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奪隋

正文 第三十九章 遼河之戰(上) 文 / 倚樓觀雨

    大業十年農曆七月初七,大隋皇帝楊廣終於沒等到高元的投降國書,當著一眾藩屬國的面下達了渡河指令。

    他不能再等了,國內數股叛軍蠢蠢欲動,需要盡早班師回朝穩定局面。現在是夏末,戰爭一旦拖入到秋冬季節,想要獲勝便難上數倍。

    當楊廣的軍令發出之後,兩個時辰之內,五六十萬的隋朝大軍已然整裝待發,浩浩蕩盪開往遼河。

    旌旗獵獵,馬蹄霍霍,隋軍已經遍佈遼河西岸。

    一望無邊的旗海,在肅殺的北風中「獵獵」飄飛,隨著移動的列隊前行,顯得是那般壯觀。

    楊廣親自乘坐觀風行殿來到遼河西岸督師,命令大軍對遼河東岸展開強攻。擔任先鋒的是左詡衛、右武衛、左御衛和左驍衛四路大軍共計八萬餘眾,清一色精銳府兵。

    因為這次渡河戰役關係著大隋國的臉面,所以四十萬從兵皆未參與其中,只是遠遠地在遼河西岸列陣,等候進攻命令。

    李玄身著銀白色明光寶鎧,外披水藍色戰袍,跨下千里一盞燈,手持擂鼓嗡金錘,威風凜凜地傲立在一處高坡上,憑高遠眺。當他看到眼前這氣象壯觀的情景時,心中油然而生一股震撼,想到自己親眼見證大隋第三次征遼戰爭打響,並且有機會參與其中,心中熱血澎湃。他身後,蘇烈、楊炎、張天寶以及麾下的三千將士莫不懷著同樣的心情。

    由於李玄這支兵馬是先鋒部隊左驍衛的從軍,而且還是清一色的騎兵,所以站的位置還算靠前,能清楚地將遼河上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

    「全軍渡河!」觀風行殿三層高台處,楊廣右手揚起。大隋對高句麗的大戰真正拉開帷幕。

    此時雖然是夏末,但遼河水流量一向很大,最窄處寬度仍在兩百米開外。

    但這難不倒隋軍,工部尚書何稠乃是一代工藝大師,親自指揮數萬民夫和工匠下水搭建浮橋。

    這個何稠可謂大隋的國寶,心靈手巧,皇帝乘坐的觀風行殿便是他設計出來的,朝廷前兩次征遼時渡河的浮橋也是在他指揮下鋪成。

    在何稠的親自指揮下,民夫們從河邊灌木叢裡推出早就準備好的一條條小舟,在河面上橫排開來,而後一個個跳入水中將船固定住,不讓水流沖走。

    工匠們一擁而上,在船上面鋪上木板、竹竿,用繩索加固,搭建浮橋。雖然是在水中,但一眾工匠和民夫手上動作十分熟練,互相配合,工程一點一滴展開。

    他們中有不少人都經歷過前兩次征討高句麗的戰爭,都明白一個事實。越早搭好浮橋,活命的機會就越大。不僅是湍急的水流會帶走他們的生命,河對岸的高句麗野獸也會隨時露出它們的獠牙,將他們啃得皮都不剩。

    即便民夫們配合默契,互相攙扶,在水中小心翼翼地活動,但遼河水流十分湍急,短短一炷香時間,仍然有數百個民夫被河水捲走,再也回不來。

    以大量民夫的生命為代價,浮橋終於慢慢搭建起來,一尺尺艱難地向河對岸延伸。

    在浮橋搭建到河中心的時候,河對岸的高句麗大軍終於聞訊趕來。

    高句麗的先鋒部隊一靠到岸邊,看到隋人正在搭建浮橋心頭皆是一慌,不等主將發令便齊刷刷蹲下,彎弓、搭箭、射擊,行雲流水般的動作完畢,數以萬計的箭矢鋪天蓋地往遼河西岸襲去,聲勢驚人。

    但河對岸的大隋軍民對此不屑一顧,仍是該幹嘛幹嘛,絲毫不予理睬。

    遼河上北風很大,數以萬計的箭矢剛到河中央被風一吹便紛紛墜落,沒有一支箭矢能射到浮橋上。

    「一群飯桶,誰讓你們亂射的!浪費箭矢!」後排一個中年將軍騎馬趕來,衝著高句麗士兵大罵起來。

    「陛下,河對岸的敵軍主將乃是我朝叛逃過去的斛斯政!」虞世基眼神較好,指著河對岸的騎馬將軍大聲道。

    「渡河後誰能擒住斛斯政朕當重賞,要活的,朕要親口問問他,朕哪點對不起他,他竟然要聯合楊玄感亂朕的江山!」楊廣臉色十分冷酷,望著河對岸那道身影厲聲喝道。

    很快,便有一眾內侍將楊廣的命令一層層傳達下去,李玄所在的這支兵馬也接收到這個指示。

    「斛斯政是什麼人,皇上竟如此恨他?」李玄扭頭向蘇烈詢問。

    蘇烈咬牙切齒說道:「斛斯政曾是皇帝陛下的親衛,因數次護駕有功深得皇帝陛下的信任,後逐漸升為兵部侍郎,在上一次征討遼東即將獲勝之際,連同楊玄感造反,導致征遼戰爭功虧一簣。不僅是皇帝陛下痛恨他,天下隋人莫不痛恨此人!」

    李玄點了點頭,目光逐漸變得陰冷,落在河對岸的那人身上。斛斯政造反李玄並無任何意見,可你造反失敗了卻倒向了中華人民的死敵高句麗,那就是你的不對了,多少中華兒郎埋骨遼東,屍骨未寒,身為隋人卻倒向了敵方。李玄痛恨此人,有機會必殺之!

    高句麗人顯然早有準備,隨著斛斯政一聲令下,一輛輛巨型弩車從軍陣中推了出來,在河灘上齊整地排列開來,共有數十輛之多。每輛弩車上都配備三名強壯的士兵,其中兩人分立在弩車左右,推著弩車緩緩前進,另一人則驅著一輛裝滿巨型箭矢的平板車,跟在後面。

    一支支長達七尺的巨箭被裝上弩車溝槽之中,箭指遼河西岸,在陽光的映照下,那巨箭箭尖寒光閃爍,耀人眼目。

    隨著敵軍主將一聲令下,弩車上的兩名士兵齊用力,拉緊弩車上的發條,緊跟著雙手一鬆,數十支一人來長的巨箭騰空而起,迎風呼嘯,電般射出,藉著絞

    盤帶來的強大扭力,直奔河對岸而來。

    「保護陛下!」驍果校尉李世民大聲喝令。

    數百名身披重甲的驍果戰士騰地衝到觀風行殿前,用巨盾豎起一道鐵牆,將皇帝陛下團團護住。

    但這些弩車的目標並非是楊廣,而是浮橋上那些手無寸鐵的工匠和民夫。

    滔滔水聲很快就被弩箭破空帶來的呼嘯聲所掩蓋。浮橋上,立馬有工匠和民夫被巨箭貫穿過胸腹,被巨力帶起,飛飆出去,帶起一道道血浪,狠狠撞在後排人員身上,砸倒一大片;有的則被當場轟爛頭部,腦漿和鮮血迸流,死相淒慘,場面慘不忍睹。

    如此驚悚的一幕落在其餘工匠和民夫眼裡,他們皆膽寒,一看到巨箭襲來,紛紛抱頭鼠竄。但身邊都是湍急的水流,離開了浮橋,頓時被激流席捲而走。有的人生出退意,但退路都被自己的同伴擋住,而浮橋的起端,幾百名手持鋼刀的士兵凶神惡煞地逼了上來。

    一時間,浮橋和水面上到處都是哀嚎和慘叫聲。

    幾輪齊射過後,浮橋上已經倒下一大片工匠和民夫,鮮血染紅了滔滔遼水。

    北風嗚嗚,似乎也在哭泣。

    「不要亂,繼續搭建浮橋,咱們的弩車上來了!」左詡衛大將軍宇述站在浮橋前端高呼,鼓舞士氣。

    「可惡!斛斯政連弩車技術也傳授給了高句麗人,用來對付朕的子民!朕要將他千刀萬剮!」看到浮橋上的慘狀,楊廣眼中怒火狂噴。

    隋軍士氣低落,幸好這時他們的車弩也及時推了上來,足有數百輛之多,將士們士氣大振。

    「射!」隨著鷹揚郎將宇成一聲令下,麾下將士紛紛絞緊輪盤朝著河對岸的高句麗人發射出巨型箭矢。

    不得不說,大隋朝的弩車質量要比高句麗人所造的那些鄉下玩意精良得多。數百支一人長的森寒巨箭在弩車的巨大推力下,騰空飛起,呼嘯蒼穹,直奔河對岸高句麗士兵。

    ,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