。

    所以,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斯帕茨不得不繼續選擇了避戰,雖然來自於陸軍其他將領罵人和口水的電話基本上就沒斷過。

    制空權的喪失,讓克拉克的「高速公路衛兵」作戰計劃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左翼的第3集團軍,在攻擊受阻,盟軍發攻反擊之時,居然在敵人飛機的騷擾下,沒有辦法退回特魯基河以西。河面上任何的漂浮物都會被「威龍」攻擊機毫不留情的炸成碎片。

    「背水一戰」固然可以激發士兵死戰不退的勇氣,但是在前有勁敵苦苦血戰

    戰,頭上還有敵機狂轟濫炸的情況下,「背水」就變成了與死神為鄰。

    在左翼,不僅是美軍包抄奇科鎮的希望落空,就連安全的渡過特魯基河,退回東岸也已變得不現實。德弗斯中將不得不在請示了克拉克之後,指揮第3集團軍原地駐守,挖掘戰壕,死守待援。

    從獵人變成獵物,第3集團軍的華麗演變只有十天不到。

    但克拉克上將暫時對於第3集團軍的被動局面無能為力,在中路,他手上全部的裝甲部隊都已投入了對奇科鎮的進攻。盡快拔掉高速公路區的這顆釘子,打穿盟軍的陣地,將戰線推到薩克拉門托,就可以迫使兩翼的盟軍放棄內華達山脈中的陣地,退守西海岸城市群地區。

    攻下奇科鎮,已經成為了克拉克在被動局勢下翻盤的唯一機會。但是,盟軍又怎麼會看不到這一點?近衛第3裝甲軍與西域第1軍團在奇科鎮佈置了三道防線,以應對美軍的猛攻。在洛杉磯以南的長灘登陸的夷州軍團和西域第2軍團,則是利用西海岸鐵路動脈,快速增援至薩克拉門托,再加上本就駐紮在舊金山地區的揚州軍團,在這一地區的盟軍,突然間增至了百萬大軍。

    「你要戰,那便戰!」

    外表斯,但內心卻無比強硬的葉帥,擺明就是要拉開架勢,要在內華達山脈北部地區,與美軍大戰一場。贏了,殲滅美軍在西部的一半精銳,富庶的大盆地地區,也會盡歸盟軍手中。輸了……有可能輸嗎?在葉帥的眼中,美軍也不過是「一群草雞土狗爾,吾必盡屠之!」

    在奇科,盟軍西域第1軍團在美軍裝甲部隊的強攻下,苦苦堅持了三天。直到近衛第3裝甲軍的大改型「猛虎」坦克在美軍的包圍圈中殺出一條血路,開進奇科鎮,才算是穩固了奇科的防禦。

    皇家空軍對地面美軍的持續打擊,在以日本飛行員為主的「東瀛航空聯隊」加入轟炸之後,而達到了極致。雖然佔用數量上的優勢,但忌憚於盟國空軍的精準打擊,美軍裝甲部隊的攻勢顯得有些縮手縮腳。克拉克謀求中路突破的希望再告落空。

    隨著大量的盟國援軍趕到薩克拉門托,局勢已然對美軍更加的不利。打通西部高速,重新奪回內華達防線的戰略目標已經距美軍越來越遠。

    克拉克上將與參謀長勞克斯中將乘車趕到了裡諾,在這座號稱「離婚之城」,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大城」中,「高速公路衛兵」計劃,上演了另類的「辛酸的浪漫」。

    戰役發動之前,所有美好的想法都變成了幻想,克拉克司令與西部戰區的軍官們,接下來要做的,不是如何去擊敗盟軍,而是怎麼樣才能最大的保全美軍的精銳部隊。

    在裡諾,有一個奇葩的規定,那就是「無責任離婚」,離婚無需理由,只要住夠規定的時間,交一定的費用就可離婚。成千上萬的美國人為了順利離婚而蜂擁至此,使這個城市名噪一時。

    但是,克拉克上將知道,自己絕不能無責任的逃避,將更多的美軍精銳保存下來,不僅是他的責任,也是美利堅的希望所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