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423章 釜底抽薪 文 / 龍騎士

    大漢帝**總參謀長葉為洵元帥出訪大聯盟地中海歐洲三國,並在羅馬與意大利武裝部隊副總司令吉裡齊亞尼海軍元帥共同出席了記者招待會,面對著歐洲各國的記者回答了多個問題。

    意大利記者:葉元帥,您好。漢皇陛下說過:大聯盟既是一個團結的軍事聯盟,又是一個密切合作的經濟共同體。那麼請問,在盟國部隊遠征之後,地中海地區軍力的真空期將如何填補?大漢帝國將如何保證所有盟友國家的國防安全?

    葉為洵:您說的沒錯,正如陛下所言,大聯盟是一個團結合作的全方位聯盟組織,所有大聯盟國家在聯盟中的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著誰領導誰。每一個國家都會視盟友的安全和利益與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一樣,大漢帝國亦如此。對於某些歐洲國家危及大聯盟國家的軍事挑唆行為,大漢帝國將會同其他盟國一起,給予堅決而有力的回擊。至於地中海地區的軍力問題,我必須要指出這位記者朋友您講錯了一點,地中海沒有真空期。大漢帝國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將很快從太平洋上回到自己的防區,毛石英司令將率領強大的印度洋艦隊入駐瓦萊塔海軍基地。大漢帝國有信心也有能力協助我們的盟友不受其他野心國家的恐嚇,更不會容忍任何國家、任何人對大聯盟國家的挑唆和侵犯。

    「嘩……」

    鼓掌的基本都是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英格蘭等大聯盟國家的記者。漢軍總參謀長的強硬態度,無疑是給這些正受到德國威脅的國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參謀長先生,你口口聲聲大漢帝國要保護盟國的安全,那麼,正遭受到盟國侵略的美國的安全,將由何人保護?」這貨指定是德國記者。

    葉為洵眉頭一立,剛想回擊,就聽得會場中一片罵聲,「滾,你個德國佬!滾出去,這裡不歡迎你!」

    葉帥與吉裡齊亞尼相視一笑,看來不需要他倆回答,記者們就把德國人搞定了。

    羅馬的會場中,笑聲一片,德國記者被灰溜溜的轟出會場,其他的盟國記者們就如同在戰場上打了勝仗一般擊掌相慶,不管認識不認識的。

    「呃,你是羅馬尼亞的?滾,你主子都滾了,你還留在這幹嗎……」

    「法語?法國的?你是自由法國的還是維希法國的?戴高樂將軍派來的?那沒問題,咱們是盟友!」

    ……

    記者招待會是開不下去了,吉裡齊亞尼索性安排人送上些美酒美食,那就變成個盟國記者聯誼會吧!

    與些同時,在柏林的德軍大本營中,德國元首正指著希姆萊的鼻子破口大罵,「利比亞人****?你是豬腦子還是豬腦子呀?那些連麵包都吃不飽的黑鬼拿什麼****?……漢軍不允許我們的運兵船進入地中海?你到底是德國人還是漢國人?他們不讓你進你就不進?地中海是漢國的嗎?」

    「沒錯,地中海是我們的!」在馬耳他島瓦萊塔海軍基地,葉為洵對著已經先期抵達的皇家海軍印度洋艦隊軍官們堅定的表示,「現在是戰爭時期,未經允許,盟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軍用船隻,一律不得進入地中海航線,無視警告的,不用請示,就地擊沉。」

    在地中海中,德國仍佔據著希臘的克里特島以及希臘在愛琴海的港口城市亞歷山德魯波利斯,這使得德國的油輪可以不用經過土耳其海峽就可以靠泊,並將開採自利比亞的原油運入保加利亞,再途經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奧地利運回德國本土。

    在蘇聯紅軍反攻烏克蘭,保住了裡海周邊的石油產地之後,利比亞的石油對於德國就至關重要。但是利比亞****,石油工人暴動,德國監工被殺,衝鋒隊頭子希姆萊欲增兵利比亞的行動,亦被漢軍所阻。德國將遭遇石油危機,而且是在如此重要的時刻,元首怎麼可能不暴怒?沒當場斃了希姆萊已算是他忠心耿耿、勞苦功高的獎勵了。

    這個時候戈林站了出來,「元首,我們可以空投部隊至非洲,鎮壓黑鬼們的暴動!」倒不是戈林與希姆萊有啥交情,只是有了可以表現自己的機會,戈林從來都不會錯過。隆美爾死後,元首公開表示,戈林將是自己唯一的繼承人,這讓空軍元帥的幹勁更是十足,連最喜歡的收集藝術品的興趣都淡了許多。

    可小鬍子的鷹眼微瞇,射出的寒光似乎能看穿人的心靈,「我親愛的空軍元帥,你可以空投部隊,你還能夠空運石油嗎?」

    ……

    大漢帝國海軍對地中海實施霸道的「封海」,禁止非盟國的軍用船隻航行。石油是絕對的戰略物資,油輪當然也是「軍用船隻」,話說,只要是德國及其僕從國的船隻,恐怕就是條舢板也得算是「軍用船隻」。

    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在德國的潛艇還沒有進入襲船戰的節奏,鍾義就決定掐斷德國的石油供應。還有羅馬尼亞的油田,但只要開戰,鍾義相信,皇家空軍會解決這個問題!

    「尼瑪,實在不行,扔顆小淘氣!」最近有點受暴力分子蔣雲志的影響,陛下動不動也有要核爆歐洲的衝動。

    實際上,在前世,德國在戰時所使用的油料只有百分之三十來自於原油提煉,更多的是依靠煤合成油,空軍所使用的高辛烷燃料更是都需要合成油來滿足。德國本土沒有石油,羅馬尼亞大油田所能提供的原油有限,只是當利比亞的石油資源經鍾義指點,被開採出來後,這一世,德國缺油的狀況才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這事,鍾義也後悔的要死,只是那時漢、德正值蜜月期,當時帝國還指望著德國挑起二戰,給大漢以更寬鬆的發展環境。

    貌似,鍾義幹過的類似於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當年用噴氣式飛機誘惑英國同意出售澳州,雖然那並不算虧,畢竟能夠讓南華順利建國

    ,值得付出任何的代價,可是終究是使得飛機發展進程提前,大大縮短了帝國的技術領先;還有援助蘇聯,同意新華在很多技術領域對蘇維埃開放,雖然將老毛子的黃金儲備掏了個一乾二淨,可也使得蘇聯在軍事研發的很多方面飛速發展,在戰爭的壓力之下,大有趕超先進國家的趨勢。

    「尼瑪,哪個牛x年輕時沒幹過幾件虎x事。」陛下捏了捏鼻尖,抬筆在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蓋上最高統帥的大印,印上的字沒有什麼「大漢受命之寶」,很簡單,就是大漢帝**最高統帥……貌似比那個字還多。

    喊過來李大秘,鍾義將件舉起,「發給倫敦的肖國興上將!」

    件並沒有密封,李錦石掃了一眼,心中一凜,連忙立正,「是,陛下!」

    這並不是衛青閣中常發出去的「紅頭」件,這是一份作戰命令。經最高統帥部戰時軍事委員會研究決定:「鄭和」計劃開始行動!

    德、美結盟的公告已經在一個星期前正式宣佈,在冰島的雷內克斯,在美軍大西洋艦隊的護衛下,在德國空軍的嚴密封鎖下,德國元首阿道夫與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署了同盟協議,其全稱是《歐美安保互助聯盟》,似乎小鬍子認為,德國就可以代表整個歐洲,他就是歐洲之王。

    也沒有太多的人在這方面與其計較,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大聯盟方面對此有何應對,以及雙方隨後的軍事部署會有何變動。

    在各國的報紙上,還出現了一種新的稱呼,為區別兩個聯盟體,記者們將德美同盟稱之為歐聯,即《歐美安保互助聯盟》的簡稱;與之相對,大中華聯盟的稱呼也改為了「華盟」。

    更明瞭、更簡潔的兩個稱呼很快得到了所有記者們的認同,甚至於在官方,也並沒有迴避這倆個簡稱。鍾義還曾在私底下,為「華盟」這個名字點贊,「尼瑪,這不會是華人記者搞出來的吧,名字不錯,朕心甚慰呀……」

    當然,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做些什麼!

    1945年5月5日,華盟聯合艦隊橫越大西洋,並派出艦載機轟炸美軍在百慕大群島上的軍事基地。同日,英格蘭國王喬治六世也發表通告,指責美利堅合國在沒有宣戰的前提下,無理強佔英格蘭海外領土百慕大群島。對此野蠻行徑,英格蘭王國予以強烈譴責和最堅決的抗議。

    這些話都是屁話,人家占都佔了,抗議有什麼用?最後一句才是最重要的。

    英格蘭王國正式對美利堅合眾國宣戰,英格蘭將與盟國一起,為捍衛祖先留下的每一寸土地,不惜任何代價,包括使用武力。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白宮中的杜魯門收到英格蘭的宣戰書,差點淚奔。當年漢國偷襲吳淞口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就是這樣,都炸得差不多了,才送來宣戰書。如今這英格蘭……哎,想當初協約國時代,英王喬治六世是多麼的紳士呀,這才幾年?果然跟漢國那個法西斯混在一起的,好人也會學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