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456章 地中海危機 文 / 龍騎士

    一直滯留在北非阿爾及利亞的戴高樂很意外的,接到了漢軍駐非洲司令王以哲元帥的邀請,一架皇家空軍的軍用運輸機將其接到了埃及。

    在開羅城東郊穆塔蓋姆山上的薩拉丁城堡中,戴高樂更加意外的見到了漢皇,當然還有陪同在陛下身邊的最高統帥專職秘書譚亞寧上校。

    在雄俊的薩拉丁城堡內城中,漢皇率領著帝**中幾位大佬級重要人物,與戴高樂秘密會晤的時間,長達一周之多。

    帝**總參謀長葉為洵元帥詳細詢問了法蘭西抵抗組織復國運動的情況,但戴高樂的回答並不能令人滿意,甚至於還不如帝**情六處的情報更加細緻。

    鍾義有些失望,以前世戴高樂執掌法國政權後的表現,與現在滿臉頹廢的戴高樂反差很大。也許是復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嚴重損耗了這位高盧將軍的鬥志。

    可對於帝國來說,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再扶植一個紅色政權?那根本不符合帝國的利益。大漢帝國不是前世堅決反/共的美國,也不是一心擴張紅色版圖的蘇聯。

    對於馬恩主義,帝國的態度一直是不支持也不反對。甚至大聯盟內部,已經加入了數個社會義制度的國家,很多時候,什麼樣的政治制度,與帝國的中興路、大國夢並沒有不可調合的衝突。

    德國統治下的法蘭西,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抵抗組織。可影響力比較大,也獲得了其他國家認可的就只有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蘭西。

    再加之戴高樂在前世,在西方國家中率先與新華建交,並拒絕美國的強權監護,退出「北約」等舉動,還是深得鍾義的讚賞。或者說,在西方的那些政治家中,戴高樂也是鍾義比較欣賞的一位。「戴高樂義」的影響力與「大歐洲體系」的提出,可以說是歐盟最初的雛形理念。

    當然還有他的那本著作,「讓德國人贏得戰爭只花了十五法朗」的《建立職業軍》,以及那句著名的「法國除非站在最前列,否則就不稱其為法國;法國如果不偉大,就不稱其為法國。」

    想必,現在這種頹廢狀態下的戴高樂是絕對說不出這樣的豪言壯語的。鍾義有些感歎,卻也沒有再難為他,讓一個有著一百九十八公分身高的大個子,讓一個立志成為偉人的男人就那樣僂佝在壁爐邊,是不道德的行為。

    「夏爾,在瓦萊塔,在倫敦我都向你承諾過,大漢帝國一定會幫助法蘭西人民復國的正義事業,可是看你現在的樣子,我感覺你污辱了我!」

    為了能夠戴高樂更正常些,鍾義首先開了一個小玩笑。

    「怎麼可能,不管怎樣,我都還是很尊重陛下您的,畢竟您和您的帝國,已經給了我……什麼?陛下,您的意思是說……」戴高樂的聲音突然變得高亢,身體也挺直了起來。

    媽蛋,個子大是好!喬丹也不過是這麼高吧!

    戴高樂的激動,讓鍾義不得不抑起頭來看他。但法國人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故意後退了一步,讓雙方的目光更容易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這個小動作讓鍾義更加相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夏爾,絕望和仇恨已經蒙蔽了你的眼睛。難道你沒有發現,今天參加這次會晤的有帝國海外駐軍的兩大司令嗎?

    王以哲微笑的點了點頭,於學忠則是學著戴高樂的樣子,做出一個西方人習慣的聳肩撇嘴的動作,以示對他忽略自己存在的抗議。

    大家都已經見過多次,尤其是這次陛下與葉帥親臨開羅,調整地中海周圍的帝**事力量部署,以應對德國成功試爆原子彈後所帶來的第二次地中海危機。

    身為中東駐軍司令,於學忠很清楚自己以後少不了會和這位「自由法國」的領袖打交道。況且,在當年「打回老家小紅旗」事件之後,相對前東北軍的其他將領,相對淡出的於學忠能被陛下任命統領帝**中東司令部,在漢軍內部,還是有很多人不服氣的。要知道,同為兩大海外司令的另一位,可是帝國元帥王以哲。雖然於學忠和王以哲有著幾乎相同的出身,但無論是東北軍移民南華之前,還是在正式加入帝**之後,王以哲在軍中的威望都絕非於學忠所能比擬的。於司令迫切的希望自己可以為帝國建功,讓陛下對自己的信任實至名歸。

    這無關權力,無關其他,只是軍人的榮譽當然要在戰場上獲得。於學忠想用自己的戰功讓自己在軍中同僚中更硬氣一氣,至少是那些東北軍的老兄弟們中,一起喝酒的時候,可以嗓門更大些。

    總不能讓王鐵漢這後起之秀都跑到自己前面去吧?

    在皇家空軍「虯龍」戰略轟炸機進駐意大利北部重鎮米蘭的軍用機場之後,小鬍子立刻在阿爾卑斯山脈北側開始部署更多的攔截力量。並揚言,如果漢軍不撤走在米蘭的「虯龍」隱身戰略轟炸機,德國就將作出嚴厲的報復行動。

    「沒有人能將刺刀頂到德意志的脅下,漢國也不可以!英勇無敵的日耳曼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對任何敢於挑唆德意志尊嚴的敵人做出最有力的回應。」

    德國元首一如即往的狂妄如斯。

    當然,自認為歐洲霸主的德國人也很快用行動表示他的決心。射程可達到八百公里以上的v-5彈道導彈,被佈置到了亞眠和阿姆斯特丹地區,這當然是針對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大聯盟國家。

    同時,在法國的中央高原地區,號稱可攜帶核彈頭的中短程v-5彈道導彈移動發射裝置也被大量部署,目標直指大聯盟在歐洲另外倆個重要國家——意大利和西班牙。

    這樣的局勢,讓無論是德國領導的歐聯國家,還是幾個大聯盟國家的人民,都被籠罩在恐懼之中。有人將這次因為德國試爆

    爆原子彈而引起的對恃稱為歐洲核危機,亦有人稱其為第二次地中海危機。

    在戰爭之初,盟軍在地中海一掃協約國多國部隊勢力之後,地中海的上空再次佈滿了戰爭的陰雲。而這,距離北美停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戴高樂被邀請到了薩拉丁城堡中。可是,不光是戴高樂,應該說所有人都不會認為漢皇會在很可能引發核大戰的情況下,依然決定要對德國採取行動。

    促使鍾義下決心的,當然不是大虎妞的那句彪悍之語。而是這次軍情局的表現相當不錯,軍情六處的情報最終確認德國只有製造出了數枚原子彈,而且根本就沒有將核彈小型化以裝載在導彈上的能力。這意味著德國的核打擊只能是最原始的飛機空投的方式,那些在技術指標上,的確可以攜帶核彈頭的v-5導彈只是嚇唬人的。

    當然,裝載普通彈頭的v-5的破壞力依然沒可小視,以帝國現有的導彈攔截技術,也不可能將其全部攔截。只是沒有核彈頭的v-5還不就是無牙的老虎,即便是德軍可以利用移動發射架對意大利和西班牙,甚至是大不列顛島上進行攻擊,那種程度的損失在鍾義看來,都是可以承受的。

    甚至於,相對於長期處在德國的核威懾下,連墨索里尼和佛朗哥也堅決的選擇了「長痛不如短痛」,在德國的核力量還不足以形成毀滅性打擊的時候,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身邊的巨大的威脅,無疑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在戴高樂離開之後,薩拉丁城堡中又先後迎來了數位客人。

    英格蘭國王喬治六世、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西班牙元首佛朗哥以及猶大王國太子哈曼殿下,先後秘密入駐了薩拉丁城堡。

    這座城堡是在11世紀,為了抵抗十字軍入侵而修建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的它卻成為了十字軍國家元首們匯聚,合謀對付歐洲另外一個國家的根據地。

    說服歐洲三國元首同意對德國進行打擊,並沒有浪費鍾義太多的力氣。況且,這次打擊,三國只是提供機場等地勤支持。行動將由帝國皇家空軍和紅盾王室空軍聯合執行。

    當然,歐洲三國的軍隊也必須要做好準備,隨時應對德軍可能的報復行動。

    「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英國分裂之後,重新掌權的喬治六世顯得很有擔當,「沒有核能力的國家,就算不上大國,有核能力的敵對國家,值得我們付出一些代價摧毀他們。」

    鍾義:……

    媽蛋,這明顯是戴高樂在第二次當選法國總統,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後的台詞,居然被結馬國王搶先總結了出來。「時勢造英雄」,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話,果然是精闢無比。

    為了避免引起德國人的警覺,歐洲三國元首在同意對皇家空軍和紅盾空軍提供任何需要的支持之後,就離開了薩拉丁城堡。接下來,怎麼攻擊,怎麼摧毀,那就是漢後的事了!

    別看喬治說的光鮮,墨索里尼和佛朗哥答應的痛快,這幾個貨都回國的飛機上,暗暗盤算行動之後,可能會遭到德國何種程度的報復。

    「一定要盡快擁有原子彈,擁有核反制能力」,這是三位國家元首共同的心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