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412章 達拉斯會戰(2) 文 / 龍騎士

    十一月份,北半球無精打采的陽光射不透戰場上瀰漫的硝煙,低空呼嘯的戰機和震耳欲聾的炮聲已經讓陣地上的幽州軍士兵們習以為常。

    戰壕中的他們或是叼著煙卷放鬆休息,或是擦拭著自己的槍支武器。

    這是27軍在25號公路南側向日葵嶺上堅守的第四天,這裡距離勞頓圍殲戰的主戰場,只有不足四十公里。

    四天來,在正面阻敵的27軍已經打退了敵人的無數次進攻,而在激烈的戰鬥中自身減員也達到三層以上。作為阻擊的主陣地,堅守在向日葵嶺主峰上的第79師,更是傷亡過半。只有百餘米高的向日葵嶺,也同乎被美軍猛烈的炮火削低了數米之多。

    阻擊戰打響之前,盟軍所修建的壕溝和簡易工事,早在戰鬥爆發的第一天就已經在炮擊中被全部摧毀,炮坑和甚至是屍體,都成了盟軍阻擊敵人進攻的掩體。

    美軍的m4謝爾曼坦克亦有數次衝上了向日葵嶺,但在皇家空的協助下,27軍又都很快奪回了陣地,沒有給美軍裝甲部隊突破的機會,保證了戰線的完整。與在側翼同樣苦苦死守的西域第9一起,將美軍南進軍團死死擋在25號公路軍以北。

    南進軍團司令朗多中將在發給美國陸軍司令部的電報中稱:我甚至已經聽到了蘇頓的喊殺聲,卻偏偏無法越過向日葵嶺與第11集團軍匯合。漢軍就如同一群該死的蟑螂一樣,明明已經被炮火覆蓋,可在炮擊結束後,還是彷彿從地底鑽出來般,繼續戰鬥。

    矮矮的向日葵嶺擋住了美軍營救第11集團軍的希望,盟軍也利用寶貴的時間迅速完了集結,三十萬盟軍精銳部隊在空軍的全力支持下,將美國第11集團軍擠壓在了勞頓小城外狹窄的空間內。

    生死存亡之際,美國大兵們也顧不上不得進入市區作戰的命令,紛紛退守城內,與平民混雜在一起,以躲避盟軍猛烈的炮火和精準的突中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逼降還是殲滅?

    王鐵漢只猶豫了十幾分鐘,在收到27軍和西域9軍傷亡較重、向日葵嶺陣地已經多次易手,阻擊陣地岌岌可危的匯報之後,立即下達了對勞頓城發動總攻的命令。

    一千兩百門大口徑火炮,一百零二架威龍攻擊機,盟軍的空地聯合轟炸不僅聲勢浩大,而且精確性十足。在美軍的城防陣地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後,是兩千餘輛東北虎坦克和獵豹履帶式裝甲運兵車,狂暴的發動機嘶吼聲和坦克集群式衝擊時揚起的十幾米高的沙塵,讓只剩下一片廢墟的小城勞頓,更像是在惡魔腳下戰戰發抖的雌伏者。

    戰鬥的結果沒有懸念,當六萬多美軍擠進勞頓,當王鐵漢下令攻擊小城的那一剎那,命運的輪擺就已經被定格。在盟軍強大的地空打擊之下,美軍的潰敗已成定局。只是,當市政大廳內的第11集團軍司令部舉起白旗的那一刻,已經有兩萬多美國大兵在戰鬥中被打死。

    與他們一同去見上帝的,還有三萬多美國平民。

    盟軍的無差別打擊,將原本人口數就只有五萬多的勞頓小城,變成了人間地獄。城中超過半數的平民在火力準備時,就已經被炸死。

    當裝甲部隊開始突擊,當盟軍的巷戰部隊進入城區後,又有近萬平民被誤傷。盟軍的部隊不是警察,沒有在戰鬥中分辨匪徒與平民的能力,也可以說,長官就沒有下達讓他們去分辨的任務。

    巷戰本就是殘酷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打擊在廢墟後面抵抗的敵人,這樣的戰鬥方式無可厚非。要怪就只能怪美軍躲進城內,打破了兩軍之前不在城市內戰鬥、不殃及平民的默契。

    勞頓圍殲戰,原駐紮在俄克拉何馬城的美國第11集團軍全軍覆沒,六萬美軍或死或降。在北美開戰以來,在雙方動輒就是幾十上百萬大軍會戰的時期,這樣的戰績算不上什麼太突出。

    但勞頓戰役卻是耗時數個月,也是北美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達拉斯會戰中,最關鍵的一環。第11集團軍的被殲,並不只是意味著美國陸軍司令部,又少了一個集團軍的序號。更主要的是,盟軍的左路集群在達拉斯的側後方形成了兵力優勢和有利的戰略勢態。

    若任由幽州軍團在25號公路區繼續突破,那麼,在達拉斯附近的百萬美軍,很有可能被抄斷後路。那樣的結果,沒有人敢去想,也沒有人可以承擔。

    當然,在後世的軍史上,勞頓戰役還有另一個方面經常被磚家叫獸們提起,那就是平民的傷亡。

    這是北美戰爭中,雙方第一次在城市內交火,也是第一次有美國城市在戰火中被摧毀,更是第一次在戰鬥中,平民的傷亡數字超過了軍人。在此之前,菲尼克斯血戰打了三個月之久,鳳凰城的平民也不過只有數千的傷亡。

    在討論這個數字的時候,北美的幾個國家都刻意的迴避了小石城的那個「十多萬」和後續的因為核輻射而繼續增加的人數。

    與常規戰爭相比,「核武」才是真正的惡魔。如果說橡樹嶺是必須要摧毀的戰略目標,那麼僅僅是因為飛機不能攜帶原子彈降落的原因,就使得小石城由繁華的城市,變成了禁地,還有那數萬死者,以及雖然在核爆中倖存卻生不如死的傷殘們。

    小石城絕對是北美戰爭甚至是第二次世界戰中讓人無法釋懷的慘案之一,也成為了後世的人們在論及漢皇鍾義是否偉大?是否對人類有巨大貢獻時,反方人士最經常提及的佐證。

    也許漢皇的偉大,只是對於漢人而言;也許,破壞和殺戮亦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原因。

    但小石城的核爆絕不是人類史上最悲慘的事件,甚至一年以後才會發生的、傷亡數十萬人的「芝加哥寒冬」,比起美洲印第安人的被屠戮,又算得了什麼呢?

    bsp;當美國人瘋狂的指責盟軍在戰爭中殺害平民的獸行瘋狂指責時,當王鐵漢的戰役總結被傳回衛青閣時,鍾義認真的看完,嘴角微咧,臉上浮出一絲淡淡的邪笑,「鐵漢打不錯!出來混的,總歸是要還。幽州軍在為當年的恥辱還債,美國人又何嘗不是在為美洲的歷史還債?」

    「是呀,當年的印第安人,被他們當成野獸一樣捕殺,現在他們死了幾萬平民就嘰嘰歪歪……」

    蔣帥的言詞依舊犀利。

    「這怪不得我們,是他們軍隊率先躲入城區的,只是……這傷亡率的確大了些。陛下,『山姆大叔』又該向您抗議了!」

    儒的葉為洵元帥正在逐漸接替當年葉知秋在帝**的地位,至於在陛下的心中,「葉知秋」這三個字,當然是無可取代。

    「抗議有用的話,要警察……還要部隊去打仗幹嗎?」差點將後世的俗語溜躂出來,鍾義緊急改口。好在辦公室中的這幾位,都早已習慣陛下偶而的奇言怪語,甚至還會學上幾句。

    「葉帥,嘉獎王鐵漢和幽州27軍,正是他們在向日葵阻擊戰中,以步兵阻擊裝甲部隊的神勇表現,才使得勞頓戰役取得大勝!嗯,還可以在27軍選出幾個表現突出的團、營級部隊,授予封號。這對凝聚一支部隊的『魂』會有很大的作用。」

    陛下的心中,又想起了塔山阻擊戰,同樣的地型不利,同樣的以少阻多,同樣的對整個戰役甚至是整個戰局形成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好的,陛下!27軍有幾個團都已經打空了,給予這樣的集體獎勵,很是必要。」

    就這樣,「向日葵英雄團」、「向日葵鐵血團」的旗幟在帝**的血色金龍旗旁形成了另類的風景,由陛下親自賜名,並授予獨一無二的團旗,成為了帝國團每一位團長心目中最高的榮譽。最主要的是,這類封號是可以「世襲」的,它們將永遠伴隨著這支部隊的成長歷程。

    但王鐵漢上將並沒有對於最高統帥部的嘉獎過於在意,在「儒將」的心中,一個更大的計劃正在形成。在經盟軍總指揮陳庶康上將批准之後,王鐵漢正式成為左集群的總指揮。在達拉斯以西地區,盟軍部隊已經超過了六十萬,挾大勝之勢,在25號公路地區再完成一次圍殲戰,並非沒有可能。

    而盟軍彙集的蘇頓,距離向日葵嶺僅有四十多公里。雖然收到第11集團軍已經全軍覆沒的消息後,美軍的南進軍團必然會放棄攻擊向日葵嶺,但只要切斷美軍沿25號公路撤回俄克拉何馬城的退路,王鐵漢就有信心虎口拔牙,消滅這支美國陸軍部臨時拼湊出來的部隊。

    但陳庶康並不這麼認為,美軍總參謀長布萊德雷組織的北進軍團,雖然在布拉索斯河就遭到了盟軍的阻擊,並沒有在勞頓戰役中起到太大的實質作用,但任由這樣一支美軍的精銳在左集群的身後活動,隨時都有可能打破雙方戰略的平衡,對欲圍殲南進軍團的盟軍部隊造成巨大的威脅。而且,南進軍團是一支高度摩托化和機械化的美軍,一旦南進軍團司令朗多發現情況不妙,沿高速公路退回,盟軍就很有可能竹籃打水。

    擊南還是擒北?打援還是圍點?

    北美盟軍的總指揮部,意見並不統一。請求決斷的電報發回了長安,發到了衛青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